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八年级下(初二下) >>课文练习 >>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同步练习(3)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3-31


 

11、《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课文同步测试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基础知识(30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戳穿()   玄奘()   蜃楼()   戈壁()    
酷热()   蔚蓝 ()   万顷()  倒映()  
2、辨形组词 (4分) 
燥             磨             戈             蔚        
躁             摩             弋             慰         
3、填写短语(4分) 
单枪( )马   光怪( )离      汪洋万( )   
空中楼( )   可望而不可( )  海市( )楼        
4、写出描写沙漠的古诗句三句(3分) 
①                                                        
②                                                              
③                                                        
5、下列句子表达妥当的一项是()(2分) 
A.男男女女便在鸣沙山上聚会,然后顺着山坡纷纷滚落下来 
B.中国科学院的工作人员已经好几次横渡新疆塔克拉马干大戈壁 
C.沙漠里边虽然光线会作怪,声音也会作怪 
D.这样由于光线折光和反射的影响,人们产生了错觉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括号中的关联词语,恰当的是()(2分) 
(   )要我感谢什么人,(   )只能感谢一次,(   )我想把着一次感谢奉献给那些为人类创造出美妙音乐的人们,(    )没有音乐,我们的生活将变得多么沉闷可怕。 
A.无论    因为    所以    但是 
B.如果    而且    那么    假如 
C.如果    那么    而且    因为 
D.假如    然而    那么    由于 
语言表达 
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描写沙漠的名句,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这句诗扩展成一段写景的话。(不少于100字)(5分) 
                                                                                               
                                                                                             
                                                                                             
8、文中提到《西游记》中的人物,请你选取一个人物,说说这个人物的性格,并举例证明。(6分)  
                                                                                                
                                                                                               
                                                                                                
                                                                                               
课内同步练习(40分)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一) 
当时法国士兵在沙漠中见到这“魔鬼的海”极为惊奇,就去问孟奇。孟奇深深思考以后,便指出这是因为沙漠中地面被太阳晒得酷热,贴近地面一层空气温度就比上面一两米的温度高许多。这样由于光线折光和反射的影响,人们产生了一个错觉,空中的乔木看来好像倒栽在地上,蔚蓝的天空,倒映在地上,便看成是汪洋万顷的湖面了。若是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下面低而上层高,短距离内相差七——八度,像平直的海边地区有时所遇见的那样,那便可把地平线下寻常所见不到的岛屿、人物统统倒映到天空中,成为空中楼阁,又叫做海市蜃楼。  
9、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海市蜃楼 ()      汪洋万顷() 
10、“孟奇深深思考以后”一句中“深深”的言外之意是                                         
                                                                        (2分) 

11、 这段文字引自哪篇教学设计>文章?作者是谁?(4分) 
                                                                                         

12、 简要说明沙漠中“魔鬼的海”的形成原因。(3分) 
                                                                                                 
13、 这里主要采用了哪一种说明方法?(2分)                                                    
14、“空中楼阁”我们没见过,现实中的楼阁你一定见过,请你用简短的文字介绍你见过的楼阁。 
(要求运用一定的说明方法)(7分) 
                                                                                               
                                                                                              


(二) 
在沙漠里边不但光线会作怪,声音也会作怪。唐玄奘相信这是魔鬼在迷人,直到如今,住在沙漠中的人们,却也还有相信的。群众把会发出声音的沙地称为“鸣沙”。在现宁夏自治区中卫县靠黄河有一个地方叫鸣沙山,即在今日沙坡头地方,科学院和铁道部等机关在此设有一个治沙站,站的后面便是腾格里沙漠。沙漠在此处已紧逼黄河河岸,沙高约一百米,沙坡面南座北,中呈凹形,有很多泉水涌出。此沙向来是人们崇拜的对象,据说,每逢夏历端阳节,男男女女便在山上聚会,然后纷纷顺着山坡翻滚下来。这时候沙子便发生轰隆隆的巨响,像打雷一样。两年前我和五、六个同志曾经走到鸣沙山顶上慢慢下来,果然听到隆隆之声,好像远处汽车中行走似的。据说,只要沙漠面部的沙子是细沙而干燥,含有大部分石英,被太阳晒得火热后,经风的吹拂或人马的走动,沙粒移动磨擦起来便会发出声音,这便是鸣沙,古人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的。 
  
15、“见怪不怪,其怪自败”这句话的意思是                                          , 
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4分) 
16、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的。请你举出生活中一个例子来证明这句话。(要求现象和道理都说清楚)(6分)  
                                                                                            
                                                                                            
17、这段文字说明了沙漠里的什么怪异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条件有哪四个?(4分) 
                                                                                                  
                                                                                               
18、这段文字是按什么顺序说明沙漠里的这个怪异现象? (2分) 
                                                                                              
19、从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看,这篇教学设计>文章属于哪种类型的说明文?说说这种文体特点。(4分) 
                                                                                           
                                                                                            
 课外扩展阅读(30分)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一) 
森林是人类的朋友,尤其是维护生态环境方面更是功劳卓著。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旱灾害的作用非常大。据专家测算,一片10万亩面积的森林,相当于一个200万立方米的水库,这正如农谚所说的:“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森林因这种特殊的“吞吐”功能而被科学家称之为“吞水吐雨器”。它用另一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孕育了人类。因为地球在形成之初,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很高,氧气很少,气温也高,生物是难以生存的,大约在4亿年以前,海里的先进植物登陆,陆地才产生了森林,森林慢慢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同时吐出新鲜氧气,调节气温,这才具备了人类生存的条件,地球上才最终有了人类。所以科学家又称森林是“吞碳吐氧机”。 
森林,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是地球的绿色之肺。森林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的这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是其他任何物体都不能取代的。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植树造林,并且保护好森林-目前,值得我们每个人关注的是地球的绿色之肺在日益萎缩,近200年间,地球上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以上被采伐和毁掉。而另一方面,由于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急剧增加,此消彼长,使得地球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主要表现为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甚至威胁人类生存因为全球气候变暖,水分蒸发加快,改变了气流的循环,使气候变化加剧,从而引发热浪、飓风、暴雨、洪涝及干旱。为了使地球的这个“能吞能吐”的绿色之肺恢复健壮,以改善生态环境,抑制全球变暖,减少水旱等自然灾害。我们应该大力植树造林,使每一座荒山都绿起来。 
20.阅读全文,简洁地回答森林的两大功劳。(4分) 
①吞水吐雨器:                                                          
②吞碳吐氧机:                                                              
21.阅渎第三段,概括说明“地球的绿色之肺在日益萎缩”的两个原因。                       
                                                                       。(2分) 

22、将“森林“说成“地球的绿色之肺”,这是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2分) 
23.加点词“近200年间”强调了                    ,“三分之一以上”强调了                                                                    。(2分) 
24.森林遭到破坏后,地球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除了文中介绍的全球性气候变暖外,还有哪些方面的恶化?请举出两例。(2分) 
                                                                           
                                                                           

25.过度砍伐、无节制使用是森林资源遭到破坏的重要原因。武汉市政府发起了“禁止使用一次性木筷”的活动,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积极拥护和支持。现请你根据平时的观察和思考,提一条保护森林资源的建议或拟一条含警示性的标语。(2分) 

                                                                              

 ①今年入春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多次遭受沙尘暴袭击;南方有些城市出现泥雨天气。几十年来,我们投入那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植树种草、防沙治沙,为何沙尘暴和沙漠化愈演愈烈? 
②由于人口增加和短期利益驱动,西北的许多地方在不具备条件又无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无计划、无节制地进行开垦,导致土地沙漠化。目前.我国大部分草场放牧大大超过了其承载能力,荒漠化地区草场牲畜超承载率为50%—120%,有的地方甚至高达300%。超载放牧使草场大面积退化、沙化,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地方变成了“老鼠跑过见脊梁”的荒漠化地带。另一方面,荒漠化防治资金严重不足,建设力度不够。防治沙漠化的经费相对于广袤沙源地而言,只是                     。 
③现在,国家林业局计划采用三项重要措施来遏制沙化土地扩展,使“沙进人退”的局面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④第一项措施是,在我国沙化严重推进地带开展大规划的防沙治沙工程。第二项措施是依法治沙。第三项措施是建立起荒漠化动态变化的监测预警体系。 
⑤令人欣慰的是,防沙治沙已经成为政府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 
26.第②自然段的横线上,应填人的一个成语是( )  (2分) 
A.坐以待毙  B.杯水车薪  C.纸上谈兵  D.束手无策 
27.由于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今年春季,我国的天气出现了哪些异常现象?(2分) 
                                                                                            
28.归纳出沙尘暴和土地沙漠化所产生并愈演愈烈的原因。(6分) 
                                                                                            
                                                                                            
                                                                                             
29.教学设计>文章可分为三部分,正确的划分结果是(2分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30.教学设计>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               和             的心情。(2分) 
31.文中采用的说明方法有 (至少写出两种)。(2分) 
                                                                                                 

11、《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1、【解析】注意字音和字形 
【答案】chuō zàng shèn gēkù wèi qǐng dào 
2、【解析】注意形似字,结合意思进行填写。 
【答案】干燥  急躁 磨刀 摩登 戈壁 游弋 蔚蓝 安慰  
3、【解析】结合意思正确填写短语。 
【答案】匹 陆 顷  阁 即 蜃 
4、【解析】考查古诗的背诵和默写。 
【答案】略 
5、【解析】进一步熟悉课文。【答案】D  
6【解析】正确运用关联词语。【答案】B   
7、【解析】 古诗的扩写不等于翻译,要运用描写。【答案】 略 
8、【解析】 考查名著的阅读和理解。 
【答案】略 
9、【解析】考查字音  【答案】shèn   qǐng 
10、【解析】考查句子的言外之意。 
【答案】揭示事物奥秘并非易事,科学发现需要付出艰苦的脑力劳动 
11、【解析】文学常识识记。 
【答案】《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竺可桢 
12、【解析】学会筛选信息。 
【答案】 沙漠中地面被太阳晒得酷热;贴近地面一层空气温度比上面一两米温度高许多;因光线折光和反射的影响使人们产生了错觉 
13、【解析】考查说明方法。【答案】作诠释 
14、【解析】运用一定的说明方法,清楚地说明建筑物。【答案】略 
15、【解析】正确解释词语。引用法一般不能写作引用,以便与修辞手法相区别。 
【答案】指见到怪异现象,要镇静对待,不必大惊小怪。引用法   
16、【解析】生活中要学会观察和积累。 
【答案】例如月食,古人认为是天狗吃月亮,实际是由于地球挡在月亮与太阳之间,使月亮无法反射太阳光的缘故。 
17、【解析】要抓住说明对象,抓住关键语句。 
【答案】鸣沙。⑴面部沙子细而干燥,⑵含有大量石英,⑶晒得火热,⑷沙粒移动摩擦。 
18、【解析】事理说明文常用逻辑顺序。 
【答案】由现象到本质。 
19、【解析】说明文分两类,实体说明文、事理说明文,事理 说明文说明事物的特征和本质,阐述事物的变化过程和规律,解释原因,阐明事理,旨在不但使人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答案】事理说明文  20【解析】精读有关部分,捕捉信息,提炼要点。 
【答案】①雨水多了,森林能贮水;雨水少时,人们可利用森林涵养的水源。②森林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吐出新鲜空气。 
21【解析】要通览全文,整体把握内容。 
【答案】①地球上的森林有三分之—以上被采伐和毁掉;②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加。 
22【解析】注意语言的运用。 
【答案】形象、具体地说明森林“能吞能吐”的特征和在维护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23【解析】注意说明文语言的表达效果。时间之短破坏范围之大或数量之多。24 【解析】扣住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这一主题,结合教学设计>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 
【答案】示例:①水土流失②动物家园遭受破坏,其他符合要求的答案均可。 
25【解析】建议要有一定的可行性;标语用语要简明、得体,有一定的警示性。【答案】略  
26【解析】根据内容,填写成语。【答案】 B   
27【解析】联系实际,结合地方天气特点。 
【答案】 北方地区多次遭受沙尘暴袭击;南方的有些城市出现了泥雨天气。 
28【解析】考查归纳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时,先通读教学设计>文章,整体把握内容。然后确定提取信息的范围在第②段。根据第①段提出的问题,抓住第②段开头“由于”这个词,就知道第②段是说明“愈演愈烈的原因”的。第②段共有4句话,前3句各说明一个原因。 
【答案】 ①西北的许多地方在不具备条件又无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无计划、无节制地进行开垦。②目前,我国大部分草场放牧大大超过’了其承载能力。③荒漠化防治资金严重不足,建设力度不够。  
 29【解析】理清结构层次。【答案】 D   
 30【解析】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作者的心情。 
【答案】 忧虑(担忧、焦急),欣慰。 
31【解析】 抓住语句,判断说明方法。 
【答案】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引用。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学设计11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ppt课件(31页)2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10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9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导学案3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8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阅读练习及答案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表格式教案8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ppt课件(16页)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ppt课件(31页)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学案2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学反思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读后感(3篇)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说课稿3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说课稿2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学案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ppt课件(27页)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学实录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7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ppt课件11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表格式导学案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学案练习及答案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ppt课件10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导学案
竺可桢《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原文阅读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有效表格式教案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说课稿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课堂实录及点评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图片素材(32张)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同步训练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ppt课件9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ppt课件8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ppt课件7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同步练习(2)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同步练习(1)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6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5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学设计4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ppt课件6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ppt课件5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课后练习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ppt课件4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ppt课件3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同步达标练习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3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