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试卷 >>历届中考试卷 >>河南省 >>
河南省2005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试卷·语文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2-27


河南省2005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试卷·语文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10页,四个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 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一) (二) 
   分数 
   
   得分 评卷人
   
   
   一、积累及运用(共21分)
   
   1.请用楷书写一句你喜欢的或自创的读书格言。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不少于8个字。(3分)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差(chāi)使 寻觅(mì) 懦(nuò)弱 随声附和(hè)
   B.蹒(pán)跚 不屑(xiè) 热忱(chén) 惟妙惟肖(xiào)
   C.阔绰(zhuó) 魁(kuí)梧 粗犷(kuàng) 相行见绌(chù)
   D.酝酿(niàng) 狼藉(jí) 秀颀(qí) 地大物博(bó)
   3.修改下面一段话中画线的语句,使其语意连贯,没有语病。(2分)
   光阴是一把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着种种奇迹。它能把坚冰融化成春水,把幼苗扶持成大树。当然,它也能把园林变成荒漠,a把废墟变成城市。你珍惜它,它就在你周围长出绿阴,结出沉甸甸的果实;你漠视它,它就化成轻烟,b消失得销声匿迹。
   改正:
   a: 
   b: 
   4.古诗文默写。(共8分)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范仲淹《岳阳楼记》)
   (1分)
   (2)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1分)
   (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的两句诗是: , 
   。(2分)
   (4)月常常入诗。苏轼《水调歌头》中的“ , 
   ”表达了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美好祝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 , ”想象奇特,赋予月亮浓浓的感情色彩。(4分)
   5.根据《教学大纲》推荐的名著填空。(2分)
   名著是美的。《繁星·春水》美在它对母爱、童心的赞美;《 》美在它 ;鲁智深美在它疾恶如仇、有勇有谋的性格; 
   美在他 。
   6.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共4分)
   ①在一片反对旅游景区门票涨价声中,门票率先涨价的景区遭遇了人们预想中的尴尬:游客“用脚投票”“到此不游”,结果是门票涨价,收益减少。
   ②相反,贵州等明确表示不“跟风”涨价的省区,游客大增。据贵州省统计,“五一黄金周”期间全省共计接待海内外游客306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近40%。仅前四天,贵阳火车站每天就至少迎来80个旅游团,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形成了贵州旅游的“井喷”现象。
   (1)用简明的话概括第②段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2分)
   
   
   (2)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用脚投票: 
   
   二、 现代文阅读(共27分)
   
   得分 评卷人
   
   (一)阅读下文,完成7-11题。(共16分)
   
   
   父亲不写信
   ○1同学拿出家信给我看,一行亲切的字映入眼帘:“亲爱的孩子……”感动之余不禁想起了自己千里之外的父亲。父亲从来没给我写过信。
   ○2父亲是个民办教师,在记忆中,我从来没有享受过在他臂弯里、脊背上撒娇的幸福。父爱,在我童年的回忆中一片空白。每当看到别的孩子在他们自己父亲怀里尽情玩闹时,我幼小的心灵里总有说不出的失落,但慢慢地我也习惯了这种弃儿般的生活。“父亲”仅仅意味着两个冷冰冰的汉字。他永远是威严的,话很少,冷峻的脸上很难见到笑容。他没打过我没骂过我也从没对我表示过一点亲昵,不表扬我不批评我也不约束我。我总感到自己和他很疏远,在他面前总是一阵阵的紧张,我怕他。由于怕,我总是有意地远离他。
   ○3直到有一天父亲打开啤酒给我也倒上一杯时我才意识到,在他眼中我已经长大了。然而我们俩之间的话仍然很少,往往是他问一句,我答一句;他不问,我便不语。我们在一起常常是长时间的沉默,我隐隐感到一条无形的、深深的代沟已经横亘在我们父子之间了。
   ○4我读高三那年,母亲去世了,本来就不大宽裕的家庭变得更紧巴了。偏偏那年我又没有考上大学,心情坏到了极点,父亲并没说我什么,只是话语更少了。一天中午,他忽然给了一沓钱:“你去复读吧。”我奇怪哪里来的钱,但终究没问他。后来才发现,那头跟了我们家多年的毛驴没了。从此父亲更加艰难地挑起了家里所有的担子,从那年起,他的白发我再也数不清了。
   ○5我把泪咽进肚里,苦读了一年。一年后当我把通知书交到父亲手上时,他也并没表现出太多的高兴,只记得他喝了许多酒,过后他看着地图自言自语地说:“兰州,到底远了点。”我分明看到他冷峻的脸上有了一丝难以掩饰的慈祥的伤感,但很快他便忙着给我打点行李,到处借学费去了。
   ○6我临走时正赶上父亲要去市里的一所师范进修,他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淡淡地笑了笑说:“到时候我就不送了,你自己去吧,大学生了,还能丢了吗?”我也笑一笑,但不知怎么,一开口鼻子却酸了。
   ○7没想到在我走的前一天晚上,他却风尘仆仆地从百里之外赶了回来(这时他才去了两天),“老觉着不放心呢,回来看看,看看!”看着父亲那一头汗淋淋的灰发,泪,在我眼里打转。夜里,父亲说:“到了兰州给家里回句话。”我应着。沉默了一阵子,他又说:“用钱就言语一声,一个人在外头,别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让人家瞧不起,家里怎么也好对付……”
   ○8我没让父亲送我,一个人登上了西去的列车。二十年了,当我第一次离开家,才真正懂了父亲——那是平静水波深处的激流啊!
   ○9大学里我常给父亲写信,告诉他我生活得很好,告诉他学校里的一切。没别的,我只想让他高兴,让他知道儿子没有忘记他。父亲从不给我写信,我理解他,他是个不善表露感情的人,再说他也很忙。去年寒假回到家,邻居对我说:“你每来一封信,你爸都乐得像个孩子似的,给这个看给那个看。”蓦地,我心头一震!
   ○10妹妹来信说:哥,爸爸每天看完新闻联播总要看兰州的天气预报,他整天看石家庄至兰州的铁路线,我说:“爸爸,您老惦记着哥吗?”他说:“不惦记,你哥这孩子,让人放心……”
   ○11泪光中,我又看见了父亲那冷峻的面孔。父亲,您这句话顶得上千万封信了。
   
   7.读第②段,说说“我”为什么感到和父亲“很疏远”。(2分)
   
   8.第⑤段中写“他冷峻的脸上有了一丝难以掩饰的慈祥的伤感”,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9.第⑧段中“平静水波深处的激流”的含义是什么?“我”对父亲的这种认识是通过哪些具体的事例得来的?(4分)
   
   10.结尾“这句话顶得上千万封信”与文章开头的哪句话相照应?为什么说“你哥这孩子,让人放心”这句话“顶得上千万封信”?(3分)
   
   11.本文和朱自清的《背影》都是写父亲的文章。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回答问题。(共5分)
   (1) 两个“父亲”的形象有哪些相似的地方?请你概括出两点,写在下面。(2分)
   
   
   (2)谈及两代人的关系,“代沟”往往是个不可回避的话题。请谈谈你对“代沟”这个问题的认识。(3分)
   
   
   得分 评卷人
   
   (二)阅读下文,完成12-16题。(共11分)
   
   
   内乡县衙
   ① 县衙是封建社会最基层的统治机构,如今古县衙却难觅踪影了。
   ② 河南内乡地处伏牛山南麓,是一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山区县,就是在这样一个偏远的山区,县衙却基本完整地保存了下来。人们称它是“神州大地上绝无仅有的历史标本”,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2000年10月,内乡县衙被列入“中国古代四大官衙”国际旅游专线。
   ③内乡县衙坐北朝南,飞檐翘角的房屋层层叠叠,高低错落,庭院深深,古色古香。
   ④进了县衙大门,百米长的青石甬道穿过仪门直通大堂。大堂、二堂、三堂是县衙中轴线上的三大主体建筑,都建在高高的台基上,显得格外高大巍峨。其中大堂是整个衙门的中心建筑,最为壮观。大堂面阔五间,高11米多,建筑面积248平方米。大堂上方悬挂着“内乡县正堂”行楷金字匾额,堂前粗大的黑漆廊柱上有抱柱金联,上联是“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下联是“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在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下,知县掌握着一县的行政、立法、司法大权,这副清代名联是对大权在握、缺少制约的官员的告诫。
   ⑤大堂是知县发布政令、举行重大典礼、公开审理案件的地方。内乡县衙大堂中央有一暖阁,是知县审案的公堂。内有三尺公案,上面放着惊堂木、文房四宝以及红绿头案签。红头签为刑签,是下令动刑的;绿头签为捕签,是下令捕人的。暖阁上方,有“明镜高悬”的匾。暖阁正面屏风上绘着海水朝日图,寓意是为官要清似海水,明如日月。暖阁外两侧分别摆放着堂鼓、仪仗何刑具。东侧的刑具架上,摆着10多根红黑各半的水火棍;西侧的刑具更可怕,墙根搁着夹棍,墙上挂着扗子(旧时夹手指的刑具)。暖阁前的地坪上保留有两块青石板,东为原告石,西为被告石。两块石板上留有明显的跪坑,据说那是用膝盖磨出来的。看看内乡县衙大堂的架势,或许能让我们感觉到古代官衙的严刑峻法。
   ⑥审案时,堂役击堂鼓三声,三班衙役两厢伺立,齐声高叫“升堂”。知县身着官服从暖阁东门进来,坐上大堂。然后原告、被告被带上来,分别在大堂的原告石和被告石上跪下。退堂时也击鼓三声,叫做退堂鼓。“退堂鼓”后来成为日常生活用语,可见衙门文化的影响。
   ⑦在建筑格局上,内乡县衙与故宫一脉相承,主要建筑都建在中轴线上,其他建筑对称地建在两边。长方形的院子内是庭院式的组群布局,严格对称的四合院按功能分区。组群与北京故宫比较相似,都是“前朝后寝”。三堂六房之外,还按照左尊右卑的顺序修建了许多辅助性的院落。人们从县衙大门进去,每通过一道门,就进入另一个庭院,给人以气氛森严的感觉。全国从大到小的衙门都是这种格局,这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大一统的政治理念。又因为县衙是最基层的统治机构,它所体现的主要是封建时代基层的官场文化,所以有专家称“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
   ⑧俗话说:“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有一首《息讼歌》曾经广为流传:“听人教唆到衙前,告也要钱,诉也要钱,差人奉票有捕签,锁也要钱,开也要钱……”
   ⑨历史已经远去,昔日令人望而生畏的衙门早已成为供人观赏的标本。内乡县衙里有两棵高大的丹桂树,据说是元代建县衙时种下的。至今每到花开季节,丹桂依然香飘全城。这两棵树,是内乡县衙700年历史的见证。
   
   12.“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这副对联对封建官员有什么告诫?(2分)
   
   13.第⑥段中的“退堂鼓”是什么意思?如今日常生活中一般用来表达什么意思?(2分)
   
   14.阅读第⑤段,在下表a 、b 、c处填上恰当的内容。(2分)
   位置 三尺公案上 暖阁上方 暖阁正面 暖阁外两侧 暖阁前地坪下
   陈设 惊堂木、文房四宝以及红绿头案签 “明镜高悬”匾 “海水朝日图”屏风 a: b:
   游人感受 c:
   
   15.第⑧段引用俗语与歌谣有什么作用?(2分)
   
   16.内乡县衙被列入“中国古代四大官衙”国际旅游专线。如果你是导游,请任选下面三处中的一处,用自己的话向游客介绍。30字左右。(3分)
   
   
   
   得分 评卷人
   
   三、古诗文阅读(共12分)
   
   
   读下文,完成17-20题。(共8分)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1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从:
   (2)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去: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19.文中用 衬托游人之乐,又以游人之乐衬托 。(2分)
   
   20.“太守之乐其乐”一句历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太守自有他的乐趣”;一种是“太守把大家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你的看法是什么?说说理由。(2分)
   
   
   读下面的词,完成21-22题。(共4分)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 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
   的豪情壮志。(2分)
   2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分)
   
   
   得分 评卷人
   
   四、作文(40分)
   
   
   23.任选一题作文。(40分)
   (1)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人们一直在追问、在寻找。其实,幸福原来就是父母给你的一杯清茶,老师给你的赞许的目光;幸福原来就是你给别人的一声喝彩,你对别人的一次宽容;幸福原来就是亲近自然的经历,战胜自我的心路……
   请以“幸福原来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猎豹快速奔跑是长处,羚羊灵活跳越是长处,大树参天、小草铺地也是长处:每个生命都有长处。聪明好学是长处,朴实勤劳是长处,孝敬父母、善于合作也是长处:每个人都有长处。每一种长处都值得我们欣赏。
   请以“长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选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题目自拟,但不得直接以话题为题目。
   要求:
   ①请先写出完整得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题目: 
   
   参考答案以及评分标准
   一、 积累及运用(共21分)
   1.(内容符合要求、8个字或8个字以上,书写规范、无错别字1分,端正、整洁1分。共3分)
   2.C (2分)
   3.a: “把废墟变成城市”改为“把城市变成废墟” b:删去“消失得”(或把“销声匿迹”换成“无影无踪”)(每处1分。共2分)
   4.(1)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春蚕到死丝方尽 (3)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每空1分,若出现错字、别字、添字、漏字,该空不得分。共8分)
   5.示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对顽强不屈精神的赞美 祥子 质朴勤劳、不向命运低头的顽强精神 (答案 应该能够正确理解作品内容和人物形象。一句1分。共2分)
   6.(1)门票不涨价,游客大增(或:不涨价的景点,收益增长) (答出“不涨价”1分、“增长”1分。共2分) (2)用实际行动(或:用去或不去旅游景区)来表示自己的态度(2分) (共4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
   7.①没有享受过父爱(或:从来没有享受过在他臂弯里、脊背上撒娇的幸福。 父爱,在我童年的回忆中是一片空白 )②父亲威严、冷峻,话很少 ③父亲从来没有对自己表示过一点亲昵(或:他没打过我没骂过我也从没对我表示过一点亲昵,不表扬我不批评我也不约束我)(一点1分。共2分)
   8.为儿子考上大学而欣慰,为儿子即将远离而伤感,这是不善于表达而又难以掩饰的父爱的流露(2分)
   9.父亲在冷峻的外表下对“我”有一种深深的爱(或:“平静的水波”比喻父亲外表的威严和冷峻,话很少,笑很少,从不表示亲昵,也没有大悲大喜的情感流露。“激流”比喻父亲对儿子深沉而强烈的爱)(理解“平静”1分,理解“激流”1分。共2分)
   ①给儿子倒酒 ②卖驴让儿子复读 ③儿子考上大学后喝酒,看着地图自言自语 ④给儿子打点行李借学费 ⑤专门赶回来送儿子 ⑥深情叮嘱(一点1分。共2分)(共4分)
   10.父亲从来没有给我写过信(1分) 父子间深刻的理解和信任(或:父亲对儿子的理解与信任,儿子对父爱的理解与感激)(两个方面各1分,共2分)(共3分)
   11.(1)①对儿子都有深沉的爱 ②父爱的表达主要是通过行动而不是通过语言 ③都肩负着家庭重担(一点1分。共2分) (2)围绕“代沟”1分,观点1分,分析1分。共3分。(共5分)
   
   (二)
   12. 告诫官员不要欺压人(1分) 不要辜负老百姓的期望(1分)(共2分)
   13. 审理案件退堂时击鼓三声,叫做退堂鼓(1分) 
   现在一般比喻临事退缩、中途停止(1分)(共2分)
   14. a:堂鼓、仪仗、刑具 b:原高石、被告石(1分) c:古代官衙的严刑峻法(1分)
   15.揭露了封建衙门的黑暗(2分)
   16.(能介绍特点1分,能用自己的话1分,语言通顺得体 1分,共3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2分)
   17.(1)跟随(或:跟从 随从) (1分) (2)离开(1分) (共2分)
   18.喝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酒醒后又能用文章来记述这种乐事的人,是太守(“同其乐”“述以文”1分,全句大意1分。共2分)
   19.禽鸟之乐(1分) 太守之乐(1分)(共2分)
   20.(观点1分,理由1分。共2分)
   21.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 出猎 打猎 狩猎 )(1分) 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1分) (共2分)
   22.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1分) 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1分) (共2分)
   四、作文(共40分)
   23.(40分)
   作文评分标准
   项目类别 内容 语言 结构 书写
   一类(37-40分) 思想感情健康,立意深刻,内容充实,中心突出 文从字顺,语言准确生动,表达好 结构严谨,层次清楚 字体工整,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二类(32-36分) 思想感情健康,内容具体,中心明确 文从字顺, 表达较好 结构完整,层次比较清楚 字体工整,书写规范,卷面比较整洁
   三类(28-31分) 思想感情健康,内容尚具体,中心基本明确 语言通顺, 病句少 结构基本完整 字体清楚,有少量错别字,少量涂改
   四类(24-27分) 思想感情基本健康,内容不够具体,中心不够明确 语言基本通顺, 病句不太多 结构不够完整 字迹潦草,错别字较多
   五类(23分以下分) 思想感情不健康,内容不够具体,中心不够明确 语言不通顺, 病句多 结构不完整 字迹不易辨认,错别字多,卷面很不整洁
   说明:
   1.坚持三人独立评卷。
   2.作文满分的比例掌握在5%左右。
   3.以下四项有一项突出者,可酌情加1-4分,加到满40分为止。
   (1)感情特别真挚感人,对人生、社会、自然有独特感受。
   (2)立意新颖、深刻。
   (3)构思巧妙。
   (4)语言有特色。
   4.没有题目或选择题目(1)而没有把题目补充完整的,扣2分。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2022年河南省郑州市中考终极模拟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河南省平顶山市中考三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河南省平顶山市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河南省开封市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2022年河南省驻马店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2022年河南省泌阳县第四次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022年河南省重点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2022年河南省郑州市初中中招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
2022年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河南省濮阳市202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河南省信阳市中考第二次模拟语文试题
2022年河南省焦作市中考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2022年河南省洛阳市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河南省驻马店市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河南省开封市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2022年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中考一模考试语文试卷
2022年河南省焦作市中考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2022年河南省郑州市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河南省信阳市第一次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2022年河南省许昌市第一次中招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2022年河南省平顶山市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2022年中招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一)
河南省永城市2021年第一次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2022年河南省周口市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河南省九年级联考语文试题
河南省新乡市202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2022年河南省中招语文考试说明检测新变化
2021年河南省中招考试满分作文(5篇)
2021年河南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河南省新野县2021届中考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
2021年河南省邓州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1年河南省邓州市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年河南省中考考试说明及2020年对比
2021年河南省焦作市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年焦作市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年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年河南省洛阳市中招模拟考试(一)
2021年南阳市内乡县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年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中招模拟语文试卷
2021年南阳市宛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年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年河南省濮阳市中考三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年河南省三门峡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