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2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0-09-04


课文一】 
《读书人是幸福人》    谢  冕(    ) 

【教学要求】 
1、联系各自的阅读经历和读书体会,理解“读书人是幸福人”的内涵。 
2、能边读边归纳文意,感知文章的主要写作特点。能唤起对本单元其他的相关联系。 
3、能对文中某些内容作注释,逐步养成翻检工具书的习惯。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可能都听过这样一句名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什么意思呢?学习不能偷懒!读书学习是非常苦的一件事情。 
    我想做个调查,大家都认为读书是一件“苦差事”么?(多数同学说“是”) 
    那么,北京大学的王冕教授却说“读书人是幸福人”又是为什么呢?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P13页,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读书人是幸福人》,来改变你们的这种陈旧的观点。 

一、基本知识 
1、作  者:(板书) 
  谢冕: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著名诗学理论家。 
    50年代后期,谢冕作为中文系学生,在北大逗留时间最多、最有感情的是北大图书馆和分散在全校大大小小的图书阅览室。他是宿舍、饭厅、图书馆“三点一线”的竞走者,常在下课后到图书馆看书,就免不了用书包占座。在他的印象中,这个图书馆“是动荡学海中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港湾”。 
谢教授曾经动情的回忆这段青春的记忆“就我个人而言,我的成长有赖于名园的熏陶、名师的指点,也有赖于这座著名图书馆的灯火,它是我们青春的欢乐和痛苦的见证,如今它已成了点燃在心灵深处的恒久的光明。” 
由此可见,我们说,谢冕教授是充分感受了读书的幸福后才能由衷的发出“读书人是幸福人”的心声的。 
2、说文解字:(板书) 
(1)加惠:施惠,给予好处。 
(2)往哲先贤:历代贤明、智慧之士。哲,有智慧。贤,有德行和才能。 
(3)睿(    )智:英明有远见。睿,看的深远。 
(4)卑(    )鄙(    ): 

二、教学过程: 
    这是谢冕教授有关读书的一篇随笔,最初发表在1995年7月19日的北京《中华读书报》上。后来收入《永远的校园》一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在这本书里抒发了对北京大学的热爱之情。这种热爱源于北大所给予每一个“北大人”的文明滋养,也包括对北大图书馆的爱和对所有读书人的交流、交往的幸福回忆。可以说,作者对读者的幸福主要是在北京大学这样的文明圣地感觉到的,所以在理解本文的抒情和议论主题时,就要先从“北大”说起了。 
(一)快速阅读: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准确把握课文基本信息 
    给大家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来体会作者的读书的幸福,找出每一段的中心句。。 
2、集体合作、探究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情节和结构。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的中心句是那一句? 
TS:“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 
作者为什么认为“读书人是幸福人”呢? 
 TS:作者在文章一开头就直接阐明了读书人为什么是世间的幸福人。他总结出了“两个世界”的观点( “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一个是人所共有的“现实的世界”,另一个就是“为读书人所独有的”“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 
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作者确立了“读书人是幸福人”的主要观点。他还由此想开去,提出了以是否具有阅读能力来对幸与不幸作区分。认为:“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不幸的,这种丧失是“不可补偿的”。由此,作者在财富不平等和权利不平等之外,又提出了“精神不平等”,这是由“拥有或丧失”阅读能力所体现出来的。 
以上是第一段所提出的,作者的观点十分新颖,表述也是直截、明朗。 
(2)那么,阅读究竟会给人带来什么呢? 
作者在第2自然段对此做了概括说明,“能多识草木鱼虫之名”,能“上溯远古下及未来”,也能“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总之,正如作者所说,人们正是通过阅读“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 
这一段的中心句识那一句呢? 
“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世界。” 
(3)那么,阅读除了能给我们带来“丰富知识”外,还由什么作用呢? 
来看第3段, 
第3段得中心句是那一句? 
“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比“知识”更进一层的是“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作者用整个第3段来说明这一核心思想。 
作者说:人们正是从读古今圣贤、才俊的书才学得人格和学会做人的。这是总说,后面用了8个小句子来作具体说明,名人、伟人,古人、今人,政治家,革命家,文学家,中国人、外国人,众多实例,一一援引,又表述得言简意赅。最后作总结,“一个读书人,是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4)第4段进一步论证:与书结缘,就注定能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 
这里,作者对书得品味、质地、价值和档次作了优劣、高下之分。作者这种谨慎得区分,也提醒我们“开卷有益”的“卷”要做品味、质地、价值和档次的区别对待。 
作者不仅告诉我们读书要读品质优良的一类,并且直言自己“之所以常感读书幸福,厌恶暴力,同情弱小,心灵纯净,富于正义感,情趣变得高雅,从幼年到成年,一步步向人间美好境界前进。” 
读到这里,回忆一下刘心武的《十首足矣》。香港一家文化机构举办了一项“最受欢迎唐诗选举”,结果投票者从上万首唐诗中选出10首来,评选出了10首 “最受欢迎唐诗”。作者写作的真正目的仅仅是因为这个活动么?不是!真正促使作者写作的动因正是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剖析,和对美好人性和良知的呼唤,以及优秀文艺作品对人的心灵的陶冶。 
作者接下来又引用了笛卡儿和雨果的名言,一说“向善”,一说“避恶”,也都证明了优秀的书籍多人的教育、感化功能。 
这一段的中心句:“读书使人向善……读书使人避恶。” 
(5)至此,文章完成了论述。 
最后一段“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人。”独句成段,点名主题。 
中心句:“读书人是幸福人。” 
(6)文章结构:总——分——总 

(二)、写作特点:(板书) 
论述性散文——夹叙夹议——以议带叙 
文章层层推进,逐章显志,把读书能从时空角度扩大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拥有这一核心问题阐述得清清楚楚。 

总结与引申: 
我不知道,学习了这一课后,大家还有谁认为读书是苦差事的? 
我们都知道“希望工程”、“红凤工程”。很多贫困地区的孩子没有学上,没有书读。 
大家有没有看过的导演张艺谋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中扮演小老师的魏敏芝,就是实实在在的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图)以及中国摄影家解海龙于1991年4月在安徽大别山区拍摄的照片《我要读书》,这张照片成为了希望工程的标志。图中主人公“大眼睛”苏明娟,都是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 
我们今天能够坐在这里上学、读书,学习知识,陶冶情操,难道不应该是幸福的人么? 


(板书) 
读书人是幸福人!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读书人是幸福人》ppt课件(23页)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8
《读书人是幸福人》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题)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7
《读书人是幸福人》ppt课件4
《读书人是幸福人》读后感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6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学反思
《读书人是幸福人》说课稿
《读书人是幸福人》导学案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5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学设计4
《读书人是幸福人》ppt课件3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3
《读书人是幸福人》ppt课件2
《读书人是幸福人》阅读练习
谢冕《读书人是幸福人》原文阅读
《读书人是幸福人》ppt课件1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