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七年级上(初一上) >>期中考试 >>
2008-2009学年度施秉二中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
作者:龙金保  上传者:admin  日期:08-12-02


无答案!
作者EMAIL:sbezljb.@123.com

2008-2009学年度施秉二中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检测
语 文 试 题
亲爱的同学们,金色的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经过半期的七年级初中学习生活,相信你已经有了特别的进步,请将累累硕果记录在这张试卷上吧!你会惊奇地发现你有多棒:学会自信,见解独特,想象丰富……赶快动笔吧!仔细审题,冷静做答。老师期待与你一起分享成果!
温馨提示:1、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注意审题,不要漏题哟。
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2分,请将正确答案写在下面答题框内。)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迸溅(bèng)  丘壑(hè)   洗濯(zhuó)  擎天撼地(qíng)
B、倔强(juè)    堕落(duò)  贪婪(lán)   项为之强(jiāng)
C、着落(zhuó)  憔悴(qiáo)  栖息(xī)   玲珑剔透(tì)
D、颤抖(chàn)  给予(ɡěi)   薄烟(báo)   头晕目眩(xuàn)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新来的公安局长办案注重实据,明察秋豪,许多歹徒闻之色变。
          B、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情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C、他到我班就读已两年,但至今学藉未转。
D、要想买学习用品,请到步行街文汇总店。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从他上学的那天起,语文对他产生了浓厚兴趣。
B、我将妈妈一张笑脸和一句句言语摄入镜头,制成相册。
C、为了防止大灾之后无大疫,医务人员日夜巡查,吃住都在堤岸上。
D、谁能说我们不是得益于平时的刻苦训练呢?
4、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但我们苦熬着,牙龈咬得酸痛。
B、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终生。
C、当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
D、云台山奇山怪石,风景迷人,真是巧夺天工啊。
5、填入下面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关联词是:
                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       往往令人无法捉摸,      ,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精彩有力,       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A、因为   所以    然而   更         B、虽然    也    但是    却
C、即使   就      然而   还         D、即使    就    所以    却
6、下列作品、作者、朝代(国籍)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享特——美国
B、《洛南的冬天》——老舍——现代
C、《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代
D、《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明代
二、阅读展示:
(一)《春》(选段)(16分)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7、请给本段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2分)
    8、本段中,作者调动了多方感觉,绘声绘色地描绘出春花竞放的景象。其中:
       A、从视觉角度写景的语句是:                               (2分)
B、从听觉角度写景的语句是:                               (2分)
C、从味觉角度写景的语句是:                               (2分)
9、“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句话运用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                                                                  
                                                                    
10、“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中“闹”字有什么好处?对表现春花有什
么作用?(3分)
 
        答:                                                                    
                                                                            
11、在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春天景物的优美诗句。请你用一句古诗词来表现本段的画面。(2分)
诗句:                                                               
(二)牵着母亲过马路(16分)
①周末下午偕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一定要上街买点好菜招待我们。母亲说:“你们回家来,妈给你们煮饭,不是受累,是高兴呀!”我便说:“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妈就买啥。”
②到菜市需要走一段人行道,再横穿一条马路。正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匆匆而行。年龄大了,母亲的双腿显得很不灵便。她提着菜篮,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我宽容地耐心地听她诉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母亲这把年纪,自然絮絮叨叨,别人不愿听,儿女们还能不听?
③穿过马路,就是菜市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她把菜篮挎在臂弯,腾出右手,向我伸来……
④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⑤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学校。母亲那时在包装厂上班。学校在城东,厂在城西,母亲担心我出事,每天都要送我,一直把我送过马路才折身回去上班。横穿马路时,她总是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的掌心,牵着手走到马路对面。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嘱:“过马路要跟着别人一起过……”
⑥20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已长成一双男子汉的大手,昔日的泥石路已经变成柏油路,昔日年轻的母亲已经皱纹满面,手指枯瘦,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她一生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像掠头发一样一一掠散,但永远也抹不去爱子的情肠。
⑦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对她说:“小时候,每逢过马路都是你牵我,今天过马路,让我牵你吧!”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农面对丰收的农田,像一个渔民提着沉甸甸的渔网……
12、第①段中写“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第⑦段中写“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
①母亲为什么喜不自禁?
答:                                                                       
②母亲为什么眼里闪过惊喜?
 答:                                                                       
13、第④段中“我的心灵震颤起来”的原因是什么?
 答:                                                                      
14、“我”周末回家做了些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分三点概括。
(每一点不超过8个字)
 答:                                                                       
15、第⑥段叙说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唯独母亲“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这样写采用了什么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答:                                                                      
16、下列叙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这篇散文的重点是写“我”牵着母亲过马路,文中也回忆了小时候母亲牵着“我”
的小手过马路的情景。
B、文中的母亲,不仅仅是“我”的母亲,也是包括读者在内的大家的母亲,同时
也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
C、这篇文章以叙事为主,精选了生活中一个片断,将炽热的感情寓于字里行间,语言平白如话,质朴无华。
D、文章最后一段连用两个比喻句,生动形象地表露了母亲欣慰、满足和喜悦之情,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17、这篇散文写得很感人,①你认为最使自己感动的内容是什么?②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或教育?(能恰当引用古诗文、语言优美者则更好)
答:①                                                                      
②                                                                     
(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8、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                             。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故:                           。
③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弘:                       。                                     
④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                       。                                     
19、下列句中“而”字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2分)
A、学而时习之     B、人不知而不愠    C、温故而知新    D、死而后己
20、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                                                                       
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                                                                      
21、对文言文中有生命力的词语我们不仅要知其意,还必须善于运用。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又要编杂志,又要跑发行,老李整天忙得不亦乐乎。
B、王明的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老师指出他基础不牢固,教导他学习应该常温故知新。
C、骄傲自满是求知的大敌,学而不厌才是学习的正确态度。
D、武斌同学学习成绩一直遥遥领先,这归功于他经常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勤奋好学。
三、综合运用:(16分)
22、根据提示默写:(6分)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其不善者而改之。”
(2)                      ,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  
                               。
(4)《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题的诗名是:                         
                              。
23、口语交际(4分)
(1)请根据下列语境,写出张琳的转述语。要求简明、连贯、得体。(2分)
李蓉是班上的语文课代表,因病住院,她的同桌好友张琳星期天到医院探望她。李蓉请张琳把自己写的作文转交给教语文的郭老师,并让张琳代自己向郭老师表示迟交作文的歉意,并希望老师接受批改。
第二天,张琳把李蓉的作文交给郭老师时,对郭老师说:“                     
                                                                        。”
(2)小明的爷爷过七十岁大寿,请你为小明拟一句祝福语:                     
                                                                         。
24、语文综合性学习(6分)
(1)请你为我校阅览室拟一句告示牌:                                (1分)
(2)根据你对四季的感悟,将上下文的句子补充完整。(2分)
春天是万紫千红,百花争艳;夏天是                                     ;
秋天是                            ;冬天是水瘦山寒,白雪皑皑。
(3)同学们,你进入初中学习已有两个多月的时间,相信你阅读了很多名著,请你写出一篇名著的名称、作者,以及朝代。(3分)
名著:                  作者:                朝代:                 
四、作文(48分)。
请认真阅读下列三个标题,任选一题作文。要求字迹工整,层次清楚,中心明确,语句通顺,字数在500字以上。
(1) 这就是我
(2) 我在         中学习语文
(3) 以“感悟自然”为话题,题目自拟。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温岭市五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
2020-2021学年上海市嘉定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深圳市2021年统编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北京市2020-2021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郑州市2021-2022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
海南中考新版式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
2021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半期检测试题
济南市长清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柳州市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期中段考试题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1年部编版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21年济南市长清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1年济南市历城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1年杭州市四校联考部编版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上期中考试复习知识点清单
部编版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七年级学习素养分析语文试卷
江苏省常州市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
珙县中学校2019年部编版七年级上秋期期中检测卷
杭州市余杭区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
广东省揭阳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题
2018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测试卷
2020-2021学年福建省厦门市部编版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0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复习题
部编版七年级上语文期中测试题
2020年北京市延庆区初一(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0年部编版初一上期中语文试卷
兴宁一中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中段考试题(2020年11月5日)
2020年什邡市城南学校初一语文上(统编版)半期检测题
部编版七年级上期中质量监测语文试卷
北京市2019—2020学年度部编版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测验试卷
2020—2021学年度部编版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铜山区2020年部编版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20年部编版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
2020年上海市金山区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上海市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七年级语文学业检测试卷
2020-2021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专项复习:句子的连贯
厦门市四校2019-2020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株洲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江西育华学校2020年部编版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卷
平顶山市韦伦双语学校2019~2020学年部编版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惠安2017秋部编版七年级上期中考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19秋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期中综合素质检测(一、二)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