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八年级上(初二上) >>课文练习 >>
《人琴俱亡》《晏子使楚》复习学案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1-12-04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复习学案
班级              姓名                  日期                   等第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
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1.解释下列加点字。
    俱病笃(      弦既不调(      了不悲(      都不闻消息(    )
2.下列加点字的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两组是(    )(    )
    A、王子猷、子敬俱病笃      人琴俱亡
    B、子敬素好琴              又留蚊于素帐中
    C、人琴俱亡                亡羊补牢
    D、何以都不闻消息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E、而子敬先亡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3.翻译下列句子:
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译文:                                                                    
4.课文开头写子献是“了不悲”,“都不哭”.可后来为什么又“恸绝良久”?
                                                                             
                                                                         
5.本文选自《世说新语》,书中许多故事已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你能写出几个吗?(至
  少两个)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②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③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④;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注释]: ① 封识(zhǐ):封存的标记。 ②利:贪图。③俟工(sǐ):等待。④暂犹可勉;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
1.用“|”划出句子的停顿节奏。
问其银数与封识标记皆合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不敢与家人言之(                )      遂以还之(                 
又尝教书于宦官家(            )      闻其侄有他事南来(          
3. 翻译下面的句子。
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4.  请各用四个字概括这两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最后一段中哪一个字有点睛之效?为什么?
                                                                     
                                                                    
                                                          
1、    问 | 其银数与封识标记 | 皆合
2、    这件事  于是(就) 曾经  听说
3、    那官把银子寄在他家多年,毫不动心,这种高尚的品质远远超过了普通人。
4、    拾金不昧,寄金不昧
5、    穷  拾金不昧与寄金不昧足以表现何岳的人品,尽管“穷”,在重金面前不动心。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yì)王。王曰:“缚者曷(hé)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焉!”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一、解释下面句子中指定的实词。
1.晏子将使楚  使:
2.楚王闻之,谓左右曰  谓:
3.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习辞:
4.王曰:“何坐?”  坐:
5. 吏二缚一人诣王  缚:
6.晏子避席对曰  避席:
7.圣人非所与熙也  熙:
8.吏二缚一人诣王  诣:
二、解释以下虚词意义用法。
1.楚王闻之  之:
2.何以也  以:
3.缚者曷为者也  曷:
4.人楚则盗  则:
三、翻译以下句子。
1.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2.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3.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4.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②,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③。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④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⑤深矣,常有以自下⑥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⑦。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⑧。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①御:马夫。 ②驷马:四匹马拉的车。 ③去:离开,这里指离婚。 ④相:担任国相。⑤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⑥自下:谦虚。⑦自损抑:克制自己,保持谦卑。⑧对:回答。
    1.解释下列短语。
    (1)意气扬扬:                                           
    (2)名显诸侯: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3.晏子是古代名相,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他选用人才的有何标准。
                                                                                
    答案:1.(1)趾高气扬,得意洋洋,手舞足蹈,得意忘形等;(2)在诸侯各国都有很大的名声。2.今天我看他出门,虽然志向远大,深谋远虑,却总是显出自己很谦虚的样子。
    3、晏子的标准则是:有了缺点能虚心接受意见,并及时加以改正。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社戏》作业设计
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练习3
《昆虫记》阅读练习汇编(7份)
部编版八年级上《孟子三章》理解性默写
部编版八年级上《孟子三章》练习题
《李凭箜篌引》同步训练
《饮酒》同步练习
《昆虫记》检测试卷
晏殊《浣溪沙》欧阳修《采桑子》练习题
《野望》同步训练
《红星照耀中国》检测试卷
部编版八年级上《唐诗五首》鉴赏及练习题
《三峡》测试题
《红星照耀中国》各篇章练习题(1-12)
《梁甫行》练习题
《庭中有奇树》同步练习2
《赠从弟(其二)》同步训练
《三峡》限时反馈练习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课后练习题合集
《周亚夫军细柳》检测练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练习
《背影》同步练习2
李清照《渔家傲》练习汇编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练习试题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同步练习2
《富贵不能淫》练习2
《昆明的雨》同步练习2
《答谢中书书》理解性默写
《记承天寺夜游》理解性默写2
《记承天寺夜游》理解性默写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