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二年级下 >>课文练习 >>
《祭十二郎文》练习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4-18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

A.不省所怙(Q0)    殁(m6)死      汴(吲已n)州

B.归取其孥(n凸)    丞相薨(h6ng)     嗣(c))位

C.殒(如n)生    奴婢(日)    窆不临其穴(刚6n)

D.尚飨(X旧ng)    万乘之公相(s晌n9)    颍(讥ng)水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错误的一项是(    )

A.乃能衔哀致(表达)诚    曷(何)其有极

B.不省所怙(依靠)           敛不凭(临)其棺

C.遽(急、突然)去吾而殁       其信然(真实、确实)邪

D.比(等到)得软脚病       抱无涯之戚(欢乐)

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不省所怙      吾往河阳省坟墓

B.衔哀致诚      将成家而致汝

C.始速祸焉      吾之子始五岁

D.克敌制胜         不克蒙其泽

4.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    B.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C.去今之墓而葬                D.将成家而致汝

5.下列各句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B.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C.窆不临其穴           D.敛不凭其棺

6.下列各句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汝不肯来,恐旦暮死    B.吾佐董丞相于汴州

C.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         D.未尝一日相离也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或短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B,吾与汝俱少年

C.汝之子始十岁    D.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

8.下列句中加点的字与“所谓天者诚难测”中的“诚”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乃能衔哀致诚    B.诚知其如此

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帝感其诚

9.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译文:的确知道已这样,虽然有拥有万乘车辆的公卿宰相的高位,我也不愿和你离开一天而去就任这个职务。

B.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译文:唉呀!这些是真的呢?还是做梦呢?还是传来的消息不真实呢?

C.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而不克蒙其泽矣。

  译文:我哥哥有美好的品德竟然早早地失去后代,你纯正聪明,本来是应该继承家业的,现在却不能承受你父亲的恩泽了。

D.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至斯乎? 

  译文:唉,(谁知道)竟然会因此而丧了命呢?还是由于别的病而导致这样的不

  幸呢?

10.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①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

译文:

②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呜呼哀哉!尚飨!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一15题。

    (1-)去年,孟东野往,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2)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全存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而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3)虽然,我自今年来,苍苍者欲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欲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4)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5)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吾曰:“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未始以为忧也。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至斯乎?

    (6)汝之书,六月十七日也;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耿兰之报无月日。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如耿兰之报,不知当言月日?东野与吾书,乃问使者,使者妄称以应之乎?其然乎?其不然乎?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孟东野往,吾书与汝曰    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

   B.其传之非其真邪    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C.未始以为忧也      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

   D.汝之书,六月十七日也    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

12.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

  A.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我不能到你那里去,你又不肯到我这里来,恐怕我早晚一死,祢就会有无穷无尽的忧伤。

    B.未可以为信也——不能够被人相信啊!

    C.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这就是所谓苍天确实难以揣测,而神意实在难以知道了!    

    D.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唉,他难道因为这些而丧失了他的生命了吗?

1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达作者身体病弱的一组是    (    )

    ①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  ②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③几何不从汝而死也④苍苍者欲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欲脱而落矣  ⑤未始以为忧也  ⑥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A②③④    B.②③⑤    C.①②⑥    D.③④⑤

14.下列对这段文字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1)段中,为了说明自己身体的病弱,作者一连用了三个“而”字,“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不仅加重了语气,读来铿锵有力,而且反衬并强调了本段末提出的问题,加强了作者的失痛感。

    B.第(2)段中,作者以将信将疑的口气描绘了自己闻知侄儿的死讯后,内心感到的无穷的惶惑。这样写不仅为本段结尾的天命无常的慨叹加重了分量,而且为后文的痛悔准备了心理条件。

    C.第(3)段用“虽然”两字一转,又承第(1)段“而发苍苍”一段而翻进一层,写自己的衰象更加严重,表达了作者由侄子之死而想到自己也将不久于人世时的悲怆之情。

    D.第(4)段结尾处连用两个“呜呼哀哉”,既表现了作者思绪的起伏跌宕,又将自己面对双方两个幼子难以抚养成人的无可奈何之情状表现得十分传神,使读者也一同坠于悲哀迷惘之中。

15.下面对这段文字语言特点所作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第(2)段写作者得到十二郎猝死的消息后内心的无穷惶惑时,连用三个“邪”字,三个“乎”字,三个“也”字,五个“矣”字,文辞抑扬顿挫,感情跌宕起伏。

    B.前人评韩愈和苏轼的文章有“韩潮苏海”之说,意为韩文在语言上气势很盛,如同大潮汹涌,这一特点在本文也表现得非常充分,如第(3)段写自己病弱之状,就以排比句出之,很有气势。

    C.文中写闻十二郎死讯时的将信将疑,以“信邪”、“真邪”、“梦邪”反复申说,用一连串的疑问语气状其迷离惝恍之态,使表达效果倍增。

   D.文章同样是写自己衰病之状,先是“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随后又“苍苍者欲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欲脱而落矣”,语意基本相同,但表达上略加变化,就显得错落有致,生动活泼。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陈情表》《祭十二郎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祭十二郎文》表格式导学案6
《祭十二郎文》pptx课件(27页)
《祭十二郎文》导学案5
《祭十二郎文》rm音频朗诵
《祭十二郎文》导学案4
《祭十二郎文》ppt课件(50页)
《祭十二郎文》ppt课件(12页)
韩愈和《祭十二郎文》学案(含答案)
《祭十二郎文》知识点总结归纳ppt课件
《祭十二郎文》学案2
《祭十二郎文》学案
《祭十二郎文》ppt课件(45页)
《祭十二郎文》ppt课件(40页)
《祭十二郎文》教学反思
《祭十二郎文》教学实录
《祭十二郎文》ppt课件19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之《祭十二郎文》ppt课件18
《祭十二郎文》ppt课件17
《祭十二郎文》ppt课件16
《祭十二郎文》ppt课件15
《祭十二郎文》赏析
《祭十二郎文》说课稿
《祭十二郎文》教案10
《祭十二郎文》教案9
《祭十二郎文》教学设计8
《祭十二郎文》教案7
《祭十二郎文》教学设计6
《祭十二郎文》同步练习
《祭十二郎文》原文和译文
《祭十二郎文》知识与能力训练
《祭十二郎文》阶段测试
《祭十二郎文》课后练习
《祭十二郎文》知识概要
《祭十二郎文》知识梳理
浅谈《祭十二郎文》中“其”的意义和用法
《祭十二郎文》ppt课件14
《祭十二郎文》ppt课件13
《祭十二郎文》ppt课件12
《祭十二郎文》ppt课件11
《祭十二郎文》ppt课件10
《祭十二郎文》ppt课件9
《祭十二郎文》ppt课件8
《祭十二郎文》mp3音频课文朗读
名师点拨:祭十二郎文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