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教学参考 >>
《岳飞》知识总结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0-05-14



 《岳飞》(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一、作者简介: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人(河南),为宋朝名将。事母至孝,家贫力学。其母亲在他背上刺「精忠报国」四字,岳飞以此为一生处世的准则。北宋宣和中,以敢战士应募,隶留守宗泽部下,屡破金兵,宋高宗手书「精忠岳飞」四字,制旗赐之。 
    公元1129年,金兀朮渡江南进,攻陷建康,岳飞坚持抵抗,于次年收复建康大破金兵「拐子兵」于郾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两河(淮河、黄河)义军纷起响应,复欲进军朱仙镇,南宋抗金斗争有了根本的转机,再向前跨出一步,沦陷十多年的中原,就可望收复了。岳飞兴奋地对大将们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破掉酒戒庆祝)”而金军则发出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可惜宰相秦桧力主和,乃一日降十二金字牌,命令岳飞退兵。岳飞壮志难酬,只好挥泪班师。诬以「莫须有」的罪名而死于狱。岳飞率领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金兵非常害怕「岳家军」,人们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二、岳飞诗词:           《满江红·怒发冲冠》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jìng)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译文]我怒发冲冠,独自登高凭栏,阵阵风雨刚刚停歇。我抬头远望天空一片高远壮阔。我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尘土,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靖康年间的奇耻大辱,至今也不能忘却。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上战车,踏破贺兰山缺。我满怀壮志,发誓喝敌人的鲜血,吃敌人的肉。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三、正音。 
◎毕沅yuán   ◎姬jī侍shì  ◎吴玠jiè◎名姝shū◎宵旰gàn◎跳壕háo           ◎重铠kǎi    ◎束刍chú  ◎徇xùn  ◎掳lǔ掠  ◎远戍shù               ◎颁bān犒kào  ◎猝cù   ◎撼hàn   ◎阙quē    ◎蹙cù额    ◎恂xún四、解词(课下注解除外): 
◎事,侍奉。◎交欢,结交而取得对方欢乐◎姝,这里指美女。 
◎宁……乎,难道……吗?◎却,推脱,推却。◎课,督促。◎徇,示众。 
◎疾,生病,小病。◎舍,停留、休息。◎掳,抢取。◎颁,颁发。 
◎犒,犒劳,犒赏。◎众,多。◎尽,都,全。◎召,召集。 
◎所向,达到的地方。◎克捷,获胜。◎猝,突然。◎不动,不惊慌。 
◎憾,摇动。◎阙,通缺,缺少。◎蹙额,皱眉的样子。◎竭,尽。 
◎恂恂,谦和的样子。◎辞官,辞谢升官。◎何功之有,有什么功劳。 
五、课文翻译。 
(1)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 
岳飞伺候父母极为孝顺,家里没有侍女(自己亲自伺候父母)。 
(2)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 
吴玠素来佩服岳飞,希望与他交好,把著名的美女打扮起来送给他。 
(3)飞曰:“主上宵旰,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 
岳飞说:“皇上整天勤于政事,天没亮就穿衣起床,天很晚才吃饭,难道现在是大将安心享乐的时候吗?”推辞不接受。 
(4)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之。 
军队每次休整,(岳飞)督促将士跑下山坡、跃过壕沟,都(让将士)穿着沉重的铠甲来训练。 
(5)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 
士兵假若拿百姓一缕麻来捆束牲口草料,立即斩首示众。 
(6)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士兵晚上宿营,百姓开门希望接纳,没有人敢进去。 
(7)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冻死也不拆(百姓的)房屋,饿死也不抢劫掠夺”。 
(8)卒有疾,亲为调药。士兵生病,(岳飞)亲自为他们调药。 
(9)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 
将领们到远方戍守,岳飞的妻子便慰问犒劳他们的家人;为国而死的将领,为之痛哭,并抚育他们的遗孤。 
(10)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 
(皇上)有赏赐犒劳,都分给军中官吏,丝毫不侵占百姓的财物。 
(11)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猝遇敌不动。 
凡是有军事行动,都要召集所有的统制,计策定了然后才开战,因此攻打哪儿都能获胜,即使突然遭遇敌人也不惊慌。 
(12)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敌人因此说:“撼动大山容易,撼动岳家军难。” 
(13)张俊尝问用兵之术,飞曰:“仁,信,智,勇,严,阙一不可。” 
岳飞说:“仁爱、诚信、智慧、勇敢、严厉,缺少一个都不可以。” 
(14)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 
每次调集军粮,一定皱着眉头说:“东南百姓的财力用尽了!” 
(15)好贤礼士,雅歌投壶,恂恂如儒生。 
(他)尊敬贤土,唱雅诗,做投壶游戏,谦和得就像一介书生。 
(16)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他)每次推辞升官,一定说:“将士出力,我岳飞有什么功劳!” 
六、总结说说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写了岳飞的品格?其中哪方面写得最详细? 
第一层、写岳飞对亲上至孝至忠。(正面描写、至孝略写、至忠较详)   
第二层、写岳飞治军有方,军队所向披靡(正面描写为主,侧面描写为辅、详)第三层、岳飞关心百姓和将士的疾苦,爱民如子。(正面描写、略写) 
第二层最详细,从“严”、“仁”、“信”、“勇”、“智”五个方面细述。 
与“仁”字对应的原句。“卒有疾,亲为调药......哭之而育其孤”。 
(2)与“信”字对应的原句。   “有颁犒,均给军史,秋毫无犯”。 
(3)与“智”有关的原句。 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猝遇敌不动。 
(4)与“勇”对应的原句。  善以少击众。 
(5)与“严”对应的原句。“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饿死不掳掠 

中国古代历史上悲壮忠臣 
一、袁崇焕,     字元素,号自如。广西藤县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时明军在辽东与后金对峙,日趋被动。崇焕虽身为知县,却以天下为己任,以边才自许。不久﹐清太祖努尔哈赤夺占广宁,大臣廷议守山海关,以防御京师。危急之际,崇焕单骑巡阅山海关内外,请兵御守山海关。廷臣称其才,升为佥事,监督关外军。他力主坐镇宁远(今辽宁兴城),守关外以捍关内,修筑关外重镇宁远城。后高第继孙承宗任蓟辽督师﹐崇焕拒绝执行高第撤守关内的命令﹐刺血为书﹐激励将士﹐誓死守卫宁远孤城。大败后金十万围攻大军﹐炮伤努尔哈赤﹐赢得明朝对后金作战的第一次胜利(史称“宁远大捷”),一扫明军望敌而溃的暮气,收复辽西大片土地。朝廷擢其为右佥都御史﹑辽东巡抚。时魏忠贤遣其党羽刘应坤﹑纪用等出镇辽东﹐他抗疏进谏﹐不纳。七年,后金兵渡鸭绿江南下,他采取积极战略,遣将修缮锦州﹑中左﹑大凌三城,破后金主力,取得宁锦大捷。战后终因不附魏忠贤, 被其党所劾去职。熹宗崩,崇祯即位,魏忠贤被诛。朝臣纷请召袁崇焕还朝。崇祯元年(1628年)命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七月入都,帝召见平台。他慷慨陈词,计划以五年时间恢复辽东,并疏陈方略,依靠辽东人民保卫辽东土地,筑城屯田,坚壁清野,待机而进攻,对当时辽东 军事形势作了全面的估计和筹划。到任后,即加强防守,收复失地,安抚流亡。杀皮岛(今朝鲜椴岛)守将毛文龙,整顿军制,以严明纪律。翌年,清太宗皇太极避开其防守地区,率军十万取道喜峰口入关。崇焕闻讯自辽东千里驰援,十一月抵达蓟州(今天津蓟县)﹐在后金攻占遵化﹑直抵北京城下的紧急关头,率军入卫京师,与后金兵鏖战于广渠门外,取得京师之捷。崇祯帝十二月初将袁逮捕入狱,以“袁崇焕咐托不效,专恃欺隐,以谋疑则斩帅”等罪名处死于西市,弃尸于市。 
    如果没有袁崇焕,明朝可能至少提前十年被清朝灭亡,如果袁崇焕没死,至少在他有生之年,皇太极的八旗铁骑无法越过长城。但明朝一是强弩之末,病入膏肓,纵使崇祯是个有抱负的皇帝,纵使袁崇焕是个有作为的臣子,但他们都无法逆转历史的大潮。明朝需要总结的教训,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二、于谦,    明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廷益。永乐进士,出按江西,颂声满道。五年 (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正统十一年遭王振等迫害下狱论死。后因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复任。十四年土木之变,明英宗被瓦剌俘获,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进兵部尚书。代宗立,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破瓦剌之军。加少保,总督军务。也先挟英宗逼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也先以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英宗既归,仍以和议难恃,择京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以安。其时朝野多事,乃独运征调,悉合机宜,号令明审,片纸行万里外无不惕息。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自奉俭约,所居仅蔽风雨,但性固刚直,颇遭众忌。 天顺元年英宗复辟,石亨等诬其谋立襄王之子,被杀,弃尸街头,家人发配边疆。成化初,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谥肃愍。万历中,改谥忠肃。 
    于谦挽狂澜于既倒,让奄奄一息的明朝重新得到了喘息之机,保卫了国家的尊严。于谦之死让人颇感造化弄人。一国之君被敌国所俘,被迫退位,后又复辟成功,这在中国乃至世界上恐怕都是仅此一例,于谦由于此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于谦的死是必然的,谁让他摊上了这千古一例呢? 
 三、方孝孺,     字希直,明代大臣、著名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师从“开国文臣之首”的翰林学士(正五品)宋濂, 建文年间(1399-1402)担任建文帝的老师,主持京试,推行新政。在“靖难之役”期间,拒绝为篡位的燕王朱棣(即成祖)草拟即位诏书,刚直不屈,孤忠赴难,被株10族。 
    方孝孺是建文帝最亲近的大臣他也视建文帝为知遇之君,忠心不二,明成祖的第一谋士姚广孝曾跪求朱棣不要杀方孝孺,否则“天下读书的种子就绝了”,明成祖答应了他。南京陷落后,方孝孺闭门不出,日日为建文帝穿丧服啼哭,明成祖派人强迫他来见自己,方孝孺穿着丧服当庭大哭,叫人反复劝他归顺,不听明成祖要拟即位诏书,大家纷纷推荐方孝孺,遂命人将其从狱中召来,方孝孺当众嚎啕,声彻殿庭,明成祖 也颇为感动,走下殿来跟他说:“先生不要这样,其实我只是效法周公辅弼成王来了。”方反问:“成王安在?”明成祖答:“已自焚。”方问:“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道:“国赖长君。”方说:“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道:“此朕家事!”并让人把笔给方孝孺,说:“此事非先生不可!”孝孺执笔,疾书“燕贼篡 位”数字,掷笔与地,且哭且骂:“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朱棣发怒说:“汝不顾九族乎?”孝孺奋然作答:“便十族奈我何!”骂声益厉。 
    朱棣气急败坏,恨其嘴硬,叫人将方孝孺的嘴角割开。孝孺血涕纵横,仍喷血痛骂,朱棣厉声道:“汝焉能遽死,当灭十族!”朱棣一面将关至狱 中,一面搜捕其家属,逮解至京,当其面一一杀戮。孝孺强忍悲痛,始终不屈。胞弟孝友临刑时,孝孺泪如雨下,孝友从容吟诗:“阿兄何必泪潸潸,取义成仁在此 间。”孝孺亦作绝命诗一首:“忠臣发贲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呜乎哀哉。” 
    最终,朱棣就在九族之上又加一族,连他的学生朋友也因此而受牵连。这就是亘古未有的“灭十族”,方孝孺的死也比较特别,他侍奉于一个贤明的君王,却死在另一个伟大的君王之下,在同样都是朱姓的明朝,这样的结果很难让人判断他的行为是否正确?说愚忠不对,说刻板不准,但他为了气节和信仰被“灭十族”,而且全部是凌迟处死,让人明白什么叫“士为知己者而死”的内涵。 
四、伍子胥     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谋略家。春秋时楚国人。封于申地,故又称申胥。伍子胥性刚强,青少年时,即好文习武,勇而多谋。周景王二 十三年(前522),因遭楚太子少傅费无忌陷害,父、兄为楚平王所杀,被迫出逃吴国,发誓必倾覆楚国报仇。入吴后,知公子光有大志,乃助其夺取王位。辅佐吴王阖闾修法制以任贤能。又举荐深通兵学的孙武为将,整军经武,使吴成为东南地区一强国。与孙武等统领大军沿淮水西进,由楚防备薄弱的东北部实施大纵深战略突袭,直捣楚腹地,终成破楚之功(见柏举之战)。阖闾死后,继事吴王夫差。二十六年,吴、越之战,越惨败几于亡国,夫差急于图霸中原,欲允越求和之时,伍子胥预见到两国不能共存之势,又洞察越王勾践 图谋东山再起之心,力谏应乘势灭越。夫差不纳,坐视越国自大。三十六年,及见夫差欲率大军攻齐,再度劝夫差暂不攻齐而先灭越,以除心腹之患,又遭夫差拒绝。知吴国必为越国所破灭,为避祸而托子于齐国鲍氏,反遭太宰伯嚭诬陷,被逼自杀。伍子胥死前嘱咐五国大将军公孙雄挖出他的眼珠悬挂在吴国都城的东门楼上,来观看越寇怎样进入都城,灭掉吴国。死后仅十年, 越灭吴,终应其言。 
    伍子胥一生命运多舛,年轻时背井离乡,后率别国军队攻打自己的国家,鞭尸自己的先王,这种“叛徒”的滋味我想也只有伍子胥自己能够体会。终其毕生的精力和智慧辅助吴国,然而风烛残年之际,招来夫差的猜忌,本有机会逃跑,伍子胥却仰天长叹“我该逃往何方?我已经老了,落叶归根,楚国已经不会收留我了,吴国也要抛弃我,天下之大,却没有我的容身之处!”。我想伍子胥应该是这十个人中最为可悲和可敬的一位。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岳飞《满江红·写怀》拼音版
《岳飞》阅读练习及答案(五)
《岳飞练字》ppt课件1
《曹刿论战》《岳飞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岳飞》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岳飞》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岳飞》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题)
《岳飞》阅读练习及答案
《岳飞练字》课文原文阅读
《岳飞练字》教学设计2
《岳飞练字》教案1
《岳飞》教案7
四幕剧《精忠报国》
《岳飞》ppt课件(34页)
《细柳营》与《岳飞》比较阅读ppt课件
《岳飞》问题学案及答案
《宋史·岳飞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毕沅《岳飞》mp3音频朗读
《岳飞》教案6
精忠报国—-国学表演
《岳飞》导学案2
《岳飞》练习题
《强项令》《岳飞》教案及练习
《岳飞》导学案
《岳飞》说课稿
《岳飞》导学设计
毕沅《岳飞》原文和译文
《岳飞》教学设计5
语文版《强项令》《岳飞》教案及练习
岳飞简介
岳飞《满江红》mp3音频朗读
《岳飞》ppt课件3
《岳飞》ppt课件2
《岳飞》教案4
《岳飞》ppt课件1
《岳飞》flash课件1
《岳飞》同步练习2
《岳飞》同步练习1
《岳飞》教案3
《岳飞》教案2
《岳飞》教案1
语文版《董宣执法》、《包拯》、《岳飞》备课参考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