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八年级下(初二下) >>单元练习 >>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练习(AB卷)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5-05


4单元·单元练习

 

A

(时间30分钟  满分30分)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17分)

1.下列注音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即物起(xīng)  向例(一向的作法)    龙吟风(huì

B.踞(dēng)      门楣(门框上的横木)  萤映雪(láng)

C.招(lái)       合辙(与车辙相吻合)  秫秸秆(shú jiē

D.于(yòu)       家醅(自家酿的酒)    荸荠(bí qí

2.解释下列词语。(2分)

1)囿于:

2)扶摇:

3)招徕:

4)起兴:

3.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2分)

舒卷张驰_______    暗然销魂_______     囊荧映雪_______

城皇___________    既物起兴_______     藉贯___________

4.按课文填空。(3分)

1)《端午的鸭蛋》结尾谈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历史故事。

2)《吆喝》扣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顺序来介绍北京的吆喝声。

5.选择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云南的歌会》出自现代作家沈从文之手。作者用他精妙的文笔描绘了三种不同场面的民歌演会。

B.《春酒》则是一篇散文化了的诗。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故乡浓浓的风土人情,抒发了对春酒的无限追思之情。

C.《端午的鸭蛋》,作者汪曾祺运用“小叙事”的特点,信笔写来,从容闲适;文笔自然生动,语言平实有味。

D.《吆喝》写的是现实中业已渐行渐远的“生活交响曲”,质朴简单,但趣味良多。

6.阅读下面一则寓言,请补上这则寓言的结尾。(50字以内)(2分)

一条鱼,生活在大海里,总感到没有意思,一心想找个机会离开大海。一天,它被渔夫打捞上来,它高兴得在网里摇头摆尾,“这回可好啦!总算逃出了苦海,可以自由地呼吸了。”越想越乐,乐得直蹦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以下是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请把它用文字表示出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按要求补写内容。(2分)

你见过石块下面小草的生长吗?不管上面的石块如何沉重,它必定曲曲折折、顽强不屈地钻到地面上来。有一种不可阻拦的力,一种不达目的不止的力。

1)_____________。

爱迪生入学仅三个月就被当作低能儿逐出校门,但他并不自暴自弃,经过长期艰苦奋斗,最终成了举世闻名的发明家。张海迪自幼高位截瘫,可她从未丧失生活的信心。20多年来,她刻苦自学,掌握了四门外语,翻译了16万多字的外文著作,并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

在人生的路上,挫折和磨难总是难免的,我们应当(2)_____________,这就是石块下的小草给我们的启示。

在(l)处补写能承上启下的句子。

在(2)处补写能表达全文主旨的句子。

二、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13分)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热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9.高邮咸蛋的特点有两点,一是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1分)

10.第1段,从表达方法看属于_____________,除介绍特点外还重点介绍了_____________,这一段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的是_____________,其次还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1.品析“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一句的语言特色及方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高邮咸蛋的吃法有两种,一种是_____________,一种_____________。从这一段的说明顺序看属于_____________说明。(2分)

13.给两段短文归纳大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一句中“蠢”和“秀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特色?(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结合本地风俗,介绍一种春节你最喜欢的东西(能吃能玩或只能玩都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时间90分钟  满分90分)

一、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16分)

看完电视以后,老王一整夜都没睡好。第二天一大早就往武汉打电话,直到9点,那端才响起儿子的声音:“爸,什么事?”他连忙问:“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寒流快到武汉了,厚衣服准备好了吗?要不然,叫你妈给寄……”

儿子漫不经心:“不要紧的,还很暖和呢,到真冷了再说。”老王絮絮叨叨,儿子不耐烦了:“知道了,知道了。”搁了电话。

他刚准备再拨过去,铃声突响,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母亲,声音发颤:“天气预报说,北京今天要变天,你加衣服了没有?”疾风阵阵,穿过窗户缝隙乘虚而入,他还不及答语,已经结结实实打了个大喷嚏。

老母亲急了:“已经感冒了不是?怎么这么不听话?从小就不爱加衣服……”絮絮叨叨,从他7岁时的“劣迹”一直说起,他赶紧截住:“妈,你那边天气怎么样?”老人答:“雪还在下呢。”

他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在寒潮初袭的清晨,他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却忘了匀一些,给北风起处的故乡和已经年过7旬的母亲。

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老王自己都有点发懵。1.指出上文所叙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文中主要人物。(3分)

时间:____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_。

主要人物:_____________。

2.用文中词语填空。(3分)

1)老王对儿子的关爱、老母亲对老王的关爱,同样表现为他们说话时的_____________。

2)对于父亲的叮嘱,儿子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对于老母亲的叮嘱,老王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

3.老王为什么“不由自主地愣住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含义是什么?表现了老王怎样的心理?(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老王对儿子和对母亲的不同态度,主要是用什么写法来表现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孑遗植物——银杏》一文,回答问题。(14分)

子遗植物——银杏

我国许多名山古刹,总有不少历尽沦桑、饱经风霜的古树伴随,它们中除了苍松翠柏、参天杉桧外,还常常能见到一种树干挺拔的古朴大树。它雄姿肃穆,古雅别致,当微风吹拂而过时,摇动着万千碧叶,更显得壮丽非凡。寺院的僧侣把它当作“圣树”,广泛种于庙宇四周。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孑遗植物——银杏。

为什么把银杏称为孑遗植物?原来,银杏有非常古老悠久的历史。早在2.7亿年前的古生代石炭纪末期,它已经出现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经过大约1亿年的漫长岁月,银杏发展到它的鼎盛时期。大片大片的银杏树林,几乎遍布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与同代生活的恐龙一样普遍。因此人们又称它为“植物界的恐龙”。

但在以后的岁月中,银杏也像许多盛极一时的帝国一样,由盛而衰,渐渐失去了它的主宰地位。到了白垩纪和第三纪,地球上的气候发生剧变,山脉不断隆起,银杏在与新植物群的竞争中,被迫退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的保护,才有少量的银杏侥幸保存下来,它们成了植物界中的稀世之珍,科学家心目中的“植物活化石”。

相对其他植物而言,银杏的生长速度很缓慢。在一般情况下,栽种下它的幼苗,要经过15~20年才能结果,有的甚至需要30~40年时间。正如俗话说的那样,公公种树,孙子吃果,因此人们又给它起了个形象的外号“公孙树”。

如此缓慢的生长速度,如此晚的结果年龄,一定要有很长的寿命才能适应。一点不错,银杏的确是典型的长寿树种,它甚至到了400岁的“高龄”,依然能够开花结果。最“长寿”的银杏古树生长在山东省浮来山北坡的定林寺中,它粗大而又茂盛,高25米,树干腰围16米,据说已有3000多岁,直到今天还果实累累。

那么,银杏为什么长寿?其中究竟有什么奥秘?

植物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凡是“高寿”的古老银杏,大多有极为发达的根系,扎入地下很深的地方,这有利于抵抗各种不良环境。另外,由于银杏生长缓慢,需要的养分比较少,使它完全有可能在一个地方长上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还有一个导致银杏长寿的内在原因,就是它的病虫害虫较少。这是因为银杏体内含有一种叫乙烯醛的物质和多种有机酸,这些物质具有强烈的抑菌杀虫作用,所以银杏很少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以上这些都是银杏长寿的内在原因,但是,如果没有适宜的生长环境,它也是无法长寿的。例如,现存的古银杏大树,大多数生长在条件优越的名山胜地和古庙寺院,这些地方气候条件十分良好,有利于它们生长。同时名山胜地和古庙寺院很少遭受战乱的破坏,因而得到长期保护,这些都是银杏长寿的外在原因。

①银杏不但有科学研究价值,也具有巨大的经济用途。②它的果实叫白果,果肉软滑香糯,做成甜食或其他食品,滋味极美,营养丰富,但一次不宜多食。③在园林方面,银杏也能发挥重要作用。④由于它对许多病虫害有特别的抵抗力,而且能抵御城市中的黑烟粉尘和有毒气体的污染,用它作为城市马路的行道树,比其他植物多几分优越性。⑤银杏的叶片形状别致,到秋天变成橙黄色,非常娇艳可爱。

(选自《绿色奇趣》,有删改)

6.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有哪两个方面?请分别概括出来。(各自不超过10个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为什么称银杏树为“植物界的恐龙”?(用文中原句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从文章第3段看,银杏“失去了它的主宰地位”的客观原因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中画线句举了山东省定林寺中的银杏树为例,意在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10个字概括)(2分)

10.第9段中的加粗词“这些”具体指代哪些内容?(概括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章末段可分为几个层次?用“‖”在下面序号中标出。(2分)

       

二、作文(60分)

生活中,人人需要掌声。取得成绩和荣誉,掌声会给人以褒奖,给人以激励,给人以再创造的活力;面对困难和考验,掌声会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奋进的动力。应该说,掌声既是一种肯定,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尊重。因此,我们要学会鼓掌:为别人鼓掌,为自己鼓掌,为丰富多彩的人生而鼓掌。

请围绕“掌声”这个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可写你的体验和见闻,也可写你的见解和认识。

提示和要求:

1.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2.不要忘了拟一个题目。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会扣分。

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最好不要少于500字。

5.为了方便别人阅读,请注意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

A卷

一、1.D 2.(1)局限于。(2)自下而上的旋风。(3)招揽。(4)指先言他物以触发联想,诱发文思。3.驰—弛暗—黯 荧—萤 皇—隍 既—即 藉—籍 4. (1)车胤囊萤 孙康映雪 (2)从早到晚 一年四季 5.B 6.略。(开放性题,答案力求新颖。)7.绿色植物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这就是光合作用。8.(1)具有这种力的,又何止小草呢?(2)坚韧顽强、奋发向上,努力创造生命的辉煌

二、9.质细 油多 10.说明 吃法 摹状貌 举例子 作比较 11.绘声绘色,一种动感和快感,就是一个拟声词“吱”活灵活现的表现出来——作者运用语言的造型。12.带壳切开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 程序 13.第一段:写高邮咸蛋的特点和吃法。第二段:介绍“鸭蛋络子”。14.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无生命的物质赋予它以生命,写得极有情趣。 15.略。(开放题,联系实际言之成理即可。)

 

 

B卷

 

一、(一)某天上午9点左右,或一个寒潮初袭的清晨 北京老王家中老王 2.(1)絮絮叨叨(2)漫不经心 不耐烦,赶紧截住 3.竟没有想到故乡已经下雪了;寒潮初袭时,竟对七旬老母少有牵挂。 4.含义:父母对儿女、儿女对父母的感情应是人间最温暖的,生活中往往是父母对儿女牵肠挂肚,而儿女对父母少有牵挂。心理:表现了老王的困惑、内疚、有所醒悟。 5.对比的写法。(二)6.①银杏树的别称;②银杏树长寿的原因。 7.大片大片的银杏树林,几乎遍布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与同代生活的恐龙一样普遍。 8.①地球上的气候发生剧变②山脉不断隆起 9.银杏是典型的长寿树种 10.①银杏树根系发达。②生长缓慢,需要养分少。③银杏体内含有一种叫乙稀醛的物质和多种有机酸。11.①‖②③④⑤

二、略。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新课标单元检测题(下册第六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新课标单元检测题(下册第五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新课标单元检测题(下册第四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新课标单元检测题(第三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新课标单元检测题(下册第二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新课标单元检测题(下册第一单元)
浙江嵊州2016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开卷测试题
海阳中学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
2015年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
2015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过关升级检测题(5份)
2014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检测试卷
猴场中学2013-2014学年度人教版第二学期八年级第二单元测试卷
麓山国际实验学校2014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限时训练
2013年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知识检测试卷
金虹学校201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
2013年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检测题
2013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检测题
2013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字词文常小测
呼图壁县二中2013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
南钢学校2013年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及讲评稿
2011-201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四单元语文练习
2011-201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三单元语文练习
2011-201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二单元语文练习
2011-201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语文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六单元基础过关试卷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五单元基础过关试卷
夏邑县群星学校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六单元综合检测题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训练
金溪县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一)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复习练习题
2012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
2012年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文言文中考题精选
孟庄中学2012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周周清(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山东省郓城县人民中学2012年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小测语文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四单元语文复习训练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三单元语文复习训练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二次单元检测语文试卷
2011年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六单元测试卷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