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职高版《意大利蟋蟀》教案3
作者:   上传者:333333  日期:08-09-02


一、教学目的:
1. 了解拟人手法在说明事物时的作用。
2. 体会科学小品语言形象化的特点。
3. 理解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物的感情。
二、教学设想:
1. 通过阅读课文来了解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
2. 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作者简介;初读课文,弄清全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一、开场白:
蟋蟀鸣叫的声音人们大都听到过。蟋蟀,一名促织,中国北方俗名蛐蛐。黄褐色至黑褐色。头圆,胸宽,触角细长。雄虫前翅上有发音器,由翅脉上的刮片、摩擦脉和发音镜组成。前翅举起,左右磨擦,从而震动发音镜,发出音调。蟋蟀是中国东北地区、华北地区、长江下游和华南地区的重要农业害虫,它们破坏各种作物的根、茎、叶、果实和种子,对幼苗的损害特别严重。 
作者法布尔在这里带着欣赏、赞美的感情,介绍了意大利蟋蟀的生活习性、发声器官和发声原理。
二、作者简介:
法布尔,1823年12月22日生于法国南方阿韦龙省圣雷翁村一户农民家中。因家庭贫穷,4岁左右,父母送他到祖母家生活,7岁时接回家,送进村中小学,10岁时随全家迁入罗德茨市。中学阶段,家庭几度迁居,法布尔不得不做工谋生,无法正常读书。15岁时只身报考阿维尼翁市师范学校,被正式录取。毕业后担任初中教员,利用业余时间做动植物观察记录。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称他是\'难以仿效的观察家\'。
《昆虫记》是以大量富有文学色彩的科学报告材料组成的巨著,共10卷,220余篇文章。主体内容是对昆虫世界的观察和研究成果,同时也收入了一些讲述经历、回忆往事的传记性文章,若干解决理论问题的议论,以及少量带有科普知识性的文字。它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照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文字。它的文笔质朴,别有风味,读者非常广泛。
三、初读课文,理清结构及内容:
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1)概括介绍意大利蟋蟀的活动季节。 
第二部分(2-5)介绍意大利蟋蟀的形体特征和迷惑人的发声特点。
分两层:第1层(2)简要介绍意大利蟋蟀的形体特征和习性。
第2层(3-5)描述意大利蟋蟀的发声特点。
这一层写得较为具体细微,正是意大利蟋蟀这种不同异常的发声,才引起了作者观察、研究的兴趣。
第三部分(6-12)介绍意大利蟋蟀的发声器官和发声方法。
分两层:第1层(6-8)介绍意大利蟋蟀左右两只鞘翅的构造和作用。
第2层(9-12)说明意大利蟋蟀发声能给人以幻觉的原理。
第四部分(13-16)描述作者倾听意大利蟋蟀鸣唱的感受。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全文各部分内容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及联系;科学小品语言形象化的特点。
一、各部分内容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及联系:
1.第三部分中6-8节交代得非常具体、细致。这些知识(左右两只鞘翅的构造和作用)本来有些枯燥,但作者运用了比喻和描述说明的方法,如把鞘翅的质地说成\'像葱头的无色皮膜\',把鞘翅的形状说成\'像侧置的弓架\',把翅脉说成是\'琴弓\',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说明效果。
9-12节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意大利蟋蟀发声给人以幻觉的原理,作者运用了比较法,用手指贴近被敲响的玻璃杯,以及各种乐器的制音器、消音器来比较,增强了说明的效果。
13-16节,不仅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而且用一些形容词,赞美意大利蟋蟀的鸣唱,如\'这虫类的鸣叫,不仅能产生距离幻觉,而且还具备以柔和颤音形式出现的纯正音色\'\'我的确听不出还有什么昆虫的鸣唱,能有意大利蟋蟀的鸣唱那么优美清亮\'\'惹人喜欢的响亮声音\'等,充分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昆虫的感情。
2.在课文中,作者常常不失时机地插入自己研究某类昆虫的动因的说明。前三部分本来已经将说明对象的情况介绍清楚了,第四部分就主要表现作者对意大利蟋蟀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正是在这种情感的推动下,法布尔不辞艰辛地投入了对昆虫的观察和研究,向世人展示了一个鲜为人知而又丰富多彩的世界。
二、科学小品语言形象化的特点:
1.运用拟人手法,增加了说明语言的趣味性。
如课文说家蟋蟀是\'乡间面包房和灶台的常客\';介绍两种蟋蟀不同的活动季节时说,春日\'有交响乐演奏家乡野蟋蟀献艺\',夏夜\'大显身手的交响乐演奏家是意大利蟋蟀\';在描述意大利蟋蟀的鸣唱时写道,这些\'军乐队队员\'\'躲在一簇簇小灌木里,彼此询问着,互相回答着\'\'它们可能都对别人的咏叹调无动于衷,而是在为一已之欢乐纵情歌唱\'等。
2.运用比喻手法,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说明的内容生动具体,便于感知。
如课文介绍蟋蟀的鸣叫时说,\'在闷热的夜晚,这演奏正好是一台优雅的音乐会\',说明蟋蟀鸣叫声的变化时说\'只要有一点动静,演奏家仿佛立刻就把发音器移到肚子里去\';写意大利蟋蟀的发声器官时说,两片鞘翅\'薄得像葱头的无色皮膜\'\'其形状像侧置的弓架\'\'其状宛如宽大的纱罗布船帆\';描述它们的活动时说\'茂密的野草莓丛和笃耨香树,都成了它们的乐池\'等。
3.运用适度的夸张、烘托气氛,渲染效果,增强说明语言的感染力。
一方面,作者把一些表现音乐艺术的词语毫不吝惜地运用到蟋蟀身上,如\'乐曲\'\'演奏家\'\'音乐家\'\'乐池\'\'演季\'以及\'交响乐\'\'牧歌\'\'夜曲\'\'咏叹调\'\'奏鸣曲\'等。另一方面,运用了许多绘声绘色的语句加以形容或描述,如\'陶冶人心的乐曲\'\'静谧怡人的夜晚\'\'它安安稳稳呆在低低的树叶上\'\'让寻找它的人摸不着头脑了\'等。
4.语言饱含着情感,增强了说明对象的吸引力。
除了以上所举各方面的例句外,作者还使用了一些具有鲜明感情色彩,表现欣赏、赞美之情的语句,如\'我们的苍白蟋蟀\'\'我的蟋蟀啊\'\'情趣盎然\'等。
三、布置作业:
练习一、二、三、四。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意大利蟋蟀》教案4
《意大利蟋蟀》教学设计2
《意大利蟋蟀》ppt课件2
《意大利蟋蟀》flash课件1
《意大利蟋蟀》教案1
《意大利蟋蟀》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