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作文中心 >>话题作文指导 >>
话题作文写作技巧:如何写好话题作文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6-28


话题作文写作技巧 如何写好话题作文 
  

第一节 点击话题作文

所谓话题作文,指的是以提供一个有约束力话题的方式,限定写作范围、启发思考、激活想像的一种命题形式。话题作文的本质是鼓励创新,是让习作者在同一个谈话中心下,陈述各自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产生的观点,或联想到的经历、体验。

1、            解析话题作文的构成

话题作文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即:材料+提示语+话题+要求。比如2004年x市中考作文试题中:

在非洲大草原上,每天早晨,羊睁开眼睛所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必须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跑得还快,否则我就会被狮子吃掉。而就在同一时刻,狮子从睡梦中醒来,首先闪现在脑海里的第一个念头是:我必须比跑得最慢的羊跑得快,要不然我就会饿死。于是,几乎是同时,羊和狮子一跃而起,迎着朝阳跑去。——这是“材料”。

生存的压力,使羊成了奔跑“健将”,狮子成了草原“猎手”。在生活中,我们虽然没有像羊和狮子那样的生存压力,但学习、工作的压力仍然存在,正是这样的一些压力,使我们不断成功,不断进步。——这就是“提示语”。

请以“成长需要压力”为话题,——显然是“话题”。

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这就是“要求”。

许多话题作文没有材料,比如: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命是一个奇迹,在这个星球上相聚、相守、相处也是一个奇迹。但是世界给予我们的还有更多的忧虑和不安:战火纷飞、环境污染、瘟疫蔓延……

对此你一定有自己的体验或思考。请以“共享生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本题中“生命是一个奇迹,在这个星球上相聚、相守、相处也是一个奇迹……”,这不属于材料,而是提示语。有些话题作文则有材料却没有提示语,比如2004年辽宁省中考作文题.

从下面两则材料中,任选其中的一则,然后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

在一个大花园里住着一个盲人,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照料这个花园。一年四季,花园里总是一片姹紫嫣红。一个过路人非常惊奇地观赏这漂亮的花园,不解地问盲人:“你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你根本就看不见这些美丽的花呀!”盲人笑了,他说:“我可以告诉你四个理由:第一,我喜欢园艺工作;第二,我可以抚摸我的花;第三,我可以闻到它们的香味;至于第四个理由,是因为总有像你一样的人从这里经过,会因为我美丽的花园而心情愉快!”盲人的花园是他的精神领地,苦心经营以后,他有了比花更美丽的理由。

 
 
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以“理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材料二:

据说爱因斯坦来到普林顿高级研究所的第一天,管理员问他需要什么用具,他回答说:“我看,一张桌子或台子,一把椅子和一些纸张、钢笔就行了。啊,对了,还要一个大废纸篓。”管理员奇怪地问:“为什么要大的?”爱因斯坦答道:“好让我把所有的错误都扔进去。”这个世界从来都是这样,每个平凡或伟大的人都会犯错误。只有像爱因斯坦那样的人,不断丢弃错误,才能看到一条向上的路。

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以“丢弃错误”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题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2、思想感情积极向上。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和学校名称。

“理由”和“丢弃错误”两个题目都是直接从材料到话题,中间没有提示语。可见,构成话题作文的四个部分中,“材料”和“提示语”不必兼备,但“话题”和“要求”是不可少的。其中“话题”是核心,是审题立意的对象;“材料”是作用主要是引出话题,同时对话题起注释和说明作用;“提示语”的作用是启发审题、立意和明确写作的范围。“要求”则是写作时的注意事项,也要认真审读。

话题作文与以往的材料作文相比,最大的差别是:“话题作文的核心是话题”(教育部考试中心张伟明先生语)。话题作文提供的材料,不像以往的材料作文那样,是立意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只是命题者所作的“作前指导”,是引发考生思考的一个“由头”,是启发考生打开思路的一个“例子”,是“举一反三”的“一”;而材料作文行文的主旨要与材料相吻合。如果考生不了解这一区别,抛开话题,随意从材料中自行引出一个观点作文(比如写上面列举的话题“理由”,把文章主旨确定为“快乐了别人,也就愉快了自己”),那么很可能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此外,从文体上说,话题作文淡化了文体,只要没有特殊限制,除了记叙文、议论文外,写成散文、诗歌、小说、剧本等都是允许的;而材料作文常常是写记叙文或议论文。再从结构上看,材料作文中的“料”是必须使用的,如果是议论文,一般应放在文章的开头作为引出论点的依据,而话题作文的材料,用不用它无所谓。

2、            分清话题作文的类别

从内涵的显隐看,有显豁类和含蓄类,前者如“成长需要压力”、“理由”、“兴趣”等;后者如“风”、“忘忧草”、“人生没有草稿”等。一般含蓄类的话题除了“字面义”外,须挖掘其“深层义”,如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等。

从语言形式看,有词、短语与句子之别,比如:“杂”、“诚信”、“合作”,这是词;“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完美是残酷的”,这是句子。一般来说,话题的字越少,外延可能就越大;字越多,外延可能就越小。字多的话题观点比较明确,容易下笔;字少的话题可在话题前补上一些限定语,以缩小其外延,从而精选一个角度来作文。

从范围的大小看,有窄、宽之分,比如:“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完美是残酷的”等,就比较窄;“风”、“杂”、“理由”、“角色”等,就比较宽。

从涉及的对象来看,有单一和多个的区别,比如:“丢弃错误”、“共享生命”等,写作对象比较单一;而“良知与公德”、“真与假”、“生命与灾难”等,就属于多对象话题。多对象话题实际上是一种关系型话题,写作是两者都要顾及,并要把两者之间的关系揭示出来。

3、            打破审读题目的顺序

         考生往往习惯于这样的审读顺序:材料——提示语——话题——要求。这种“先看话题”的顺序,实际上是材料作文审题顺序的惯性使然,因为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中心是“材料”。而话题作文的审读顺序最好是:话题——材料——提示语——要求,即“先看话题,后看材料”。这是因为话题作文审题立意的中心是“话题”,而非材料或提示语。不少考生审题时出现偏差,原因可能正是忽视了这一点。像面对试题“共享生命”。部分考生围绕提示语中“生命”、“战争”、“环境”、“瘟疫”等内容立意,而没有看到话题中“共享”一词的“题眼”作用,没有在关键词上做文章,以致严重偏离了题意。


 第二节   话题作文立意创新三法

古人云:“意犹帅也。”这里的“意”就是指立意,它是作者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在文章里的集中体现。立意的统率作用,不仅表现在它决定着材料的取舍,还表现为它影响着文章的谋篇布局、表现手法等方面。因此,立意的“有无”和“高下”,是一篇文章成功的关键。我们如何才能从“人人心中有”的题材中,提炼出“人人笔下无”的主题来呢?相信下面的方法对同学们会有所启示。

1、大题小作显真情

作文内容不一定要是大事,只要我们善于透过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就可以写出好文章。有时,一个动作、一个表情可能就是一个典型;一声轻语、一次微笑,可能有着丰富的内涵。“大题小作”,往往可以达到“小中见大”的效果。比如,习作《一碗面条》里有这样的情节:

每次回家,钥匙刚插进锁孔,妈妈的身影会准时地出现在门口,当我把目光移向桌面时,准会见到一碗热乎乎的面条。那一瓣瓣的蒜头和绿绿的葱丝,看着就让我心动,面里的佳肴更是天天变换着式样。品尝着面条,户外带来的寒气顿时无影无踪。几口热汤下肚,一种家庭的温馨便渐渐地从心头升起。

本文作者善于观察,感悟生活深刻,从一碗面条里看到了母亲对自己的一片浓浓的关爱。又如,晚上看书时,父亲送来一杯茶,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有位同学从父亲生病时送来的一杯茶里,看到了其中蕴含的殷殷期待和严中见慈的深沉父爱。由于把事件提炼得真实深入,这篇题为《一杯热茶》的文章,发表后得到了不少读者的好评。像《一碗面条》、《一杯热茶》这类文章,采用的都是“以小见大”、“平中见奇”的立意方式,值得我们好好借鉴。

2、变换角度见新意

    常言道:“文似看山不喜平。”我们应该学会从与众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和诠释话题,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章立意“高人一等”。比如,面对中考作文话题“关心”,绝大部分同学写的是生病或遇到困难时,老师和家长是怎样关心自己的;有些聪明的考生偏偏转换视角,将目光移到了大家所关心的一些热点问题上,从而写出了新意。有写申奥的:一位考生把“体育一窍不通的妈妈”对报刊的那种关注,把“球迷爸爸”在等待中显示出的那份孩子般的烦躁,描写得令人忍俊不禁:尤其是对楼上楼下邻居们言行的描述,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位普通的中国人、一个个普通的家庭对奥运寄予的巨大希望。透过这些文字,我们仿佛可以触摸到一颗颗正在跳动的爱国心。有写环保的:作者把地球比作一位美丽的少女,通过古今比照,写出了她正在遭受的严重破坏,表现出当代中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极大关注和对自然的无比热爱。还有写动物的:有考生将青蛙拟人化,用寓言的文学样式,对社会上残害生灵的丑恶现象进行了有力地抨击。虽是同一话题,切入角度各有特色,读来让人倍感新颖。

1、反面着笔求深刻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事情从表面上看,是违背人之常情或人之常理的,却也能够“逆理”而“成章”;有些事情从正面写,可能难以激起读者的兴趣,从反面着笔,却能使情节变得曲折,主题变得新颖而深刻。比如就话题“关心”而写的满分作文《这个名字最贱》,前半部分极力描写亲朋戚友给一个百日小孩取小名的情景:爸爸认为“名字越贱越好”,于是大姨为他取名“野草”,舅舅取名为“狗儿”。正当大家争论不休时,突然听到一个清脆的响声,原来,躺在小黑屋里病床上的爷爷——脏兮兮的,瘦瘦的,热天还盖着被子——想喝水,由于身体虚弱,一不小心摔碎了杯子。面对围过来的客人,老人挣扎着坐起来,口里吐出了几句话:“我看,就叫……‘爷爷’好了,那‘野草’、‘狗儿’,都没有‘爷爷’这两个字贱!”这位考生从反面落笔,对比鲜明地点出了大家对待小孩与老人的不同态度,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当今社会上某些人漠视老人的不良现象。

          第三节话题作文结构创新三法


结构是就表现形式来说的,是思路的归宿,表现为文章的骨架。我们常说的段落、层次、结尾、过渡、照应、等等,就是文章结构的内容。一般来说,有了好的思路,自然会有好的结构。好的结构应当合理、清晰,还要力求匠心,必要时可以尝试着改换一下文章的“外壳”,换点花样。根据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下面介绍一些结构创新的技法:

1、照应圆合法

俄国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谈创作时曾说:“要是你在头一章里提到墙上挂着枪,那么在第二章或第三章就一定得开枪。如果不开,那枪就不必在那儿。”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作技法呢?前面写作的事物,后面要有着落;后面写到的事物,前面要交代,这就是所谓的“照应圆合”法。“照应圆合”,一般分以下几种:

(一)首尾照应。文章开头与结尾遥相照应,就是说,把开头描写的事物或提出的问题,在结尾处有各种方式加以深化或回答,给人以首尾圆合的印象。

(二)文题照应。这种照应法,往往用在标题含蓄的文章中,文中须有一定的注释、说明。因些行文标题起了注释和点化的作用。

(三)对话照应。就是以典型人物的语言多次重复照应。比如鲁迅《祝福》中祥林嫂的口头禅“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坳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这句话多次出现,突出了孩子之死祥林嫂的沉重打击。

(四)细节照应。生动而典型的细节反复出现,可以突出细节的典型意义,比如茹志娟的小说《百合花》中,小通迅员衣裳上的破洞出现四次,突出了小战士羞涩、淳朴的性格。
(五)         关键词句照应。即表达主旨的关键性词句在行文中互相照应,互为补充。

(六)         悬念照应。在作品中设下悬念,并不急于解开,而是反复暗示,使读者关心人物命运或事件结局的兴趣愈来愈浓厚。

(七)         伏笔照应。作者在描写、叙述的过程中,对有联系的人物或事件预先提示,先埋下伏笔,待其出现后自然形成一种照应关系。比如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就充分体现了前伏后应的特点。
2、          对话互动法

对话属于口语交际的范畴。“言为心声”,通过语言可以折射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同时,谈话内容无所不包,对话又显得自由灵活。作文中运用对话的形式,可以是现实社会中人与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幻想中今人与古人的对话,可以是与未来世界中人的对话,甚至让古今中外的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进行对话。在结构安排上常采用以下形式:

(一)         辩论式。即采用辩论会的方式,确定论题之后,让正方与反方交错发言。在辩论中应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用确凿的事实、严密的推理加以阐述,针锋相对地驳斥对方的见解,从而确立自己的观点。辩论的语言应讲究逻辑性。

(二)         访谈式。这是以提问和交谈的方式,从采访那里了解有关情况的一种对话形式。运用这种形式作文,要选好采访对象,围绕话题精心设计问题,让采访对象逐一回答,介绍情况,采访中,采访者也可以对问题发表与被采访者不同的看法。

(三)         座谈式。即采用“实话实说”的方式,由主持人和各位来宾共同参与,一般先由主持人提出话题,来宾依次阐述自己的观点,最后由主持人归纳总结。来宾可设想形形色色的人物,不必拘泥于现实。

3、          镜头剪接法

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选择几个典型生动的人物、事件或景物片段组合成文,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镜头剪接法”。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是串联全部内容的思想红线,因此,所选的镜头片段,无论是人物生活片段,或是景物描写片断,甚至是故事、抒情片断,都要服从于表现主题的需要。

选好表现主题的镜头后,怎样把镜头接起来呢?主要有两种组合法:一是横向排列组合,二是纵向排列组合。例如写“灯”这个话题,可以选择如下镜头来作文:先祖点明灯,祖父点桐油灯,父亲点煤油灯,到我们这一代用电灯,将来可能有更先进的灯。通过这些片断的描写,歌颂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这就是纵向排列法。如果用横向排列法,可以这样安排材料:家里明亮的电灯,街头五光十色的霓虹灯,边防线上的探照灯,山洞里的战士以烛光代灯……通过以上片断,歌颂为保卫祖国而甘于奉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纵向和横向排列是两种常见的镜头组合法,在实际写作中,还有其他不同的剪接方法,如纵横式、阶梯式、对比式、跳跃式等。镜头剪接法运用得当,能充分展示作者的联想、想象能力,又能使文章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内容丰富多彩。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中学生写好话题作文的几个小方法
话题作文指导(22页)
话题作文如何拟题
画好“凤头”——话题作文开头七法
话题作文入门讲解ppt课件
初中作文话题指引与材料精粹
话题作文话教法
话题作文写法ppt课件
怎样写好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的立意ppt课件
话题作文快速命题ppt课件
话题作文指导ppt课件
话题作文的拟题指导
话题作文的指导--紧扣话题的方法ppt课件
怎样写话题作文(2)
“环境保护”话题作文范文(3篇)
准确审题立意,写好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拟题的四个“五”标准
最新十大类八十一篇话题作文经典构思示例
让读者对文章一见钟情——话题作文开头的方法
岁月如歌主题的优秀作文(5篇)
话题作文几种高效法
文采飞扬是语言,点子窍门不可少——话题作文语言创新方法
话题作文的题记用语集锦
话题作文构思指导教学案例
“阳光”话题作文思路点拨
话题作文拟题技巧例谈
话题作文练习
话题作文的拟题技法
五莲县洪凝初中话题作文训练题选
如何写好话题作文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