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九年级上(初三上) >>课文练习 >>
《给儿子的一封信》《给女儿的信》同步检测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10-09


《给儿子的一封信》《给女儿的信》
第一部分:
1.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2分)
熟稔(  ) 豁达(  ) 蕴藏(  ) 忐忑(  )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3分)
⑴照片上,孙玉清年轻英俊,而她,连她的儿子,都是鸡皮鹤发,瘦骨嶙峋。
瘦骨嶙峋:
⑵上帝在他们身上看见了一种不可思议的美。
不可思议:
⑶爱情将成为赋予生命的、永不衰退的、使人类世代相传的纽带。
纽带:
3.说说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4分)
⑴人心如海,世事如烟,偏你心中是一片净土。

⑵上帝站了很久,看着他们,然后深深地沉思着走了,从此以后,人就成了地球上的上帝了。

4.“他放得下,使得起,举泰山如茶几。你则常举轻若重。”句中“举泰山如茶几”的意思是     ,“举轻若重”的意思是     。(2分)
5.读下面语句,任选其中两句,根据你的理解把想到的诗句填写在下面横线上。(2004年辽宁试题)(2分)
李白的云帆点缀了沧浪之水;辛弃疾的醉眼迷离了刀光剑影;范仲淹的泪光朦胧了苍颜白发;陆游的梦乡回荡着铁骑铮铮;苏轼的华发张扬了少年意气。


6.找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  )(2004年柳州试题)(2分)
A、大家都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活动,谁也不会袖手旁观。
B、经过不断的试验,反复的推敲,关键难题一旦攻克,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C、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把郁积在诗人心中的“愁”抒发得淋漓尽致。
D、班会上,大家一致推选德高望重的小华担任班长。
7.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004年泸州试题)(2分)
     有一知半解的人,并无数学知识,     根据《圣经》这一段或那-段妄肆批评或者驳斥我的著作,我     不预备答复他们,     还要轻视这样无知的见解。
A.假使  而  不但  而且   B.如果  就  因为  所以
C、因为  所以  如果  那么   D.虽然  但是  不但  而且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004年泸州试题)(2分)
A.她的自尊心很强,请同学们说话要多留心,以免不要伤害她。
B.班长征求和采纳了同学们关于如何进一步办好学习园地的意见。
C、通过这次活动,使我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能力。
D.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第二部分:
     (一)
    人是一本书(2004年荆州试题)
人是一本书。
看人如读书。
人的外表,不就是封面吗?
人的内心,不就是内容吗?
有的人,封面与内容同样高雅;有的人,封面与内容同等粗俗。有的人,封面很不起眼,内容却精彩无比;有的人,外表包装得如金似玉,内心却不堪入目。
好人自然是一本好书,你打开扉页就有一缕鲜花的芬芳迎面而来。
坏人自然是一本不好的书,你才揭开封面就能嗅到一股难闻的气味。
(     )的人像一本散文集,(     )的人是一本抒情诗,(     )的人如同一本幽默辞典,(     )的人仿佛一部科学论著。那些祸国殃民最终遗臭万年的民族败类,不就是一套活生生的反面教材吗?而那些为国为民洒尽一腔热血的志士,又多像一卷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啊!
做人如写书。
请不要怪母亲没有给你制出漂亮的封面,也不要怪父亲没有给你给出美丽的插图。你自己这本书,主要还得靠你自己来写——用你的勇气和力量,用你的聪明和才智,用你的心血和汗珠……
然而,总有一些人把不该删除的真诚删除了,结果自己这本书中没有了纯洁的位置。他们都忘记了:在生命的版面上,应该写下高尚,应该填上纯真,应该刻画奉献,应该描绘进取。
也许,你写了一生也成不了杰作;也许,你写了一世也成不了名著。但决不能因此而粗制滥造,随便应付,哪怕写出的书无人阅读,也要篇篇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如果有了漂亮的开头,就应该追求完美的结局;如果有了精彩的材料,就应该将它打磨成实在的文章。
如果人们常常把你亲切地朗读,那就是你无上的光荣;如果人们永世把你深情地背诵,那就是你最大的幸福。
9.写法体味——贯串全文的一个比喻句是     。(2分)
10.要点概括——这篇文章中能概括地表达全文要点的句子是      。(2分)
11、词句理解——将下面四个短语分别归位于文中括号,其先后顺序应是     。(2分)
思维缜密  洒脱飘逸  多愁善感  乐观风趣
12.语言品味——从文中摘取一个你认为有格言警句作用的精美句子,写在下面。(3分)


13.内容探究——本文最后一段话给我们的暗示是     。(3分)
14.情感体验——以“人生”为话题,写一个短小精美有内涵的句子。(3分)


     (二)
    永葆“童心”之青春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做过一个终身实验,研究青少年将来的成就与他们在校成绩的关系。他对三百多名中学生每隔五年作一次面试,实验进行了60年。教授去世后,他的学生继续从事这一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两者之间没有任何直接的关系。
这里引用这一材料,并非完全否定学生在校的学习成绩,只是想说明,造成一个人成就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果一个学生仅仅是通过考试取得好的成绩,而不同时在思想上、心理上培育优秀素质,那么,这样的学生往往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美国教授的实验表明,不少在校成绩很好的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恰恰没有作出成果。
其中的症结,按我国首席科学家顾均的分析,关键是缺少胆量、童心和磨难。
拥有胆量,就是敢闯,敢于探索。经得起磨难,就是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退缩,不倒下。任何事业要创新,要前进,取得成就,都离不开这种精神。这好理解。值得多说几句的,是“童心”。顾均说:“童心就是指同学们在对自然界的追求中表现出来的自然反映,比如好奇心,尽情玩耍,趣味游戏等。”可不可以说,注意“童心”,就是要保持和发扬儿童固有的那种好奇心、幻想力与创造欲,防止将儿童头脑模式化、机械化、呆板化。顾均说他的脑子比较好使,与他从小爱玩有关。多玩,能促使儿童多动脑筋。如果不让儿童玩,强迫他们每天做大量作业题,正是使儿童“伤脑筋”。结果,儿童虽然学会了考试,却损害了今后发展的后劲。
所以,珍惜“童心”,历来为有识之士所关心。鲁迅对孩子“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涌出,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认为“是可以敬服的”。世界儿童文学的母题中,就有“顽童的母题”。那些“顽童型”的作品,着重表现儿童的任性与调皮以激发和满足儿童的天性。
要激发想象力,就不宜单纯地向学生头脑里灌输知识,而是要努力促使他们运用自己的头脑。学会用脑,比死记硬背一些东西,要有用得多。就一个人的成才来说,吸收知识自然是必要的,凡更重要的,是要能消化知识,运用知识,发展知识。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因此,在对青少年的培养中,要珍视那种充满着幻想、好奇的“童心”,充分培育他们的想象力、思考力和创造力,而不要用“死读书”的办法,窒息了这一最具生机、最可宝贵的心灵。
15.选文中加点的“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出自《世说新语》,根据文中语境,它的意思是:                        。(2分)
16.选文开头介绍美国心理学家教授的实验,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3分)


17.作者认为“造成一个人成就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根据文意,这里的“多方面”具体包括哪些内容?(3分)

18、选文中鲁迅先生用优美的语言描述了孩子的“可以敬服”的童心,这段话让你联想到了你学过的哪些课文、读过的哪些作品?请你任意列出其中的三篇(部)。(3分)


19、请你概括本文的观点。(3分)


     (三)
     抽彩
那是20年前,当时我还是方济各会的一名修士,派驻新泽西州。我的工作对象是一些波多黎各移民。他们跑到美国来打工,为坎贝尔牌罐头摘番茄,为鸟眼牌罐头摘青菜。你吃过的鸟饭树浆果多半也是他们摘的。他们很多人携家带口而来,都梦想着有朝一日挣足了钱回波多黎各岛老家盖上一所房子。
那一年是我来这个教区的头一年,可沃尔特·詹森却是最后一年了。他在罐头公司干了40年,行将退休。过去的25年,他一直在工厂做领班。他热爱那些和他一道工作的人们,大家也同样爱戴他。
沃尔特告诉我,当地有一项热闹的传统活动——“回乡之旅”。每年12月份,本教区的2000个波多黎各家庭都要聚会一次,每家拿出5美元(当时约合一个采摘工一天的工钱),放到一个罐子里,再用一张纸条写上自己家的姓名。然后,大家选出一个人蒙上眼睛,从那些纸条里抽出一张——被抽中的这家就可以用这笔钱回波多黎各岛探亲,快快活活地过上两个星期。
“你来看我们抽彩吧,”沃尔特向我提议,“我会把你介绍给大家。”
时至今日,我还记得那白铁皮屋顶下椽子上飘舞的彩带,仿佛还能闻到意大利面食的香气,听到那动听的乐曲。墙上贴着波多黎各的旅游招贴画,人们围着我和沃尔特,兴奋地指给我看他们的故乡。我不由惊叹,那真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
下午3点的时候,各家的5元钱都凑齐了。但在抽彩之前,主持人叫起沃尔特,当众送给他一块匾,纪念他在这里的辛勤工作,并表达大家的谢意,感谢他多年来给予大家的关怀和友爱。众人热烈鼓掌。随后,人们请我来抽出那个幸运的家庭。
我被蒙上双眼,领到一只大罐旁。我把手伸进去,抓到一大把纸条,最后只留下一张在手里。
我取下眼罩,大声念道:“沃尔特·詹森!”
欢呼声震耳欲聋。人们簇拥着沃尔特,向他道喜,同他热烈拥抱。
喧闹还在继续。我漫不经心地把手又伸进那只罐,抓出一把纸条。只见每张纸条都以不同的笔迹写着同一个名字——沃尔特·詹森。
20、文中记叙的事情是发生的时间是    。(1分)
21、理解文中所写的沃尔特·詹森这一人物,回答他受到大家爱戴感谢的原因是什么?(3分)


22、抽彩一事给“我”留下了永难忘记的印象,将文中能够体现这一点的语句写在下面。(3分)


23、对选文要体现的中心理解准确的是(  )(2分)
A、表现沃尔特是一个崇高的人,得到了大家的尊敬和热爱。
B、表现这些波多黎各移民的善良和他们之间真诚的友爱。
C、表现我的感动,为这些波多黎各移民的真诚友爱。
D、表现这些波多黎各移民艰苦却非常感人的生活。
24、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我”在看到每张纸条都以不同的笔迹写着同一个名字——沃尔特·詹森之后的心理感受。(3分)


第三部分:片断写作练习(40分)
在我们的思想行为日趋成熟的今天,亲爱的同学,想必你一定曾静下心来仔细审视过自己,审视过自己的思想、品格……请将你审视的结果告诉你的家长好吗?但记住,要用书信的形式哟。(300字以内)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2022年元旦出师表对比阅读训练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练习
《出师表》字词注释默写
《孤独之旅》同步练习2
人教版九年级上《诗词三首》同步练习2
《湖心亭看雪》理解与迁移性练习题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同步练习
《醉翁亭记》练习3
《岳阳楼记》基础巩固练习卷
《岳阳楼记》练习2
《我爱这土地》同步练习3
《湖心亭看雪》对应练习
《醉翁亭记》对应练习
《岳阳楼记》对应练习
《水调歌头》对应练习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应练习题
《行路难》对应练习
《岳阳楼记》测试题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课后练习题合集
《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文言文复习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理解性默写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理解性默写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理解性默写
《定风波》理解性默写
秋瑾《满江红》理解性默写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理解性默写
《江城子·密州出猎》理解性默写
《渔家傲·秋思》理解性默写
《三顾茅庐》同步练习2
《我爱这土地》同步练习2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