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教学反思 >>
《云南的歌会》教学反思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4-10


烂柯归来话“歌会”
温州实验中学  杨聪
    《云南的歌会》就这样呈现在烂柯山下、南孔胜地了!
    首先,我想向这座将仙气与儒气完美结合(语文教学只有二气相和才能彰显魅力)的城市——衢州表示我深深地敬意,你静静地偏安一隅朴实得让人感动。我想向那些对我课给予肯定的专家和同仁们表示我深深的谢意,你们默默地眼神给了我继续前行的力量和勇气。我想向那些对我课堂语言和课堂教态提出批评和建议的老师们表示深深地嫌意,真的对不起,下次我会努力的。我想向那些对我课提出批评和本能反对的老师们深表感谢,是你们让我看到太多的不足,使我变得更为清醒。尤其要向衢州华茂外国语学校初二(6)的全体同学说声谢谢,是你们让课堂变得轻松活泼波澜起伏。
    《云南的歌会》虽已上过多次,但总是感到不满意,这次衢州上下来,似乎已有一些感觉。这也许全得力于仙气与儒气的“天人合一”吧!然而,这堂课还有太多的不足。
    第一、课堂语言与教态影响了课堂的美感。这可能是我的硬伤,我要想法设法去改进改进,争取有所突破。
    第二、生命环节用时过少,致使课堂出现头重脚轻之感,从而让最后呈现的字幕力不从心,缺少应有的震撼力。原因在于生命环节的铺垫不够,没有让学生很好地体验现实人生的沧桑与疲惫,故而“清风明月”就难以走进他们的心灵。由此可知,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有相对准确的时间付出,否则将难以达到环环相扣层层铺垫的妙境。
    第三、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还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老师的讲解用时过多,与学生的对话交流还不够自然,如何将老师的讲与学生的说完美和谐的统一,我一直在努力。
    第四、学生大声朗读的时间不够多,“读”出意思做得还比较欠缺,放声朗读可能是初中语文教学应坚持的方向,今后还请飞耀兄多多指教!
    第五、从言语到文化的推进过程中言语的功夫做得还不够透彻,品味言语情味的方法还显得比较单一。
    也许是由于“敝帚自珍”之故,对《云南的歌会》的解读我自己还是比较珍惜和看重的。在此还是想多说几句,诚望大家批评指正!
    第一、原生价值与教学价值。对一个文本,我们既要关注其原生价值,但更要关注其教学价值。我上《云南的歌会》,就是要将文本放在今天这个忙碌功利的现实人生背景之上,彰显其鲜活滋润的生命形态。对涉世未深的学生而言,可能冲击力不是太大,但教学的价值究竟是关注学生的现在还是关注他们的未来,我个人比较坚持的是关注他们的未来,将来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而“活”。所以,我“固执”地将本文定位在“生命”的立场,就是要学生体验到,我们应该让清风明月走进心灵,让劳心苦形的生命重新吐露嫩绿的枝芽,让我们的生命鲜活滋润地笔立于天地之间!
    第二、文本细读。语文教学一不小心就会进入空洞说教的境地,有“文”无“言”。我个人语文教学理想是:语文教学就是要从言语的层进入文化的层面再从文化的层面进入言语的层,在言语和文化之间走一个来,从而引领学生智慧诗意的言语人生。要达成这样的理想状态,文本细读可能是一个较好的方式。我以“文本细读”的方式仔细研读了《云南的歌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信息点,那就是“意思”一词。在《云南的歌会》中,沈从文先生两处提到“意思”一词。一处是在第四段“最有意思的是云雀”;还有一处是第五段“仅是这个唱法就极其有意思”。其实,本文在节选时省略了前面一段文字:从马背上研究老问题,不免近于卖呆,远不如从活人中听听生命的颂歌为有意思了(显然,这里的“意思”应是统领全文的)。由此看来,“意思”俨然就是贯穿全文的关键词。我以为,这是一个极有意思的发现,那么,为什么不以“意思”为话题设计一个完整的教学方案呢?于是就有了“发现意思——没意思——作家的意思”的整体设计。我以为,本设计的妙处有二。①“意思”这个“教学切口”来源于文本,既关注了学生的情感认知,又能自然引领学生去细读文本,品味语言,从而深入理解语言背后的作家情怀,达到“文”“言”结合之妙境;②从宏观上看,整个教学流程能使学生的思维认知始终处于“平衡——不平衡——再平衡”的动态平衡之中,其间充满变化与生机,从而让整个课堂呈现出起伏变幻的曲线之美,从建构主义认识论和现场效果看,这确是一个完整而有效的阅读过程。
     第三、文本细读要防止“支离破碎”。为防止“支离破碎”,我在“发现意思”的环节始终引领学生围绕“诗意的生活”这个主话题来展开,在“作家的意思”环节始终引领学生围绕“活的生命”这个主话题来展开,从而让课堂在“发现意思——没意思——作家的意思”的表层线性的推进中潜伏着由“生活”到“生命”的暗线,从而达到“明”“暗”结合。当然,沈从文先生的三个场面表面看来是平面的,其实它们之间可能蕴藏深深的逻辑联系,这可能是有待研究的,说不定其间更有意思,我期待着为我指点迷津。
    我是一个语文爱好者,对于名誉与奖次,我看得很淡,关键是要把课上好,对得起学生,对得起语文(你可以认为我说的是漂亮话)。还望大家不吝赐教!
附:字幕内容
不少写平民的散文,玩味的往往是他们生活的卑微,却意识不到这个汪洋大海般的世界对生活的意义,感觉不到它的尊严。沈从文是个例外。他始终以“乡下人”的视角,从乡村的民风民情中发掘人性中优美、自然、鲜活的生命形态 ,以唤醒那些在尘世风烟中渐次迷失的灵魂。邵燕祥说:“从文的作品可以不舍昼夜地流下去,润泽当代的直到后代的无数焦渴的灵魂。”在今天这个物质喧嚣忙忙碌碌的现实世界里,我们周围跋涉着太多疲于奔命而日益沧桑的灵魂,包括我自己。感谢沈从文!是他,让我们停下脚步,去体味这些乡野间自在优美的生命;是他,让我们回望来路,去拣拾那些本就存活于我们生命中自然鲜活的基因。我想,我们是不是应该 ———让清风明月走进心灵,让劳心苦形的生命重新吐露嫩绿的枝芽。我期待着大家每天都有灿烂的笑容,让我们的生命鲜活滋润地笔立于天地之间!
 
 
2006.11.16于陋室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云南的歌会》阅读题及答案(二)
《云南的歌会》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
《云南的歌会》阅读练习及答案(山东省泰安市2018年中考题)
《云南的歌会》ppt课件(20页)含音频及背景音乐
《云南的歌会》ppt课件(35页)
《云南的歌会》ppt课件(26页)
《云南的歌会》导学案4
《云南的歌会》课堂实录(获奖)
《云南的歌会》表格式教案(3课时)
《云南的歌会》教案20
《云南的歌会》教案19
《云南的歌会》ppt课件(36页)
《云南的歌会》教案18
《云南的歌会》导学设计
《云南的歌会》教学模式操作卡
《云南的歌会》ppt课件(20页)2
《云南的歌会》教学反思3
《云南的歌会》说课稿4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17
《云南的歌会》ppt课件(17页)
《云南的歌会》校本练习
《云南的歌会》课堂教学日志
《云南的歌会》教学参考:彝族的文化艺术(图文素材)
《云南的歌会》ppt课件(33页)2
《云南的歌会》教案16
《云南的歌会》阅读练习(2013年东营市中考题)
《云南的歌会》ppt课件(14页)
《云南的歌会》导学案3
《云南的歌会》ppt课件(21页)
《云南的歌会》ppt课件(20页)
《云南的歌会》ppt课件(13页)3
《云南的歌会》ppt课件(16页)
《云南的歌会》ppt课件(27页)
《云南的歌会》教学案设计思路
《云南的歌会》评课稿
《云南的歌会》课堂实录(余映潮执教)
《云南的歌会》ppt课件(8页)
《云南的歌会》ppt课件(33页)
《云南的歌会》ppt课件(22页)
《云南的歌会》表格式教案
《云南的歌会》读后感(2篇)
云南民歌大全
《云南的歌会》课后词语解释
《云南的歌会》ppt课件(18页)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16(获奖)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