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七年级下(初一下) >>课文练习 >>
《竹影》同步练习2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4-04


17       竹影

(建议安排1课时)

【学法导引】

《竹影》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散文。文章按时间的顺序,以“我”和小伙伴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等活动为线索,引出了孩子们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

孩子们借着月光画竹影,在婆娑的竹影中,感受到美,不由自主地走到艺术的殿堂门口。领路人——“爸爸”出现,给孩子们讲解了中国画的艺术特征,又因势利导地给他们上了一堂艺术入门课。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到美的表现形式,说明了艺术和美有时就蕴含在孩子们的童趣活动中。真可谓“引入门墙无意中,寓教于乐见匠心”。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做类似的游戏,如用沙造城堡,用石块砌房子,用雪堆娃娃,用野花编花环……都是在进行着一种艺术的创造和体验。

【典型例析】

例题:课文写“我”和小伙伴看天看地看人影看竹影,充满童趣。你觉得哪些描写最为生动?为什么?

解析:此题意在让学生体会课文充满儿童情趣的描写,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加深认识。

参考答案:孩子的天性就是对世界表现出无比的好奇,作者用平实的语言把孩子的心理和性格描写得细腻、真实。不需要再加什么修辞词语,以为孩子的一举一动已经可以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他们的天性了。

【课时训练】

一、将各句中的加点字注出拼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我和弟弟就搬了téng(     )椅子,到屋后的院子里去乘(      )凉。

2.唉,你们qiè(      )意得很!

3、大家dūn(      )下去,用木炭在水门汀(      )上参参(     )差差(     )

地描出许多竹叶来。

4、我学他的口头chán (       )喊他:“对起,对起,给我也带一支来!”

  5、用绿颜料撇(       )竹叶,不更像吗?

二、指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

1、渐渐(      )     2、挽救(       )    3、摇动(        )

4、相信(      )     5、理解(       )    6、姿态(        )

三、文学常识。

  《竹影》选自           ,作者是      ,原名是     ,浙江崇德人,现代     家、 

     家。本文写了“我”和小伙伴看     、看    、看     、看     。充满童趣。

四、找出与下列例句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       )

例:“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

A、他约莫20岁,像多数跳伞运动员一样,长得比一般美国军人颀长些。

B、人生就是建筑历史上的一块砖石。

C、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D、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五、简答题。

 ①“爸爸似乎很理解他的意思,立刻对着他说道:‘谁想出来的?这画法真好玩呢!我也来描几瓣看。’”此句中加点的“立刻”能否去掉,为什么?

                                                                                              

                                                                                             

 ②“我”的爸爸在文中实际对“我们”起到了什么作用?

                                                                                             

 ③课文中写“我”和小伙伴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充满童趣。你觉得哪些描写最为生动?为什么?

                                                                                 

六、阅读课文①—③自然段,回答文后问题。

1.从记叙的角度看,这几段文字主要通过                            的生动描写,来表现艺术和美往往就蕴含在孩子的童趣活动中这一现象。

2.第①段中加点词“一跳一跳”写出霞光什么特点?

                                                                                      

3.“院子里的光影已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大音阶)变成短音阶(小音阶)了。”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院子里怎样的光景?

                                                                                       

                                                                                   

4.分析以下语句,说说华明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①门口一个黑影出现,好像一只立起的青蛙,向我们跳将过来。来的是弟弟的同学华明。

                                                                                  

 ②“唉,你们惬意得很!这椅子给我坐的?”他不待我们回答,一屁股坐在藤椅上,剧烈地摇他的两脚。

                                                                                   

5.请在原文中找出与“描好了,立刻来一看,真像一只青蛙,”相呼应的句子。

                                                                                         

6.文中第三自然段描写了“我”和小伙伴看月影的情景,充满了情趣。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月光下的竹影,感受其是否写出了国画的神韵。

                                                                                   

                                                                               

七、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我的父亲丰子恺,平时作画,喜欢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取材,记得抗战前在故乡时,

他曾画过一个人牵着几只羊,每只羊的颈上都系着一根绳子。画好了挂在墙上,正好被帮

我家挑水的青年农民看到了。他笑着说:“牵羊的时候.不论几只.只要用一根绳子系住带头的那一只,其余的都跟上来了。”父亲听了恍然大悟,同时想起了杜处士的故事。他

重画了一张之后就把那故事讲给我们听。他说从前有个杜处士,珍藏着一幅“斗牛图”,

是唐朝名画家戴嵩的作品。有一天他把画拿出来挂在门上晒,一个过路的牧童看到了,说

“画错了!画错了!”杜处士听了心里想,一个乡下小儿竟敢批评起名画家来了,这还了得,便很不以为然地问错在哪里。那牧童说,两牛相斗,牛最用力的是两只角,尾巴总是

紧紧地夹在两股中间的;画上的两只牛,尾巴都翘了起来,这不是画错了吗?父亲在结束

故事时感慨地说:“看来要画好画,不能光凭想象,必须仔细观察事物,还应该多向各种

各样的人请教。”父亲说到做到。有一次为了画一幅背纤图,他事先特地到河边去进行实

地观察,发现来往货船走在最前面的纤夫大多是倒走的,经过了解,才知道倒走能够掌握

航船的动向,可以随时通知其他的纤夫改变纤法。他便按观察所得画了这幅背纤图。

⒈用“        ”在文中画出能表现这篇文章中心意思的句子。

⒉文中记了三件事,根据记叙要素的知识,你认为第一件事的结果是什么?选出正确的答案。                                                                 (      )

    A.父亲听了恍然大悟,同时想起了杜处士的故事。

    B.父亲画的画被青年农民看到。

    C.父亲想起了杜处士的故事,把那故事讲给我们听。

    D.父亲接受了青年农民的意见,重画了一张。

⒊第二件事和第三件事之间有一个过渡句,找出来.写在下面。

    过渡句是                                                                        

⒋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第二件事和第三件事的内容。

    第二件事:                                                                      

    第三件事:                                                                 

⒌丰子恺先生对子女说:“应该多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这句话强调了什么?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18      竹影  一、1、藤  chéng  2、惬  3、蹲 tīng  cén  cī 4、禅  5、piě 二、1

慢慢 2、拯救 3、晃动、摇撼  4、信任  5、了解、体谅  6、姿势  三、《丰子恺文集(艺术卷)》  丰子恺  丰润  画  散文  天  月  人影  竹影  四、D  五、①不能去掉。“立即”是马上的意思,形容时间极短。说明爸爸很快就了解华明的举动,去掉后就不能表达这个意思了。②领路人的作用。爸爸给孩子们讲了一番中国画的艺术特征,因势利导地给

孩子们上了一堂艺术入门课。③(略)六、1、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 2、用拟人

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霞光将消失时的动态。3、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

院子里的光影越来越暗,由夕阳的金黄变得暗淡了,色泽也由宽广明亮变得越来越阴暗。

4、①活泼、好动、调皮。②不拘小节、活泼、淘气。5、“门口一个黑影出现,好像一只立起的青蛙,向我们跳过来。” 6、(略)七、1、“看来要画好画,不能光凭想象,必须仔细观察事物,还应该多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 2、A  3、父亲说到做到。 4、父亲讲述“斗牛图”的故事,得出结论:要画好画,不能光凭想像,必须仔细观察事物,还应多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画背纤图就是经过实地观察而画成的。 5、强调了要有虚心求学的态度。  自己的理解应该从虚心求学出发。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丰子恺《竹影》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题)
《竹影》ppt课件(30页)2
苏诗布《竹影》阅读练习及答案
《竹影》ppt课件(32页)
《竹影》ppt课件(28页)
《竹影》ppt课件(公开课33页)
《竹影》《月迹》比较阅读
中国画与西洋画-背景区别ppt课件
《竹影》ppt课件(27页)2
《竹影》教学设计16
《竹影》ppt课件(40页)
古今擅长画竹的画家
描写竹子的名人名言及诗句
关于描写竹的诗文名句
中西方绘画的区别
《竹影》教案15
《竹影》ppt课件(27页)
《竹影》教案14
《竹影》ppt课件(19页)
《竹影》教案13
《竹影》ppt课件(16页)
《竹影》ppt课件(49页)
《竹影》ppt课件(39页)
关于童趣的作文(10篇)
《竹影》ppt课件(9页)
《竹影》学案4
《竹影》课堂实录2
《竹影》导学案3
《竹影》ppt课件(30页)
《竹影》学案3
《竹影》导学案2
《竹影》读后感(3篇)
《竹影》板书设计(4篇)
《竹影》ppt课件(26页)
《竹影》ppt课件(24页)
《竹影》教学实录
《竹影》ppt课件(48页)
《竹影》ppt说课课件
《竹影》学案2
《竹影》学案
《竹影》教学反思——先学后教,关键在先学
《竹影》ppt课件25
《竹影》“先学后教”教案设计
《竹影》讲学稿
《竹影》教案12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