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阳市石桥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11月份)试卷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11-11 |
简阳市石桥中学高2008级月考试题
语文
注意:
1.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 请在规定位置填写班级、姓名、考号
3. 只收答卷
第I卷(30分)
一、(9分,每小题3分)
1、选出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渌水(lù) 著屐(zhùjī) 日暝(mǐng) 石扉(fēi)
B、荫庇(yìnbì) 自缢(yì) 愠怒(wùn) 踯躅(zhìzhú)
C、骐骥(jì) 踵武(zhǒng) 偕老(xié) 砌石 (qì)
D、阖门 (ké) 扃牖(jǒngyǒu) 咎言(jìu) 诟骂(gòu)
2、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愆期 驰骋 嘶杀 断璧残垣
B、贿赂 关隘 彷徨 虎视耽耽
C、帷幕 诵读 慷慨 望风披靡
D、城偶 惆怅 隐蔽 宿兴夜寐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B、6月25日,2006梦想中国男选手20进10的比赛经过激烈竞争,重庆赛区的山野脱颖而出,听到这一消息 ,他的父母呼天抢地,欣喜若狂。
C、世界杯决赛即将开战,小林被派往德国采访,临行前他有个不情之请,求我帮忙照顾他年迈生病的母亲
D、网络出版业虽然方兴未艾,但如果不解决网路的安全性、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问题,它就难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7-10题。
奥林匹克精神的背离
一百多年来,人们在奥运会上寄托了关于和平和奇迹的梦想,奥运也经历了战争的戕害、冷战的对垒,承载了众多体育所无法承载的东西,比如意识形态和民族主义。随着奥运经济模式的转变,高科技的发展,在不断向“更快、更高、更强”发起冲击的同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也出现了与自身精神的背离,继续承载着超过体育本身的诉求,比如追求财富,比如展示国力。
奥林匹克运动寻求的是一种在努力中发现快乐的生活方式,是良好价值观的典范,能够使人们尊重普遍的基本道德观念。然而,现在奥林匹克所倡导的价值观离人们越来越远。
更快,更高,更强?在雅典,希腊两名短跑名将肯特里斯、萨努涉嫌逃避检测,成为雅典奥运会第一起涉嫌兴奋剂事件的运动员。随后的十几天来,兴奋剂如瘟疫一般在雅典城迅速泛滥。尽管世界反兴奋剂组织声称雅典奥运会是反对兴奋剂战争的一个转折点,这场战争将取得胜利;但是一些专业人士认为,雅典甚至很可能会成为最后一届“干净”的奥运会。一位常年进行兴奋剂检测工作的人表示,“按照目前人类科技的发展,在下一届奥运会之前,人类将会研制并应用更不容易检测的‘基因兴奋剂’,用可以提高运动成绩的DNA对运动员进行基因改造,以获取竞技优势”。
精神愉悦的代价?7月份葡萄牙刚刚举办2004年欧洲杯,8月希腊又迎来了奥运会。这两个国家都是欧洲的小国,在欧盟15国中是最穷的,它们充满地缘上的、政治上的和经济上的焦虑。葡萄牙用了6.6亿欧元为4个星期的比赛兴建了10个足球运动场,对于一个经济连续30年衰退的国家来说,真是一个壮举。但是,葡萄牙却为了这次比赛成为欧元区12国中第一个突破《稳定和增长公约》预算赤字的国家。希腊也同样希望通过成功地举办本届奥运会,吸引旅游者和投资支持经济增长。但是,目前的奥运会的投资已经超过预期,而收益还不确定。如果在奥运会之后,希腊今年四季度的经济增长明显减缓,或者雅典的就业减少,人们就会怀疑:举办奥运会值得吗?希腊真的因为奥运会改变了吗?
奥运会成为民族国家?国际奥运会对自己的版图有着清晰的定义;比赛场馆、运动员村,只有那些有票和得到许可的人乘坐专用的交通工具才能到达;奥运会有着自己的“移民”程序,只有奥运会的大家庭的成员才能使用奥运会“护照”进入机场;在行政事务上,有着穿统一着装的志愿者为运动会服务;奥运会也有自己的货币,在奥运场馆和运动员村,人们只能用“维萨卡”买东西;奥运会还有自己的秘密警察,那些穿着黑色金属光泽衣服的人负责在开幕式上保证运动员和其他人的安全。奥运会越来越具备民族国家的特征。而对普通人来说,奥运会给予了他们什么特别的关照呢?希腊奥运会的老板们曾经争论,无需给观众提供更多的东西,因为门票销售收入不到奥运会预算的10%。
奥林匹克运动在21世纪得到了发扬光大,在规模上、场馆建设上,还有在她展示的雄心上;但是如果普通人不再愿意亲临现场去体验她,奥运会就将失去她的魅力。
(选自《中国经济时报》)
4.下列对“奥林匹克精神”的有关说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奥运会虽渐进式地背离了其原本的精神,但仍在展现人们对和平和奇迹的追求。
B.奥林匹克精神是一种人们在向“更快、更高、更强”发起冲击时而发现快乐的精神。
C.奥林匹克精神是良好价值观的典范,能够使人们尊重普遍的基本道德观念。
D.狭隘的民族主义严重背离了奥林匹克精神,使奥运会越来越具备民族国家的特征。
5.作者认为“奥林匹克所倡导的价值观离人们越来越远”,下列不能作为这种观点的论据的一项是( )
A.奥林匹克承载着体育所无法承载的意识形态、民族主义、追求财富和展示国力等需求。
B.世界反兴奋剂组织声称雅典奥运会是反对兴奋剂战争的一个转折点,这场战争将取得胜利。
C.希腊两名短跑名将涉嫌兴奋剂事件后,兴奋剂如瘟疫一般在雅典城迅速泛滥。
D.希腊希望通过成功地举办雅典奥运会,以便吸引旅游者和投资来支持国家经济增长。
6.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科技的发展,致使运动员为获取竞技优势而应用更不容易检测的“基因兴奋剂”。
B.东道主对奥运会充满地缘上的、政治上的和经济上的渴求,只能是一厢情愿。
C.奥林匹克运动能够给人们带来精神的愉悦,但是需要为此而付出代价。
D.奥林匹克运动在21世纪的确得到了发扬光大,但奥林匹克精神的背离更为严重。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陈表,字文奥,武①庶子也,少知名,与诸葛恪、顾谭、张休等并侍东宫,皆共亲友。尚书暨艳亦与表善,后艳遇罪,时人咸自营护,表独不然,士以此重之。
徙太子中庶子,拜翼正都尉。兄修亡后,表母不肯事修母,表谓其母曰:“兄不幸早亡,表统家事,当奉嫡母。母若能为表屈情,承顺嫡母者,是至愿也;若母不能,直当出别居耳。”表于大义公正如此。由是二母感寤雍穆。
表以父死敌场,求用为将,领兵五百人。表欲得战士之力,倾意接待,士皆爱附,乐为用命。时有盗官物者,疑无难士施明。明素壮悍,收考极毒,惟死无辞,廷尉以闻。权以表能得健儿之心,诏以明付表,使自以意求其情实。表便破械沐浴,易其衣服,厚设酒食,欢以诱之。明乃首服,具列支党。表以状闻。权奇之,欲全其名,特为赦明,诛戮其党。迁表为无难右部督,封都亭侯,以继旧爵。表皆陈让,乞以传修子延,权不许。
嘉禾三年,诸葛恪领丹杨太守,讨平山越,以表领新安都尉,与恪参势。初,表所受赐复人得二百家,在会稽新安县。表简视其人,皆堪好兵,乃上疏陈让,乞以还官,充足精锐。诏曰:“先将军有功于国,国家以此报之,卿何得辞焉?”表乃称曰:“今除国贼,报父之仇,以人为本。空枉此劲锐以为僮仆,非表志也。”皆辄料取以充部伍。所在以闻,权甚嘉之。表在官三年,广开降纳,得兵万余人。事捷当出,会鄱阳民吴遽等为乱,攻没城郭,属县摇动,表便越界赴讨,遽以破败,遂降。年三十四卒。
始施明感表,自变行为善,遂成健将,致位将军。
(《三国志吴志 陈武传》有删改)
注①:武:陈武,陈表的父亲,建安二十年战死于合肥。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皆共亲友 亲密的
B、士以此重之 尊重
C、会鄱阳民吴遽等为乱 恰逢
D、攻没城郭 陷落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士皆爱附,乐为用命 如姬为公子泣
B、诏以明付表 秦亦不以城予赵
C、表欲得战士之力 代百司之职役哉?
D、乃上疏陈让 良乃入,具告沛公
9.以下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能直接表明陈表“能得健儿心”的句子是( )
①士皆爱附,乐为用命 ②士以此重之 ③广开降纳,得兵万余人 ④表简视其人,皆堪好兵 ⑤明乃首服,具列支党 ⑥施明感表,自变行为善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⑤⑥ D、②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表的哥哥陈修死后,陈表统管家事,按照当时的制度,陈表的母亲应侍奉陈修之母,陈表母亲起初不同意,陈表晓之以理,最后两位母亲相处和睦。
B、孙权升任陈表为无难右部督,封都亭侯,并让陈表继承他父亲的爵位。陈表请求让给哥哥陈修的儿子陈延,孙权没有答应。
C、诸葛恪领命讨伐山越,让陈表任新安都尉,和他成并进之势。最后,讨伐山越取得了胜利。
D、后来,陈表被授予无难右部督之职,加封为都亭侯。证实了因陈表注重士节,“士以此重之”的说法。
第II卷(120分)
四、(24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所在以闻,权甚嘉之。
(2) 若母不能,直当出别居耳。
(3) 先将军有功于国,国家以此报之,卿何得辞焉?
12.阅读下列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8分)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注:东皋:皋是水边地。东皋,指诗人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动皋,自号“东皋子”。采薇:伯夷、叔齐在商亡后,不食周粟,过隐居生活。
(1)首诗的二、三联整体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2)“徙倚欲何依”与曹操《短歌行》中的“月明星稀,乌雀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13补写下列横线上的空缺部分。(6分)
(1)别君去兮何时还? ,须行即骑访名山, , 。
(2) ,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3)《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
。
五、(22分)
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
两个鸡蛋
下午柱子就要返校了,父亲却歪在床上睡着了。
母亲要叫醒他,被柱子拦住了。
“让他多睡一会儿吧,爹太累。”
母亲便不再说什么,收拾好柱子的东西,母亲照例出去借钱。
看着母亲的背影远了,柱子打开包袱,拿出两个鸡蛋,进了里屋,来到父亲的床前。
经过岁月无情的冲刷,父亲的头发早已花白;杂乱无章的皱纹,横七竖八地卧在他脸上,像黄土高原上沧桑的沟壑;一双眼睛仿佛承担了太重的压力,已深深地陷了下去;额头上汗珠点点,青筋隐约可见……
父亲老了,是他在顽强地支撑着这个家呀。柱子鼻子一酸,两颗泪珠滚下脸庞。
轻轻地把鸡蛋放在父亲床头,又看看他没什么动静,柱子悄悄出去,坐在矮凳上等母亲。
院子里似乎发出一阵响声,柱子以为母亲回来了,连忙跑了出去。没有人,只有几只麻雀在觅食。柱子就驻足四望。
不远处贫瘠的土地上是绿色的庄稼,在太阳的照耀下泛出青黄的光。四周黛青色的大山连绵不断,像一条锈得发黑的铁链,把这里的人世世代代牢牢地锁住。
柱子突然想起父亲的话:儿子,将来你要走出大山。
是的,我一定要走出大山。柱子在心里默默地说。
太阳大毒,皮肤被晒得火辣辣地痛,柱子只好回到闷热的小屋。
看到桌子上打满补丁的包袱,柱子突然意识到应该检查一下,以免带回来的书落到家里。
打开包袱,几件旧衬衣,一罐咸菜,五本书,没错。咦?
手触到两个圆圆的东西,掏出来,是两个鸡蛋。
柱子纳闷了:家里只有两个鸡蛋,全给煮了,怎么又冒出两个,怎么回事?
走进里屋,父亲依然打着微鼾,而床头的鸡蛋不见了。
我记得好像已经拿出来了呀?难道……难道我记错了?
柱子对自己的记忆力产生了怀疑。在校期间高强度的学习和严重的营养不良,早已使他患上了神经衰弱症,这点他是知道的。
于是,他又把那两个鸡蛋放在父亲床头,然后立在那儿想,还是有点不大明白。
脚步声由远而近,柱子连忙跑出去,果然是母亲,满头是汗。
又数了一下,母亲把那几张皱巴巴的票子递给柱子。
“好好读,别惹事。”
“嗯。”柱子擦去了泛滥而下的泪水,回屋拿包袱。
二十多里的山路,柱子走惯了。天没黑透,就到学校了。
打开包袱拿书,柱子触电一般呆住了,里面赫然躺着两个鸡蛋!
当天晚上,柱子跑到校外痛痛快快地大哭了一场。天亮的时候,他又异常平静地翻开了书页。
(选自《小小说选刊》)
14.第一段中写到“父亲却歪在床上睡着了”,从全文来看,父亲是不是真的“睡着了”? 为什么?(4分)
15.(8分)
(1)文中有一个段落对父亲进行了详细的肖像描写,请问: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4分)
(2)文中有一个段落是关于柱子家乡的环境描写,请问:这段描写的作用是什么?(4分)
16.文中有三次写到柱子流泪,请分别说出柱子流泪的原因。(6分)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17.柱子为什么在“天亮的时候”,“又异常平静地翻开了书页”?(4分)
六、(14分)
18. 下面是一份有关我国轿车供求状况的资料,请根据这份资料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我国轿车供求
年 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轿车需求量(万辆) 72 105 138 266 346
轿车产量(万辆) 70 106 192 349 471
(1)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我国轿车需求量与产量 ,(1分)我国轿车需求量与产量相比 。(1分)
(2)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2分)
答:
19.下面一则消息在标点、词语、语法等方面存在一些毛病。请找出四处并加以改正。(4分)
目前正值春茶上市的黄金时节,从江城多处茶市里,每天买茶、品茶的市民车水马龙,但很少有人会想到,这些标注有《五峰》、《邓村》等品牌的湖北新茶,有一大半是由外省茶商经销的。
(1) 改为
(2) 改为
(3) 改为
(4) 改为
20.根据画线句子的形式仿写句子(6分)。
亲情友情是我的财富。我是一朵白云,亲情是包容的蓝天;我是一棵绿树,亲情便是滋养我的土地; , ;
, 。
七、(60分)
2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因为有爱,所以感动;因为感动,懂得了感恩。亲爱的同学,你生活中曾有过这样的感动吗?如果你曾感动于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声祝福、一句劝勉,如果你曾感动于一抹曙光,一片绿叶,一颗露珠,一泓清泉,如果你曾感动于羔羊跪乳、乌鸟反哺、落红护花、落叶归根,那么请拿起你的笔,去记录你的情感历程,用你的智慧去品味多彩的生活,用一颗感恩的心,去感谢生活中的美。请以“感恩”为话题作文。
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
简阳市石桥中学高2008级月考试题(答卷)
语文
第I卷(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第II卷(120分)
四、(24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2)
(3)
12.阅读下列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8分)
(1) 答:
(2) 答:
13补写下列横线上的空缺部分。(6分)
(1)别君去兮何时还? ,须行即骑访名山, , 。
(2) ,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3)《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
。
五、(22分)
14. (4分)
答:
15.(8分)
(1)(4分)
答:
(2(4分)
答:
16.(6分)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17.(4分)
答:
六、(14分)
18.(4分)
(1)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我国轿车需求量与产量 ,(1分)我国轿车需求量与产量相比 。(1分)
(2)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2分)
答:
19.(4分)
(1) 改为
(2) 改为
(3) 改为
(4) 改为
20.(6分)。
亲情友情是我的财富。我是一朵白云,亲情是包容的蓝天;我是一棵绿树,亲情便是滋养我的土地; , ;
, 。
七、(60分)
2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四、20分
15、(1)不是。1分。(2)一,一个深爱孩子的父亲,不可能在孩子要返校时睡着了;二,如果父亲是真的睡着了,就不可能两次把鸡蛋装进包袱。4分。
16、表现父亲年老、劳累、体弱,更需要照顾和营养,为下文中柱子的流泪设下铺垫。4分。
17、一是说明柱子家乡的贫穷及其原因;二是说明父亲要柱子走出大山的原因。4分
18、第一次,因老弱的父亲顽强地支撑家庭而心痛和感动;第二次,因贫穷的母亲一次次为自己借钱而心痛和感动;第三次,因父亲那种深深的无声的爱而心痛和感动。答对1条得2分。
19、因为柱子知道,只有努力学习,走出大山,才能报答父亲。4分。
答:我国轿车与产量都在不断上升
答:目前已供过于求,预计这种情形将将更加突出
适当控制汽车产量,使我国汽车需求量与产量同步增长
19、答案:(1) 从 改为 在
(2) 车水马 改为 络绎不绝
(3) 《五峰》 改为 “五峰”
(4) 《邓村》 改为 “邓村”
20、我是一只飞鸟,亲情便是庇护我的森林;我是一泓清泉,亲情便是拥抱我的山峦。4分。
参考答案:
1、A (A 亲:亲近 )
2、A (A 前一句“为”是介词,可译为“替”,后一句“为”也是介词,可译为“向” 。 B“以”均有“把”意。 C“之”均为结构助词“的”。 D“乃”均有“于是”意。)
3、C (②是说陈表没有替自己辩护。③是说陈表招降,扩充军队。④是说陈表挑选察看自己的奴仆。都与得到“健儿心”无关。)
4、D (D项前后没有必然的联系。)
5、文言文翻译
(1)所在的州郡把这件事情报告给朝廷,孙权很赞许他。
(2)假如母亲不能够做到,就应当搬出另外居住。
(3)你死去的父亲对国家有功劳,国家用这个来报答他,你怎么能推辞呢?
参考翻译:
陈表字文奥,是陈武的妾生的儿子。少年时就有名气,与诸葛恪、顾谭、张休等一起侍奉太子,都互相亲近友好。尚书暨艳也与陈表很好,后来暨艳获罪,当时的人们都竞相为自己辩护,唯独陈表不这样,士人因这个尊重他。
后迁任太子中庶子,拜翼正都尉。陈表的哥哥陈修死后,陈表的母亲不肯侍奉陈修的母亲,陈表对他的母亲说:“哥哥不幸早逝,我统管家里的事情,应当侍奉嫡母,母亲如果能够为我屈尊俯就,侍奉嫡母,是我最愿意的,如果不能,则应当搬出住在别的地方。”陈表在大义上像这样公正无私。于是两位母亲很感动,相处和睦。
陈表因为父亲战死在战场上,请求担任军队将领,带领士兵五百人。陈表想要赢得战士效力,就全心的对待他们,士兵都很敬爱依附他,乐于替他效命。当时有人盗窃了官府的东西,怀疑是无难人施明所为。施明向来强悍,对他收审拷问极其残酷狠毒,但他宁死也不说话。廷尉把这些向孙权报告。孙权认为陈表能得猛士的真心,让廷尉把施明交给陈表,让陈表按照自己的意思了解其中的情况事实。陈表就打开刑具,让施明洗浴,更换他的衣服,然后设置很多的酒食,使他高兴来诱导他。施明于是俯首服罪,一一供出其他同党。陈表把这些都写下来向孙权报告。孙权认为陈表不凡,想成全陈表的名声,就特意为他赦免了施明,杀死了他的同党。并升任陈表为无难右部都,封都亭侯,继承其父的爵位。陈表都推让了,请求把这些传给陈修的儿子陈延,孙权不同意。
嘉禾三年,诸葛恪担任丹阳太守,讨伐平定山越,让陈表担任新安都尉,与诸葛恪成并进之势。开始时,陈表所接受赏赐的奴仆有二百户人家,在会稽新安县。陈表挑选察看这些人,都称得上是好兵。于是上疏请求把他们交还官府,恢复他们的地位,充足兵力。诏书说:“你的父亲对国家有功劳,国家用这些作为报答,你怎么能辞让呢?”陈表说:“现在要消灭国贼,报父仇,应该把人作为根本,白白的浪费这些精锐作为僮仆,这不是我的本意啊。”就都选取用来补充队伍。陈表所在的州郡将这件事情报到朝廷,孙权很是赞许。陈表当官三年,大量招降纳叛,获得的士兵一万多人。胜利后准备返回,恰好遇到鄱阳吴遽等人造反作乱,攻陷城池,使邻县动摇,陈表于是越过边界前去讨伐,吴遽因此被攻破失败,于是投降。三十四岁时去世。
原来的施明感激陈表,自己改变行为向善,成为一员骁将,位至将军。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