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作文中心 >>高考满分作文 >>江苏卷 >>
2010年江苏省高考作文点评及范文3篇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0-06-08


2010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及例文

江苏高考作文题目

以“绿色生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试题解析】
(一)什么是绿色生活:
1、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垃圾分类,循环回收;救助物种,保护自然。

2、我的绿色生活,表层的可以写你在具体的生活中的举措,深层的可以写心灵的绿色。
    (二)绿色生活的方式:
      1. 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尽量少用一次性物品
      2.不追求过度的时尚
      3拒绝使用珍贵动植物制品
      4.使用节约型水具
      5.拒绝过分包装
      6.支持可循环使用的产品
      7 一水多用
      8.随手关闭水龙头
      9.节约粮食
      10双面使用纸张
      11.垃圾尽量分类入箱
      12.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13.提倡步行,骑单车,尽量乘坐公共汽车
        (三)中国十大环境问题  
      1、大气污染问题  2000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95万吨,居世界第一位。据专家测算,要满足全国
      天气的环境容量要求,二氧化硫排放量要在现有基础上至少削减40%。此外,2000年中国烟尘排放量为1165万吨,工业粉尘的排放量为1092万吨。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第一大环境问题。
      2、   水环境污染问题  中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依次是: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其中42%的水质超过3类标准(不能做饮用水源),全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5类水质,丧失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75%以上的湖泊富营
      养化加剧,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
      3、      垃圾处理问题  中国全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46%。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1.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塑料包装物和农膜导致的白色污
      染已蔓延全国各地。
      4、      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  目前,中国国土上的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27.3%,而且,荒漠化面积还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中国每年遭受的强沙尘暴天气由50年代的5次增加到了90年代的23次。土地沙化造成了内蒙古一些地区的居民被迫迁移他乡。
      5、      水土流失问题  中国全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多亿吨,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为4000万吨标准化肥(相当于全国一年的化肥使用量)。自1949年以来,中国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总量达4000万亩,这对中国的农业是极大损失。
      6、      旱灾和水灾问题  20世纪50年代中国年均受旱灾的农田为1.2亿亩,90年代上升为3.8亿亩。1972年黄河发生第一次断流,1985年后年年断流,1997年断流天数达227天。有关专家经调查推测:未来15年内中国将持续干旱。而长江流域的水灾发生频率却明显增加,500多年来,长江流域共发生的大洪水为53次,但近50年来,每三年就出现一次大涝,1998年的大洪水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7、      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破坏较严重的国家,高等植物中濒危或接近濒危的物种达4000-5000种,约占中国拥有的物种总数的15%-20%,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在联合国《国际濒危物种世界濒危物种中,中国有156种,约占总数的1/4。中国滥捕乱杀野生动物和大量捕食野生动物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屡禁不止。
      8、      WTO与环境问题  中国加入WTO将面临两方面新的环境问题。一方面是国际上的\'绿色贸易壁垒\'。由于中国目前的环境标准普遍低于发达国家的标准,中国的食品、机电、纺织、皮革、陶瓷、烟草、玩具、鞋业等行业的产品将在出口贸易中受到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国际市场对中国的矿产、石材、药用植物、农产品、畜牧产品的大量需求,可能会加重中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破坏。同时,中国可能成为国外污染密集型企业转移的地点和大量的国外工业废物\'来料加工\'的地点,这将极大地加重中国的环境问题。
      9、      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  三峡工程是中国目前正在实施的巨大的水利工程。该工程定于2003年开始发电。三峡建成后对地质环境、水资源环境、生态环境(涉及库区两岸和整个上游地区)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防治库区污染是目前摆在三峡建设者面前的大课题。三峡工程已成为世界瞩目的环境问题。
      10、      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难降解的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开始显现。国际上今年签署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其中确定的首批禁止使用的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中国的环境介质中多有检出,中国是公约的签字国。这类有机污染物具有转移到下一代体内,并在多年后显现其危害的特点,也被称为\'环境激素\'或\'环境荷尔蒙\',危害严重。目前这类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工农业和城市建设等使用的化学品之中。
      
【例文】

绿色生活


      海德格尔的命题“人,诗意地栖居”原存于哲学家自成一派的理论体系中,但其究竟有着丰富的可阐释性,提及它,不同的人在头脑中展开的图景也是迥异的。但对我而言,它恰恰勾勒了未来的绿色生活形态:
  一片人造植物叶———凸出在像的右下角。从仿生学的角度看,喊了很多年的口号“改造自然”改为“敬畏自然”或“师法自然”更妥帖些。植物则被人类的福祉既光合作用,而弱化甚至消除光能这个作用前提,无疑将掀起一场绿色革命。以人造植物为首,大批仿生产品将腾越出世,大自然则成为技术产业无尽的创新之源。
  一块优质稳定的水源地———浮动在像的中央。“因地制宜”是都市生态建设的要旨,定量规划上海水,努力复原天然林。黄浦江在供水队伍中不再一枝独秀,大容量高稳定性水库的建成将令市民欢欣雀跃;青葱中隐映着勃然生机,人工林将脱掉“绿色沙漠”的恶名。
  一个减量再生的循环经济———废弃物处理器赫然在目。回收网络连通生产者、商家和消费者,政府和民间力量集合而成,将每天制造的垃圾分类填埋、焚烧、亦或再利用。吞吐电池的鸭嘴箱、清洁化肥合成机、“三废”即时处理系统等推陈出新,专门绘制一幅生态地图,使设备齐全的维护点明晰可查。一言以蔽之,高效轻质的GDP将同环保比翼双飞。
  我素来喜读科技文摘,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惨烈角斗,便如同两个旋转相扣的齿轮,在平面媒体上碾过留痕。于是又了上述所想,三面一体。暑假初放,上海科技馆为学生深化科学与人文素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我决定去第二遭,“科技创造绿色生活”主题展馆给“未来科学家”提供了畅想和实验的平台。走近展区所设的生态小屋,竹木外构气质亲切,形态古拙;太阳能内置气息冷峻,外现代化。
  坐在拥有“环保内芯”的电脑前,随奇妙的向导软件来一番操作,亲手“阻止酸雨的形成”,“整治温室效应”。先前我储备了些生态知识,却在这里捉襟见肘。
  我曾思索:称科学为“真、善、美的统一”是否过誉?偶然的机会,在一份语文试卷上得到了这样的答案:符合自然本质、具内在研究价值、有艺术美感,科学之真善美,正在于此。我无语。而科技馆独具匠心的展览,又以一种朴素得逼人的美感,教我眼见为实———绿色乃万色。
  主题展的观者,倘沉下心来,会产生强烈的时空交错感。想那“人与自然”,洹古的母题,也在精神与物质世界中被轮番地折磨,连着未来,牵绊着过去,推着现在。“雕刻时光”照搬电影大师塔可夫斯基的自传名,它催人琢磨。我们揣着三分憧憬、七分忧患,游历了一番“绿色”,而与艺术家伟大而寂寞的心灵,竟也靠近了一些。插上翅膀的想象等待成熟,“雕像”与现实终有相合的那一天。
  

                                     绿色生活
  学校后面原来有一片巨大的杂草地。
  那个时候刚刚有了生物课,我们就借着标本的名义,闯进了这片杂草地。
  那里有很多很多的野花,粉红的、粉紫的、白色的,恣意地绽放。我们对那些妖俏的颜色已经达到了溺爱的程度。它们的花瓣总是很薄很薄,带一点点含蓄的透明。我们会去追逐一只蝴蝶,就连那种常见的嫩黄色的小蝴蝶都能让我们兴奋不已。悄悄地走近,俯身,手一合,那只蝴蝶就在我们的手心里颤动了。把它放到玻璃瓶里。看它柔弱的翅膀上细细的纹路,小心地一张一合。看过一阵,我们会把它放了。因为我们深知这里的一草一木比那只冰冷的玻璃瓶更适合它生活。
  我们把家里的花籽带到那里埋下去,浇上水,并在地上随便抓一个什么插在土里作为记号,同时插进去的是我们的又一桩新的牵挂。放学后总是迫不及待地赶过去,去看那插着记号的地方。有的时候连自己也找不到记号了,那样的失落甚至可以比得上某一次测验的失利。若是有了哪怕一点点细微的变化,那一天的心情就会出奇的明朗。我们的想象力日益丰富,渐渐地便把各种各样的果核都埋进土里。杂交,嫁接,侧交,育种,一个个的曾经枯燥的生物概念都让我们有了亲自试一试的念头。虽然不曾成功过,但是依然兴致盎然,甚至还不知天高地厚地妄想着当一个农家也不错啊。
  曾经一段时间里,有一个情景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两个扎着马尾辫的女孩子,在一片绿草包围下,一前一后地追逐,手里拿着一两朵粉嫩明艳的小花儿。书包被随意地丢弃在一棵小树有限的树荫下。画面的色彩是明媚的,但却有些模糊。我没有叙说童话的嫌疑,但这却真的可以构成一幅最绚丽的油画。那时的学业似乎是出奇得好,功课好像也不多,于是我们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这片空旷的土地。我们抱着膝盖肩并着肩坐在一片绿色中,体味着这小小短暂的接触所带来的通透全身的温暖。我们看着太阳一点点地落下去,却从不知道什么是“残阳如血”。
  所以,你大概就会知道,当我们看着混凝土的建筑群在杂地上一点点地高起来,高起来的时候,心里面流动着的是怎样的一种伤感。我的同伴用那种我从来也没有看过的、心疼的眼神看着我,说:“怎么办?他们为什么就不能留下它呢?难道他们就看不到这么一大片漂亮的绿色吗?怎么办?我们的野花,我们的蝴蝶都要没有了!”
  怎么办?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过了好多时间以后,每当我看到静静地摆在实验室里的蝴蝶标本的时候;当老师在生物课上问我们有没有看见过羊齿植物,而底下一片茫然的时候;当清新古朴的古典园林被层层叠叠的高楼围得严严实实的时候,我常常会想起这个很多次困扰过我的问题:怎么办?我也常常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片杂草地,那个永远藏在心里的“百草园”。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资格拥有一个“百草园”的呀。

 

                                    绿色生活


      海德格尔的命题“人,诗意地栖居”原存于哲学家自成一派的理论体系中,但其究竟有着丰富的可阐释性,提及它,不同的人在头脑中展开的图景也是迥异的。但对我而言,它恰恰勾勒了未来的绿色生活形态:
  一片人造植物叶———凸出在像的右下角。从仿生学的角度看,喊了很多年的口号“改造自然”改为“敬畏自然”或“师法自然”更妥帖些。植物则被人类的福祉既光合作用,而弱化甚至消除光能这个作用前提,无疑将掀起一场绿色革命。以人造植物为首,大批仿生产品将腾越出世,大自然则成为技术产业无尽的创新之源。
  一块优质稳定的水源地———浮动在像的中央。“因地制宜”是都市生态建设的要旨,定量规划上海水,努力复原天然林。黄浦江在供水队伍中不再一枝独秀,大容量高稳定性水库的建成将令市民欢欣雀跃;青葱中隐映着勃然生机,人工林将脱掉“绿色沙漠”的恶名。
  一个减量再生的循环经济———废弃物处理器赫然在目。回收网络连通生产者、商家和消费者,政府和民间力量集合而成,将每天制造的垃圾分类填埋、焚烧、亦或再利用。吞吐电池的鸭嘴箱、清洁化肥合成机、“三废”即时处理系统等推陈出新,专门绘制一幅生态地图,使设备齐全的维护点明晰可查。一言以蔽之,高效轻质的GDP将同环保比翼双飞。
  我素来喜读科技文摘,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惨烈角斗,便如同两个旋转相扣的齿轮,在平面媒体上碾过留痕。于是又了上述所想,三面一体。暑假初放,上海科技馆为学生深化科学与人文素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我决定去第二遭,“科技创造绿色生活”主题展馆给“未来科学家”提供了畅想和实验的平台。走近展区所设的生态小屋,竹木外构气质亲切,形态古拙;太阳能内置气息冷峻,外现代化。
  坐在拥有“环保内芯”的电脑前,随奇妙的向导软件来一番操作,亲手“阻止酸雨的形成”,“整治温室效应”。先前我储备了些生态知识,却在这里捉襟见肘。
  我曾思索:称科学为“真、善、美的统一”是否过誉?偶然的机会,在一份语文试卷上得到了这样的答案:符合自然本质、具内在研究价值、有艺术美感,科学之真善美,正在于此。我无语。而科技馆独具匠心的展览,又以一种朴素得逼人的美感,教我眼见为实———绿色乃万色。
  主题展的观者,倘沉下心来,会产生强烈的时空交错感。想那“人与自然”,洹古的母题,也在精神与物质世界中被轮番地折磨,连着未来,牵绊着过去,推着现在。“雕刻时光”照搬电影大师塔可夫斯基的自传名,它催人琢磨。我们揣着三分憧憬、七分忧患,游历了一番“绿色”,而与艺术家伟大而寂寞的心灵,竟也靠近了一些。插上翅膀的想象等待成熟,“雕像”与现实终有相合的那一天。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2022年高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新高考全国I卷)
2022年全国新高考I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届江苏省高考考前适应性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江苏省苏州市2022届高三考前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江苏省南通市2022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江苏省2022届第三次高考模拟语文试题
江苏省2022届高三考前打靶语文试题
江苏省泰州市2022届高三第四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届高三考前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二)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届高三考前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
江苏省盐城市2022届高三三模测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江苏省南通市2021届高三四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江苏省南通市2022届高三三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江苏省泰州市2022届高三三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2022年江苏省苏锡常镇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江苏省2022届第二次高考模拟语文试题
江苏省如皋市2022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
2022届江苏省如皋市2022届高三适应考试考试语文试卷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京市2022届高三新高考模拟演练语文试题
江苏省云港市2022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22年高三教学情况调研语文试题(一)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22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江苏省南通市2022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江苏省扬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京市2022届高三二模前复习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泰兴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阶段检测语文试题(二)
2022届江苏省如皋市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2022届高三第一次适应性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2022届高三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海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京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江苏省百校大联考2022届高三一轮复习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京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2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联合调研语文试题
江苏省高邮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起初学情调研语文试题
江苏省常熟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2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江苏省四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江苏省扬州市2022届高三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京2021-2022学年高三下二月份检测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通市2022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如皋市2021~2022学年度高三期末语文试题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21-2022学年高三1月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江苏省扬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