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沪教版《象虎》教案1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4-05


34     
上海市奉贤区实验中学   陆俭成
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只作表面文章不能解决问题的道理,培养理解寓意的思维能力。
    2、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继续培养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想象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说明:
    本文选自元末明初文学家,政治家刘基所著的《郁离子》,该书以寓言形式反映了元末动乱时期的社会现实。当时社会动荡,各种问题突出,刘基认为在解决问题上,不可只作表面文章,应该“中其肯,扼其害,操其机”“针其膏肓,绝其根源”。当然,这种针砭时事深奥复杂的思想内容,六年级学生尚难理解。但是,本文是故事性较强的寓言,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从了解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入手,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朗朗的读书声中体会楚人自以为是的愚笨做法的结果,明白文中的寓意。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在疏通文字、读懂文意的基础上,借助圈画、品读等方法,理解、体会文中描写人物言行、心理活动的语言。
    2、难点:如何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总结出寓意。
说明:
    这是一篇生动有趣又富有寓意的短文,针对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教学的重点设计为借助各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古文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把握故事内容,在朗读中体会人物心理、思想感情,结合“学习建议”熟读课文,学习边读边思考,从而领会寓意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询问带有动物故事的成语,组织学生交流,引起他们对“虎”字成语的兴趣,引导学生说出一定的寓意。
学生取长补短,搜索到黔驴技穷、狐假虎威、老马识途等成语,能说出寓意来。
营造一个以“谈寓言故事的寓意”为主题的课堂氛围。为接下来的归纳课文主旨做铺垫。
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领读,扫清文字障碍:
俟sì牖yǒu踣bó掎jǐ衢qú豕shǐ攫jué噬shǐ
(让学生提出未解决的生字)
听读后散读,检查刚才听的效果。然后全班齐读一遍。
培养认真倾听的习惯,通过读两遍,初步理解文章意思。
自主学习
读懂文章
把班级分成六组,每两组负责一节的翻译,做到在自己理解全文的基础上,针对一节重点深挖,务必理解每一个实词。另两节则圈画不懂的词句,留待一会儿质疑。
以小组为单位,以相邻两个组为伙伴,借助文下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自己组负责的一节,尽量要求字字落实。然后对另外两节的意思进行圈画质疑。
培养借助注释、工具书等阅读文章的习惯,锻炼合作学习的能力。
文章中的实词须字字落实,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概括节意
再次小组讨论概括自己这一节的大意,并组织其它组的学生对这个小节进行质疑,该组解答。
(提醒概括故事情节的要领)
先小组讨论概括。并把自己负责的一节进行各个方面的组内质疑并交流质疑情况;然后对另外两节的概括提出质疑。每组都先读再概括。
锻炼概括及表达能力,在讨论中逐步明确每一节的重点。
再读课文
圈画品读
 
指名分段朗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1、楚人是如何降服狐的?他是怎么做的?
2、楚人降服豕后是怎么想的?
3、导致楚人悲惨的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4、交流讨论:从1、2、3题可以看出楚人是个怎样的人?
5、思考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1、分段朗读课文.
2、对相关语句进行圈画、品读。
3、全班交流自己的想法,品读楚人的言行、心理活动,并思考原因,进一步得出寓意。(象楚人那样用老虎模型来降服敌人非但不解决问题,还会害了自己。)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掌握朗读重要语句的方法,以便更好地把握文本。
角色朗读
加深理解
点名朗读精彩的学生上台表演朗读。
学生听评,加深对寓意的理解。
在动态的朗读、听评学习中,提高思维能力,语言表达和想象能力。
课后作业
学习反馈
1、实词解释、重点句子翻译。
2、复述这则寓言故事。
3、学了本文,谈谈你的观点,写一段读后感。
(2、3任选一题即可)
按照要求,自主选择完成作业。
作业的多元化设计,意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作业质量,亦能发掘学生潜能。
 
思路点拨:
    寓言故事的阅读很适合六年级学生,尤其是有关动物的寓言给人以启示,也着实耐人寻味。行文虽短,情节却曲折生动,教师也可以从分析故事情节入手,引导学生理解楚人三次使用“象虎”的不同效果,自然明白文章的寓意。对于学有余的学生,甚至可以介绍刘基的身世,写作背景等,让学生更深的理解寓意的实际意义。
练习举隅:
    1、文中的“象虎”只能吓唬“狐狸”、“野猪”这些敌人而已,真正的敌人“駮”就对付不了了,想想这是为什么?
    2、你知道外国的寓言故事吗?摘抄一、二则,交流一下吧。
    3、生活中经常会有“顿悟”的时刻,似乎一下子明白了什么道理,你能把这个道理放在寓言故事中来表达吗?试试看。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象虎》教案2
刘基《象虎》原文及译文
《象虎》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