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一年级上 >>单元练习 >>
灌云县高级中学苏教版高一上学期第四单元测试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10-20


灌云县高级中学高一语文第四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1、下列选项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横祸(héng)     蓊郁(wěng)       湍急(tuān)            气势磅礴(bó)
B、土坯(pī)        勾当(  gōu)     茅茷(fá)               曝背谈天 (pù)

C、丰腴(yú)            饿殍(piǎo)          大辟(bì)           横槊赋诗(shuò)
D、真谛(dì)            阴霾(mái)     攒蹙(cù)               若垤若穴
(dié)
2、下列选项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沧桑    糅合    袒露    眼花潦乱      B、追溯    蜿蜒    蹂躏    无动于衷

C、铭刻    深遂    内涵    九霄云外      D、蛰居    窈窕    艾篙   毛骨悚然
3、给下列横线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
(1)我想在这一片天籁中________出诺日朗瀑布的咆哮,却难以如愿。
(2)诺日朗瀑布,正是在压抑后的一次_________和喷泻。
(3)我们看见一只雄鹿正在涉过这条急流,它的胸部____________在白色水中。
(4)这个世界的_____________在荒野.
A、分辨    爆发    淹没    启事        B、分辩    暴发    湮没    启事

C、分辨    爆发    淹没    启示        D、分辩    暴发    湮没    启示
4、选出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
A、陪我来的朋友指着一湖碧水,不动声色地告诉我:“这就是诺日朗。
B、法国大昆虫家法布尔,把科学与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富有诗意的笔触给人们描绘了一个绚丽多姿,光怪陆离的昆虫世界。
C难道我不该与土地休戚与共吗?我自己不也是一部分绿叶与青菜的泥土吗?
D、我们,我们的车,还有刚才那死气沉沉的罗布淖尔荒原的黑戈壁,此刻都笼罩在这一片回光返照中。
5、下列选项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当我享受着四季的友爱时,我相信,任什么也不能使生活成为我沉重的负担。
B、不仅信息技术改善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教育和学习方式。
C、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干部已经明确认识到,通讯的畅通与否,是招商引资的重要筹码。
D、人类一直在思考应该如何与自然相处,尤其是在物质文明日益进步,人与自然的关系更需要我们关注。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入深林,穷回溪   穷:穷尽         B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极:至
C望西山,始指异之 指:用手指       D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得:得到
7下列句子中与例句中“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觉而起,起而归                      B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C蟹六跪而二鳌                        D惑而不从师
8下列句子中与例句“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B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阅读课内语段,完成下面的题目。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9.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固一世之雄也                固:本来
B.举匏樽以相属                举:全,都
C.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危:端正
D.托遗响于悲风               遗响:余音,指箫声
10.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托遗响于悲风
B.而今安在哉/侣鱼虾而友糜鹿
C.此非曹孟德之诗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寄蜉蝣于天地/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日与其徒上高山
A.顺流而东也                  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C.舞幽壑之潜蛟                D.侣鱼虾而友糜鹿   
12.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例:而今安在哉?
A.月出于东山之上                  B.固一世之雄也,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13.下列对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段写出了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B.本段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
C.本段重在借追述历史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这种悲伤哀怨的情绪和作者的豪放风格相矛盾。
D.本段句式上整散结合,押韵自由灵活,极富声韵之美。
翻译语句(4+2=6分)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
 ***************************************************************************                                                                  
二、课内现代文语段阅读(19分)
 ①说起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与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决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我不知道德国的冬天,比起我们江浙来如何,但从许多作家的喜欢以散步一词做他们的创造题目看来,大约是德国南部四季的变迁,总也和我们的江南差仿不多。
②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得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③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④ 有几年,在江南,在江南也许会没有雨没有雪的过一个冬,到了春间阴历的正月底或二月初再冷一冷,下一点春雪的。去年的冬天是如此,今年的冬天恐怕也不得不然,以节气推算起来,大约大冷的日子,将在明年的二月尽头,最多也总不过是七八天的样子。象这样的冬天,乡下人叫作旱冬,对于麦的收成或者好些,但是人口却要受到损伤。旱得久了,白喉、流行性感冒等疾病自然容易上身,可是想恣意享受江南的冬景的人,在这一种冬天,倒只会得到快活一点,因为晴和的日子多了,去郊外去闲步逍遥的机会自然也多。喜欢徒不旅行的日本人、德国人,所最欢迎的也就是这样的冬天。
⑤窗外的天气晴朗得象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去湖上散散步罢!
(1)第一段中画线的句子“这一种清福”指的是什么?(3分)
*****************************************************************************                                                                             
(2)第二段从哪个角度描写江南冬景?(2分)请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概括此段中作者笔下江南冬景的特征。(2分)作者是如何逐层深入地表现这一特征?试概括之。(4分)
***************************************************************************                                                                          
(3)“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是什么?(4分)
*****************************************************************************                                                                                                   
(4)最后一段“空言不如实践 ”中“空言”和“实践”分别指什么?这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                                                                         
三、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2分)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 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1、诗人写景是从哪些意象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4分)
*****************************************************************************
2、除了以景写“幽”外,诗人还运用了什么技巧来写的?(4分)
*****************************************************************************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   (4分)       
****************************************************************************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           选择题答案:(3X13=39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翻译(4+2=6分)
(1)                                                                               
                                                                                    
(2)                                                                          
二、课内现代文语段阅读(3+8+4+4=19分)
(1)                                                                         
(2)                                                                              
                                                                                      
                                                                                   
(3)                                                                              
                                                                              
(4)                                                                             
                                                                                
三、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2分)
(1)                                                                                  
                                                                                       
(2)                                                                                 
                                                                             
(3)                                                                               
                                                                                 
 
 
 
四、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             
              。                  ,凌万顷之茫然。
3.其高下之势,             ,               ,                         
                        
五、语言表达题:14分)
1)根据文意,仿造画线句的句式,用举例的方法扩展语句。(6分)
进了中学后,我瞄上了“大部头”的中外名著,它们成了我的良师益友,使我得到了无穷的美的享受:我时而在曲径通幽的大观园中流连                             
时而在高大巍蛾的巴黎圣母院前驻足                                           
2)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4分)
据报道,我国国家图书馆浩瀚的馆藏古籍中,仅1.6万卷“敦煌遗书”就有5000余米长卷需要修复,而国图从事古籍修复的专业人员不过10人;各地图书馆、博物馆收藏的古籍文献共计3000万册,残损情况也相当严重,亟待抢救性修复,但我国的古籍修复人才总共还不足百人。以这样少的人数去完成如此浩大的修复工程,即使夜以继日地工作也需要近千年。
答:                                                                   
(3)下面一段文字,在用词和语法方面有一些毛病,请选出其中的四处加以改正。(4分)
①在国民经济调整阶段,②能源供应的矛盾十分突出。③化肥厂是耗能大户,④只有紧紧抓住节能这个环节,⑤才能在调整中求发展、求生存。⑥我厂坚持首先把节能作为生产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⑦做到了在布置生产任务的同时就布置节能工作,⑧节能效益十分显著。⑨由于全厂上下的共同努力,⑩我厂的节能经验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表彰和推广。
 
序 号
修      改
 
 
 
 
 
 
 
 
 
 
 
 
附答案: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B
C
A
A
D
B
C
B
D
B
D
C
现代文阅读:
(1)     寒郊散步
(2)     从雨的角度写江南冬景
(3)     休闲
诗歌赏析:
(1)     湖山  槐柳阴  野径斜 水满  草深等写出了环境的幽静,初夏景色的幽美。
(2)     以动衬托(下鹭)以声衬托(鸣蛙)
(3)     1、前六句借幽静的初夏之景抒发了怡然自得其乐(闲适)
2、尾联叹息:叹志士空老报国无成,老来交旧尽,寂寞惆怅。
语言表达
(2)古籍  修复  人才  不定
(3)
序 号
修      改
2
 
供应改为供求
5
求生存和求发展调换
 
6
 
删除首先
10
 
将表彰改为肯定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苏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拓展练习
苏教版必修一第四专题测试语文试卷
苏教版必修一第三专题测试语文试题
苏教版必修一第二专题检测语文试卷
苏教版必修一第一专题测试语文试卷
乐清市柳市中学苏教版语文必修一检测题
苏教版必修一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检测题
苏教版必修一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练习
江苏省石庄高级中学苏教版必修一1、2专题检测
“向青春举杯”专题测试练习卷
江苏省泰州高一必修一语文第二单元检测练习
苏教版必修一第四专题综合测试题
苏教版必修一第三专题综合检测题
苏教版高一必修一周测(第一,二单元)练习
苏教版必修一专题一:向青春举杯”检测题
盐城市高一语文专题二检测题
苏教版必修一第四专题检测题
苏教版必修一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单元测试(无答案)
苏教版必修一第二专题达标检测(无答案)
苏教版新课标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综合训练
苏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三专题综合测试卷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