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试卷 >>中考模拟试卷 >>江苏省 >>
2006年无锡市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一)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5-30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学校、姓名、考试号写在密封线内规定的空格中。
    2.本卷分试题和答题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试题序号不要搞错。
    3.全卷答案书写要工整,不要随便涂改。书写工整优美者酌加l一3分。
    4.本学科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30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27分)
1.根据课文默写。(10分)
    ①                ,直挂云帆济沧海。
    ②                ,落日故人情。
    ③感时花溅泪,               
    ④无可奈何花落去,               
    ⑤                ?为有源头活水来。
    ⑥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⑦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化用“临渊羡鱼”这一古语的诗句是                               
注意:⑧⑨两题只要选作一题。
⑧《红楼梦》中林黛玉用“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来感慨自己的命运,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却以“                _,                ”为喻来表明自己的心志,两者对人生的感悟是何等的不同。
⑨美国失去了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的席位,这证明了借“人权”干涉别国内政是不得人心的,也证明了孟子说的“                                ”的科学论断。
2.根据拼音完成词语,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①nuè杀     ②苦心孤yì     ③狡      ④坦荡如  
3.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
①将军身被坚执锐      ②君子固穷  
③长跪而谢之       ④其一犬坐于前  
4.对下列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寰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A.首联用木叶渐脱,北雁南飞这最具代表性的秋季景象,既兴且比,隐喻诗人羁旅他乡,沉沦不
 遇,写出了思归的无限寂寞和怅惘。
B.作者家住襄阳,古属楚国,诗中称“楚云端”,表现出仰望之情,可望而不可即,“遥隔,,两字,
 不仅表明了远,而且表明了两地隔绝,不能归去,透露出思乡的情绪。
C.第三联的“乡泪客中尽”不仅点明了乡思,而且把这种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D.尾联“迷津欲有问”,借用《论语·微子》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表达作者想求官做事,以展鸿图的迫切感情。
5.读下列一则新闻,然后按要求答题。
    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到2005年10月,北京市商品房价格与年初相比平均每平方米上涨了1196元。   
    有专家表示,价格垄断是北京高房价的主要原因。尽管北京市有上千家开发商,他们实际上并非在同一市场上竞争,构成竞争的只是相邻的几家开发商。同时,相邻竞争的开发商,其价格采取了价格领袖制的形式。也就是说,由首先来此地开发的开发商制~g-e?,后者跟随其价格走。价格领袖制实际上就是价格合谋或价格勾结,而价格合谋的实质就是价格垄断。房产暴利等问题摧垮了消费者的信任,要建立买卖双方相互信任的一个环境,除了房地产企业的自律行为外,更多的努力还要靠政府加强调控管理力度。    (选自《现代快报》)
用一句话概括上面新闻的主要信息。(20字以内)(2分)
6.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使我们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充实我们的生活。相信你这三年一定读了不少书,请根据所读名著,按下面句子特点再仿写两句。(2分)
读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                
                                      
7.下图为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会徽,它以手语“7”、盛开的茶花、体育圣火为图形元素,经过艺术化处理而成。请从以上三方面图形元素分析其设计的含义。(3分)
 
二、阅读分析(共37分)
(一)(10分)
游白水书付过    苏 轼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①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②。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余甘③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选自《东坡志林》)
    [注释]①缒(zhm):用绳系着石头向下。    ②珠璧:此指倒映在水中的月亮。    ③余甘:橄榄的别称。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其源殆可熟物       ②循山而东   
数谷          ④顾影颓然   
9.下列句中的“而”与“循山而东”中的“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溪深而鱼肥 B.环而攻之
C.而逆寡人者 D.拔山倒树而来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11.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全文短短一百多个字,却将作者和幼子苏过从白天游览白水岩到夜晚归家后这一整天的活动,都逼真地写出来了。
 B.本文文笔精炼生动,写瀑布的奇观,只用了“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八个字,就把瀑布的形态、色彩、声势以及自己的感受都写到了。
 C.文章写于苏轼被贬惠州后,诗情画意的奇山异水,却掩不住诗人身处逆境中的忧郁悲伤之情。
 D.本文结构上以时间为线索,写法上以叙述为主,兼有状景抒情。
             
(二)(12分)
    ①禽流感,通俗地说,就是禽类的病毒性感冒,是禽类的一种传染病,这种传染病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它使禽类产生从呼吸系统到全身严重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禽类感染后死亡率很高。其传染源主要是鸡、鸭,人类在直接接触受H5N1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H5N1病毒后也可能会受到感染。此外,飞沫、呼吸道分泌物也能传播病毒。
    ②世界卫生组织说,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出现禽流感,这是前所未有的。禽流感在有些国家可能存在了数月。现在,政府对禽流感的承认姗姗来迟,让人感觉这种疾病传播之迅速。这仍然是一场危机,证明有必要加强兽医和人类健康专家之间的联系。
    ③候鸟有可能将禽流感病毒带到更远的地方,目前缺乏能像跟踪人类疾病那样监控动物疾病的有力机制,这些都进一步说明人类的脆弱。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迪克·汤普森说:“全球公共卫生网络在监控许多对人类造成影响的动物疾病方面存在着很大的漏洞。世界需要明白,第三世界国家的动物疾病与其利益息息相关。”
    ④虽然世卫组织研究一些动物疾病,但并没有要求成员向其报告这些疾病的情况。“所以,我们只好依赖其他组织提供的信息,比如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世卫组织的兽医和流感专家克劳斯·施托尔说。
    ⑤专家们说,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以改善对动物疾病的监控。这些措施包括改善实验室设施,降低诊断的费用以及在国际卫生组织之间分享更多的信息。
    ⑥虽然兽医是亚洲禽流感爆发调查必不可少的成员,但许多专家认为有必要让更多的兽医参与公共卫生事务。加州大学医学院的前任院长说,除此之外,医学院和兽医学院需要更多的合作。专家们还敦促有关国家政府更为明智地看待隐瞒信息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如果及早发现并做出有效反应,就可能控制禽流感的蔓延、减少经费并使科学家尽早确定传播病毒的动物。传染病的形成需要合适的条件。但是精确的机制还很不清楚。世卫组织官员已经借鉴消灭天花的技术,在传染地区给鸡接种防止禽流感的疫苗,但是这种疫苗对防治传染病毒给人的效果尚不得而知。    (选自《参考消息》)
12.请根据第①段画线句子的内容,给“禽流感”下一个定义。(2分)
 
13;文章中第③段加点的词语“有可能”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答:                                     
14.文章第⑥段加点词“此”指代什么?(2分)
答:                                     
15.专家们认为政府及时公布禽流感疫情的好处是:(3分)
答:①                                      
16.根据上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借鉴消灭天花的技术,在传染地区给鸡接种的防止禽流感的疫苗对防止病毒传染给人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B.建立并改善对动物疾病的监控机制,加强兽医与人类健康专家之间的联系,促进医学院和兽医学院的更多合作以及研发预防疾病的疫苗等等措施将对控制禽流感的蔓延起到积极作用。
C.许多政府对禽流感的承认采取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态度,姗姗来迟的认定,让人感到这种疾病的传播并不迅速。
D.专家指出,应改善实验室设施,提高诊断费用以及在国际卫生组织之间分享更多的信息,从而改善对动物疾病的监控。
   
(三)(15分)
白 发        冯骥才
①人生入秋,便开始被友人指着脑袋说:
②“呀,你怎么也有白发了?”
③听罢笑而不答,偶尔笑答一句:“因为头发里的色素都跑到稿纸上去了。”
④就这样,嘻嘻哈哈、糊里糊涂地翻过了生命的山脊,开始渐渐下坡来。或者再努力,往上登。
    ⑤对镜看白发,有时也会认真起来:这白发中的第一根是何时出现的?为了什么?思绪往往会超越时空,一下子回到了少年时——那次同母亲聊天,母亲背窗而坐,窗子敞着,微风无声地轻轻掀动母亲的头发,忽见母亲的一根头发被吹立起来,在夕照里竟然银亮银亮,是一根白发!这根细细的白发在风里柔弱摇曳,却不肯倒下,好似对我召唤。我第一次看见母亲的白发,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母亲也会老,这是多可怕的事啊!我禁不住过去扑在母亲怀里。母亲不知出了什么事,问我,用力想拖我起来,我却紧紧抱住母亲,好似生怕她离去……事后,我一直没有告诉母亲这究竟为了什么。最浓烈的感情难以表达出来,最脆弱的感情只能珍藏在自己心里。如今,母亲已是满头白发,但初见她白发的感受却深刻难忘。那种人生感,那种凄然,那种无可奈何,正像我们无法把地上的落叶抛回树枝上去……
    ⑥当妻子把一小酒盅染发剂和一支扁头油画笔拿到我面前,叫我帮她染发,我心里一动,怎么,我们这一代生命的森林也开始落叶了?我瞥一眼她的头发,笑道:“不过两三根白头发,也要这样小题大做?”可是待我用手指撩开她的头发,我惊讶了,在这黑黑的头发里怎么会埋藏这么多的白发!我竞如此粗心大意,至今才发现才看到。也正是由于这样多的白发,才迫使她动用这遮掩青春衰退的颜色。可是她明明一头乌黑而清香的秀发呀,究竟怎样一根根悄悄变白的?是在我不停歇的忙忙碌碌中、侃侃而谈中,还是在不舍昼夜的埋头写作中?是那些年在大地震后寄人篱下的茹苦含辛的生活所致?是为了我那次重病内心焦虑而催白的?还是那件事……几乎伤透了她的心,一夜间骤然生出这么多白发?
 ⑦黑发如同绿草,白发犹如枯草;黑发像绿草那样散发着生命诱人的气息,白发却像枯草那样晃动着刺目的、凄凉的、枯竭的颜色。我怎样做才能还给她一如当年那一头美丽的黑发?我急于把她所有变白的头发染黑。她却说:
    ⑧“你是不是把染发剂滴在我头顶上了?”
    ⑨我一怔,赶忙用眼皮噙住泪水,不叫它再滴落下来。
    ⑩一次,我把剩下的染发剂交给她,请她也给我的头发染一染。这一染,居然年轻许多!谁说时光难返,谁说青春难再,就这样我也加入了用染发剂追回岁月的行列。谁知染发是件愈来愈艰难的事情。不仅日日增多的白发需要加工,而且这时才知道,白发并不是由黑发变的,它们是从走向衰老的生命深处滋生出来的。当染过的头发看上去一片乌黑青黛,它们的根部又齐刷刷冒出一茬雪白。任你怎样去染,去遮盖,它还是茬茬涌现。人生的秋天和大自然的春天一样顽强。挡不住的白发啊!
    ⑾开始时精心细染,不肯漏掉一根。但事情忙起来,没有闲暇染发,只好任由它花白。染又麻烦,不染难看,渐而成了负担。
⑿这日,邻家一位老者来访。这老者阅历深,博学,又健朗,鹤发童颜,很有神采。他进屋,正坐在阳光里。一个画面令我震惊——他不单头发通白,连胡须眉毛也一概全白;在强光的照耀下,蓬松柔和,光明透彻,亮如银丝,竞没有一根灰黑色,真是美极了!我禁不住说,将来我也修炼出您这一头漂亮潇洒的白发就好了,现在的我,染和不染,成了两难。老者听了,朗声大笑,然后对我说:
⒀“小老弟,你挺明白的人,怎么在白发面前糊涂了?孩童有稚嫩的美,青年有健旺的美,你有中年成熟的美,我有老来冲淡自如的美。这就像大自然的四季——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各有各的美感,各有各的优势,谁也不必羡慕谁,更不能模仿谁,模仿必累,勉强更累。人的事,生而尽其动,死而尽其静。听其自然,对!所谓听其自然,就是到什么季节享受什么季节。哎,我这话不知对你有没有用,小老弟!”
    ⒁我听罢,顿觉地阔天宽,心情快活。摆一摆脑袋,头上花发来回一晃,宛如摇动一片秋光中的芦花。
17.将下列词语填入⒀段空白处。(2分)
 斑斓 纯净 葱茏 繁盛
答:                    
18.第⑤段中写“事后,我一直没有告诉母亲这究竟为了什么。”你认为作者为了什么扑在母亲怀里、紧紧抱住母亲?表现了怎样的感情?(4分)
答:
19.第⑥段中‘‘我’’寻求妻子秀发变白的原因,有四个可能,把它们概括出来。(4分)
 答:
20.联系上文,分析第⑨段“我…‘噙住泪水’’所表现的思想感情?(2分)
 答:——
21.阅读全文,作者对白发的理解经历了怎样一个变化过程?(3分)
答:
 
三、综合性学习(共6分)
22.在学习课文《马说》之后,某班同学对作者韩愈认为千里马“才美不外见”是一种悲哀的观点有了分歧。有同学认为,韩愈说的有理,特别是在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中,必须让人家看到你的聪明才智,这样才会有更好的前途。也有同学说,当今这个浮躁的社会,才美不外露更难能可贵。“才美”到底该不该外露呢?同学们为此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如果你是某一方(正方或反方)的辩手,请你简要表达你的观点和理由。(3分)
用一句话表述你的观点:                              
你的理由有:(两点即可)(1)                             
(2)                                           
23.尚德、务实、和谐、奋进——这是经多方征求意见、反复推敲后,我市提炼出的城市精神。城市精神是一种具有特定标志的城市价值理念,请谈谈你对无锡城市精神的评价。(提示:可从无锡的历史与现实、未来与发展、地域文化等方面进行思考。)(3分)
 
四、作文(60分)
24.(60分)
    敬畏是对人或事的一种敬重与畏惧之情,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我们生存或生活的底线,我们无法想象,没有敬畏的世界会怎样。请在我们忙碌的学习生活中作一短暂歇息,静心反观自我,轻轻问一问自己:在我们心中,还有让我们敬畏的东西吗?
请以“敬畏          ”为题作文。
要求:
1.请先将题目补写完整(如“敬畏且然”“敬畏生盒”“敬畏塞憧”等),再下笔作文。
    2.文章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
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否则扣分。
 
2006年无锡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七)    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27分)
1.(10分)(每空1分,一空中有一个错别字就不给分。)
    ①长风破浪会有时 ②浮云游子意 ③恨别鸟惊心 ④似曾相识燕归来
    ⑤问渠那得清如许 ⑥小桥流水人家 ⑦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⑧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⑨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2.(4分)①虐 ②诣    ③x诡 ④m
3.(4分)①通“披”,穿    ②安守    ③道歉    ④像狗一样
4.(2分)D(表达作者既为隐士,又想求官;既羡慕田园生活,又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矛盾心情。)
5.(2分)价格垄断造成北京房价高。
6.(2分)示例:读吴承恩的《西游记》,我们学到孙悟空的疾恶如仇;读曹雪芹的《红楼梦》,我们体会到封建大家庭衰落的必然性;读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我们了解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朽与罪恶;读高尔基的《童年》,我们看到了当时俄罗斯下层人民生活的苦难。(要写出作者、作品、启示,不局限于《大纲》和“课标”规定的推荐篇目。)
7.(3分)手语“7”直观传达出第七届残运会的信息,具备独特的识别特征;茶花则指明运动会的举办地——鸟语花香的“花城”“春城”昆明市,盛开的茶花寓意本届运动会是一次隆重、热烈、精彩、圆满的盛会;熊熊燃烧的圣火象征运动员在体育运动中所体现的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和意志,充分展示了残疾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意思相近即可。)
二、阅读分析(共37分)  
    (一)(10分)
8.(4分)①几乎,大概 ②顺着,沿着 ③越过 ④酒醉倦怠的样子
9.(2分)D(A表并列;B表承接;C表转折;D表修饰)
10.(2分)水边的山石上有几十处巨人的脚印,这便是人们所说的“佛迹”。
11.(2分)C(作者身处逆境,却不戚戚于怀,把深浓情致灌注于奇山异水中,表达了豁达乐观的态度。)
    (二)(12分)
12.(2分)禽流感是禽类的一种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从呼吸系统到全身出现严重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传染病。  
13.(2分)不能。如果去掉表示候鸟肯定会传播病毒,而现在只是猜测,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4.(2分)指代“让更多的兽医参与公共卫生事务”。  
15.(3分)①控制禽流感的蔓延 ②减少经济损失 ③使科学家尽早确定传播病毒的动物
16.(3分)B(A项原文写道:“但是这种疫苗对防治传染病毒给人的效果尚不得而知。”;C项原文表达的意思是:姗姗来迟的认定让人感觉禽流感的传播之迅速;D项应为降低诊断费用。)
 (三)(15分)
17.(2分)葱茏繁盛斑斓纯净
18.(4分)①感觉母亲会老,很可怕;生怕她离去。②对母亲最浓烈的爱;对人生的无可奈何。
19.(4分)①忙于自己的事业,缺少对妻子的关心。②茹苦含辛的生活。③为“我”重病而内心焦虑。④因为“我”伤过她的心。(意思对即可。)
20.(2分)对安于窍发变臼感刽内疚齐和自责。
21.(3分)开始感觉人生凄然、无奈,不能接受染发;后来听老者启发后地阔天宽,心情快活,认为应该听其自然。
三、综合性学习(共6分)
22.(3分)示例:观点:有才美还得善于“自我推销”。(正方)理由有:(1)千里马有“才美”,但由于不“外见”,结果被埋没。(2)古时;毛遂自荐才被重用,成语“毛遂自荐,,流传千古。 (无论正方还是反方均可。观点表述要明确简洁。理由有两点,且能证明自己的观点。道理、事实论据均可。)
23.(3分)选一方面,言之成理即可。示例:作为吴文化的核心内容之~,“尚德’’不仅是立身之本,也是立城之魂、治国之道。“务实”是无锡人一贯的作风和突出的群体禀赋,讲实在、兴实业、求实惠、重实效,凭借此,无锡~跃成为经济强市。“和谐”不仅最大程度体现了现代社会发展观,而且还蕴含着协调、融合、平衡之意。“奋进’’展示了无锡人昂然竞进之姿,凝结了无锡人不懈进取、敢为人先之志,具有鲜明的前瞻意识。八个字的无锡城市精神表述语,意蕴丰盈厚重,表述简单明了,琅琅上口。
四、作文(60分)
24.评分参考意见略,同模拟试卷(一)。
[附参考译文]绍圣元年十月十二El,我和幼子苏过,游白水佛迹院。在温泉里洗澡,水很热,它的源头大概能烫熟食物。顺着山势向东走,稍微偏北,有一条瀑布好几十丈。山势重叠迂回曲曲折折,每一折就形成一泓水潭,深的水潭用绳子拴住石头垂下五丈都不能到达潭底。水石相击,雪浪飞溅,水声如雷轰响,那情景既使人兴奋又使人心惊。水边的山石上有几十处巨人的脚印,这便是人们所说的“佛迹”。黄昏时打算归家,反方向而行,看到那燃烧的野火,上上下下越过好几道山谷,来到江边时,月亮正从山上升起。我们在江心划船,捧起辉映着月影的晶莹水珠赏玩。回到家中,已是二更天了。又与过一起饮酒,吃橄榄煮菜。虽觉自己有些倦怠,却又无法入眠。于是记下这次游踪交给儿子苏过。东坡翁。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2007年5月份前洲初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测试试题(二)
2007年3月前洲初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测试试题(一)
无锡市崇安区2007届初三中考模拟考试(一)语文试卷
2006年无锡市滨湖中学初三语文模拟试卷
宜兴市十一校联考2006年度初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金湖县2006年中考科目摸底测试
2006年无锡市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七)
2006年无锡市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六)
2006年无锡市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五)
2006年无锡市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四)
江苏省江阴市璜土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2006年无锡市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三)
2006年无锡市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二)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