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七子之歌》教案4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8-05-27


    《七子之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着重引导学生体会儿女离开母亲\'太久\',渴望回归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握教学设计>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 
     上课前,请同学们先听一首歌,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小声唱。(放音乐《七子之歌》) 
     这是一首什么歌?(《七子之歌》)对,这是大型电视纪录片《澳门岁月》中的主题曲,歌曲朴素真挚、深刻感人,引起中国亿万同胞的强烈反响,大家听了这首歌后不禁潸然泪下。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这首歌的歌词并非为澳门回归而写的新作,它是七十多年前一首题为《七子之歌》的组诗中的第一篇,其作者就是已故爱国学者、诗人闻一多。 
     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这首诗歌《七子之歌》(板书:七子之歌* 闻一多)请齐读课题。同学们请看,这个课题和我们以前学习的教学设计>文章课题有什么不同?(加了注解号了)对课文做了怎样的注释?(学生来念101页)从注释你知道了什么?(本文是作者1925年3月留学美国期间创作的一组组诗,共七首。教材选用了其中的三首,另外四首分别是《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七子\'指的是什么?(中国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九龙、广州湾和旅顺大连这七个地方)(出示实物投影地图:指出这七个地方。)大家看这七个地方如同祖国母亲的七个孩子被侵略者掠去,他们曾经受尽了列强的欺凌,生活在水深火热的苦难当中。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澳门》和《香港》。 
     (板书:澳门 香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放录音)请同学来听录音,课文中有许多难读的生字词,同学们听时一定要注意。 
     2、请同学用自己最好的读书姿势再来读课文,遇到难读的生字词同位可以互相交流。 
     3、先来交流同学们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课件出示:澳门 香港 灵魂 凤阙 吞咽 哭泣 号啕  
     (1)指名读,全班订正(解词:凤阙:宫殿 号啕:大声哭泣) 
     (2)指名领读。 
     课件出示难读的词:襁褓 掳去 黄豹 狞恶 啖着 
     这些是本课难读的词,想来挑战吗? 
     (1)指名读,全班订正(解词:襁褓:包裹婴儿用的东西。掳去:抢去 狞恶:非常凶恶) 
     (2)指名领读。 
     4、教师小结过渡:同学们生字词掌握得很好,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澳门》这首诗。 
   三、深入理解、体会感情 
     1、学习《澳门》 
     (1)请一位同学读第一首诗。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自己从这首诗中能体会到什么?(澳门离开母亲的太久了,渴望回归的强烈感情)从哪体会到的?(板书:太久了 梦寐不忘 我要回来)  
     太久了?有多久?(三百年)在这三百年里,他们抢去的是我的肉体,但抢不去的是什么?(我的灵魂、我那颗中国心) 梦寐不忘。(睡觉做梦都不忘记)多少年来我梦寐不忘自己的生母。同学们请你们想想,当你们离开自己的妈妈一天、十天、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你会怎样?三百年这是一段多长的时间,这又是一种多深的母子情啊?你能感受到吗?还从哪你能体会出来?\'我要回来\'你能用读让大家都体会到儿女飘泊在外渴望回家的那种强烈感情吗?谁还想来试试?(齐读。)同学们,你们想去了解澳门吗?让我们看一段录像。 
     澳门,自古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侵略者在澳门犯下的罪行令人愤慨,中国同胞所受的侮辱令人愤怒,那种想念祖国、渴望回归的情感在闻一多的笔下跃然纸上,同学们你们能有感情地读这首诗吗?(指名读 、教师范读(配乐)、男女生分读。) 
     背诵:(6人小组分句读,最后一句齐读,要求不看书) 
     小组汇报 
     过渡:《澳门》这首诗表达了儿女离开母亲也太久,渴望回归的强烈的感情,《香港》这个和澳门有着同样经历的\'孩子\',在列强的凌辱下,他离开母亲太久了,他是多么想回到母亲的怀抱,感受母爱的温暖。 
     2、学习《香港》 
     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自学《香港》这首诗。 
     我们就以感情朗读汇报交流。 
     感情读:小组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选出读得最好的同学读、小组成员齐读、男女生分读、每人一句表演读等。) 
   四、拓展 
     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两个\'孩子\'如今回到祖国母亲怀抱了吗?什么时候回归的?(香港:1997年7月1日 澳门:1999年12月20日) 
     2、出示课件:香港、澳门回归资料,教师介绍。 
     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灯火辉煌,举世瞩目的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这里的五楼大会堂隆重举行。1997年7月1日0时4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庄严宣告:根据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两国政府如期举行了香港交接仪式,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1999年12月19日午夜至20日凌晨,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葡萄牙共和国在澳门文化中心花园馆隆重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开始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20世纪20年代,刚刚从清华学校毕业的闻一多远涉重洋,到美国留学。在留美期间,闻一多目睹了美国种族歧视,深为中国同胞所受的侮辱而愤怒,使他更加怀念祖国,渴望回归,为了抒发自己这种强烈的回归情感,他写下了这首《七子之歌》,表达了澳门、香港等地的广大民众渴望回归的迫切愿望。 
     此时此刻,如果闻一多先生还健在,当他看到香港、澳门回归,他会有怎样的心情?是的,祖国统一不仅是闻一多先生几十年前的心愿,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共同心愿。 
   五、作业教学设计>设计: 
     1、把这两首诗的生字词写两遍。 2、感情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 
教学反思: 
  

                   《朱鹮飞回来了》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所要学习的生字、生词。 
     2、通过各种方式收集有关朱鹮的资料,了解朱鹮。 
     3、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交流与碰撞中理解课文内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5、了解科考队员们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发现并精心保护朱鹤的经过,培养学生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引发疑问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请同学们看我板书课题(朱鹮飞回来了)。 
     2、请同学来读一下课题,你认为应该怎样读就怎样读,谁来试试?(生读,或高兴,或惊喜,或如释重负。) 
     3、什么是朱鹮?你对朱鹮有哪些了解?为我们大家介绍一下吧。(介绍朱鹮) 
     4、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可能的问题是:朱鹮飞走过吗?朱鹮为什么飞回来了?是谁让朱鹮飞回来了?相机板书。)看来同学们对课题都有着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受,相信同学们通过学习会理解得更深刻,感受更丰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都预习课文了,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你都遇到了哪些容易出错的生字词,给你的同伴们提个醒。(按捺[nà] 腼腆 孵[fū]化等)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想,课文讲了怎样的一件事? 
     3、谁愿意来说一说,这篇教学设计>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用比较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记叙了一支科考队来到大山里,依靠当地群众寻找到濒临灭绝的朱鹮,并想方设法保护朱鹮,使朱鹮在自然保护区内顺利繁衍、健康生长的事) 
     4、同学们,课文以《朱鹮飞回来了》为题,那朱鹮原来是飞走了吗?课文中\'飞走\'指的是什么?(飞走,其实是指濒临灭绝) 
     (1)从哪里知道了朱鹮濒临灭绝?你能从书中找到依据吗?我看哪一位细心的同学最先找到了?(第四自然段中的一些句子:\'1978年,一份有关野生动物的紧急报告引起了亚洲国家的关注。……\') 
     (2)朱鹮为什么会濒临灭绝?原因可能都有哪几个方面?(板书:污染、捕杀……) 
   由此可见,朱鹮是即将濒临灭绝的动物,在世界上也是极为罕见的。(板书:擦掉问号) 
     (3)那为什么科考队又会来到陕西洋县呢?(他们认为那里森林茂密……) 
   因此,在那儿找到朱鹮的希望较大。 
     (4)它们找到了吗?(找到了) 
   三、品读课文,质疑问难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6―1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为了朱鹮能够\'飞回来\',小光和小伙伴配合科考队做了哪些努力?(小组同学交流此问题。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说说。) 
     (板书:宣传 寻找 保护) 
     1、积极发动――和小伙伴一起寻找线索。 
     组织有感情地朗读:(1)分角色读小光与小胖子的对话,谈感受。(2)再读,生评价。(3)师生合作读。(4)表演读。 
     小光从小胖那里得到了朱鹮的相关信息,于是第二天就陪着科考队员一起寻找朱鹮。 
     2、为科考队――带路寻找。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1―14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给你印象深刻的句子,看看你从中都体会到了些什么,并把你的感受写在句子的旁边,一会咱们一起交流。 
     他们来到一片稻田中隐蔽起来……以免干扰观察。 
     想象一下,除了这些困难,科考队员还忍受着哪些困难? 
     这两只鸟儿……踏破铁鞋,千辛万苦的寻觅终于有了结果。 
     为什么说是踏破铁鞋,千辛万苦的寻觅?(\'我国自从1964年在甘肃捕获一只朱鹮以来,一直没有发现朱鹮的踪迹。为了查明朱鹮在我国的生存情况,一支科考队到全国各地寻找朱鹮。\') 
     静候一旁的科考队员……珍惜的鸟儿。  
     比较:他们像守候着一只易碎的宝瓶一样,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悄悄地拍摄照片… 
     他们守候在这两只鸟儿的旁边,观察着,拍摄照片… 
     请同学们看屏幕,他刚才是说的这句话嘛?(不是)好不好?从第一个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全力保护――挖田螺泥鳅、抓小鱼小虾喂养体弱的小朱鹮。请学生读一读13自然段。 
   考察队员在朱鹮的巢边搭起了窝棚,忍受着风吹雨打、日晒虫叮,精心地观察、守护着这几只朱鹮…… 
     小光和小伙伴们也挖来田螺、泥鳅,捉来小鱼、小虾喂它。 
     保护朱鹮的仅仅是科考队员和小光吗?(还有老师、同学、村民们。所有的人都积极的参与到保护朱鹮的活动中来。) 
     现在,谁能说说朱鹮为什么能够\'飞回来\'?(有科考队员的努力,还有像小光这样热爱野生动物的小朋友的帮助,是所有人的爱把朱鹮给唤了回来。从根本上说,是这里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擦掉问号,同时画心) 
     4、请全班同学一起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情感深化 
     真可谓是失而复得的朱鹮啊!关于陕西洋县保护朱鹮的情况还有一段后话,想知道吗? 
     师读(配乐)《失而复得的朱鹮》(节选): 
     \'朱鹮近几年数量的迅速发展增加了我们恢复该物种的信心。但是回想拯救这一物种的经历,不禁令人心悸。如果考察队晚两年组织,如果这7只朱鹮未能成功地繁育,……。幸运的是这个物种被成功地保存下来,并扩大其分布区和其他的保护,希望这种几遭绝灭的物种能够永远在地球上繁衍生息,希望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欣赏到这种美丽的动物,并与他们相伴成长。\' 
     同学们,小光等人为拯救朱鹮所做的努力我们有目共睹,他们的行为又给了我们一些什么启示呢?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又能为保护野生动物做些什么呢?(生畅所欲言,板书)让我们向小光他们学习,从现在开始,保护身边的动物,爱护他们,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保护野生动物,做它们的好朋友!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地球永远生机勃勃,永远多姿多彩! 
   五、小结 
     同学们,其实教学设计>文章的题目饱含了作者的感情,通过我们对课文的学习,你从题目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最后,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课题:朱鹮飞回来了。 
   六、作业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球中还有哪些濒临灭绝的动物,了解他们的现状。 
     为保护野生动物写宣传标语,用实际行动保护野生动物。 
     推荐阅读:《中国地理》朱鹮篇 
   板书: 
           朱鹮飞回来了 
     飞走(?) →→→→→ 飞回(?) 
     环境 宣传 
     捕杀 寻找 
     食用 保护 
     濒临灭绝 快乐生活 
教学反思: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七子之歌——澳门》教学反思
《七子之歌——澳门》教案3
《七子之歌——澳门》教学设计2
《七子之歌——澳门》教案1
《七子之歌》教案7
《七子之歌》导学案3
六年级上《七子之歌》教学设计2
六年级上《七子之歌》教案1
《七子之歌》ppt课件4
《七子之歌》说课稿
诵读欣赏《七子之歌》导学案
诵读欣赏《七子之歌》ppt课件3
《七子之歌》学案
闻一多《七子之歌》mp3音频朗读
《七子之歌》教案6
诵读欣赏《七子之歌》教案5
《七子之歌》教学设计3
《七子之歌》教学实录
学习主题:诵读欣赏《七子之歌》ppt课件2
《七子之歌》教案2
《七子之歌》ppt课件1
《七子之歌》重点分析及知识点
《七子之歌》课后练习
《七子之歌》flash音乐欣赏
《七子之歌》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