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鞋的故事》教案2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9-03-09


一、 教学目标(投影) 
1、 通过自主研习、合作学习,获得个性化的阅读认知,初步实现多元解读、创新阅读。 
2、通过学习,唤醒学生对正在逐渐逝去的传统的美好事物的记忆,激发热爱生活的热情。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样看似平凡的物件,却也一样藏着一段故事、一份情怀,甚至是一个时代。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孙犁先生的《鞋的故事》,看看在普通的鞋上作者寄托了怎样的情怀? 
(二)作者简介 
 孙犁(1913——2003),现代作家。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他的小说作品追求散文式的格调,追求诗歌般的意境,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并对当代文学产生极大的影响,造成了一个作家群,这个作家群被当代文坛誉为“荷花淀派”。 
孙犁一生中主要作品有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等。 
(三)课文研习(讨论交流) 
1、文章标题为“鞋的故事”,围绕“鞋”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提示:我送钱给小书绫作为结婚的礼物,小书绫为了答谢我先后给我做了两双鞋,并由此生发出感慨。第一双鞋是感激之情,第二双鞋是情面之情。) 
有关文章思路分析 
全文共有38个自然段。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部分: 
1—2段为第一部分,写作家自己对“家做鞋”感情; 
3—37段为第二部分,写发生在自己与小书绫之间关于鞋的故事; 
38段为第三部分,抒发感慨,升华主题。 
2、文章开篇就表达了自己对“家做鞋”的喜爱,但是作者从“幼小时”到“现在”对“家做鞋”的态度有没有变化?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点拨) 
(“到大城市读书,觉得‘家做鞋’土气”,嫌弃它。“现在老了,买的鞋总觉得穿着别扭”。) 
(“我有大半辈子在农村度过,对农村以及农村女孩子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可惜进城以后,失去了和她们接触的机会。”“想弄一双家做鞋,住在这个大城市,离老家又远,没有办法。”作者与“家做鞋”之间似乎有着某种割舍不断的情缘。在年老之时,这样的情缘越发牵引着作者的心,但远离家乡,没法实现这个愿望。) 
3、为什么叫小书绫做鞋?小书绫前后做了两双鞋,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第二双鞋比第一双鞋做的粗糙?相比较柳嫂的态度,作者对小书绫前后两双鞋是什么态度?作者为什么特别喜爱小书绫做的“家做鞋”?(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点拨) 
4、怎样理解“我们这一代人死了以后,这种鞋就不存在了,长期走过的那条饥饿贫穷、艰难险阻、山穷水尽的道路,也就消失了”? 农民的生活变得富裕起来,小书绫未来的日子,一定是甜蜜美满的。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点拨) 
(表面是讴歌新时期农村面貌的改变,鞋的消失也就象征着广大农民告别饥饿、贫穷、艰险等恶劣的生活境遇,生活变得富裕起来,像小书绫这样勤劳“心胜”的人一定会有甜蜜美满的幸福生活。深一层面其实是作者对寄托在“家做鞋”上、渐渐消失的朴素的民族精神的一种隐隐担忧,表达了作者的某种忧虑:“家做鞋”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产物,是不是它的消失就能赶走饥饿、贫穷?) 
那么前文有没有表示出作者的这种忧虑呢?(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 
(文章前面说得非常清楚——因为“城市姑娘,虽然漂亮,我对她们终是格格不入”。外表漂亮,但内涵精神、内在品质却在物质文明进步下逐渐缺失,这句话正好印证了“对农村女孩子的勤快劳动,质朴聪明,有很深的印象,对她们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因此,当传统文化遇到存在的危机时,作者更加喜爱那些能做“家做鞋”的、具有农民传统纯朴的并不十分漂亮的小书绫们,作者渴望这种民族文化的精髓能够传递下去。) 
5、小书绫们在这里代表着什么?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点拨) 
(作者通过刻画“小书绫”这类普通农民的美好人格,来传达自己浓郁而深沉的民族文化情结。于是,作者才不惜笔墨从各个角度去展示小书绫的有心计、能吃苦、勤快、质朴、热情,甚至文章最后,作者还祝愿“那里的大自然风光,女孩子们的纯朴美丽的素质”“永存”。“也许”这个不确定的词,期望中隐含着淡淡的忧虑。但愿美好的自然风光,人类美丽的心灵、淳朴的品格,不会因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生存际遇的改变而丧失。但是,作者的“家做鞋情结”在现代文明日益发达的现今仍旧还是一个夙愿,物质的追求,在增加了人们生存压力的同时,对传统文化的侵蚀已然成为不容忽视的事实!作家又怎能不对硕果仅存的一点东西心怀忧虑呢?) 
6、其实在我们自己身边也已经或正在消失一些“童年时代”还看过的东西,让我们一起去“发现”“挖掘”一下吧。 
(让学生在例数中生发一下身边传统文化渐渐消失的隐忧,从而增添一丝丝现代人对即将远离的民族文化的牵挂。渗透着人性、人情、童趣。)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鞋的故事》教案及学案
《鞋的故事》ppt课件3
《鞋的故事》ppt课件2
《鞋的故事》导学案
孙犁《鞋的故事》原文阅读
《鞋的故事》ppt课件1
苏教版选修《鞋的故事》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