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科代表的培养与使用刍议
|
|
作者:牵牛 上传者:admin 日期:10-01-28 |
作者EMAIL:liujiajie2007@yahoo.com.cn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科代表的培养与使用刍议
广东省中山纪念中学
刘佳杰
语文科代表是语文教师的得力助手,语文科代表的使用如果得当的话,将会极大的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有力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在传统的教学中,语文科代表的作用无非是带带早读,收收作业,除此之外,别无他用,我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老师需要创建崭新的语文学习氛围,提高语文的实际教学效率,对于科代表的培养与使用要进行重新审视,如果方法得当,语文科代表的作用甚至相当于半个语文老师。
一、语文科代表的选择
一般的,热爱语文和性格外向是选择语文科代表的首要标准。热爱,这是不可少的,没有兴趣或兴趣不浓,就没有必要强求成为这个科目的领头羊了。至于性格外向,因为常常登上讲台是他们不可避免的职责,如果还是看见底下全班同学人头攒动就脸红手抖,那么确实难堪大用。所以一定要选性格外向的。
其次,普通话较为标准是必备的选项。尤其在我们广东这里,学生一天24小时之中,除了上课偶然回答问题和下课临时问问题,还有时不时遇见老师说声“老师好”之外,就再也不会说一句普通话了,那么在这种没有普通话使用氛围的情况下,普通话发音较为标准就成语文科代表专有的特色,也是全班在潜移默化之中可资学习的榜样了。这方面,不得不承认,女生比男生要有优势。
最后,要有一份为同学服务的心。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的很多独生子女变得不愿意为班级服务了,教师在组成班委的时候都困难重重,更何况一个区区的科代表呢?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会把话说到前面,做我的科代表,最大的收获不是自己成绩将会有多大的必然的提升,不是今后评优评先可以有什么资本,而是拥有一份幸福感。这种幸福感来自哪里?来自于每个你为同学们服务的时光里,同学们对你心悦诚服,由衷钦佩的眼神。你成为语文科代表,就意味着成为了班级的“公众人物”,而不是一个在底下默默学习的普通学生,每周每月的超高的“曝光率”,良好而广泛的人缘,充实美好的高中回忆,也会是你馨享不已的意外之财!(这一点在其余科目的科代表中,也只有英语科代表可以比肩。原因很简单,只有语文和英语有早读时间。)
二、语文科代表的培养原则
正如工厂企业接受新员工时,要进行岗前培训一样,语文教师对于语文科代表也是要加以细心培养。培养时,要注意一些原则。
1、教师示范在先原则。学生毕竟是学生,很多事情不交代清楚就会常常领会错误,语文科代表也是难免。教师不妨率先垂范,让他看清楚该如何做,或先让他干一段时间,尽量多的体验不同的工作。如果出现了一些错误,教师要及时在私下对他悉心指导,不要动辄给予冷淡。比如,科代表早读报听写,他出的拼音许多超出了高考要求,教师就该讲清高考的难度并给出近几年的试题作为参照标准,这样科代表就心里有底了。很多事情,教师要想到班上的实际情况,为他量身定做一些适合他做的工作。为他讲清楚工作的意义,关于这个问题以下我会具体谈到。
2、对科代表较高要求原则。由于科代表常常担负着许多语文辅导的职责,所以对于科代表的综合素质是有较高要求的。教师应该从教育和教学两个方面对科代表提出不同于一般同学的要求。比如教育方面,科代表要学会统筹全局,掌控课堂的知识。比如语文教学方面,教师应对科代表讲授一些必要的语文教学的知识,这些知识要略高于一般高中生所能达到的水平,只有这样科代表才能做到掌控课堂起来有的放矢。
3、科代表凡事主动原则。为了方便和规范起见,语文老师会常常安排一些比较固定流程,然后让学生来成为老师的“传声筒”。这样在初期是有好处的,但是一般的,半个或一个学期之后,就应该尽量的放开手来,毕竟成为“提线木偶”是不能激发人的成就感的。比如,早读报听写的时候,前半个学期,教师可以每周都给出听写内容供科代表使用,到了后半个学期乃至以后,就可以停止这种指定内容了,转由科代表自行制定。要多次告诉科代表,凡事不必拘泥,只有是有利于学习的,他可以有相当大的自主权,要把自己当做语文学习的主人。
4、教师有限使用原则以及保护原则。有限使用原则——这是不得不提的原则。学生是未成年人,无论他是自愿还是如何,教师都不可强迫他承担过分的职责,比如一定要一本不落的每次收齐本子,一定要劝某位同学燃起学习语文的兴趣,一定要结对子“帮扶助困”等等。还有就是有的内容教师一定要亲力亲为,不可任何内容都由学生来传授。保护原则很简单,科代表也是班干部之一,也是公众人物,尤其要注意保护其自尊心自信心,不可苛责,求全责备。
三、语文科代表的具体使用
根据我的语文教学实践,我推荐使用“双科代表制”。
A科代表和B科代表。这两位可以先按照自愿或者指定,临时安排,然后培养,同时注意有没有更好的同学,如果有,下次班委改选的时候可以安排重新选人。
A科代表负责早读。早读我们这里是40分钟制。这就是一节课的时间了。如果说全部都用来读书的话,书声琅琅固然可喜,惜乎就是没有考虑到学生实际,读得过多其实效率不高。我是这样规定早读内容的:
早读之前,科代表在黑板的左侧写出“每日积累”,内容包括常见重要成语、常见易误拼音、常见重要俗语等等。
早读时,先由科代表带领学生齐读古诗文背诵材10分钟。每天的齐读内容是有进度有序列的。然后再给学生自己5分钟的时候自由朗读。这之后,再由科代表给全班报听写,同时点2位同学(一男一女)上台在黑板上写。限时10分钟。听写内容一般包括“5个拼音、5个容易写错的词语、5句古诗文默写”。古诗文默写主要以刚才所背为主,也可以有少数超出。听写的材料初期可以由教师来制定下发科代表使用,之后建议科代表自制。听写完毕,科代表简单讲解,并提醒大家把错误登记到《错题本》上。最后的15分钟给大家时间做学校下发的“天天练”材料。上课时老师来讲解。这样的早读,有层次感,扎实巩固,循序渐进,实战效果不错。比起很多班级的早读学生乱读一起或者不少学生偷偷干别的学科的事情要好得多。
B科代表负责早读之外的事情。主要包括收发作业和临时性讲课,还有其余的杂项,包括下情上达等等。收发作业是比较简单的,我的作业是比较少的。常规的是每周的《错题本》《周记本》。非常规的是一些默写或练习题。所以收起来是不累的。科代表只是起一个提醒的作用,不必强求按时按点收齐所有的作业,做好登记工作便行。至于临时性讲课,主要是指在教师的提前指导下,科代表登台为大家讲授基础知识(拼音、错字、词语、成语、病句、排序、默写)的试题的课型。(但是切记不要随意让学生接手阅读题和作文题,这就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了。这就违背了培养原则中的第一条---示范在先原则了。)这种活动对于培养一个科代表的能力相当有帮助,虽然会需要相当一段时间才能有收效,但是绝对是必须的。教师不可能总是在场,即使在场也是迟早要培养出一个榜样来,来证明学生是完全能可以自主完成相当大的工作的,这是对学生的信任,这是给教师腾出更多时间来进行创造性教学的必要。另外,教师完全有必要放手让学生去做很多的事情,不要以为学生只是教师的附庸而已,对于科代表如此,对于更多的同学们也是如此,这是后话。最后,下情上达也是一个较常规的项目,这个可以由科代表来设计书面问卷(但不推荐新教师尝试),或者口头向教师反映“民生疾苦”。
最后,再说几句,科代表一开始会有些不适应,但是要培养他的“自主意识”是所有培养工作的中心。有了这个意识,就会慢慢的凡事得心应手了。他们也会慢慢的体会到做一个科代表的幸福感。事实上,这种“主人公”意识是他们将来长大后一笔使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
【作者简介】刘佳杰,男,湖北武汉人,1983年出生,华中师范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为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语文教师。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