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潭市
201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题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请把答案集中填写在答题卷对应的位置上。否则不予计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 )
A.诤言 狰狞 挣脱 铮铮铁骨 峥嵘岁月
B.与会 郁积 吁请 钟灵毓秀 不以语人
C.缥缈 漂泊 剽窃 瓢泼大雨 落叶飘零
D.孑遗 结巴 拮据 竭泽而渔 节骨眼上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拌嘴 殄灭 抱屈 吃里扒外 急流勇退
B.宏图 暴光 凭添 枉费心机 开源节流
C.膏肓 矫吟 鸿儒 集思广益 骨哽在喉
D.昏聩 就范 侪辈 市场分额 大事渲染
3.下列加点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马英九在台湾双十节提到,两岸间的差距与疑虑有其历史因素,不可能一步跨越,旦夕消弭,将来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仍需双方抱持耐心,正视现实,求同化异。
B.因抽“天价烟”而被网民曝光、后接受调查的南京市江宁区房产局局长周久耕因受贿罪而伏法,昨天判处有期徒刑11年,没收个人财产120万元人民币。
C.外交未见成果的美国总统奥巴马获颁诺贝尔和平奖,虽然让全球民众大跌眼镜,但世界各国领袖呼吁奥巴马抓住这个契机,加强外交努力,在世界冲突热点缔造和平。
D.观看着庄严而盛大的国庆阅兵式,禁不住使人心潮澎湃:60年,一点一滴的幸福,汇成一个国家的伟大;六十载,筚路蓝缕走向辉煌。
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数十名各领域的专家应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PECC)邀请,针对如何加大亚太经济改革这一主题进行讨论,尝试为区域未来的发展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
B.在2008年四川地震中,全国人民以及全球华人慷慨捐款的义举,中共党员以“特殊党费”形式支援灾区,已经凸现中国人民前所未有的“大国大民”雏形。
C.据估计,中国农村目前约有6000万名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在祖父母辈的溺爱中成长,性格闭塞,不合群也不乐观,学习态度和质量令人担忧。
D.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就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和改革。
5.把下面的语句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花的品种不多,也不贵重,大多是常见的刺玫瑰、美人焦之类。
②门前的晒谷坪,不大,大约能够摊晒亩把田的稻谷。
③花开、果熟时,主人一定坐在晒谷坪,就着明月,沐着凉风,赏花品果,该是别有一番兴致吧。
④晒谷坪的四周连着屋舍,被讲究雅趣的主人,种上了一些花和果树。
⑤果树也是常见的,桃、梨、杏等。
A.②④①⑤③ B.③②④①⑤ C.④①⑤②③ D.④②③①⑤
二、文言文阅读(6—9小题12分,10小题10分,共22分)
范纯仁字尧夫,始出仕,知襄城县。县有牧地,卫士牧马,以践民稼,纯仁捕一人杖之。牧地初不隶县,主者怒曰:天子宿卫,令敢尔邪?白其事于上,劾治甚急。纯仁言:养兵出于税亩,若使暴民田而不得问,税安所出?诏释之,且听牧地隶县。
拜同知谏院,奏言:王安石变祖宗法度,掊①克注财利,民心不宁。《书》曰:怨岂在明,不见是图。愿陛下图不见之怨。神宗曰:何谓不见之怨?对曰:杜牧所谓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是也。神宗嘉纳之,曰:“卿善论事,宜为朕条古今治乱可为鉴戒者。”富弼在相位,称疾家居。纯仁言:弼受三朝眷倚,当自任天下之重,而恤己深于恤物,忧疾过于忧邦,致主处身,二者胥失。其所上章疏,语多激切。
知庆州。秦中方饥,擅发常平粟赈贷。僚属请奏而须报,纯仁曰:报至无及矣,吾当独任其责。或谤其所全活不实,诏遣使按视。会秋大稔②,民欢曰:公实活我,忍累公邪?昼夜争输还之。使者至,已无所负。移齐州,齐俗凶悍,人轻为盗劫。或谓:此严治之犹不能戢③,公一以宽,恐不胜其治矣。纯仁曰:宽出于性,若强以猛,则不能持久;猛而不久,以治凶民,取玩之道也。有西司理院,系囚常满,皆屠贩盗窃而督偿者。纯仁曰:此何不保外使输纳邪?通判曰:此释之,复紊,官司往往待其以疾毙于狱中,是与民除害尔。纯仁曰:法不至死,以情杀之,岂理也邪?尽呼至庭下,训使自新,即释去。期岁,盗减比年大半。
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纯仁凡荐引人材,必以天下公议,其人不知自纯仁所出。或曰:为宰相岂可不牢笼天下士,使知出于门下?纯仁曰:但朝廷进用不失正人,何必知出于我邪?
纯仁性夷易宽简,不以声色加人,谊之所在,则挺然不少屈。每戒子弟曰: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昏苟能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至圣贤地位也。
(《宋史列传》第七十三)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白其事于上 白:明白
B.愿陛下图不见之怨 图:考虑,注意
C.秦中方饥,擅发常平粟赈贷 擅:善于
D.吾当独任其责 当:担当
7.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惟不见是图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B.此严治之犹不能 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
C.而恤已深于恤物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D.不以声色加入 申之以孝悌之义
8.下列句子都直接表明范纯仁行政为民的一组是 ( )
①秦中方饥,擅发常平粟赈贷
②愿陛下图不见之怨
③弼受三朝眷倚,当自任天下之重
④报至无及矣,吾当独任其责
⑤昼夜争输还之
⑥尽呼至庭下,训使自新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①④⑤
9.用“/”给上面选文的最末一句断句。(3分)
10.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养兵出于税亩,使暴民田而不得问,税安所出?(3分)
(2)卿善论事,宜为朕条古今治乱可为鉴戒者。(3分)
(3)官司往往待其以疾毙于狱中,是与民除害尔。(4分)
三、古诗文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新晴
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1)这是一首夏日即景诗,找出诗中寓于季节特征的意象,并结合全诗,简要说明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4分)
(2)“偷开门户又翻书”一句中的“偷”字在《宋诗别裁》中为“径”字,你认为哪一个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12.古诗文默写(6分)
(1)古诗默写。(必须默写)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苏轼《定风波》)
(2)古文默写。(共两段,任选一段默写)
①即无伯叔,终鲜兄弟, , 。 ,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②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 , 。
,皆为惠连。(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序》)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文章阅读(13、14小题每小题3分,15小题6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小题。
不差钱,就缺朋友
①“人一生最痛苦的事情是人死了,钱没花掉。人一生最最痛苦的事情是人还活着,钱花没了”,这是2009年春晚小品《不差钱》中的台词。“钱不是问题,就缺朋友”,这是2009年贺岁片《非诚勿扰》中秦奋的感叹。这些话语和感慨折射着现时代的社会“症候”:社会史无前例地物化,人情冷漠,人际关系庸俗化。
②现代社会作为时代症候的人际关系物化,深深遮蔽了人际交往的本真性维度。造成个体生命的生存危机,刨去人们生存的精神之基是交际物化的危害之一。当物化关系遮蔽了人的精神维度时,人作为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就失去平衡,甚至被肢解或摧毁。同时,交际物化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让人感觉到“尘世如同冰窟”。人们不禁唏嘘,什么都是假的,都不可信了,甚至包括自己的爱人、父母和朋友。交际物化也可以导致人的孤独感等心理疾病,进而导致一系列社会疾病。有研究表明,物化关系导致人的生命内在的失衡,其为了调节失衡,很可能转化成一种社会性的破坏行为。
③下面让我们从客观和主观两个层面来探究交际物化产生的原因。
④物化时代的社会物化。人类拜倒在以金钱为核心的“物神”的面前。人类社会的精神空间被物质主义的论调挤压得不能再小,人文维度被物化社会的物化现实遮蔽得严严实实。没有健康的社会,就没有健康的人际关系。在这样的物化社会中,交际不被异化和物化实在不易。
⑤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重新弥合,私人空间消失。在现代社会中,公私领域两分畸变为公共领域的的无限扩大,以致侵占了原有的私人空间。私人领域也失去了原有的“感情第一”的原则。如此以来,人用于悠游的空间被功利化的事务塞满了。人际物化危机的发生势所必然。随着私人空间的消失,时间也宰制着人的本质性的活动,时间伦理出现异化。如果一次交往行为失去了直接的或间接的功利目的,就是浪费生命。由此,精心计算投入产出比的物化交际形式在今天的凸显就不难理解。
⑥社会的流动性、易变性所带来的“我是谁”的认同危机。在现代技术的作用之下,人们被抛进了陌生的城市,“陌生化”、“我是谁”是生活的普遍感觉。由于没有传统的熟人社会的舆论和风俗等制约,交际的唯一目的就可能变为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除此之外,人性物化也是交际物化的原因之一。在物欲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把交往的对象仅仅当作工具来满足自己的自利目的,“利”字当头,除此之外。
⑦其实,我们觉察到和不满于这些问题并批判与考问个中缘由本身已经表明,社会物化和交际物化危机并未弥漫于社会的第一个角落,社会昌明、交际“人化”的前景依然存在。作为物化社会中的我们的确需要多一份清醒,多一份持存,多一份守望。只有这样,突围物化世界,摆脱物欲之壑,走出物化时代和交际物化危机,才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13.根据文意,下列不属于“交际物化”危害性的一项是 ( )
A.遮蔽了人际交往的本真性维度,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
B.造成了个体生命的生存危机,刨去人们生存的精神之基。
C.使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重新弥合,私人空间消失,进而时间伦理出现异化。
D.导致人的孤独感等心理疾病,进而导致一系统社会疾病。
1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差钱》《非诚勿扰》中的台词折射着现时代社会史无前例地物化,人情冷漠,人际关系庸俗化的社会“症候”。
B.在陌生的城市里,传统的熟人社会的舆论和风俗制约的缺失,使交际的目的演变成为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成为可能。
C.人类社会的精神空间被物化现实极度挤压,人生活在这样一个物化社会中不被异化,必定无法成为现实。
D.作为物化社会中的我们要想摆脱难填的物欲之壑,走出物化时代和交际物化危机,必须要多一份清醒,多一份持存,多一份守望。
15.文章最后一段说“作为物化社会中的我们的确需要多一份清醒,多一份持存,多一份守望。”作者认为人们需要“持存”和“守望”什么?请联系全文分条概括。
五、现代文学类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
铁凝
①我在新迁入的这座城市度过了第一个冬天.这是一个多雾的冬天,不知什么原因,这座城市在冬天常有大雾.城市因为有了雾,会即刻实在地不知所措起来.路灯不知所措起来,天早该大亮着,灯还大开着;车辆不知所措起来,它们不再是往日里神气活现的煞有介事,大车,小车不分档次.都变成了蠕动,城市的节奏便因此而减了速;人也不知所措起来,早晨上班不知该乘车还是该走路,此时的乘车大约真不比走路快呢.
②我在一个大雾的早晨步行着上了路,我要从这个城市的一端走到另一端.我选择了一条僻静的小巷一步步走着,我庆幸我对这走的选择,大雾引我走进了一个自由王国,一切嘈杂和一切注视都被阻隔在一米之外,一米之内才有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气派,这气派使我的行走不再有长征一般的艰辛.
③为何不作些腾云驾雾的想像呢假如没有在雾中的行走,我便无法体味人何以能驾驭无形的雾.一个'驾'宇包含了人类那么多的勇气和主动,那么多的浪漫和潇洒.雾能被你步履轻松地驾驭,这时你驾驭的又何止是雾你分明在驾驭着雾里的一个城市,雾里的一个世界.为何不作些黑白交替的对比呢黑色也能阻隔嘈杂和注视,但黑夜同时也阻隔了你注视你自己.只有大雾之中你才能够在看不见一切的同时,清晰无比地看见你的本身.
④于是这阻隔,这驾驭,这单对自己的注视就演变出了你的得意忘形.你不得不暂时忘掉'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走有走相'的人间训诫,你想到的只有走得自在,走得稀奇古怪.
⑤我开始稀奇古怪地走,先走他一个老太太赶集:脚尖向外一撇,脚跟狠狠着地,臀部撅起来;再走他一个老头赶路:双膝一弯,两手一背——老头走路是两条腿的僵硬和平衡;走他一个小姑娘上学:单用一只脚着地转着圈儿地走;走他一个秧歌步:胳膊摆起和肩一样平,进三步退一步;走个跋山涉水,走个时装表演,走个青衣花旦,再走一个肚子疼.推车的,挑担的,背筐的,闲逛的,都走一遍还走什么何不走个小疯子舞起双手倒着一阵走,正着一阵走,侧着一阵走.最后我决定走个醉鬼.我是武松吧,我是鲁智深吧,我是李白和刘伶吧……原来醉着走才最最飘逸,这富有韧性的飘逸使我终于感到了我自己.
⑥我在大雾里醉着走,直到突然碰见迎面而来的一个姑娘——你,原来你也正踉跄着自己.感谢大雾使你和我相互地不加防备,感谢大雾使你和我都措手不及.于是你和我不得不继续古怪着自己擦身而过,你和我都笑了,笑容都湿润都朦胧,刹那间你和我就同时消失在雾里.
⑦当大雾终于散尽,城市又露出了她本来的面容.路灯熄了,车辆撒起了欢儿,行人又在站牌前排起了队.我也该收拾起自己的心思和步态,像大街上所有的人那样,'正确'地走着奔向我的目的地.
⑧但大雾里的我和大雾里的你却给我留下了永远的怀念,只因为我们都在大雾里放肆地走过.也许我们终生不会再次相遇,我就更加珍视雾中一个突然的非常的我,一个突然的非常的你.我珍视这样的相遇,或许在于它的毫无意义。
⑨然而意义又是什么?得意忘形就不具意义?人生又能有几回忘形的得意?
⑩你不妨在大雾时分得意一回吧,当你忘形地驾着大雾冲我踉跄而来,大雾里的我会给你最清晰的祝福.
(原文有删改)
16.文章开头从大雾对城市与人的影响写起,有什么作用?(4分)
17.请多角度赏析第⑤段的表达特色.(6分)
18.文中问:'得意忘形就不具意义 '请根据文意,简要分析'得意忘形'的含义及其意义所在.(6分)
19.文章题为'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但大量描写的是'我'的得意忘形,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6分)
六、选做题。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6分)
20.鲁迅先生的小说《阿Q正传》,塑造了一个著名的文学典型阿Q。阿Q所处的时代是辛亥革命前后,他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自私而又遇昧。在受人欺辱后,阿Q总是会用种种方法自我宽慰,幻想自己现在或者将来是“胜利者”。阿Q的这种心态就是人们常就的“精神胜利法”。对于“精神胜利法”,人们向来有不同看法。请你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联系社会生活,谈谈自己的看法。
21.请对下面这则新闻的内容作评述。(不少于120字)
近日,公安部出台了《关于修改酒后驾驶有关法律规定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中,加大了酒后驾驶等严重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力度。对酒后驾驶不劝阻、不制止的同乘者设定罚款处罚。这一《意见》吸引了公众的注意,有人赞成,有人反对,一时众说纷纭。
七、写作(60分)
22.请以“寻找”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参考答案
1.B 2.A 3.B 4.D 5.A 6.B 7.D 8.B
9.断句:每错一处扣1分。
每戒字弟:“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昏。苟能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至圣贤地位也。”
10.(1)供养军队的钱物是由田税所出,如果听任他们糟蹋百姓的农田而不许追究,那么税钱从哪里来呢?
(2)你善于分析政事,应该为我逐条分析上奏自古至今可以作为借鉴的天下安定和动乱的史实。
(3)官府往往会等他们因疾病死在狱中,这是为民除害啊。
11.(1)诗中富有季节特性的意象有“青苔”“绿树”“南风”。夏日初晴之后,昼梦之余,人的情绪通常是爽朗、愉悦的;四周一片静谧,吹开大门、拂动书页的夏风显得那样友好。这一切都表现了诗人恬适宁静的心境。
(2)“偷”字好。运用拟手法,表现出南风的调皮活泼,富于情趣。
“径”字好。运用拟人手法,能突出与南风与老友的熟识。相见之情急切,不是轻敲,不是缓推,而是径直推门而入。
12.(1)山头斜照却相迎 也无风雨也无晴
(2)①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②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
13.C 14.C
15.①在物化现实面前保持自己精神空间和人文维度。
②坚持“感情第一”的原则,防止私人空间和时间被功利化。
③保持人性不被物化,抵制物欲主义,享乐主义思想。
16.大雾的出现令城市不知所措地改变了运转节奏,使'我'得以进入一个自由王国,从而引出下文'我'在雾中的想像,心理活动与特别行为(2分),为'我'的得意忘形铺设背景,营造情境,提供可能(2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17.①从修辞的角度分析:运用排比,反复的手法,形象地描写了'我'的各种走姿,表现'我'从开始稀奇古怪地走到最后欲疯欲醉的变化过程,活灵活现,生动传神.
②从句式的角度分析:善用短句,加快语言节奏,极力表现'我' 稀奇古怪的走姿的变化多端,千姿百态.
③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分析:描写,叙述相结合,诙谐幽默,表现了'我'驾雾行走时轻松雀跃的心情.
18.含义:'得意忘形'指放肆的走,放浪形骸,率性而为;注视自我,回归本真,体验生命的自在与欢乐.(2分)
意义:'得意忘形'是对'正确'人间训诫的有意抗拒;是打破刻板生活常态的'非常'改变;是人生路途中难得的放松;是卸去伪装,解放自我,获得自在生命体验的美妙境界.(4分)
19.①文章题目中的'你'泛指每一个人,含有'每个人都可以在大雾里得意忘形'的意味.'我'是'你'的一员,实写'我'的得意忘形,暗写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生命状态.
②文章题目中的'你'泛指每一个人,含有'希望每个人都在大雾里得意忘形'的吁请意味.写'我'得意忘形,放松自在,意在以点带面,增强吁请,号召的说服力.
③文章题目中的'你'泛指每一个人,在大量描写'我'的个体行为时,也穿插了对'你'(每个人)生命状态的普遍意义的探寻,点面结合,既具感性之美亦富悟理之妙.
④文章题目中的'你'既是泛指,也具体指 '我'在雾中遇见的姑娘,'你'是和'我'一样在雾中'放肆'的人.作者塑造这个形象,意在使文中的'我'的形象具有普遍意义.
⑤文章题目中的'你'指假定的读者,作者以第二人称增强了文章的亲近意味,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以对'我' 的得意忘形的具体描述,传达对自由人生境界的向往和对读者改变生命状态的真切期待.(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某一方面进行探究,论述,即可根据合理程度和论述情况酌情给分。共6分)
20.(1)“精神胜利法”有其历史原因。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面对强权而无力反抗,只能从虚幻的精神空间寻找胜利,得以解脱。
(2)“精神胜利法”有其局限性。那些受压迫、被凌辱的小人物如果长期生活在“精神胜利”的幻觉中,精神上会受到毒害而变得更加愚昧落后和麻木不仁。
(3)从精神和心理健康的层面上讲,“精神胜利法”是一种维持心理平衡、缓解精神压力的良好方法和途径。
(着重谈任何一点或综合评述,能合乎情理,语言通畅,即可)
21.示例:(1)酒后驾驶危及社会治安,危害人民生命安全。对酒后驾驶不劝阻者的处罚说明公安机关正在加大酒后驾车特别是醉酒驾驶等危险行为的打击力度。而维护社会治安,监督危害他人的行为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职责。
(2)这一法令一旦实施,将可能人人自危。如果是坐公交车,谁赋予了乘客检查司机的权力?又如何判断是否到了醉酒的程度?况且,乘客除接受服务外,无任何监督、监管权力和责任。因此,这一法令是难以实施的。
22.作文。略。
文言文参考译文:
范纯仁字尧夫,刚开始做官时,出任襄城县知县。县里有一处牧场,卫士在那里牧马,因马践踏了百姓的庄稼,范纯仁抓捕了一个卫士处以杖刑。这处牧场本来不隶属于县里,管理牧场的官员发怒说:这是皇上的宫廷值宿侍卫,你一个县令怎么敢如此?就把这件事向皇上禀报,追究得非常紧迫。范纯仁说:供养军队的钱物是由田税所出,如果听任他们糟蹋百姓的农田而不许追究,那么税钱从哪里来呢?皇上下诏释放了他,并且采纳建议把牧场交由县里管理。
被任命为同知谏院,上奏说:王安石改变了祖宗法度,搜括钱财,使民心不得安宁。《尚书》说:怨恨哪里在明处呢,要注意那些看不见的地方啊。希望皇上能注意那些不在明处的怨恨。神宗说:什么是你说的不在明处的怨恨呢?范纯仁回答说:就是杜牧所说的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这种情形啊。神宗赞许他,采纳了他的意见,说:你善于分析政事,应该为我逐条分析上奏自古至今可以作为借鉴的天下安定和动乱的史实。富弼任宰相,称病在家闲居,不理政务。范纯仁说:富弼蒙受三朝君主的恩顾和倚重,应当自己主动担当国家的重任,可他却为自己打算超过了为众人打算,为自己的疾病担忧超过了为国家忧虑,在报效君主和立身处世两个方面都有过失。他所上的奏章,言辞大多激烈直率。
他出任庆州知州。当时秦中一带正遭饥荒,他自行决定打开常平仓放粮赈济灾民。下属官员请求先上奏朝廷然后等待批复,纯仁说:等到有批复时就来不及了,我会独自承担这个责任。有人指责他保全救活的灾民数字不符合实际,皇上下诏派使臣来查办,正遇上秋季大丰收,百姓高兴地说:您确实是救活了我们,我们怎么忍心连累您呢?昼夜不停地争着送粮归还他,等到使臣到来时,常平仓的粮食已经没有亏欠了。调任齐州知州,齐州的民俗凶暴强悍,百姓肆意偷盗劫掠。有人认为:这种情况严厉处置还不能止息,您一概用宽法对待,恐怕无法治理好地方了。纯仁说:宽容出于人性,如果极力地严惩,就不能持久;严惩而能不持久,以此来管理凶暴的百姓,这是造成刁顽习俗的方法啊。右司理院狱中常常关满了囚犯,都是犯了盗窃罪行的屠夫商贩之类的人,关押在这儿督促他们赔偿的。纯仁说:这些人为什么不让他们保释后缴纳钱粮呢?通判说:这些人如果放了他们,就又会作乱,官府往往会等他们因疾病死在狱中,这是为民除害啊。纯仁说:依法他们不至于判死罪,却因这样的想法而杀死他们,这难道是依法处理吗?于是将他们全召到官府庭前,训诫让他们改过自新,当即把他们释放了。等一年之后,盗窃案件比往年减少了大半。
他被授官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纯仁凡是荐举人才,一定凭天下公众的议论,那些人并不知道自己是纯仁所推荐的。有人说:担任宰相,怎么能不罗致天下的人才,使他们知道出自自己的门庭之下呢?纯仁说:只要朝廷用人不遗漏正人君子,为什么一定要让他知道是我所荐举的呢?
纯仁的性格平易宽厚,不以疾言厉色对待别人,但认为是符合道义之处却能够挺拔特立,一点也不屈从。常常告诫子侄辈说:即使是愚笨到了极点的人,要求别人时却是明察的;即使是聪明人,宽恕自己时也会糊涂。如果能用要求别人的心思要求自己,用宽恕自己的心思宽恕别人,就不用担心自己到不了圣贤的境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