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二年级上 >>期末试卷 >>
宝鸡园丁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作者:园丁中学  上传者:admin  日期:11-03-01


作者EMAIL:qinmingan_316@163.com

 宝鸡园丁中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卷)
总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        命题人:秦明安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列短文,完成1—3题。
唐宋古文运动

所谓“古文”,是对骈文而言的。先秦两汉的散文,特点是质朴自由,以散行单句为主,不受格式拘束,有利于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自南北朝以来,文坛上盛行骈文,流于对偶、声律、典故、词藻等形式,华而不实,不适于运用。西魏苏绰曾仿《尚书》作《大诰》,提倡商、周古文以改革文体,未有成效。隋文帝时下诏禁止“文表华艳”,李谔上书请革文华,都没有扭转颓风。
唐初文坛,骈文仍占主要地位。唐太宗为文也尚浮华。唐玄宗天宝年间至中唐前期,萧颖士、李华、元结、独孤及、梁肃、柳冕,先后提出宗经明道的主张,并用散体作文,成为古文运动的先驱。韩愈、柳宗元则进一步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古文理论,并写出了相当数量的优秀古文作品;他们的学生和追随者热烈响应,终于在文坛上形成了颇有声势的古文运动,把散文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韩愈和柳宗元倡导古文是为了推行古道,为了复兴儒学。他们的古文理论都把明道放在首位,利用复古的旗帜从事文学革新,推动文学前进。中唐古文运动,虽然在当时文坛上取得了胜利,但骈文并未就此匿迹,晚唐以后,骈文复炽。
五代到宋初,浮靡华丽的文风再度泛滥,前蜀牛希济在他的《文章论》中曾提出:当时文章“忘于教化之道,以妖艳为胜”。宋初,王禹偁、柳开又开始提倡古文,都提出文道合一的主张,但二人孤军作战,没有形成有力的运动。宋代的古文复兴,要到欧阳修倡导之后,才形成一场运动。欧阳修凭借其政治地位,大力提倡古文,带动了一支写作队伍。他的同辈苏洵,学生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苏轼门下又有黄庭坚、陈师道、张耒、秦观、晁补之等人,都是古文能手,各树旗帜,扩大影响,从而使宋代古文运动达到波澜壮阔的地步。宋代古文运动的主要特点,第一是主张明道。欧阳修说:“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答吴充秀才书》)苏轼说“吾所为文必与道俱”(《朱子语类》引)。这一点继承了唐代古文运动的传统。第二是不高谈学习先秦两汉而直接取法韩愈。王禹偁说“近世为古文之主者,韩史部而已” (《答张扶书》)。他们学韩的共同点,是学韩文“文从字顺”,平易近人的作风,而不学他追求奇古奥僻的偏向。

标题: 宝鸡园丁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文件大小: 28K
文件格式: rar
作者: 园丁中学
下载地址: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下载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暂无图片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2012学年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期末试卷
湖南师大附属中学高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测试一
2011年第二学期高二《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结业试题
高二期中考试《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试卷
集贤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古代散文部分)》试卷
临高中学09--10年度高二第一学《中国古代诗歌与散文欣赏》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09年下期人教版高二上册期终考试语文试卷
厦门市高二语文期末质量检查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试题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期末试题
08-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
咸阳实验中学08-09学年下学期高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模块期末试题
2007—2008学年云霄立人学校人教版第二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试卷
福建省晋江市子江中学《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考试题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期末模拟试题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