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作文中心 >>高考作文指导 >>
2006年高考作文试题荟萃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8-04-29


会员:tangyong715 友情提供
 
2006年高考作文试题荟萃
 
一、全国卷Ⅰ高考作文题(黑龙江、广西等地区):
一只鹰抓了一只羊,被一只乌鸦看到了,乌鸦想学鹰抓羊,由于能力不够,结果被牧羊人抓到了。
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作文。
专家点评:
    这是《伊索寓言》式的故事,道理很简单,做任何事情,不要简单模仿,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大小来做事,要对自己的能力有所认知等。应该说全国卷二很符合考生的理解能力,对题意的理解不会造成障碍。从这些道理中我们可以想到很多种写法。一、模仿与创新。二、自我认知。三、认识自己与他人。四、聪明的代价。五、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从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来写,可以这样命题:一、给乌鸦练习本领的机会。二、善待弱者。三、像强者学习,应该鼓励。四、向乌鸦致敬等。总之,既然是话题作文,写作时只要符合题意中透漏出来的信息,都可以成文的。
二、全国卷Ⅱ(河北、河南、山西、海南)作文题
目前中国读书的人越来越少。1999年为60%,2001年只有52%。造成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在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说没时间,青年人说不习惯。还有的人说买不起书。相反网上阅读的人越来越多。1999年是3.7%,2003年已经有18.3%。
全面了解材料原则一个侧面和一个角度,自己确定题目和问题,字数800字。
专家点评:
    以“中国人读书调查”为话题,让学生了解当前中国人读书的现状,应该是一个比较不错的题目。它既能让当下马上将进入大学的学子有一个正确的读书观,也符合“世界读书日”的号召。此题宜辩证思考,在这个信息和网络日益发达的社会中,读书是否必须要到书店去买?网上阅读的利弊是什么?衡量读书的标准是什么?造成读者下降的原因是什么?等等,其实,考生可任选一个角度,都会有话可说,有话能说。但写作的时候考生要注意,切忌一棒子打死,偏向一方或否定其他。切忌行文缺乏构思和逻辑。不管怎么写,一定要能自圆其说。
三、全国卷Ⅲ(云南、贵州等省)高考作文题:书
给材料作文:阅读材料,以“书”为主题,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专家点评:
    全国卷(三)与全国卷(一)有一致之处。对于中国人均读书过少的现状,看来国家非常重视。一个国家要进步,一个民族要进步,要建创新型国家,要提高人才素质,读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世界读书日以来,很多国家和地区都看到了读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课堂内外》杂志社也连续三年举办“好书伴我行”活动,提倡“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其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养成会读书的习惯,并且读好书的习惯。所以,以“书”为话题,可谓用心良苦。这是一个时代话题,同时针对西部孩子读书偏少的现状,也是一个有地域性特色的题目。写此文章不容易偏题,但最忌泛泛而谈,人云易云。可以写读书的感受,痛苦和快乐,写好书对你的影响,写与书结缘的故事,写有关教材的东西等。要保持格调高尚,积极健康,一般不会离题。
四、北京:北京的符号
   许多城市都与能代表其文化特征并具有传承价值的事物,这些事物可以称为该城市的符号。故宫、四合院式北京的符号;天桥的杂耍、胡同的小贩吆喝是北京的符号;琉璃厂的书画、老舍的作品是北京的符号;王府井商业街、中关村科技园是北京的符号……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后还会不断涌现出新的北京符号。保留以往的符号,创造新的符号,是北京人的心愿。。  对此,请以“北京的符号”为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受或看法。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专家点评:
    北京的作文题目很有地方特色。要解读北京的“符号”,需抓住一点去写,要写出自己的感悟和理解。中学课本入选的《胡同文化》可以说是解读北京“符号”的典范文章。话题材料,其实已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写作思路。历史文化、民俗风景、发展前景、生活意识等都可以入文。可以写实在的东西也可以写精神的东西。
五、上海:我想握着你的手
上海地区高考作文题为:《我想握着你的手》。 (要求:不少于800字,不要写成诗歌,不要在文章中透露个人信息)
专家点评:
    这个题目很有生活的味道,应该手人人都可写,都能写。但是写好却也不容易,关键是对手的理解,这需要发挥我们发挥想象。题目中的你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群体,还一个是一种符号,一种象征。“我想握着你的手”这个句式里表达出“我”的一种渴望,一种理想。所以写作的时候要注意抒发真情。
六、天津:“愿景”
新华字典里有一个新词,叫“愿景”,请以“愿景”为题,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
专家点评:
    这个题目考的好像是对词语的理解,其实考的却是对生活、对人生、对社会的理解。愿景,是愿望的景象,表现了对未来的一种期望,是一种美好的状态。愿景也是不断地发展变化的,下一年你的愿景是什么?作文题目把考生引向了对自我和社会的思考的层面上来,是一个值得思索的话题!
七、广东:雕刻心中的天使
   一个雕刻家,正在一刀一刀地雕刻一块尚未成形的大理石,渐渐地,脑袋、肩膀都露出来了,雕出了一个美丽的天使。一个小女孩看到了,问:你怎么知道天使藏在石头里?雕刻家说:石头里本没有天使,但我是用心在雕刻。请以雕刻心中的天使的为题,写800字。
专家点评:
    题目既可以理解为“在心中设计好自己奋斗的目标”,也可理解为“塑造自身的心灵美”,第一种可以写成如何实现心中美好的奋斗目标,如脚踏实地,从小事着手,逐步实现奋斗目标,可以写成具体的事情,也可以写成议论文。“你怎么知道天使藏在石头里?”可理解为生活中应有发现美的眼睛。
八、福建:
话题任选作文创新思维课堂上,同学们各抒己见,先挑出3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①诸葛亮借箭未满十万支  ②戈多来了 ③留下一点空白 请同学们任意选择一个作为话题,题目自拟,体裁自选,不少于800字。
先读清信息:任意选择一个作为话题,题目自拟,体裁自选,不少于800字。
专家点评:
    这应当是比较开放的话题,但前提是对平日对课本的熟悉,起码得知道《草船借箭》跟《等待戈多》的故事,否则,文章是无法写的。一般来说,大家会认为“留下一点空白”这个话题更好写一点。但事实上,三个话题都是相当开放的,都是考生可以放飞想象力的翅膀的。
先拿“诸葛亮借箭未满十万支”来说,考生们只要忠实于原来故事的基础上,任意发挥你的想象力,言之有理皆成文嘛!可以做一番推理,同样,也可以直接说“诸葛亮借箭9999支”,那么剩下的一支是什么呢?是曹操的智慧,还是诸葛亮的“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如果你能够考虑到这一层面,那么,写出更为开放,更为新鲜的文章也就不难了。
    其次,我们拿“戈多来了”这个话题来说,考生既可以直接对《等待戈多》写序,也可以写单独写写这个“戈多”,关键是要理解“戈多”的寓意,理解戈多在西方现代词汇当中所代表的意识形态。戈多可以是时间,时间是永恒的,连续的,不肯停留的;“戈多”可以是死亡,人一生下来就在逐步走向死亡;“戈多”还可以是虚无;还可以是“欲望”;甚至还可以是西方的上帝;更甚者,“戈多”可以是脑海中的一个虚构,“戈多”来了是否是梦或者幻象的出现呢…….那么,这样去考虑,还有什么不能写呢?
    至于“留下一点空白”就更好写了,生命是连续的,但当我们回忆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空缺,这是否就是大家所说的空白部分。留下空白,看似是一种缺陷,实际上又何尝不是一种美?这是其一;其二,法国怪才作家马拉.埃梅写过一则故事,讲述一个主人公没两天活一天,中间一天是死亡的。这个故事很荒唐,但充满了想象力和智慧。这死亡的一天不正式生命的空白吗?其三,很多人是在白白浪费时间,这种空白岂不可惜?从而将话题抛向质问,这种留空白的价值到底何在?其四,空白即没有,即缺失,那么维纳斯的断臂是不是一种空白?雕刻家罗丹所提出的残缺美是不是一种空白……..只要开动想象力的马达,任何题目都是可以写出好的文章来的。
 九、重庆:“走与停”
走与停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会引发我们对自然、社会、历史、人生的思考和联想,请以“走与停”为题,写一篇6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专家点评:
    这是一个辨证的题目,走和停看似是矛盾的,但是两者之间却有紧密的联系。停是为了走,走是为了停。停停走走才能享受人生途中更好的风景。美好的风景永远是下一处,所以我们要一直走;美好的风景总会在我们走的过程中,在拐弯的地方凸现出来,所以我们要停下来,好好欣赏。今年重庆的题目和浙江的题目有点神似,都体现出了一种辨证的思维。作文中,一定要把这种辨证的观念融入进去,否则是很难得高分的。
十、山东:寓言故事
材料:一个寓言,星星在人们的心目中是珠宝、钻石和一切美好的东西,人们总想登上月球和星星,然而当人们踏上月球的时候才发现,月球和我们的地球一样有山有土是凹凸不平的。从这则寓言中你感悟到了什么呢?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除散文以外文体的作文。
专家点评:
    注意:散文以外文体的作文。就是说不能写成散文。材料作文的一个好处就是,只要围绕材料给出的信息,任意发挥都不算跑题。事实上,只要吃透上面一段话,大家就会明白这个话题还是很容易写的。很容易想到的就是:距离产生美。但仅仅想到这一层面还是不够的。我们再进一步阅读材料,便会发现:是不是一种想法得意实现,便会发现原来自己所追求的东西只是一片空白?至少是遗憾。那么,我们很容易想到欲望的膨胀、复仇的后果等等等等。如果我们构思小说来完成本题目,那就可以写上千万篇不一样的文章来。本题目重在吃透材料。当然,能够理解到“距离产生美”这一层,并加入发挥,也还是不错的。
十一、湖北:“三”字成语的启示
成语:三思而后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举一反三……,从以上带“三”字的成语中,能给你什么启示?
专家点评:
    成语:三思而后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举一反三……,从以上带“三”字的成语中,能给你什么启示?
    “三”在材料当中泛指三以上的任何数字,指多的意思。这样,很容易想到集合,想到集体。想到很多的人,人一多,故事也就多了起来。你看,这样一来,不就好写了吗?喜欢小说文体的考生自然可以大大发挥一番。不过,只要善于讲述故事,也就不难写。要是喜欢写议论文,那么,沿着材料发挥,也是可以的。
    再换一种思维:三就当作三。三是个奇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一日三餐;一月三询;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三兄弟养不活一个爹……..
    只要敢于想,只要忠实于材料,就可以发挥,就可以写出不一样的作文来。
十二、浙江:生有所息生无所息
   据《列子》记载: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古今中外,还有诸多相关的论述,例如:   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办法。(康德)   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歌德)   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劳农夫以休息之。(《吕氏春秋》)   休闲不是偶尔玩一次一次,而应是人们三分之一的生活。  人们应该学会超前休息,也就是说在疲劳之前,适当休息效果最佳。(医学专家)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生无所息/生有所息 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可任写一个方面,、也可兼写两个方面;2、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少于800字。5,不得抄袭。
专家点评:
    “生有所息,生无所息。”,关键是看“息”在何处。作为处于社会生活的一分子,学生应好好学习,工作了的人应辛勤工作。当然,这宽泛了一些,考生还可以从小处着笔,如写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从中得到的享受,交到的朋友。比如,作为一个高中生,阅读课外书,给了你学习哪些帮助。
十三、安徽:“读”
社会是一本书,人是一本书,自然是一本书,父母同学都是一本书。“读”是了解,是探索,是超越,从读书中能够思索、感悟和品味,以“读”字为题写篇作文,文体不限,800字以上。
专家点评:
    安徽的题目比较大众化,很贴近学生,又包含了一定的哲理,让考生都能有话可说,写成议论文、小说、散文都比较好操作。此题的关键是不能把思维局限于读一般的书籍这个范围,正如话题提示中说到的这个“书”可以是社会,可以是人生,可以是自然,可以是父母同学,这些“书”都需要用心去读,这时的“读”就上升到了一种思索、感悟的高度。如果只限于用眼睛去“读”肯定是很难“读”出高分来的。
十四、湖南:以“谈意气”为题写议论文
以“谈意气”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专家点评:
    湖南卷有一定的难度,其难度主要在于考生对于“意气”的理解,可以说对“意气”的理解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意气”的解释有三点:1、意志和气概2、志趣和性格3、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果考生能准确的理解到其中任何一点意思,成文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当然,考场上是不能带词典的,所以考生对“意气”的理解不可能如此全面,这时可以采取“组词法”,如第一个词义可以组词“意气风发”、第二个词义可以组词“意气相投”、第三个词义可以组词“意气用事”,如果能想到这几个常见的词语,再由这几个词语发散开去,那么以“意气”为题作文就显得容易了。
另外,千万不要把这个“意气”与“哥们义气”的“义气”混淆,不然写偏了题就悔之晚矣。
十五、江苏:以“人与路”为题作文
   有人说,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也有人说,世界上本来有路,走的人多了,反而没路了;有人说……   请以“人与路”为题,写一篇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专家点评:
    本题看似开放,实际上,出题者给大家设置了一个圈套。圈套在于鲁迅的一段话。如何将“人与路”写好,首先的突破鲁迅的说法。
路可以是现实的路,也可以是心路。如果是心路,那么所有的心路历程都可以着笔。
喜欢写议论文的人也可以写出不一样的文章来:比如,路是不是对人的承诺?人是不是对路的承诺。没有了人,路也就不存在。没有路,人也就寸步难行。人与路既矛盾又统一。
再者,还可以继续放飞想象力:路上的故事。
十六、江西:燕子减肥
   雨燕孵化之后很胖,飞不高,雨燕的妈妈要求它加强锻炼减肥,这样才能展翅高飞。请以“雨燕减肥”为话题,题目自拟,题材不限,800字。
专家点评:
    燕子要减肥,是因为影响了飞行。“雨燕减肥”这则小故事体现出来的实质就是要摆脱束缚达到一种更好的状态。解读了这个话题,你就可以这样来入笔了:丢掉心理负担,轻松考试;走出过去成绩的辉煌,重新认识自己,创造另一个奇迹;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吧;换一种眼光,创新地做每一件事......总之,要写出一种经历,写出一种认识。
十七、四川:“问”
   作文题目:生活中,有许多疑问,有人好问,有人不好问,以问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专家点评:
    可以有两种思维。“问”是高中生最平常不过的一种生存状态,每天一套套高考题的狂轰乱炸,总有很多题有疑问,与老师探讨,甚至与同学竞争谁先问老师。考生可以从你生活入手,写你们班你争我赶、积极向上的学习状态。
也可以从虚处着手,人类正是有了疑问才有发明创造,推动社会进步,写成议论文。
十八、辽宁地区高考作文题为:《肩膀》。
专家点评:
    肩膀是大家都熟悉的,是让大家都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同时,肩膀的寓意又是相当狭窄的,这就要求大家放飞想象力的翅膀。因此,如何在夹缝中走出一条康庄大道,首先需要突破的是就是想象力。
    牛顿说:我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舒婷说: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的肩膀上痛苦一夜。
    牛顿眼中的肩膀是基础,儿舒婷眼中的肩膀便有了突破,它是依靠,也是价值的体现。同样,我们要写好肩膀,就是要超越这些普通的理解方式,肩膀是人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将写肩膀的难题转移到写人。人是多样的,人的情感更是丰富多彩。因此,转移和想象力在写肩膀的时候是极为重要的。
    比如,我们可以写维纳斯,断臂的维纳斯的肩膀;还可以写荷马史诗中的海伦的肩膀等等。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议论文写作方法技巧ppt课件
2022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高考作文出彩有技巧
2022年浙江省各市高三下学期作文题目汇编
“个人修养对外部环境的积极影响”话题作文导写及范文两篇
2022年湖北省各校高考模拟作文题目及范文
2022届武汉高三二月调考作文“朱光潜先生《谈美》”导写及范文
2022湖北三月调考作文:“逃离倦怠,呼唤健康”主题演讲稿(解析、标题、佳作)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二模作文题目汇编
山东省各地2022届高三模考作文汇编
作文指导:议论文论据的收集与整合ppt课件
高考作文指导:议论文的分析ppt课件
议论文写作之开篇破题pptx课件(43页)
北京市2022届高三各区一模微写作题目汇编
审题立意训练ppt课件
新高考之《红楼梦》微写作专练
高考材料作文的点题扣题技巧ppt课件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选择题60题练习
2021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上期末写作汇编
2022届高三各地最新模拟作文试题及范文
作文讲评“感谢拥有,感谢没有”ppt课件
2021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作文
材料式议论文写作指导(一)选准角度,确立论点——-审题立意ppt课件(二)
材料式议论文写作指导(一):选准角度,确立论点——-审题立意ppt课件
演讲稿的写作ppt课件
2021年北京市各区高二上学期期末微写作汇编
高考漫画作文坚持原则ppt课件
2021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汇总
2021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二模语文作文题目汇编
时评ppt课件
2021年北京市语文高三一模微写作汇编
2021届高三四月模拟考试热点作文题目
2021届上海市各区高三二模作文题汇总
2021年北京市语文高三一模作文题目汇编
高考二轮复习中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与议论文写作增分方法探讨ppt课件
2021年广东省高三一模作文题目汇编
高考复习:独立春风看牡丹------ 作文题型
2021年浙江省高二语文期末作文题目汇编
2019--2020学年北京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作文题目汇编
用思想点亮观点——观点三维生成法及运用ppt课件
2021年北京市各区高二(上)期末语文作文题目汇编
2021年高考作文有关春晚押题预测
厚植家国情怀,写好高考作文--高考作文审题立意ppt课件
高考作文专题提升思维导图
2020年12月最新全国各地高考模拟作文及最佳立意选编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