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山市2010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分析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0-06-02 |
黄山市2010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分析
I.命题说明
一、命题依据
本份试卷是在充分调研2009年高考安徽语文卷、全国卷和各课改地区课标卷的基础上,结合我市的教改实际命制而成的一套检测卷。命题人员在命制过程中,认真研读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试验•2010版)》、《2010年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考试说明》等纲领性的文件,并充分考虑到了2010年高考可能会出现的变化。检测卷力争体现新课程理念,侧重从阅读与表达两方面来考查学生的语文水平,尤其突出了对语文应用与探究能力的考查。试卷结构形式、具体内容和能力层次,以及全卷整体难度,与2010年高考安徽卷相近,在平稳、适中、有地域特色的基础上,力求适度变化,对黄山市高考语文的后期备考有一定的针对性。
二、命题思路
整体而言,本卷知识覆盖面适度,难度适中,注重从语文能力、思维品质和学习潜能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检测,注重联系我省中学语文新课程教改的实际,基本上在达到检验阶段复习效果目的的同时,有利于我市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实施。
三、总体评价
1.选材新,富有浓郁的时代气息。
试题都是原创题,语料基本选自最近的报刊、杂志,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具有鲜活的时代气息。如一般论述类文章选用了一篇关于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评论文章;又如,表达题的第16、17题的各个选项涉及了“两会”、“智利地震”、“国庆阅兵”、“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甲流防控”、“西南地区旱情”等重大时事,第19题是一道新闻类语段压缩题,选用了有关温哥华冬奥会的新闻材料。整套试题选材新,贴近学生生活,能让他们尽快进入答题情境,激发答题潜能,引领学生关注和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2.理念新,注重地域特色,富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试卷整体形式整齐优美,文化底蕴十足。文学类阅读文本、文言文、古典诗歌、表达题第19题的选材都与文化密切相关,适合高中学生阅读,极具人文关怀。其中文言文阅读文章的作者戴名世为皖籍名人,表达题第19题所选材料为一首徽州各地广为流传的《十二月 | |
| 标题: |
安徽省黄山市2010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分析 |
| 文件大小: |
10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