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春意挂上了树梢》教案1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7-26


课    题 春意挂上了树梢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进入作品, 对作品进行元接触或者元阅读,在此基础上再对文章作精要的分析.
    2. 总结写作特色
    3.在读析的基础上进入综合性学习程序.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对文章的品读,披文入情,与文本和作者进行精神和艺术的对话.
教学难点 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逐步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
教学过程 
一. 导入一看到”春意挂上树梢”这个题目,闭目遐想,满眼是朱自清笔下生气勃勃的春景,心中溢满的是盎然的诗意,然而,读完<<春意挂上树梢>>,诗意消退了,脑中闪过一个疑问:是谁煞了春意的风景?让我们来看萧红挂上树梢的是怎样的一种春意.
二.作者简介萧红,原名张乃莹,另有笔名悄吟,黑龙江呼兰人。幼年丧母,1928年在哈尔滨读中学,接触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尤受鲁迅、茅盾和美国作家辛克莱作品的影响。由于对封建家庭和包办婚姻的不满,1930年离家出走,几经颠沛,1932年与萧军同居,两人结识了不少进步文人,参加过宣传反满抗日活动。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萤声文坛。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不久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2年,历尽坎坷之后在香港病故,时年31岁。
三.文题解读本文写于1936年。作者通过对北方三月景色的描写,表现了三十年代日伪统治下东北城市(哈尔滨)下层人民的困苦生活,不过这种触目惊心的疼痛被作者用描写文字淡淡地覆盖了。你看,三月来了,积雪融化了,天空有了朦胧的春意,但是北方的春天来得迟,到了三月还不能闻到花香,只能到了春末,关外的人才感知到春天的到来。大街上有充满春意的商店,充满春意的行人;但也有着乞讨的人。于是作者说,快乐的人们,不问四季总是快乐,哀哭的人们,不问四季也总是哀哭。
四.精读课文,品析赏鉴   1.理清思路     《春意挂上了树梢》一文描写了北方三月景色和不同的人们活动,那北方三月的景色有何特点?       三月的北方         (景色)   ① 花还没有开,人们嗅不到花香② 马路上融化了积雪的泥泞干了③ 天空有了朦胧的春意的云彩④ 暖风如轻纱文章开头描写春天的景色,由此带出人的活动,写人们的活动,按时间的先后,在文中找出分别选取了哪几个场景来描写人物的活动?分别有什么活动?白天的中央大街① 外国女人的脚从长筒套鞋里显现出来② 人们在街上笑着打招呼,逛街③ 马车夫的脱下了大毡靴④ 冻伤腿的乞丐在乞讨⑤ 瞎人拉手风琴乞讨院内汪林又换了一身衣服,抽着烟晚上的中央大街① 中央大街充满音乐:流浪人的,日本舞场的,外国饭店的② 在风雪中寂寞的大街又号叫起来了③ 各色各样的人跑满了街④ 年轻的人排在商店的窗子前跟着音乐唱歌,和姑娘们一道说笑⑤ 街道的转角也是人,哀哭的,老人,孩子,母亲们三个场景中的人们其实可以归为两类,这两类人的活动形成鲜明的对比:外国人和一些衣食无忧的中国人逛逛街,晒晒太阳,唱着欢快的歌,尽情享受春光;生活在最底层的不幸者则在阳光里乞讨、哀哭。 
 2.品析语言萧红在本文中的语言很有韵味,质朴之中不乏清丽,有些句子,语言朴素,却意味深长,颇具表现力,尝试品味下面五个句子:① 暖风如清纱一般浮动在街道上,院子里运用痛感,从视觉的角度写触觉感知的暖风,使风的形象生动起来,写出了春天融融的暖意,流露出作者对春天到来的欣喜之情② 这一切把自己完全陷进去  “我”感觉到了融融春意,完完全全地陶醉在里面,体现作者对春天到来的欣喜之情.
 ③ 瞎人他摸不到春天瞎人生活在困苦之中,春天虽然已经到来,但他感受不到春天的温暖,表现作者对下层人民的关注和同情.④ 世界上这一些不幸的人,存在着也等于不存在反语.看似冷酷无情,实质上饱含对不幸者深切的同情,有愤世嫉俗的味道.⑤ 香烟的烟缕在门外打了一下旋卷才消灭.细节描写,照应了上文”汪林在院心吸着一支烟卷”含蓄地表现了汪林享受春天的惬意,生活的无忧无虑  
 3.赏析汪林的形象     汪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从哪些方面勾勒汪林的形象?      汪林是一个衣食无忧,心中只有自我,并不关心底层人民冷暖的小姐形象.她代表了作者所刻画的社会众生相中的一类人. 
     作者从衣着、语言、活动等方面,寥寥数笔勾勒出汪林的形象,揭示出20世纪30年代日伪统治下社会的冷酷,并且反衬出下层人民的辛酸和痛苦.
       春意本该是浪漫的,无奈现实是残酷的:”只要一看那个瞎人为着拉琴而扭歪的头,就觉得很残忍,是谁煞了春意的风景?不同的人可能会作出相异的甚至截然相反的回答.       明确:在汪林看来,正当自己闭起眼睛,陶醉于”春的梦,春的谜,春的暖力”中听着”春在歌唱”时,却从背后传来了”大爷,大奶奶……帮帮吧!……”这样的不和谐音.”手风琴在隔道唱起来,这也不是春天的调”,瞎人扭歪着头卖艺讨钱唱出的调,太煞春意的风景了,这也是可以推测到汪林小姐的真实感受,这边是迫于基本生计的乞讨、卖艺,那边是夜夜笙歌,舞影婆娑;这边”墙根,转角,都发现着哀哭,老头子,孩子,母亲们……哀哭着是永久被人间遗弃的人们!那边,还望的见那边快乐的人群.还听的见那边快乐的声音.”这地方还是真正的人间春天吗?真正的春意应当注满每个人的心,不是偏向于极少数的人.不正是”那边”的穷奢极欲、纸醉金迷,太煞了人类本应有的平等幸福的春意吗?
      萧红用饱含忧虑的笔触抒写了”春意”下的不平等,呼吁着真正的人间春意挂满树梢.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春意挂上了树梢》ppt课件3
《春意挂上了树梢》ppt课件2
萧红《春意挂上了树梢》原文阅读
萧红《春意挂上了树梢》赏析
《春意挂上了树梢》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