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眷恋着祖国》导学案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1-08-08 |
始终眷恋着祖国导学案
戴珏 9.25
教学目标
1、理解重要语句的含义,感受爱国、报国的赤子深情。了解精心选材对于表达中心所起的作用。了解通讯的精当选材和条理分明。
2、了解钱学森功成名就的辉煌和为返回祖国所作的种种努力,探究他身上体现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
导学过程
预习
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áo( ) 游 推 jiàn( ) 枪 bì( ) juàn( )恋 dàn ( ) 生 qiān( )订 萌( )发 诬( ) 蔑 募( ) 集
2、 查资料了解作者
钱学森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 1934年,钱学森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1936年在美国获航空和数学博士学位。1955年,钱学森回到祖国的怀抱。1956年,钱学森受命组建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他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我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则,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
钱学森回到祖国后,受到了党和政府无微不至的关怀和高度的重视。一种盼望新中国早日强大起来的愿望,促使他上书周总理,提出了发展中国导弹技术的规划设想。
1956年4月,由周恩来总理主持,在解放军总参谋部的大楼里,召开了一次不寻常的中央军委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由钱学森介绍在我国发展导弹技术的规划设想。
1956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宣告成立,钱学森任研究院院长。从此,在周总理、聂荣臻元帅的直接领导下,钱学森开始了作为新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技术领导人的生涯。亲自培养我国搞导弹的专门技术人才。今天,这批受训的大学生,成为我国火箭、导弹与航天技术队伍的骨干力量。
1960年11月5日,我国第一枚国产近程导弹发射成功。这是我国军事装备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1964年6月29日,我国第一颗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导弹进行飞行试验获得成功。
1966年10月27日,钱学森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的“两弹结合”飞行试验。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枚导弹核武器研制成功,美国用了13年,我国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这一成功震惊了世界。
1965年1月8日,钱学森正式向国家提出报告,建议早日制订我国人造卫星的研究计划并列入国家任务。
1965年4月29日,钱学森等专家向中央提出了在1970年或1971年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长征一号”的规划设想。并在研制过程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 |
| 标题: |
《始终眷恋着祖国》导学案 |
| 文件大小: |
8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