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七年级下(初一下) >>课文练习 >>
《鲁迅自传》同步练习(二)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2-27


《鲁迅自传》
第一部分:
1、鲁迅原名      ,是我国伟大的      、      、      ,我们学过他的另一篇散文 。
2、本文以     为顺序,简要叙述了鲁迅先生从 到 的情况,语言俭省,感情含蓄。
3、文中提到的“新文艺”是指 。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
鲁迅选择学医的原因是 ,后来又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是 ,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迅是个怎样的人?

5、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⑴我的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教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鲁迅自己不肯做幕友或商人,却强调“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这是为什么?

⑵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
作者为什么用轻描淡写的语气写这一件非常重大的事?


6、下面这句话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

7、指出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表达作用:
这时才用“鲁迅”的笔名,也常用别的名字做一点短论。
一点:

8、课文共写了关于鲁迅先生四个方面的内容,请加以概括:




9、鲁迅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
10、《人民日报》曾举办过征集“献给母亲的一句话”活动,请欣赏两则获奖作品,并完成其后两题:
其一:母亲是月台,儿子是那挂长长的列车。
其二:慈母手中的那根为游子缝补衣衫的线,是世界上最长的线。
⑴上述两句运用的主要修辞手法分别是     和     。
⑵其二是活用两句古诗而来,这两句古诗是 。
⑶请你也参与这项活动,为母亲献上一句话,并指出你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献给母亲的一句话是:
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第二部分:阅读分析
(一)
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语堂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学的教授,十二月走出,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一直住在上海。
11、按时间顺序给本段分为三层,并概括层意。



12、选段中多次提到“走出”,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13、“四月辞职”暗含了一个重大事件,是什么事件?作者为什么辞职?


14、本段语言文字的表达体现了全文的一个什么特点?

(二)
柔石小传
鲁迅
柔石,原名平复,姓赵,一九0一年生于浙江省台州宁海县市门头,前几代都是读书的,到他的父亲,家景已不能支,只好去营小小的商业,所以他直到十岁,这才能入小学。一九一七年赴杭州,入第一师范学校;一面为杭州晨光社之一员,从事新文学运动。毕业后,在慈溪等处为小学教师,且从事创作,有短篇小说集《疯人》一本,即在宁波出版,是为柔石作品印行之始。一九二三年赴北京,为北京大学旁听生。
回乡后,于一九二五年春,为镇海中学校条主任,抵抗北洋军阀的压迫甚力。秋,咯血,但仍力助宁海青年,创办宁海中学,至次年,竟得募集款项,造成校舍;一面又任教育局局长,改革全县的教育。
一九二八年四月,乡村发生暴动。失败后,到处反动,较新的全被摧毁,宁海中学既遭解散,柔石也单身出走,寓居上海,研究文艺。十二月为《语丝》编辑,又与友人设立朝华社,于创作之外,并致力于绍介外国文艺,尤其是北欧、东欧的文学与版画,出版的有《朝华》周刊二十期,旬刊十二期,及《艺苑朝华》五本。后因代售者不付书价,力不能支,遂中止。
一九三0年春,自由运动大同盟发动,柔石为发起人之一;不久,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他也为基本成员之一,尽力于普罗文学运动。先被选为执行委员,次任常务委员编辑部主任;五月间,以左联代表的资格,参加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毕后,作《一个伟大的印象》一篇。
一九三一年一月十七日被捕,由巡捕房经特别法庭移交龙华警备司令部,二月七日晚,被秘密枪决,身中十弹。
柔石有子二人,女一人,皆幼。文学上的成绩,创作有诗剧《人间的喜剧》,未印,小说《旧时代之死》、《三姊妹》、《二月》、《希望》,翻译有卢那卡尔斯基的《浮士德与城》、戈理基的《阿尔泰莫诺夫氏之事业》及《丹麦短篇小说集》等。
15、完成下表,梳理柔石一生的主要活动。










16、从“秋,咯血,但仍力助宁海青年,创办宁海中学”的叙述中,可以看出柔石怎样的品格?

17、本传在简朴、平实的记述中隐含着作者丰富的感情,请看:
⑴二月七日晚,被秘密枪决,身中十弹。
⑵柔石有子二人,女一人,皆幼。
从上面两句的如实记述中可以读到作者怎样的感情?

18、从经历上看,柔石的经历与鲁迅的经历有相似之处,请简要说明。

19、从思想上看,柔石的思想与鲁迅的思想有相似之处,请简要说明。

(三)
我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我开始写小说时用的笔名。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省桐乡县乌镇。父亲是前清秀才,后来从外祖父学中医。外祖父名陈我如,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在杭州、嘉兴、湖州、苏州一带很有名的中医。我的母亲是外祖父的独生女,出嫁前在家塾受过良好的旧文学教育。
我10岁丧父。我进过戊戌维新后在浙江开办新学时设立在乌镇的第一所小学,后来又进过浙江省立第三中学,浙江省立第二中学以及杭州私立安定中学。1913年(17周岁)考取北京大学预科第一类。当时北京大学堂刚刚改称北京大学,第一次在上海招生。1916年从北京大学预科毕业,由亲戚介绍,进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先在英文部,后在国文部,又曾参加《学生杂志》的编辑工作。1920年初,《小说月报》半革新时,我曾主持“小说新潮栏”编辑工作。同年11月我任《小说月报》主编,决定全部革新《小说月报》。同年12月底我与朱希祖、周作人(皆当时北大教授)、郑振铎、王统照(当时还在求学)、叶圣陶等12人发起“文学研究会”,12个发起人中,只我一人是在上海的。《小说月报》原为上海鸳鸯蝴蝶派文人所盘踞,我主编后完全不用他们的稿子,并在《小说月报》上提供写实主义文学,抨击鸳鸯蝴蝶派,引起他们的怨恨。同时,商务印书馆内部的守旧派也反对《小说月报》的全部革新。在内外夹攻下,两年之后,终于因为商务当局不遵守我在接编辑时所提出的条件,我辞去《小说月报》主编职务。但仍在商务编译所“打杂”。《小说月报》由郑振铎接编,郑当时已在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主编《儿童世界》。
20、这份自传写得最多的内容是 ,作者的经历与鲁迅的经历不同地方在于 。
21、作者对《小说月报》的全新改版,表明了他在文学上的什么观点?

22、从茅盾辞职可以看出茅盾怎样的人格?

23、文中提到的“内外夹攻”指的是 。
24、结合课文和该文说说一般写小传包括哪些内容?



《鲁迅自传》答案
1、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风筝》 2、时间;1881年出生;1930年的经历与著作 3、新文化运动 4、他知道了新医学对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帮助,他希望自己能掌握医学知识,为祖国效力;因为他发出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疗治国人的精神,而提倡新文艺是最好的方法;他是一个希望民族强盛、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的知识分子。 5、⑴说明鲁迅和那些衰落了读书人家子弟所走的路不同,他寻求的是救国救民之路。⑵表现鲁迅不畏强暴与邪恶,“不好”二字语气中含有蔑视的意味,体现了他“横眉冷对千夫指”的精神。 6、表现了作者对当时寄人篱下的生活十分痛苦的感情。 7、表现了鲁迅的谦虚,把数量很多的如同投向敌人的匕首的杂文,轻描淡写地称其为“一点”。 8、⑴介绍了“我”的出身和家境。⑵写了“我”离开家乡后在外求学的经历。⑶写“我”回国以后的工作简历。⑷介绍了“我”的主要著述。 9、《狂人日记》 10、⑴比喻;夸张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⑶略 11、第一层:(……被拒绝了。)写“我”刚回国的任职情况;第二层(……国文系讲师。)革命发生后“我”的任职情况;第三层:一九二六年后“我”的任职情况。 12、说明“我”处境不如人意,为寻求一个适合自己理想的职业而不得已,体现了作者无可奈何、失落、惆怅之感。 13、“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作者认清了蒋介石的反革命本质,不愿在反革命统治区任职。 14、简洁,感情含蓄深刻。 15、略 16、扎实、坚韧的工作作风和献身精神。 17、悲愤、痛惜 18、为寻求真理而四处奔波。 19、为了拯救国人的灵魂,提倡新文艺运动,宣传新思想。 20、茅盾在《小说月报》杂志社工作时的事;作者不像鲁迅一样颠沛流离,四处奔波。 21、表明了茅盾提倡写实主义文学,反对鸳鸯蝴蝶派的文学风格。 22、提倡新文学,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意思相近即可 23、商务印书馆内部守旧派的反对和鸳鸯蝴蝶派的怨恨。 24、一般说来,自传要介绍自己的姓名、籍贯、年龄、家庭、学历、性格爱好、特长以及思想发展过程等等,对于重大事件要详细介绍。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鲁迅自传》阅读练习及答案(2003年湖南常德中考试题)
《鲁迅自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鲁迅自传》教学设计10
《鲁迅自传》教案9
《鲁迅自传》问题学案及答案
《鲁迅自传》导读练习
《鲁迅自传》教案8
《鲁迅自传》ppt课件(20页)
《鲁迅自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鲁迅自传》ppt课件(23页)
《鲁迅自传》ppt课件(15页)
《鲁迅自传》ppt课件(28页)
《鲁迅自传》学案
鲁迅《自题小像》原文和译文
《鲁迅自传》练习题
《鲁迅自传》导学案
《鲁迅介绍》rm视频素材
《鲁迅自传》ppt课件14
《鲁迅自传》ppt课件13
《鲁迅自传》教学反思
《鲁迅自传》ppt课件12
《鲁迅自传》教案7
《鲁迅自传》ppt课件11
《鲁迅自传》ppt课件10
《鲁迅自传》读后感
《鲁迅自传》《毛泽东的少年时代》同步练习
《鲁迅自传》《少年爱因斯坦》教案及练习
《鲁迅自传》mp3音频朗读
《鲁迅自传》说课稿2
《鲁迅自传》说课稿
《鲁迅自传》原文全文阅读
《鲁迅自传》课堂教学实录
《鲁迅自传》教案及练习ppt课件9
《鲁迅自传》ppt课件8
《鲁迅自传》rm音频课文朗读
《鲁迅自传》flash课件2
《鲁迅自传》同步练习(一)
《鲁迅自传》教案6
《鲁迅自传》教学设计5
《鲁迅自传》flash课件1
《鲁迅自传》同步练习(2篇)
《鲁迅自传》重难点分析
《鲁迅自传》教案4
《鲁迅自传》教案3
《鲁迅自传》教案2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