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相信未来》教案4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10-22


《相信未来》5 

《相信未来》教学设计 
江苏宝应曹甸高级中学        朱步红      邮编225803 
教材出处:新课标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专题第一板棵块“吟诵青春”第二篇课文 
设计理念: 
新课程改革提出: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新课程三维度目标也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提到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来。基于这样的理念,和谐教育便以受教育者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为目标,以人的自身发展需求与社会发展需要相和谐为宗旨协调组织各种教育要素。这说明人们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面和谐均衡发展,越来越注重个性与共性的和谐生成。而个性成熟的核心标志是自信。欧美12国关于“哪些教育目标最重要”的民意调查也表明:培养学生的自信在各项指标中支持率最高,高出对知识技能的支持。《相信未来》写于一个疯狂的动乱年代,一个禁锢思想压抑个性的令人绝望的年代,然而作者却顽强地相信未来“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和“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能够抓住这个契机培养学生顽强自信、战胜挫折的积极人生态度,就能够达成体验青春、完善自我人格的专题目标,更是语文教师的无量功德。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语言,理解诗歌内涵。 
2、朗诵传达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倾向 
3、初步培养顽强自信、战胜挫折的积极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活动体验  品读赏析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领略了伟人毛泽东胸中生机勃勃的秋色,体验了伟人毛泽东青年时代充满自信的壮志豪情;又感受了诗人郭小川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满腔激情;作为新世纪青年,面对知识经济社会的激烈竞争又该如何充满自信,永葆青春呢?让我们学习朦胧诗人食指写于十年动乱中的代表作《相信未来》,或许会得到一些启示。 
二、感知诵读体验 
1、作者简介 
《相信未来》是永不绝望的诗人——食指的名作。食指,原名郭路生,山东鱼台人,1948年生,60年代开始诗歌写作。他的诗,特别是早期作品广泛传诵于知青及城市青年中,但直到90年代,其创作成就才得到公认,是一位成绩巨大却差点被埋没的天才诗人。 
    他是一位时代良知和民间正直渴望的代言人,他以一个歌者的身份让自己的诗歌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如春雷一般轰轰滚过,几乎可以说是感动和温暖了一代人。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命运却远不如一般人幸运:在那个动荡的年代(1966—1969),诗人诗性的敏感和良知在与残酷现实的尖锐冲突中不胜重荷,精神一直处于崩溃的边缘。1972年,在部队当兵时,因强烈的精神刺激而导致精神分裂,此后,食指陷入了长期的病困中。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食指依然以坚忍不拔的毅力生存和写作着。食指用他的一生,为我们诠释了四个字:相信未来。 
设计说明:从导语到作者简介均紧紧扣住自信人生的主要教学目的,开宗明义,凸现培养学生的自信这一情感目标。 
2、写作背景 
    此诗写于1968年,第二年,江青读过这首诗后说:“这是一首灰色的诗,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 
3、诵读鉴赏,把握主旨 
a) 指名诵读课文,集体评议是否传达了自己理解的感情? 
b) 合作讨论诗歌意象的运用 
问题:仔细阅读第1、2、5、6四节,找一找作者所用到的诗歌意象,并体会这些意象所表达的意思。 
明确: 
第1节:蜘蛛网——黑暗势力 
炉台——产生希望的地方 
灰烬的余烟——残余的希望 
美丽的雪花——希望的火花 
第2节:紫葡萄——希望的果实 
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泪 
鲜花——收获的果实 
凝露的枯藤——没有收获但又孕育着新的希望 
第5节:腐烂的皮肉——创伤是表层的,困难是暂的 
第6节:脊骨——能拯救中国命运的中国的脊梁 
4、探讨第3节前三句的断句及理由?说说你的理解和诗歌的精妙之处。 
明确: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其中,“手指”与“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与“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曙光”与“温暖漂亮的笔杆”都是同位关系。将手指比做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比做托住太阳的大海,将笔杆比做曙光,即:手指是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是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漂亮的笔杆是曙光。 
准确地表达了诗人要用手指拨动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表现了诗人奇诡的想象和壮阔的气势。 
赏析示例:反复手法的运用是本诗在表现形式上的一大特色。本诗的前三节,都用大致相同的语言形式表示作者相信未来不变的信念,增强了诗文的感染力,突出了诗歌主旨。作者这样反复强调,在那种灰色的年代里,需要超乎寻常的勇气和胆识。 
设计说明:在品读赏析环节,引导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阅读经验和情感体验,积极品味诗歌意象的生活内涵;但又必须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只要学生的理解相近即可。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才是真正地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探究氛围,搭建自由、宽松、尊重的对话平台。 
5、组织朗诵,加深体验 
设计说明:在理解诗文主旨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诵诗歌,采取多种形式的诵读方式,使学生进一步加深情感体验,加深对文意的理解;激发学生发出青春的呐喊。 
三、拓展与练习 
6、如果把第一节的三、四两句和第二节的三、四句对调,你认为可以吗?说说你的理由。 
设计说明:积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认识诗歌意境的协调完整,为下一环节仿写诗歌做准备;又比较巧妙地引导学生感受诗歌内容和语言的和谐美。 
7、有人认为“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破坏了意境的完整一致,你怎么看? 
设计说明:设计开放性话题,进一步积极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允许个性化解读。可以认为“鲜花”与“紫葡萄”不相称、不协调,是作者的瑕疵;也可以认为有内在的联系,“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怀抱”糅合了作者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因为作者当时手抄的作品被别人据为己有。教师应充分肯定并鼓励敢于怀疑作者的学生,以激发大家的自信心和创新能力。 
8、另选意象,仿写一、二段,并走上讲台朗诵自己的作品《相信未来》 
设计说明:青春是激情澎湃的年华,是诗意盎然的年华,是多姿多彩的年华。如果学生被给予机会,展示才情,张扬个性,那么,他们一定会诗情高涨,诗兴大发;而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生成一些有意义的东西,才能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四、结语 
同学们,人生长路漫漫,磕磕绊绊,曲曲折折,在所难免;既然注定要遭遇挫折,那么相信自己,相信未来,是多么重要啊。自信,只有自信,顽强的自信,永远的自信,你就注定不会被打倒,就能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设计综述:民主和谐的课堂,是健康和谐的教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推动学生积极参与探究、讨论、对话、参悟、体验等课堂活动,能鼓励创造、启迪智慧,使师生在愉快的氛围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挖掘。自信在教学情境中养成,和谐在诗意课堂中生成,素养在和谐氛围中获得。 
   附注:该案例已获得江苏省和谐杯一等奖。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顾城《一代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信未来》检测练习题
《相信未来》测试题
《相信未来》教学实录
《相信未来》教学案
《相信未来》ppt课件(39页)
《相信未来》复习ppt课件(12页)
《相信未来》教学反思2
《相信未来》ppt课件(17页)
《相信未来》学案
《相信未来》说课稿2
《热爱生命》《相信未来》对比阅读
《相信未来》ppt课件(30页)
《相信未来》读后感(2篇)
《相信未来》ppt课件(11页)
《相信未来》ppt课件(12页)
《相信未来》ppt课件(37页)
《相信未来》ppt课件(23页)
《相信未来》教案11
《相信未来》导学案
《相信未来》《让我们一起奔腾吧》学案
《相信未来》mp3背景音乐
《相信未来》ppt课件19
《相信未来》ppt课件18
《相信未来》ppt课件17
《相信未来》ppt课件16
《相信未来》练习题
《相信未来》ppt课件15
《相信未来》教案10
《相信未来》ppt课件14
《相信未来》ppt课件13
《相信未来》教学设计9
食指《相信未来》原文阅读
《相信未来》ppt课件12
《相信未来》ppt课件11
《相信未来》ppt课件10
《新诗二首》之《相信未来》教案
《相信未来》教学设计8
《相信未来》课堂实录
《相信未来》教学反思
《相信未来》说课稿
《沁园春·长沙》《致青年公民》《相信未来》《六月,我们看海去》教案及练习
《相信未来》ppt课件9
《相信未来》ppt课件8
《相信未来》ppt课件7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