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七年级下(初一下) >>课文练习 >>
诗两首《秋天》《雪花的快乐》同步练习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9-02-07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鳊鱼(  ) 寥阔(  ) 枯涸(  ) 梦寐(  ) 惆怅(  ) 衣襟(  )

2.解释下列词语。

栖息:

清洌:

惆怅:

3.《秋天》一诗的第一节反映的是什么内容?

4.《雪花的快乐》中,诗人为什么将自己比喻为雪花?

5.《秋天》用一个个生动鲜明的画面,构成了一幅 (地点)的 图景。

6.对《秋天》这首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节写田园之秋,第二节写江渔之秋,第三节写心灵之秋;层次分明,意境深远是一首民族情韵十足的秋之诗。

B.第一节突出描写一个“静”字,“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有“鸟鸣山更幽”的韵味,“饱食过稻香的镰刀”也闲了起来,“肥硕的瓜果”像“栖息在农家”的一组水彩静物。

C.第二节诗突出描写一个“愁”字,“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的却是“乌桕叶”的影子,“芦篷上满载着白霜”,只好“摇着归泊的小桨”,这里“满载着白霜”失望的“愁”啊。

D.秋天来了,草野寥阔,溪水清洌,“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声何处寻?牧羊女的眼里、心里“梦寐”着秋天的甜蜜和甜蜜的清愁。

二、同步解读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下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7.选文描写了哪些秋天特有的景物?     、     、     、     。这些景物包括诗中提到的“清晨”、“露珠”、“幽谷”等意象共同组成了二幅有声有色有味有情的图画,“声”指     、     ;“色”指     、     、     ;“味”指     ;“情”指     。请你给这二幅图画命名:《 》、《 》,前者充溢着     、     的情调,后者营造出     、     、     的氛围。

8.诗歌的语言以凝炼为佳,即以最少的字表达最丰富的内涵。请仔细品味“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句中的“震落”、“满披”、“飘出”三个词语,它化用了《诗经》中的“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这些词让你联想到一幅怎样的图画?

9.描绘自然的诗歌经常使用拟人手法,以期营造出自然界的生机勃勃的情境,思考“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中的“饱食”之词,如果换成“割过”一词好吗?

10.这两节诗皆以一一为主,请分别找出每节诗中收束性的画龙点晴的句子:





11.这节诗开头描绘了哪些秋天特有的景物?     、     ,接下来就由写景转入 ,含蓄而微妙地表现牧羊女 的情怀。

12.怎样理解诗中划线的句子?

13.纵观整首诗,诗人将视野投向 ,以严整的韵律、谐美的节奏、清丽的语言营造一种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     、     、     的氛围。

三、美文赏读

听歌

何其芳

我听见了迷人的歌声,

它那样快活,那样年轻,

就像我们年轻的共和国

在歌唱她的 的青春;

就像早晨的 的阳光

因为快乐而颤抖在水波上,

春天突然回到了园子里,

花朵都带着露珠开放。

它时而唱得那样低咽,

像夜晚的喷泉细声飞射,

的月亮从天边升起,

微风在轻轻地摇动树叶;

它时而唱得那样高昂,

像与天相接的巨大的波浪,

把我们从陆地上面带走,

带到   的蓝色的海洋;

然后又唱得那样温柔,

像少女的眼睛含着忧愁,

和裂土而出的植物一样,

初次的爱情跃动在心头。

呵,它这样迷人,

这不是音乐,这是生命!

这该不是梦中听见,

而是青春的血液在奔腾!

14.请将“辽远、不朽、圆圆、金色”四个词语填人诗中空缺处。

依次是:

15.此诗抒写了自己听歌时的感受,但并没有说听什么歌,结合全诗,你认为诗人听的歌应该是什么歌?


16.诗人将听到的歌声分为 、 、 三个流程,并听声辨形,展开丰富的想象,推出了许多优美的意象,请具体说明是哪些意象?

17.本诗运用的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有什么好处?

18.下列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音乐是无形的,但诗人却用语言文字将其化为有形之物。

B.诗人以诗心去感应听到的歌,应该带着诗人全部的热情,全部的人生。

C.诗的最后一节说“这不是音乐,这是生命”,说明诗人将自己的生命融人了共和国的青春。

D.这首诗的风格细腻而华丽,在缠绵中含有一丝淡淡的忧郁。


(参考答案:

1.略 2.略 3.反映的是勤劳的农家丰收的情景。 4.略 5.乡村;秋景 6.C(“愁”不对) 7.伐木声、稻香、瓜果、白霜。伐木声、小桨划水声;金黄的稻子、瓜果、青色的鳊鱼、白色的霜;稻熟的香味;收获的愉快。《衣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松驰、闲静。宁静、悠远 8.秋天的清晨,幽深的山谷之中,丁丁的代木之声悠远地飘来,震落了草地上清凉的亮晶晶的露珠,真是一片世外风光。 9.这句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镰刀割稻子说成是镰刀饱食过稻香,一方面将镰刀拟人化,让人似乎品尝到稻熟的香气,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收割者收获的愉快。 10.写景①秋天栖息在农家。②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11.蟋蟀、白露,抒情,思念在整个夏夜里为她吹笛的牧牛少年。 12.这首诗用问句表达少女心中的朦胧的思意,“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虽不合逻辑,但鲜明而直观地表现了诗人追忆的夏夜抒情的激情与燥热,以及连带着的少年吹笛的悠扬,内心的期待。 13.乡野,清远、甜柔、静谧 14.不朽、金色、圆圆、辽远 15.诗人听到的应该是礼赞年轻的共和国的轻快歌声。 16.低咽、高昂、温柔;意象有“夜晚的喷泉、圆圆的月亮、巨大的波浪、蓝色的海洋、少女的眼睛、裂土而出的植物”等。 17.通感,诗人用大量的视觉形象来表现听觉感受,化抽象为具体,使听觉细致人微;色彩纷繁,充分展现了歌声全部的内容。 18.D)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同步练习
《骆驼祥子》第三章练习题
《骆驼祥子》第二章练习题
《骆驼祥子》第一章练习题
《卖油翁》知识梳理练习
《谁是最可爱的人》练习
《谁是最可爱的人》同步练习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检测练习题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同步练习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测试练习
《最苦与最乐》知识检测清单
《老山界》知识检测清单
《河中石兽》练习题3
《带上她的眼睛》练习题
《太空一日》练习题2
《伟大的悲剧》练习题2
人教版七年级下《古代诗歌五首》练习题2
外国诗二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练习题3
《一棵小桃树》练习题2
《紫藤萝瀑布》练习题2
《最苦与最乐》练习题3
《驿路梨花》练习题2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练习题3
《卖油翁》练习题2
《天上的街市》同步练习3
徐慧《星》阅读练习及答案
《天上的街市》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台阶》练习题2
《老王》练习题2
阿长与《山海经》同步练习2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