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师频道 >>中考语文大纲及说明 >>
云南省2008年中考评析及2009年中考备考策略
作者:赵彬  上传者:admin  日期:09-04-14


作者EMAIL:zhaobin681@163.com

云南省2008年中考评析及2009年中考备考策略
                         —— 心得体会
    2009年3月14日,云南省2009年语文中考研讨会在下关一中礼堂举行,我有幸参加了此次研讨会,旨在了解中考命题的发展趋势,准确把握中考方向,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发挥其导向和领航作用,为此,特作以下交流:
     一、08年中考语文试卷特色及评卷分析
   (一)试卷特色
    稳中有变,变中求新,坚持开放,放而有度,较好地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具体表现为6个特点:
    ①试题命制指导思想明确,体现出四个 符合(教育部有关精神、大纲和《课标》要求、《云南省08年中考说明》的规定,学生实际)
    ②主题立意鲜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弘扬传统美德,教育性强。试题贴近生活,关注学生差异,体现了科学性、思想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具有正确的价值导向和教育作用。
    ③试题设计突出了能力立意原则,突出应用与实践,注重能力迁移,重在考查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整体感知、理解领悟能力,以及抒写真情实感和有创意的表达能力。
    ④重视学生发现、探究问题能力的考查,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有利于考查出学生真实的语文水平。
    ⑤试卷结构简约合理,题量适中,题型灵活多样。
    ⑥参考答案与 评分标准详细具体、操作性强,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体现人文关怀。减少了主观性试题评分的误差。
  (二)评卷分析
    全卷由积累和运用、阅读(包含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作文三部分组成。共设置22个小题,全卷涉及29个知识点。
    答卷情况:
    1、积累和运用部分:由5道题组成,分值24分。
    学生在这部分的答卷总体得分偏低,反映出多数学生一是没有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如不注意规范书写,不能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等;二是不注意积累,或是虽有积累但不会用,用的不对路,积累时不分类,不能按题干要求回答;三是表达能力有限,不能简明、清晰、顺畅地表述观点。
    2、“阅读”部分。共提供4个阅读材料,设置16个题,分值46分。
   (1)现代文阅读(一)设置5个题,分值12分,得满分的约5%,多数在5—8分间,5%的考生为零分。失误主要是学生缺少对作品赏析的知识和技巧,不知如何答题。
   (2)现代文阅读(二)共5个 题,分值19分。从答题总体情况看,两极分化严重,得满分和得零分的都有,大多数在8—15分间。
   (3)文言文阅读,共7个题,分值15分,总体得分率较低,得分几乎都在6—10分间。失分原因主要是文言文阅读能力较差,部分考生读不懂文段,因而很难准确概括情节和作者的观点,也因而感悟不出心得体会。
    3、“作文”部分,话题作文,命题以读引写。从答卷看,多数学生就在原材料基础上进行仿写失误原因有多方面:一是学生对话题词语所含概念不清,导致主题偏离;二是缺乏文体意识,出现许多文体杂样的“四不象”作文;三是学生审题能力差;四是缺乏真情实感,杜撰、仿写、克隆现象严重;五是语言贫乏,知识面、生活面狭窄。据统计,全省考生作文得满分的约3%,一类卷8%,二类卷25%,三类卷50%,四类卷17%,创新作品极少。
   (三)09年中考命题的基本走向
    1、命题的指导思想
    20字方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能力立意,加强基础。在考查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着重综合考查口语交际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2、命题的原则
    命题原则同往年基本相同,按照教育部颁发的《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的“体现8个特点”,即:①指导性;②基础性和全面性;③公正性和适切性;④教育性;⑤科学性和人文性;⑥学科特点;⑦简约性;⑧主题鲜明
    3、命题的依据
    中考命题的依据不变。首先,依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和《关于中考改革的指导意见》以及陕西省教育厅《关于中考改革的意见》等有关上级文件精神。其次,还有三个基本依据:一要符合大纲,二要符合教材要求,三要符合省上《中考命题说明》的各项要求。
    (二)09年中考语文命题改革要点
     总体上是“稳”中求“变”,求“新”。
     1、许多方面保持相对稳定。比如:试卷的长度不变(16开10页);试题难度基本不变(控制在0.65左右);试 题的难易比不变(易:中:难=3:5:2);试卷的结构不变(由积累运用、阅读、写作三个模块组成,采用一卷制,满分120分);考核的依据不变(教材、大纲、课程标准);坚持能力立意的特点不变等等。
    2、求“变”、求“新”将从下面一些方面体现出来:
    首先,09年“中考说明”将会有一些“微调”。
    ①命题指导方针有所调整。08年为十六字方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能力立意”。09年改为二十字方针,即在十六字方针基础上增加了“加强基础”四个字。
    ②将往年“中考说明”中的“能修改句子中的病句”的要求,改为“能发现、探究句子的常见病句”。
    ③在文言文中,往年有一条要求是“理解通假字”,09年将改为“理解常见通假字”。
    ④在能力层级上往年要求是“能对材料进行分析,归纳概括”,09年将改为“能对材料进行质疑、分析、归纳、概括”。
    试题着眼于测试学生的识记、理解、分析、运用四个层级的能力,其中后三种能力为考查重点。为达到考查目标,试题将全部采用新编试题,以主观性试题为主,其中部分为创新试题。试题材料几乎全部来自课外,或源于生活实际,或取自报刊杂志及课外书刊,材料贴近学生生活,体现时代特点,关注社会热点,关注价值取向,寓涵人文精神。试题材料虽取自课外,考查知识点却均设在课内,主要考查学生语文能力形成过程,知识和能力迁移水平、语文素养达成状况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将继续增强开放性、创新性,加强语文综合能力考查,注重对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查。
    另外09年中考语文命题还有些新变化:
    1考查内容为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综合性知识。加强语文能力和素质的考查。
    2加强对学生发现和探究问题能力的考查,体现课改精神。试题增强开放性,给学生留有充分发挥自己看法的空间。
    3古诗赏析题有可能减少或不考(因为这部分04年中考学生得分很低)。
    4关于修辞方面:掌握常用修辞方法,并熟练运用表达(不考名词术语),考查形式有可能仍以仿写为主。
    5关于文学常识:要了解大纲与课本中规定的文学作品,对文学名著的考查可能会有更为具体、难度更大些的题。
    6关于格言名句:要求不仅能准确记忆写出,且能运用格言名句进行交流表达。
    7关于口语交际:按照提供的语言条件(情景、对象等)进行口语表达,注重于综合能力的考查。
在“阅读”这一块中:
    文言文阅读方面:09年要加大对文言文的考查力度。材料选自课外,考查知识点不超纲不超本。考查内容“言”“文”并重。知识点范围:a、了解常见实词(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和一 些常用虚词的用法;b、了解文言文的特殊句式;c、理解文言文(归纳要点,概括内容,领悟作者的观点和情感,简析结构和表达特点);d、探究、解读较复杂文言句子的含义;e、学生灵活运用文言文知识的能力。
现代文阅读方面:注重对学生整体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的考查,尤其重视考查学生探究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理解句子的含义时,能质疑,能提出问题,有新发现、新感悟,重视考查学生的个性体验和感受,体现课标精神,张扬个性。
    在“写作”这一块:
    作文可能会出两个题目,任选一个,让学生有较大的自由选择空间。重视学生真情实感的抒发,重视有创意、有特色的表达,重在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总之,2009年中考命题将进一步加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继续增强综合性、探究性和创新性,遵循新大纲精神,体现新课程理念,加大开放性、探究性和创新性,体现基础性、应用性,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对今后的初中语文教学将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
    三、对教学和复习的策略
   (一)教学策略:
    1、认真学习掌握新大纲的要求,领会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用新课标精神切实指导初中语文课程的具体实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使语文课堂教学真正把教学重点放到怎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 习、学会学习上来。
    2、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3、语文教学要重视基础知识教学,但不是只讲知识。要把能力培养、提高语文素质放在首要位置。
    4、要重视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5、要作一点同类题材、体裁的课文进行比较教学的尝试。
(二)复习策略:
    1、认真研究省上“09年中考说明”,把握中考改革趋势。
    2、要重视对探究型、创新型等新题型的研究和训练。
    3、加强对开放性题型的研究和训练。
    4、精选习题、精编练习,查漏补缺,删繁就简,突出重点。
   (三)、在今后中考语文复习中的几点思考
1.认真研究云南省中考考标,明确考试内容,题型结构,考查的重点及难点。
2.在教学中,恰当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既忠实于教材,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又要高于教材,教师应注意教学资源的整合,以提高教学效率。
3.以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为主线,使学生获得扎实的语言基础,认真研究中考各题型,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提高解题技能。
4.采用集中与分散训练相结合的方式,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分析,运用语言材料的能力并通过阅读来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5、总结以往考试复习的经验得失,提高复习工作效率。
总之,通过这次中考研讨会,我受益非浅,原先让我困惑的问题,在研讨会上得到了答案,在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认真探讨并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复习策略,让我们的学生取得满意的中考成绩,让他们顺利地跨入理想的学校。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2022版山东省中考语文考试说明及样卷
2022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及变化
2022年河南省中招语文考试说明检测新变化
2022年上海市初中语文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
2021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考试说明及样题
2021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2021年济南市中考语文考试纲要
2021年湖北省孝感市黄冈市咸宁市三地联合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2021年河南省中考考试说明及2020年对比
江西省2020年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2021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2021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2020年河南省中招语文命题说明
2020年重庆市语文中考说明
新疆2020年中考语文考试对比说明
2020年宁夏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命题说明
2020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考试说明
2020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解读说明
2020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
202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学科说明及新变化
江西省2020年中考语文学科说明
山东省济南市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含样卷)
2020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考试大纲
暑假初三语文教学大纲
2020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辽宁省锦州市201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考试说明
广西柳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
2019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语文考试大纲及样卷
2019年湖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及样卷
江西省2019年中考语文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说明及样卷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