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沪教版《外婆的手纹》教案1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3-18


教学目标:

    1、 学习外婆在苦难中追求真、善、美的品质及她朴实而高尚的情操。

    2、在阅读中体会作者对外婆的深厚感情,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我们每天生活在繁忙中,往往会忽视了许多生活的细节。倘若我们仔细观察,用心聆听,就会发现生活中的一些人、一些事值得我们去回味、去感悟。今天,我们就一同走入李汉荣的散文天地,感受一下他的内心世界。

把书翻到《外婆的手纹》。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     说出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虔诚         临摹          淙淙

(2)     解释下列词语      虔诚:恭敬而有诚意

灵感:在文学、艺术、科学、技艺等活动中,由于艰苦学习、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维。

2、  全班朗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

1、读罢全文后,觉得作者最难忘的是什么?     外婆的针线活

2、同学把书合上,看投影。投影上的三句话就是描写外婆的针线活的句子,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把句子填完整。

(1)  鞋垫上绣着一汪泉水,泉边生着一丛水仙,泉水里游着两条鱼儿。

(2)       枕套上绣着月宫,桂花树下,蹲着一只兔子,它在月宫里,在云端,望着人间,望着我,到夜晚,它就守着我的梦境。

(3)       泉,淙淙地涌出来。鱼,轻轻地游过来。水仙,欲开未开着,含着永远地期待。

大家认为填上去的词语有什么作用,评价一下。

 这些词语很美,非常形象生动。写出了外婆手艺的高超,绣的作品的十分逼真。3、  看来,外婆的针线活不仅让作者难忘,也赢得了同学们的赞美。

4、  作者把外婆的针线活称为什么?在文中找出一个最恰当的词语。

“艺术品”(第七节)     朗读这句话

5、  大家认为怎样的作品算得上艺术品?怎样的人能创作出艺术品?

非常美的,一般人难以完成的,高于生活的作品算得上艺术品。艺术家能创作出艺术品。

6、  大家都认为艺术家才能创作出艺术品,而文中外婆的身份是什么? 普通的劳动者

艺术家能否就和普通劳动者划上等号?带着这个问题继续分析下去。

7、  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学习课文1――13节,圈划后归纳一下,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外婆俨然是一个艺术家?(五分钟)

小组讨论,交流、分析
艺术家:

1、 审美――实用价值、艺术价值

2、 准则――做衣如做人                               (板书)

3、 态度――细致、庄重、朴素、虔诚

4、 灵感――来自内心、来自生活

   小结:正因为外婆有着她独特的审美、准则、态度和灵感,才为“我们”创作出一件又一件的艺术品。

8、  时光飞逝,现在,当大多数人已不再接触针线活时,“我”是如何看待外婆的艺术品的?    非常珍惜、怀念

(1) 保存着外婆的手纹

(2) 叫妻子临摹仿做

(3) 自己动手,亲自仿做

9、  全班朗读课文16节。从这节中可以看到“我”不仅亲自仿做,还“静下来,沉入外婆可能有的那种心境”。联系上下文,体会一下外婆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境?

“或许是孤寂和悲苦,在孤寂和悲苦中,沉淀出一种仁慈、安详和宁静。”

其实,这是外婆的一种生活态度。面对人生的磨难,外婆总能以她那与世无争、恬静、平和的心态去面对。

10、        教师小结:可见,作者不仅难忘外婆的手纹,更难忘的是外婆的那种生活态度。外婆用她那精巧的手艺,缝补着生活,裁剪着人生,书写着她的美丽人生……

带着这种感情,朗读课文最后三节。

四、布置回家作业:

1、  这篇散文的语言优美且蕴含哲理,请大家回家细细品味,并找出一两句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

2、  课后阅读《替母亲穿针》,说说两篇文章的异同之处。

本文是李汉荣的一篇散文。作者通过对外婆手纹的怀念,从而感受外婆的生活态度和精神世界。在备课时我的思路是这样的:通过分析外婆针线活手艺好的句子,让我们感受到外婆俨然是一位艺术家,她所做的针线活就是一件件艺术品,最后走入这位普通老人的内心世界,体会一下作为普通人所特有的人生态度。在课堂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基本上能完成本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

我觉得课中的一处闪光之处就是在投影中列出三句描写外婆针线活手艺高超的句子,要求同学把关键的词语填写完整。这样一来能直接引入课文,省去很多繁琐的提问,二来也能让学生通过所填写的词语,直接感受到外婆所绣作品的逼真、惟妙惟肖。课堂中的难点就是如何从外婆的作品中感受到外婆的生活态度和精神世界,学生往往只会从书本中找答案而不能联系外婆所生活的年代和外婆的内心世界,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点拨。

在教学完毕并检查了学生的两项回家作业后,觉得所布置的作业可操作性还不够高,学生的完成情况也差别较大,这是在以后的备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环节。因为作业是教学的延伸,只有真正让学生有东西好写了,有东西好说了,他才会对这篇课文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提供者:zhaotao
作者EMAIL:zhao.tao@zte.com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外婆的手纹》学案
《外婆的手纹》《晋祠》期末复习
《外婆的手纹》练习题
李汉荣《外婆的手纹》原文阅读
《外婆的手纹》ppt课件2
《外婆的手纹》读后感
《外婆的手纹》ppt课件1
《外婆的手纹》教案4
《外婆的手纹》课堂教学实录
《外婆的手纹》教案3
《外婆的手纹》教学设计2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