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八年级上(初二上) >>课文练习 >>
《幽径悲剧》检测题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10-31


检测题

 

基础题

1.下列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A.(mò)然        (bàng)湖      懦(nuò)者

B.(liàn)滟      (shè)及       猬(wèi)集

C.浩(jié       (xiù)到       (guī

D.摇(yiè       (méng)      (hú

2.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8分)

1)因为天天见面,也就司空见贯,对它有点漠然了。(   

2)留在我记忆中的只是一点映象:这一条平平常常的路是有来头的,不能等闲视之。(   

3)每到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惟一的一点安蔚就是幽径中这一棵古藤。(   

4)我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细如蚊蝇,却依稀可辩。(   

3.仿照下面例句写一句话,要求与例句句式相似,并运用比喻等修饰方法。(6分)

例句:我不是挺立在高山峻岭中的巨松,而是辽阔草原上的一棵小草——为壮丽的河山添上一笔绿意。

仿写:

 

4.用下边的词语造句。(8分)

1)萧索……

 

2)林林总总……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8分)

1)它既无棚,也无架,而是让自己的枝条攀附在邻近的几棵大树的干和枝上,盘曲而上,大有直上青云之概。

青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成了燕园中藤萝界的鲁殿灵光

鲁殿灵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一条平平常常的路是有来头的,不能等闲视之

等闲视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每到春天,紫色的花朵开得满棚满架,引得游人和蜜蜂猬集其间,成为春天一景。

猬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句子的含义。(6分)

1)在所有的这些神奇的东西中,给我印象很深,让我留恋难忘的是一株古藤萝。

 

2)茫茫燕园中,只剩下了幽径的这一棵藤萝了。它成了燕园中藤萝界的鲁殿灵光。每到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惟一的一点安慰就是幽径中这一棵古藤。

 

7.课文的三、四、五小节写景很有特色,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仿照这样的写法,以“校园一角”为题,写一段50字左右的写景短文,要恰当运用一些修辞方法,能写出景物的特色来。(5分)

 

8.阅读语段,完成后面的习题。(16分)

这一条路在燕园中是极为幽静的地方。学生们称之为“后湖”,他们很少到这里来的,我上面说它平平常常,这话有点语病,它其实是颇为不平常的。一面傍湖,一面靠山,蜿蜒曲折,实有曲径通幽之趣。山上苍松翠柏,杂树成林。无论春夏秋冬,总有翠色在目。不知名的小花,从春天开起,过一阵换一个颜色,一直开到秋末。到了夏天,山上一团浓绿,人们仿佛是在一片绿雾中穿行。林中小鸟,枝头鸣蝉,仿佛互相应答。秋天,枫叶变红,与苍松翠柏,相映成趣,凄清中又饱含浓烈。几乎让人不辨四时了。

小径另一面是荷塘,引人注目主要是在夏天。此时绿叶接天,红荷映日。仿佛从地下深处爆发出一股无比强烈的生命力,向上,向上,向上,欲与天公试比高,真能使儒者立怯者强,给人以无穷的感染力。

不管是在山上,还是在湖中,一到冬天,当然都有白雪覆盖。在湖中,昔日的潋滟的绿波为坚冰所取代。但是在山上,虽然落叶树都把叶子落掉,可是松柏反而更加精神抖擞,绿色更加浓烈,意思是想把其他树木之所失,自己一手弥补过来,非要显示出绿色的威力不行。再加上还有翠竹助威,人们置身其间,决不会感到冬天的萧索了。

这一条神奇的幽径,情况大抵如此。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几段文字。

 

2)这几段文字写景是从哪几个方面着手的呢?每个方面写景有什么特色呢?

 

3)选段第二节写景有什么特色呢?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

 

4)“无论春夏秋冬,总有翠色在目”,请从文中找出有关写夏和冬的语句来说明这点。

夏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题

1.本文写的是“幽径悲剧”,具有强烈的悲剧效果,那么,这种悲剧效果是怎样得到表现和加强的呢?

 

2.本文描绘了幽径藤萝之美和置身其中的情味,揭露了令人无比痛心的愚氓灭美的现实,抒发了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决心,这是全文的中心,理解本文的中心,应该注意哪些内容,请联系课文内容谈一谈。

 

3.本文的语言精练、纯粹、通俗而雅致,联系课文中的语句,谈谈你对课文语言特色的理解。

参考答案

基础题

1.D  2.(1)“贯”改为惯 (2)“映”改为“印” (3)“蔚”改为“慰” (4)“辩”改为“辨”  3.示例:我不是挺立在天地之间的巨人,而且茫茫人海中的一个平凡的人——为社会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4.(1)示例:汽车进入山区,远远便可看见山边横着几个萧索的村庄。(2)示例:在林林总总的动物中,我最喜欢的是充满灵性的燕了。  5.(1)比喻高的地位(2)这里指硕果仅存的人或事物 (3)像平常一样对待(4)比喻众多  6.(1)显示了藤萝在幽径中的不寻常地位,激起了读者对藤萝的强烈兴趣。(2)说明藤萝无论是在作为客观世界的燕园,还是作为主观世界的“我”的心灵,都占据着不可替代也无可替代的地位。  7.提示:既要写出你所在校园景物的特色,又要运用一定的修辞方法,且要运用课文中以不同季节为中心的描写方法。  8.(1)写幽径四季之美。(2)是从“山上”“湖中”两个方面写景物的美。写山上之美,按时间顺序从“春天”到“夏天”,再写到“秋天”,突出“总有翠色在目”。写湖中之美,着重表现夏天的“一股无比强烈的生命力”。(3)这一节是在分写山上与湖中春、夏、秋三季景象的基础上,合写冬天景象。作用是表明隆冬却并无“萧索”之感,更突出幽径的浓烈的勃发的生机。(4)夏天:山上一团浓绿,人们仿佛是在一片绿雾中穿行。冬天:不管是在山上,还是在湖中,一到冬天,当然都有白雪覆盖。

 

综合题

1.(1)浓墨重彩的描绘与酣畅淋漓的抒发相结合。(2)文章着力描写了藤萝的美,不仅外在美,而且有内在美,藤萝愈美,被毁坏后,悲剧也就愈突出。(3)着力描写藤萝被毁的惨状,令人触目惊心,使人欲哭无泪。(4)美被愚氓毁灭,十分可悲,发人深思。(5)对悲剧的气氛反复渲染,增强了悲剧效果。能答出三点以上,并且语言表述清楚,等第是优;能答出三点以上,但语言表述不够准确的,等第是良;能答出一二点,且语言表述简洁明了的,等第是中;所答内容两点以下,且语言表述不清,等第是下。

2.应该注意两点。一是藤萝很美,而且兼具真、善、美;二是文章矛头所指,既是“十年浩劫”,又不仅是“十年浩劫”。十年浩劫毁灭燕园其他地方的藤萝和一些古丁香树,而这棵古藤萝则毁灭于“文化大革命”已结束十余年,这就有了更深的揭露意义,意味着必须消除愚昧,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才能使真、善、美得到维护和弘扬。能答出两点内容,且语言表述准确到位,等第是优;能答出两点内容,但语言表述不够准确,或只答出其中一点,但语言表述准确到位,等第是良;只答出其中一点,且语言表述不够准确,等第是中;所答内容与要点无关,且语言表述不够准确,等第是下。

3.本文语言精练、纯粹,通俗又雅致。能联系课文中的具体语句,谈自己对课文语言特色的理解,且语言表述流畅清楚,等第是优;能联系课文中的具体语句,谈自己对课文语言特色的理解,但语言不够流畅,表达不够清楚,等第是良;能联系课文中的具体语句,但没有谈出自己的理解,等第是下。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幽径悲剧》导学案4
《幽径悲剧》教学设计8
《幽径悲剧》教案7
《幽径悲剧》ppt课件(24页)
《幽径悲剧》教案6
《幽径悲剧》导学案3
《幽径悲剧》导学案2
《幽径悲剧》阅读练习及答案
《幽径悲剧》教学案
《幽径悲剧》ppt课件(34页)
《幽径悲剧》ppt课件(27页)
季羡林《幽径悲剧》原文阅读
《幽径悲剧》说课稿2
《幽径悲剧》教学设计5
《幽径悲剧》ppt课件(23页)
《幽径悲剧》flash课件1
《都市精灵》《幽径悲剧》《明天不封阳台》《治水必躬亲》中心思想
《幽径悲剧》ppt课件(55页)
《幽径悲剧》ppt课件(28页)
《幽径悲剧》教学反思
《幽径悲剧》导学案
《幽径悲剧》ppt课件11
《幽径悲剧》ppt课件10
《幽径悲剧》导学设计
苏教版《幽径悲剧》《明天不封阳台》《治水必躬亲》教案及练习
季羡林《幽径悲剧》mp3音频朗读
《幽径悲剧》ppt课件9
《幽径悲剧》说课稿
《幽径悲剧》语段练习
《幽径悲剧》ppt课件8
《幽径悲剧》阅读练习
《幽径悲剧》ppt课件7
《幽径悲剧》教案4
《幽径悲剧》课堂教学实录
《幽径悲剧》同步练习
《幽径悲剧》《治水必躬亲》综合练习
《幽径悲剧》ppt课件6
《幽径悲剧》ppt课件5
《幽径悲剧》ppt课件4
《幽径悲剧》综合能力测试题
《幽径悲剧》教案3
《幽径悲剧》导学
《幽径悲剧》ppt课件3
《幽径悲剧》教案2
《幽径悲剧》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