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济南的冬天》教案及练习
作者:   上传者:333333  日期:08-09-04


《济南的冬天》课文全解
【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
一、字词积累
贮zhù蓄:存放、储藏。
澄chéng清:文中指清澈明亮。
镶xiāng: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住另一物体的边缘。
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安适:安静而舒适。
空灵:文中指透明的,不可捉摸的。
水墨画:中国画中纯用水墨的画。
二、相关背景:
1、关于作者
老舍(1899~1966)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满族,北京人。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赴汉口和重庆。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在创作上,以抗战救国为主题,写了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1946年应邀赴美国讲学1年,期满后旅居美国从事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应召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参加政治、社会、文化和对外友好交流等活动,注意对青年文学工作者的培养和辅导,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
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文博士》、《骆驼样子》、《火葬》、《四世同堂》,《鼓书艺人》、《正红旗下》(未完),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剧本《龙须沟》、《茶馆》,另有《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诗选》、《老舍文艺评论集》和《老舍文集》等。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优秀长篇小说《骆驼样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致,取材较为宽广,其中的《柳家大院》、《上任》、《断魂枪》等篇各具特色,耐人咀嚼。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2、相关背景
老舍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原为一系列直接描写济南风景名胜的长篇散文《一些印象》中的第五节,此文虽系节选,但能独立成篇。
【整体感悟】
一、谋篇立意
这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散文。文章生动而真切地描写了冬天济南气候温和、山青水绿、度冬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二、文章脉络
全文共5段,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作者从自己感受的角度总括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第二部分(2~5),分写济南的山和水。
先写山:阳光朗照下的山慈善(2);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3);城外远山如诗如画(4)。
再写水:水藻之绿,衬托水之清澈、透明(5)。
顺着“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这条主线,紧扣着“山”和“水”,作品接着铺展了幅幅淡雅的山水画。
第一幅是小山摇篮图。作者先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个“理想的境界”,何等恬静,何等明媚,对济南的地理环境,作者只用一句话就写准了:“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
第二幅是雪霁初晴图。济南的雪一点也没有抹煞暖冬的光彩,反而把冬天的“温晴”越发显露了出来。因为那只是“小雪”,连“矮松”都罩不住,反而由于白雪的衬托显得“越发的青黑”。更令人称奇的,是小雪给大自然增添了迷人的色彩,真是一幅动静相间的水墨淡彩啊!
第三幅是空灵水晶图。济南素有泉城之称,所谓“家家听泉,户户插柳”。因此,作者就借“水”来写出济南冬天的暖和:“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藻上冒着点热气。”在作者笔下,这样的水岂止是有生命的,而且是有感情的。作者的手法也实在是巧妙,这里他没有直接写天气的暖和,便是却让人感受到了温暖。但作家的视线又转向一个更广阔的天地了:“澄清”的水同“蓝汪汪”的天浑然一体,“整个”地成了一块“空灵的蓝水晶”。这样,作者就从水写到天,以至概括了整个济南,与首段相响应。
三、问题探究
⑴本文布局谋篇层次井然
文章开头一段,写济南冬天的天气,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和北平冬天多风、伦敦冬天多雾作对比,突出它的“温晴”,赞誉是个“宝地”,赞扬了济南独具一格的风貌。这是贯串全文的主线,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都与此相联系。
第二段开始,“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是个重要的过渡句,转到对冬天山、水的描写。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较好地向读者展示了济南冬天特有的风貌。
⑵文章较多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
文章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地表现了济南冬天的特点,寄寓了作者的赞美之情。比如:“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先直接把雪说成是“白花”,顺势把“顶着一髻白花”的矮松比作“日本看护妇”,把无生命的雪、静止的松树都写活了。又如把小山比作“小摇篮”,把山坡上小村庄的雪景比作“小水墨画”,把整个冬天的济南比作一块“蓝水晶”,无一不小巧秀丽,用来比喻济南不高的山,不冷的冬天,是恰到好处的。
拟人的句子更多,明显地透露出作者的情怀。如把济南城说成是“缓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本来是没有生命的静止的东西,作者却用生花妙笔把它们写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⑶寓情于景
好的写景散文总是景中有情,情与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本文用大量文字描写济南的冬景,却处处流露出作者深深的赞美之情。在文字表达上,有时是直接抒发感情。如开头一段,通过三个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二是创设意境,流露深情。三是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热爱之情。如“树尖上顶着一髻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等,不但写出景物的外形,而且饱含喜爱的感情。
⑷课文的语言特色
老舍是一位语言大师。他的作品语言朴实简练,通俗风趣,颇有口语韵味,读来如闻其声,自然亲切。这篇短语言也反映了这个特点。本文是这样开头的:“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了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多么自然!又如像“请闭上眼睛想……”“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在用词方面,作者常选取很有表现力的口语词,如“宝地”“出奇”“准保暖和”“着落”“干啥”“一道儿”等,都是经过提炼的口语词,颇带京话韵味,很有生气。
⑸请说说作者是如何描写“济南的冬天”的?
本文不断地变换观察的立足点,多角度地描绘济南的城、山、水,突出了冬天的济南处处舒适、气候温晴的特点,富有整体性和层次感。例如描写济南全景,作者先俯瞰,然后仰视;描绘雪后的山景,作者是远眺;描写冬水,又由俯视到仰视,再进而纵览。又如:“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一段,作者依山写景,采取“山上”“山尖”到“山坡”“山腰”等不同的观察点,对各个细部的情态进行工笔细绘,不但形似,而且神似,十分生动贴切。
【练习解答】
第一题:设计此题是为了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品味感情主旨,答题时须从大处着眼。
济南的冬天的特点是“响晴”“温暖”。作者围绕这一特点,从三个方面写济南的冬天。先通过对比,总写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赞扬济南是个“宝地”。然后写济南的山,由济南的地理环境想象小山充满温情,再写到雪后的山景等。最后写济南的水,写出水的澄清和多情,充满赞美之意。
第二题:设计此题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作品中流露出的情感,让学生从品读文本人手去挖掘情感。
作者热爱冬天的济南,对她充满赞美之情。表现这种感情的语句很多,如“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等。
第三题:设计此题是为了引导学生注意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体会他们的使用效果。答题时应从修辞的作用人手,体会作者描绘出济南冬天的什么特点,落脚在作者流露的感情上。
如第2小题,这段文字写小雪覆盖的山坡。“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一句真是神奇之极。“山们”运用了极含感情的拟人手法,“带水纹的花衣”照应了“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突出是小雪,而不是大雪或中雪。“穿”字准确表现了雪、草覆盖山坡的状态。写山腰,“害了羞”三字用拟人手法描绘了夕阳斜照薄雪娇美的情态,还是扣住了“小雪”与“奇妙”来写。进一步点出了“妙”字。
第四题:设计此题是为了帮助学生积累名篇名句,对学生的思想、语言进行熏陶渐染。
【类文品读】
济南的夏天
郭奕明
①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我觉得,用这句话来形容济南夏天的天气,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②暑假里的一天,天气热得厉害。太阳毒辣辣地烘烤着大地,整天没有一丝风,护城河旁的柳树垂头丧气,没有一点儿生气;知了拼命地叫着“热……热……”;地面上连只蚂蚁也难寻——它们也受不了这热魔。
③就这样煎熬了一整天,到了傍晚,天还是这么热。
④突然,柳条稍微动了一下。谢天谢地,终于起风了。一会儿工夫,风大起来了,吹得尘土和纸屑乱飞。我高兴地跑出去,享受这珍贵的凉风。看天上,好像是天公不小心打翻了墨水瓶,浓浓的乌云迅疾地盖住了半边天。
⑤风一阵紧似一阵,可是那整整一天积攒下来的热浪却总也赶不走。“啪嗒”,一个凉凉的东西打在我身上,雨!而且这么大的雨,刚开始下,雨点就有五分硬币那么大!雨点不断地往我头上落,头上顿时感到凉凉的,真痛快!那讨厌的热浪仍然缠着我的腿和脚,马路仍然烫人。
⑥雨,越下越大了,最后一丝热气终于被‘‘驱逐出境’’了。密集的雨点砸到人身上,还真有些疼呢!我真像一只落汤鸡,赶紧往家跑。这时,雨更大了,窗外只见白晃晃的雨水,没头没脑地往下浇。那一排柳树闪着翠绿的颜色,使劲地左摇右摆,像是在狂欢;天上电闪雷鸣,像是在快乐地欢呼!
⑦过了半个多小时,雨下小了——更小了。最后只是轻轻地蹦雨星。天晴了,云散了。天空碧蓝碧蓝的,那、陕要落山的太阳,又露出了笑脸。柳树经过风和雨的洗礼,显得更加青翠欲滴。
⑧济南的夏天就是这样——多变。
1.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
2.作者是怎样描写夏天的闷热的?请简答。
3.第④段中从哪几方面描摹了暴风雨的即将来临?
4.第⑤段描述出了雨      、      的特点。
5.暴雨后,文中又描写了哪些景物的变化?有何作用?
6.划分层次,使用符号标明正确的是(  )
A.①一②/③一⑥/⑦一⑧
B.①一③/④一⑥/⑦一⑧
C.①/②一⑥/⑦一⑧
D.①/②一⑦/⑧
(参考答案:1、总领全文 2、侧面烘托,以“柳树垂头丧气”“知了热得很难受,拼命喊叫”的描绘,给人以炙热感。 3、声、形、色 4、疾、猛 5、“云散”“天蓝”“快要落山的太阳又露出了笑脸”。作用:既反映了济南夏天的特点“多变”,又交代了时间。 6、D)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济南的冬天》ppt课件(30页)2
《济南的冬天》阅读练习及答案(11)
《济南的冬天》ppt课件(26页)2
《济南的冬天》阅读练习及答案(10)
《济南的冬天》pptx课件(37页)
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练习题2
《济南的冬天》ppt课件(24页)4
《济南的冬天》ppt课件(42页)
《济南的冬天》思维导图(13页)
《济南的冬天》表格式教案(2课时)
《济南的冬天》ppt课件(37页)2
《济南的冬天》ppt课件(25页)3
《济南的冬天》pptx课件(30页)
《济南的冬天》ppt课件(35页)2
《济南的冬天》pptx课件(36页)2
《济南的冬天》ppt课件(20页)3
《济南的冬天》课后习题及答案
《济南的冬天》知识点梳理
《济南的冬天》知识点
《济南的冬天》pptx课件(第二课时)
《济南的冬天》ppt课件(10页)2
《济南的冬天》pptx课件(34页)
《济南的冬天》指导教学书
《济南的冬天》ppt课件(7页)2
《济南的冬天》pptx课件(12页)
构建理想课堂有效教学框架《济南的冬天》教案
《济南的冬天》ppt课件(22页)2
《济南的冬天》ppt课件(13页)2
《济南的冬天》ppt课件(10页)1
《济南的冬天》pptx课件(16页)
《济南的冬天》pptx课件(38页)2
《济南的冬天》表格式教案34
《济南的冬天》辅导练习
《济南的冬天》ppt课件(40页) 2
《济南的冬天》所有词语解释
《济南的冬天》教案32
《济南的冬天》ppt课件(19页)3
《济南的冬天》ppt课件(31页)2
《济南的冬天》ppt课件(39页)含音频
《济南的冬天》表格式教案33
统编教材《济南的冬天》ppt课件(21页)3
《济南的冬天》pptx课件(36页)
《济南的冬天》ppt课件(32页)4
《济南的冬天》ppt课件(58页)
夏丐尊《白马湖之冬》阅读练习及答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