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4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1-20


《始得西山宴游记》
教学目的:
1.解作者被贬永州后寄情山水聊以忘忧的情怀 
2.理解课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3.积累文言词汇。 
4.学会翻译文言文。 
重点难点:1.重点: 
(1)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积累文言词汇。 
2.难点:学会翻译文言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预习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惴栗(zhuì lì)榛莽(zhēn)衽席(rèn)灏气hào)颓然(tuí)冥合(míng)2.查工具书,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1.作者简介。(投影)柳宗元(73-819),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人,人称“柳河东”。晚年贬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永州”。他是唐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与韩愈同为当时古文运动的领袖,同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贞元九年(793),柳宗元进士及第。公元805年,他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升任礼部员外郎,积极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改革。但为时不久,就在其政敌联合反击下而失败,受到残酷迫害,先是被贬为永州(今湖南省零陵县)司马;十年之后,又改任为柳 州刺史。柳宗元在中唐的文坛上与韩愈齐名。他能诗善文,成就很高。他的散文包括论说、寓言、杂文和游记等类,文笔犀利,含义深刻,形象生动,气势奔放。就游记而言,他是唐代一位集大成的刻画山水的能手。一方面,他通过自己敏锐的观察,深入的体会,运用简洁概括、鲜明生动的语言,精细而准确地把那些易于被人忽视和遗忘的自然景色画图般地再现出来,给读者一种亲临其境的真切之感;另一方面,他在描写山水木石、鸟兽虫鱼的声色动静时,往往将自己横遭贬滴、饱受压抑的境况渗透在里面,达到情景交融的地步,从而曲折地反映了中唐黑暗的社会现实。他的作品收入《柳河东集》。2.解题。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后,一十年内到处搜奇觅胜,写出一系列刻划入微又托意深远的山水游记。其中最著名的是《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永州八记》的第一篇,起着开宗明义、领带各篇的作用。 
三、正课 
1、朗读课文,注意不读错音。读好句子的节奏、重音。要读得流畅,读出感情。 
2、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字词解释。(投影)(1)始得西山宴游记:始得,初游。宴,安逸,快乐。游,游览。(2)余自为僇人:僇(lù)人,受刑的人,罪人。僇,通“戮”。这里是遭到贬谪的意思。(3)居是州:居,住。是,这。是州,指永州。(4)恒惴栗:恒,常常。惴栗,忧惧的样子。(5)其隙也:隙,空闲的时候。(6)则施施而行:施施(yì),缓慢行走的样子。(7)漫漫南游:漫漫,随意不受拘束的样子。(8)日与其徒上高山:日,每日。其,自己的。徒,同伴。(9)穷回溪:穷,尽,穷尽。回溪,弯曲的小河。(10)幽泉怪石:幽泉,幽深的泉水。怪石,奇异的石头。(11)无远不到:意思是,只要风景好,不管多远的地方都去。(12)到则披草而坐:披草,拨开草。披,拨开。(13)醉则更相枕以卧:更,更换交替。相枕,互相紧靠着。(14)意有所极,梦亦同趣:心里想到那里,梦中也就到了那里。极,到。趣,通“趋”,往。(15)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异态,奇异的形态。(16)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未始,未尝。怪特,奇怪、特别。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字词翻译。(投影)(1) 始指异之:指异,指点而称奇。(2) 缘染溪:缘,沿着。(3) 斫榛莽:斫(zhuó),砍。榛(zhēn)莽,杂乱丛生的草水。(4) 焚茅筏:焚,烧。茅筏(fá),茅草之类。筏,草叶众多的样子。(5) 箕踞而邀:箕踞(jījù),席地而坐,两脚伸直岔开,成簸箕状。遨,游赏。(6) 则凡数州之土壤:土壤,土地。(7) 皆在衽席之下:衽席,古代睡觉用的席子。(8) 岈然洼然:山谷深幽的样子,溪谷低洼的样子。(9) 若垤若穴:垤(dié),蚁垤,蚂蚁洞外的小土堆。穴,洞。(10) 尺寸千里:看上去只有尺寸的大小远近,而实际上有千里的大小远近。(11) 攒蹙累积:攒(Cuán),聚集。蹙(Cù),缩小。累积,重叠积压。(12) 莫得遁隐:遁隐,隐藏不见。(13) 萦青缭白:青色和白色的景物萦绕在一起。萦,缭都是缠绕的意思。(14) 外与天际:际,连接、结合。天际,天边。(15) 四望如一:向四面环顾,看到的情景都一样。(16)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然后,这样以后,指看了眼前的美景之后。特立,高出一般的立在那里。(17) 不与培塿为类:培楼(pǒu lóu):大小坟冢。这里借指小土堆似的山丘,小土丘。(18) 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悠悠,广大的样子。灏(hào)气,弥漫于天地之间的大气。灏,水势大。涯,边际,极限。(19)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究:洋洋,得意的样子。造物者,即天地、自然。(20) 引觞满酌:引觞(shāng),拿起酒杯。引,拿起。(21) 颓然就醉:颓然,形容醉倒的样子。就,接近。(22) 心凝形释:凝,凝结,停止了思维活动。释,消散。 (23) 与万化冥合:万化,万物。冥合,融化其中,浑然一体。(24)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向,从前。未始,未尝。(25) 游于是乎始:于是,从此,从现在。(26) 故为之文以志:以,来。志,记。4.请学生整篇翻译。四、词语小结(1)古今异义。①未始古义 未尝,从来没有 而来始知西山之怪特。今义 没开始②累积古义 重叠、积压 攒蹙累积。今义 积累③然后古文 这样以后 然后知吾向之末始游。今义 连词,表示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④于是古义 从此,从这时 游于是乎始。今义 连词,表示后事紧接着前一事⑤更古义 ,动词,更换交替。 醉则更相枕以卧。今义 程度副词,更加。⑥披古义 拨,拨开。 到则披草而坐。今义 覆盖在肩背上。⑦就古义 接近 颓然就醉。今义 就是⑧向古义 从前 然后知吾向之末始游。今义 朝⑨志古义 记 故为之文以志。今义 志气、志向。⑩是古义 代词,这 是岁元和四年也。今义 判断动词。(2)一词多义。①异称奇 始指异之。独特 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②特特别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超出一般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③为成为  余自为像人。作,写。 故为之文以志。(3)通假字: ①僇,通“戮”,这里是遭贬调的意思。②趣,通“趋”,往,到。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五、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三。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第一课时作业优化设计(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惴栗()榛莽()衽席()灏气()颓然()冥合()(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l.恒惴票()   2施施而行()3漫漫南游()  4.是山之特立()  5攒蹙累积()  6悠悠乎()   7洋洋乎()  8.引觞满酌() 

(三)翻译下列文言句子。1.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2.其高下之势,蚜然洼然。 

第二课时 
一、预习:熟读课文,在此基础上背诵全文。 
二、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疏通文字,略知课文的内容。这节课,我们将深入探究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三、正课: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提问:请根据文意给课文划分层次,并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第一部分(l段):概述被贬到永州后,寄情山水,自以为游遍了永州,却不知还有一个“怪特”的西山。 
第二部分(2段):特写游西山的经过。第一层(从“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到“始指异之”):写偶识西山的欣喜。第二层(从“遂命仆过湘江”到“穷山之高而止”):写登山的经过。第三层(从“攀援而登”到“不知其所穷”):写西山形势的高峻、气象之阔大。第四层(从“引觞满酌”到“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写宴饮之乐。第五层(从‘心凝形释”到“游于是乎始”):写人与自然的融合。第六层《从“故为之文以志”到完):写此文的目的和时间。 
3.提问:本文根据表达的需要,或叙述。或描写、或抒情,语句或长或短,或偶或散,或上下钩连。试举例说明这些语句的特点。讨论并归纳:(1)“余自为僇人,居是州,恒惴粟。”散句,叙述被贬到永州之后忧郁心情。(2)“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对偶句,描写出游时慢步徐行,任意西东的悠闲。(3)“上高山,入深林,穷四溪,…”排比句,叙述每天与同伴佣人出游的目标。(4)“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散句、短句。叙述结伴出游的乐趣。(5)“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加西山之怪特。”散句。长句。描写出游自足的心情,为下文游西山做铺垫。(6)“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散句。 叙述发现西山的原因。(7)“遂命仆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筏,穷山之高而止。”散、偶结合,中间三句排比,叙述登山之艰难。(8)“攀援而登,箕踞而退,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托席之下。”偶散结合,描写攀登山顶的动作和感受。(9)“其高下之势,蚜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短句、描写西山形势的高峻、气象的阔大。(10)“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土娄为类。”散句,抒写作者对西山高峻的感受。(11)“悠悠乎与颁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平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偶句、长句。抒发作者对西山气象阔大的赞美以及物我相融的感受。(12)“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喜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散句,描写宴饮之乐趣。(l)“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香向之末始游,游于是平始。”散句抒写物我相融的感受,照应前文“以为……怪特。”使上下钩连。(l)“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散句,记叙写此文的目的、时间。 
4.提问:本文与《小石潭记》作于同一年,所写都是永州山水景物,但《小石潭记》更偏重于客观描写,本文更偏于主观感受。试举一两个例子,作简要分析。讨论并归纳:《小石潭记》中写“下见小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描写潭中景基本上是纯客观实写,没有加入作者的主观感受。本文中写“其高下之势,蚜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索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描写西山的高峻,气象的阔大没有直接着力于西山本身的景物,而通过登临眺望的尺寸千里的感受,通过景物之间的相互映衬运用生动的比喻,色彩的喧染,构成一 幅绚丽多姿的山水画。 
5.提问:作者描写西山宴游,表露作者什么样感情?讨论并归纳:表露作者寄情山水,聊以忘忧的傲世情怀。 
四、小结:本文开头从作者被贬到永州的优惧和漫游写起,以此透露他在当时的处境和心境,使笔下的自然景物银作者的身世遭遇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又与烦嚣丑恶的社会现实形成强烈对照。然后,由一般的游览顺势引入到西山这个特定环境之中,运用烘云托月的手法,巧妙突出它的“怪特”。而构成“怪特”的主要因素,就是山势高峻、尺寸千里,所以作者在具体描绘时,没有直接着力于西山本身的景物,却通过自己登临眺望的主观感受,通过景物之间的相互映衬,以及生动的比喻、色彩的渲染,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山水画。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四题。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①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②遂命仆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筏,穷山之高而止。③攀援而登,箕踞而造,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④其高下之势,蚜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⑤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6)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土娄为类。7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平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突。8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9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10)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11)故为之文以志。(12)是岁元和四年也。1.〈始得西山宴游记〉选自〈 〉,是“ ____ ”的第一篇。作者。是___ 朝著名的____家____、____ 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2根据文意划分层次,准确的分法是()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C.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3.上文描写西山高峻的句子是____。4.上文描写西山气势阔大的句子是_。5.上文描写人与自然融合的句子是____。6.上文作者描写景物的特点是____。附译文始得西山宴游记自从我成为罪人,居住在这永州,心中常常忧惧不安。在那些空闲的时候,我就外出缓缓地散步,不受拘束的游玩,每天和自己的同伴们攀登高山,深入树林,沿着曲折的溪流一走到它的源头,无论幽深的泉水还是奇特的石头,只要风景好,不管多远的地方都去。一到那里,就拨开草丛随地而坐,把壶中酒全部喝干,一醉方休;醉酒之后,就和同伴们互相依靠着睡上一觉,在睡眠中进入梦境。心里想到那里,梦中也就到了那里。睡醒之后就起身,起身后就直接回家。我认为,凡是这永州山水有奇异形态的,都被我领略过,却不曾知道西山怪异特别。今年9月28日,我来到法华寺西边的亭子赏景,远眺西山,这才指点就感到西山的奇异。于是,让带领仆人渡过湘江,我们一起沿着染溪行进,砍掉杂乱丛生的树木野草,烧掉茂密难除的茅草,直到西山的最高才停下。当我们艰难地登上西山顶峰之后,便席地而坐,两脚伸直岔开,成簸箕状,尽情赏玩西山的美景。包容数州的辽阔的土地,都在我坐席之下了。那高高低低的地形,有的山谷深幽,有的溪谷低洼。山峰有的像蚂蚁洞外的小土堆,有的像洞穴。看上去只有尺寸的大小远近,而实际上有千里的大小远近,千里之内的景物聚集、压缩、累积在眼前的视线之内,不会隐藏不见。西山周围青色和白色的景物萦绕在一起,向外与天空连在一起,向四周了望到的情况都是一样的。这样以后才知道这西山高高耸立,与小山丘不是一类。这里空旷浩渺啊,仿佛与整个宇宙的浩气融为一体,不能看到它的边际;仿佛飘飘然与造物者同游天地间,而不知道它的尽头。我拿起酒杯倒满美酒,歪歪斜斜快喝醉了,也不知道太阳已经落山。苍茫的暮色从远而止;直到什么也看不见,但我还是不想回去。我的心像凝结那样忘掉了一切的思虑,形体也像消散那样忘掉了本身的存在,自己已经与这天地万物融合为一体。这时,我才知道自己以前从来没有游览过,真正的游览赏景是从这里(这次)开始了。因此,写下这篇文章记叙我今天的游历。这年是元和四年。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始得西山宴游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始得西山宴游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始得西山宴游记》《百丈山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始得西山宴游记》《赤壁赋》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始得西山宴游记》《赤壁赋》阅读练习及答案
《始得西山宴游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9
《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西小丘记》比较阅读练习及答案
《始得西山宴游记》字词整理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8
《始得西山宴游记》改长诗
《始得西山宴游记》学案
《始得西山宴游记》表格式教案8
《始得西山宴游记》m4a音频素材
《始得西山宴游记》文言知识点检查
《始得西山宴游记》复习ppt课件(10页)
《始得西山宴游记》会考课课练
《始得西山宴游记》课堂实录
《始得西山宴游记》ppt课件11
《始得西山宴游记》ppt课件10
《始得西山宴游记》ppt课件9
《始得西山宴游记》说课稿
《始得西山宴游记》练习题
《始得西山宴游记》ppt课件8
《始得西山宴游记》ppt课件7
《始得西山宴游记》ppt课件6
《始得西山宴游记》文言知识归纳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7
《始得西山宴游记》同步练习
《始得西山宴游记》ppt课件5
《始得西山宴游记》逐字翻译
《始得西山宴游记》ppt课件4
《始得西山宴游记》练习卷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学反思
《始得西山宴游记》《醉翁亭记》教案及练习
《始得西山宴游记》赏析
《始得西山宴游记》ppt课件3
苏教版《始得西山宴游记》译文
《始得西山宴游记》原文和译文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学设计6
《始得西山宴游记》flash课文朗读2
《始得西山宴游记》flash课文朗读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5
《始得西山宴游记》中考题汇编(1994-2004年)
《始得西山宴游记》ppt课件2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