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之死》教案10
|
|
作者:惠临123 上传者:admin 日期:08-12-21 |
作者EMAIL:huilin_008@yahoo.com.cn
第18课 杨修之死
●罗贯中
教学目标:
1.了解罗贯中与《三国演义》,了解杨修的有关史实。
2.引导学生自读本文,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3.分析理解杨修的死因,深入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4.学习本文通过典型事例来展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5.做人要谦逊自持,保持心理健康;完善健全人格。
重点难点:
重点:
1.分析曹操、杨修的性格特征,明确二人之间的矛盾。
2.学习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独特写法。
难点:
探讨杨修之死的原因。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以曽学过的有关三国的作品导入。
二、资料助读。
作者和《三国演义》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一说钱塘(今浙江杭州)或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相传是施耐庵的得意门生,才华出众。但时局动乱,政治腐败,才人志士流落荒野。罗贯中郁郁不得志,转而编著《三国演义》,以古鉴今,抨击时政。是继施耐庵之后,又一个以小说创作流芳百世的小说家。他广泛搜求了有关平话、戏剧和传说,参考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三国故事进行了再创造;以史实为基础,融合大胆而合理的想像和虚构,创作了“七实三虚”的历史小说巨著《三国演义》。罗贯中在这部巨著里,借叙述魏蜀吴三国征战的历史故事,对暴政作了愤怒的抨击,提出了自己的鲜明政治理想——仁政。这个观点形成全书鲜明的拥刘反曹倾向,使曹操和刘备两个艺术形象鲜明对比,互相衬托,以强烈谴责暴政,热烈颂扬仁政。
| |
| 标题: |
《杨修之死》教案10 |
| 文件大小: |
9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惠临123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