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作文教案 >>
写作《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教案1
作者:   上传者:%u4f1a%u5458%u6ce8  日期:09-02-19


写作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 

写作指导 
    每种事物都有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点,我们观察和描写一个事物,要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各个方面发现并表现它的特点。 
例如《巍巍中山陵》的作者准确地把握了中山陵\'巍巍\'的特点,无论是重点介绍建筑群体规模,还是详细介绍陵园的地理环境,具体位置,修建过程,都紧紧围绕这一特征,因而描写准确而又特色鲜明。 
    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要选好观察点。观察点就是作者观察事物的立足点。观察点可以固定在一处,也可以适当变换。 
例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先按游览顺序由远及近观察;为了仔细观察大碑座四周的雕像,又从东到北。这样观察点转移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了纪念碑。突出了纪念碑的特点:巍峨、雄伟、庄严。 
    写一篇介绍我们学校的说明文,仔细观察并准确描写出学校的特点,题目自拟。 
    我校的特点可以归纳为环境优美、布局精巧、结构合理等特点。此文只要能有条理,(按参观路线,或定点观察法)介绍校园;同时有意识地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来加强说明效果即可。建议学习《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采用\'盖帽\' 的形式,先点明特征。 
观察点无序或根本没有观察点是这次作文易出现的不足,先结合书中写作知识,体会如何选择观察点,思考如何确定观察点。可以选典型的,代表学校特色的,或中心位置为观察点,也可以按参观路径动点介绍,或二者结合。 

范文赏析 
    我的另一个“家”
    上地实验学校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上地环岛西南角,它内部建筑美观实用,布局紧凑,环境优美,现代化设施配备齐全。 
上地实验学校占地面积约 35144平方米,约有203名教职员工。40个教学班,共有学生 2000人。 
步入学校大门,左边就是初一年级所在的二号教学楼,共4层。它的外形美观、大方。内部是初一年级十六个班教室,每班有一台多媒体讲台,一台电视,一个监控器和二台制冷空调。特别在二至四层厕所设有二次利用水处理器,用上层洗手水冲下层厕所。将现代化设施与环保相融合。 
    校门的右手边则是充满神秘感的实验楼,它占地约2184平方米,配备有2间物理实验室,1间化学实验室及2间生物教室。是同学们向往的地方。 
    沿着甬路直走,便到了喷泉,它呈圆形,直径10米,深 0.6米,以循环利用的方法由水渠喷水。喷泉被四块草坪环拱着,草坪里有嫩绿的小草,有墨绿的松柏,有娇滴滴的小花,也有刚毅的假山,草坪四周是一圈小卫士般的地灯,傍晚时分,五颜六色的地灯便像彩带一般围绕着草坪。 
    由喷泉再向北,便是朴素、典雅的一号教学楼了。它共五层,其中第五层是2间音乐教室,在一层有美术教室、劳技教室、阶梯教室各一间,顺着宽大的台阶来到第二层,通道东面有一条空中走廊。 
    顺着空中走廊可以直接到达一号教学楼东侧的办公楼,它占地面积约2181平方米,设有德育处。会议室、广播室等,并有两套可独立工作的广播系统。 
    从办公楼的东门出来,可以看到操场的南门,走过那道门,眼前豁然开朗,离我们最近的是四条暗红色的跑道,跑道总长400米,周围设有下水孔。穿过跑道,走进操场,可以感觉操场的地面是有些弹性的,因为这是塑胶多功能操场。操场西面是领操台,领操台两侧是长长的看台。 
    沿着操场向北走,出了操场北门,右边就是宿舍楼,共六层,每层15个房间,占地面积约4200平方米,内设制冷双向空调。 
    顺着甬道向西走,在左手边有一扇不起眼的小门,通向地下室,那儿就是书的海洋--图书馆。里边有各类书籍:故事、科幻、诗歌应有尽有。 
    从图书馆继续向西走,便是建筑面积3290.66平方米的体育馆,它造型新颖、充满活力,极富现代艺术魅力,是学校里占地面积最大的建筑,耗资800万。它还与食堂连为一体。地下一层为食堂,可供初一十六个班800名学生同时就餐。 
这就是我们的学校,我的另一个\'家\'。

简洁明了,抓住特征。 
  
两处定点观察,局部点明特征,列数字说明。 

实验楼的确充满\'神秘感\'。 
  
开始动点观察,顺序十分清楚,适当描写,增添其可爱;\'朴素、典雅\'用得很好。 
  
  
可见体育馆也是同学喜爱之处。 
  
首尾呼应,抒发热爱之情。 
  
评析 第2段到第11段,这10个小段是文章的主体段落,它落实了这次作文的主要意图,这次作文主要训练两点:针对某一介绍对象(例如校园),如何安排说明的顺序,如何运用适当的说明方法。本文的主要优点: 
①顺序安排较合理。 
先采用了定点观察法:进入学校大门,就把门口作为一个观察点,左边,右边,分别介绍了二号教学楼和实验楼,然后采用了动点观察法:\'沿着甬路直走,便到了喷泉\',\'由喷泉向北,便是朴素、典雅的一号教学楼了\',\'顺着空中走廊可以直接到达一号教学楼东侧的办公楼\',凡此种种,每一自然段的开头均用了较为准确的文字。按参观顺序,以动点观察的方法一一介绍了学校的各种布局设施。 
以上两点是介绍建筑时常用的方法,我们所学的课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全文采用了动点观察法,而在介绍碑身时即站在第二层平台,采用了定点观察法。课文是我们的范例,一定要注意吸收对于写作有用的东西。 
②适当运用说明方法。 
由于是初步接触说明文,同学们了解掌握的说明方法还不多,但应有意识地将学过的方法运用于说明文中以增强说明效果。本文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有许多处,举个明显的例子:在介绍二号教学楼时:班级、多媒体讲台、空调等一一列数字介绍清楚,这就很好地让人了解到这个新教学楼那种先进的设施及人文的设计。 
③结构清楚。 
几乎是一个小自然段介绍一个学校的局部,要切记避免三大段的文章。这篇文章在这一点上做得也是不错的。 
④适当的叙述和描写。 
在说明文中也应当适当地进行叙述描写,这一点小作者也体现了。表现突出的是第5段,因为喷泉周围的确是校园美丽的一景,也正因为学生对自己学校的热爱,才会对小草、小花、地灯做了描绘,让人体会到那儿的美丽可爱。值得注意的是说明文中的描写是为了帮助说明,不必太多太细。 
其他优点: 
题目:此文题目就很用心思,用\'家\'来代学校,别有一种亲切的感觉。带着这样一种亲近感、自豪感,我想,即使是说明文,没有一种投入,没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也是无法写成功的。 
开头: 
第一段为开头,无论记叙文还是说明文一定应做到扣住题目,简洁明了,此文即是简单而明了地交代了以下内容:学校的位置,学校的特征:\'美观实用\'\'布局紧凑\'\'环境优美\'\'设施齐全\'。说明某一个事物,首要任务就是抓住它的特征,然后才能围绕这个特征加以说明,可见开头抓住学校的特征是一定不能缺少的。 
我们要注意学习吸收课文的写法,例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就是很好的范例,它的开头就准确而简明地点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特点--\'巍峨、雄伟、庄严\',学以致用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结尾部分:本文结构清楚体现在首尾呼应上,文章的结尾:\'这就是我们的学校,我的另一个’家’。\'一个\'这\'字收束了上文,干净利落地、又充满感情地结束了全文。 
花季校园 
我们的学校--上地实验中学位于海淀区上地环岛西南方。每天,我都要来到这里学习,在这样一个建筑新颖,美观,结构紧凑却布置精巧的校园环境中生活。 
从南面的大门进入校园,映入眼帘的便是几柱清澈的喷泉,它定会让人眼前一亮,心旷神怡。走近喷水池,可以看到它被四周花坛草地围绕,是个圆形、直径10米的水池,60厘米深,以循环利用的方法由内水渠喷水。喷水池南面,有两座建筑,东侧是实验楼,西侧是二号教学楼。实验楼内设有多媒体专业教室:物理实验室2间,化学实验室1间,生物实验室两间,小阶梯教室1间。同学们在这些教室,可亲自动手实验,对同学们是个很好的锻炼。西侧的二号教学楼是初一同学学习的地方,设施齐全,干净整洁。 
喷水池正北面是主教学楼, 4125平方米,框架建筑结构,共五层,每层中间的大厅开阔宽敞。里面有美术、劳技和音乐专业教室,还有大阶梯教室。与其相连接的是办公楼。这两座与其相连的是办公楼。这两座建筑间是一条以地层走廊延伸出来的过道,技术较高,平稳坚实,且走廊的建筑使学校建筑更添风采。 
绕过喷水池向东走进入宽达的塑胶操场。运动会,艺术节,不少活动在这里举行。运动员们在操场内飞奔,看台上拉拉队加油助威。他们的身影,仿佛又在眼前。从北面的门走出操场,沿过道向西看见宿舍楼和体育馆。宿舍楼内共六层,每层有15个房间,内设制热制冷双向空调,是住宿生们又一个温暖的家。而西面的现代化建筑体育馆,则又是校园一大特色。那高高耸立的石柱,直向云天;双层的篷顶建筑,宽敞明亮。与其连为一体的是学生食堂,里面同样是整洁宽敞。 
再向南转,穿过一条幽静清新的走廊,便又回到二号教学楼,向东拐出就是喷泉。回过头来首再看我们的校园,树木葱茏,花儿怒放,闪亮青春在绽放,这就是我们的花季校园。    特征抓得准确,点得明白。 
  
以下各段动点、定点观察结合,建筑各具特色。 
  
第二段定点观察,列数字说明。 
  
两处建筑,自然沟通。 

开始动点观察,小作者对学习生活的地方充满感情。 
  
自然收尾,饱含感情,令人回味。 
  
  
练习作业 
仔细观察下图,修改下面这段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说明文字,使之层次清楚,顺序明确。你还能写出比它更好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说明吗?请试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说明 
谷穗分为麦穗和稻穗两部分,最外层是麦穗,从高处向两边分开,每边都有首尾相接的四棵麦穗。八棵麦穗围成大半圆。紧贴着麦穗的是由两棵稻穗围成的圆环。环内是在红色衬托下的五颗金星和金色的天安门。五颗金星是按照星的大小排列的。一颗大星被四颗围成半圆形的小星托起。下面是金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国徽的最下方是与谷穗相连的齿轮。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写作《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教学设计6
写作《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教案5
《抓住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教案4
写作《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ppt课件4
写作《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ppt课件3
写作《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ppt课件2
写作《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ppt课件1
七年级作文训练之《景物描写》教案
《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课堂教学实录
写作《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教案3
写作《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教学设计2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