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七年级下(初一下) >>课文练习 >>
《三个太阳》课后练习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4-08


三个太阳·课后练习

 

基础题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立(   

窗(                   古(   

2.根据拼音写汉字。

kǎi________甲       翩xiān________     俯kàn________

呕心lì________血   pán shān________   紧cù________眉头

3.选词填空。

1)这些“南极人”,这些身上________(凝聚、凝固)着南极精神的“南极人”!

2)万年冰山仿佛________(凝聚、凝固)着这亘古不变的天地。

3)她斜靠在床上……忽地,又起来,在屋里来回踱着步子,不安,________(激动、躁动、冲动),带着几分痛苦。

4)每画一样,脑子里都要闪现出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心里都要引起一阵________(激动、躁动、冲动)。

5)她的心底老有一种东西在撞击着,________(激动、躁动、冲动)着。

4.问答题。

1)女画家经过百般要求,克服困难争取到去南极的机会。那么女画家遇到了哪些困难?

2)文章用概括的笔墨,写了几个南极人的形象。文章为什么不更具体地写这些人物呢?

 

能力题

 

5.阅读理解。

任凭冷硬的风吹拂着头发,她像雕塑一般伫立在山顶。四周一层层雪浪好似大海奔腾不停的波涛,一座座山丘犹如晶莹剔透的龙宫宝殿,一条条雪墙像是翩跹起舞的银龙。再远处便是紫雾飘绕的海了。她两眼一眨不眨,久久地凝望着这万古不变的永恒……

她在山顶伫立良久。

下山时发现小山包上有间红色的小观测所,她上前趴在窗户上一看,蓦地,仪器箱上一行“地球物理所”字样映入眼帘。她激动得差点喊起来,这是父亲工作和领导过的所,他们也派人来了!父亲说过,那年九死一生从罗布泊出来,几位同伴曾约好,将来一定要争取去南极洲考察。可是愿望未能实现。作为一名地球物理学家,父亲为没能去过南极而遗憾。现在好了,我们具备了这种条件,我国已正式加入了南极条约,并在南极建立了科学考察站。如果父亲还活着,他会来南极吗?“会来的,一定会来的!”好像是山,好像是海,在这样回答……

1)请你说说以上文段中画线的两个比喻句有何好处?

2)请你谈谈对于这句话的理解:

“会来的,一定会来的!”好像是山,好像是海,在这样回答……

3)文段中提到了她的父亲,你认为是偶然吗?说说你的看法。

4)文中用“九死一生”概括父亲在罗布泊进行科学考察的情景,发挥你的想像,用250字左右,写一个父亲在罗布泊九死一生的场景。

 

创新题

 

6.阅读理解。

不仅航天事业,一切科学事业都需要探索精神。探索者总是面对着未知的世界,每前进一小步都会增加一百倍的艰险,因此这种精神既是创造精神,开拓精神,也是冒险精神。一部科学史证明一条定理:为了开拓,必须冒险。生物学家达尔文并没有因为昆虫中毒而放弃对昆虫世界的考察,化学家诺贝尔也并没有因为炸药爆炸而中止自己的化学实验。俄国物理学家利赫曼和罗蒙诺索夫,曾打算利用在屋顶上竖铁杆的办法,把空中的雷电引下来仔细研究。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当他们两人攀上屋顶时,突然一道闪光掠过,利赫曼教授随之倒地。然而,罗蒙诺索夫在给利赫曼念完悼词之后,又继续开始冒着生命危险揭示雷电的奥秘。面对着这些无畏的探索者,我们怎么能不受到启迪和激励?

其实,又何止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同样需要探索精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应该成为全体科学工作者的座右铭。马克思主义便是在探索中诞生,在探索中前进的。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社会科学的成果一开始便要直接和社会见面,产生广泛的现实影响,作为探索者,自应抱高度负责的态度,既要有乘坐航天飞机的勇气,又要掌握“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而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则应积极为探索者创造条件,激励和振奋探索精神,并通过社会实践来检验探索的成果。这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充满信心的标志。“挑战者”号爆炸了,美国的宇航局并没有因此关门,航天飞机仍会在万里苍穹中穿行。人类的探索精神是不灭的。

1)分别写出上边两段文字的中心意思。

2)用课文中的句子阐述“探索精神”的内涵。

3)第一段和第二段所举的例子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4)第一段所举的三个例子在表述上有什么不同?下边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A.达尔文、诺贝尔、利赫曼和罗蒙诺索夫这四个无畏的探索者以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一条定理:为了开拓,必须冒险。

B.“挑战者”号的爆炸使作者想到了达尔文、诺贝尔、利赫曼和罗蒙诺索夫,作者试图以他们的精神证明“挑战者”号的爆炸并非坏事。

C.达尔文、诺贝尔、利赫曼和罗蒙诺索夫这三个例子从“中毒”到“爆炸”到“献身”,层层递进,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

D.达尔文和诺贝尔这两个例证是略写的,详写的是利赫曼和罗蒙诺索夫的事例,这一事例最能表现科学家的冒险和献身精神。

 

参考答案

 

基础题

 

1.shì  guǎng  zhù  xián    gèn

2.铠       蹒跚 

3.(1)凝聚  (2)凝固  (3)躁动  (4)激动  (5)冲动

4.(1)名额挤不上,经费得部分自筹,性别不方便,专业不对口等。

2)因为本文是写女画家的南极之行,是从一个侧面表现南极精神的;南极的每一个人物身上,都有着动人的故事,要具体地写他们不是这一篇文章所能完成的。

 

能力题

 

5.(1)将“一层层雪浪”比作“大海奔腾不停的波涛”,将“一条条雪墙”比作“翩跹起舞的银龙”,将停止不动的雪浪、雪墙写动了,并与远处“紫雾飘绕的海”融为一体,构成了一个和谐有机的整体。

2)“好像”是主人公的一种推测,其实回答问题的正是主人公自己,是主人公对父亲顽强的科学考察精神的一种坚定信念,她坚信,如果父亲还活着,他一定会来的。

3)不是偶然的,是作者有意安排的。

这样写有两点作用:一是主人公潜移默化中从父亲那里继承了科学考察精神,说明科学考察精神代代相传;二是作为地球物理学家的父亲虽已过世,但科学考察工作仍在继续,科学考察事业后继有人。

4)略

 

创新题

 

6.(1)第一段概述一切科学事业都需要探索精神。第二段总结人类的探索精神是不灭的。

2)探索精神是创造精神,开拓精神也是冒险精神。

3)第一段是从自然科学方面,第二段是从社会科学方面。

4)B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三个太阳》ppt课件(15页)
《三个太阳》当堂检测
《三个太阳》教案14
《三个太阳》练习题
《三个太阳》导学案5(含答案)
《三个太阳》教学素材汇编
《三个太阳》检测练习题
《三个太阳》练习题
《三个太阳》ppt课件(27页)
《三个太阳》ppt课件(26页)2
《三个太阳》教学设计13
《三个太阳》教案12
《三个太阳》ppt课件(16页)
《三个太阳》ppt课件(28页)
《三个太阳》教案11
《三个太阳》教案10
《三个太阳》导学案4
《三个太阳》知识点积累
《三个太阳》教案9
《三个太阳》ppt课件(23页)
《三个太阳》导学案3
《三个太阳》ppt课件10
《三个太阳》导学案2
《三个太阳》ppt课件9
《三个太阳》导学案
《三个太阳》ppt课件8
《三个太阳》学案
《三个太阳》教学反思
作文:漂流瓶的故事
《三个太阳》课堂实录
《三个太阳》ppt课件7
黄传会《三个太阳》电子课文阅读
《三个太阳》 《“神州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教案及练习
《三个太阳》ppt课件6
《三个太阳》教案8
《三个太阳》教案7
《三个太阳》教学设计6
《三个太阳》教学设计5
《三个太阳》教案4
《三个太阳》ppt课件5
苏教版《三个太阳》ppt课件4
《三个太阳》ppt课件3
《三个太阳》同步练习
《三个太阳》说课稿
《三个太阳》教案3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