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学案 >>
《一次有意义的集体视听活动》导学案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1-12-14


盐阜中学初二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
执笔人       审核人                              2010年12月    
课题
《一次有意义的集体视听活动》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1.明确视听活动对于获取信息的意义。
2.通过训练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
3.捕获有效信息,丰富自己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观看影片《一个都不能少》,就主要情节、重要细节,或对影片的某些地方谈点自己的看法,或谈一谈看完影片后你的思考。
要求:
1.影片中的主要人物是谁?
2.影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写一段话100字。)
3.就影片中的一处细节谈谈你看完后的感受。(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
1.              思考要写一篇比较成功的影评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明确:必须先弄清要弄清故事梗概,即影片叙述的是一件什么样的
故事,起先怎样,中间发生了哪些故事,再后来怎样,最后结果如何。
2.听力训练
气度也称气量,一个有气量的人,往往是胸有大志而又能体谅别人的人。胸有大志,就不会计较小事,不争一日之短长、一言之褒贬;体谅别人,就能容忍别人的缺点。
古之成大器者,都是有气度的。
唐朝的韩愈和柳宗元在政治见解、文学见解上很不相同,两个人几乎论战了一生。但是,当柳宗元死后,韩愈怀着哀痛的心情写了《柳子厚墓志铭》,赞扬了柳宗元品格上的高风亮节,并没有因为多年的政治和文学论点而耿耿于怀。
谅解别人,不计较别人对自己的褒贬,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情操高度。人与人之间,争论是难免的,但不能记仇,事过之后,仍以同志、同学、朋友对待他,这样才算得上有气度。
伟大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是人类友谊的典范。这种友谊是基于共同的伟大革命理想而建立的,也是靠彼此的理解、谅解来巩固的。恩格斯在夫人逝世后,由于没有接到马克思的哀悼信,也曾有些难过。但是,他对马克思的经济资助一如既往。后来,恩格斯得知马克思一家在获悉他夫人逝世消息后,曾痛苦万分,哭得很伤心,他又主动向老友一家表示了歉意。革命导师的这种博大胸怀,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青少年在培养自己道德情操时,要有意识地加强自己的气度培养,克服斤斤计较的毛病,克服妒忌思想,克服猜疑心理,这对于成就大器是很有帮助的。一个人只有理解别人,谅解别人,才能获得别人的理解和谅解。只有人与人之间形成了和睦友好的关系,社会上才能形成积极健康的良好氛围。
1.一个有气量的人往往是          而又能          的人。
2.文中两个事实论据涉及4个有气度的人物,其中突出赞赏的两个人是(  
A.韩愈     马克思     B.韩愈     恩格斯
C.柳宗元   马克思     D.柳宗元   恩格斯
3.我们青少年培养气度,应克服哪些不良习气?
                                                         
                                                         
3.结合课本上的内容思考,听话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1)专心听话要求听话人思想要集中,听懂、记住说话人的意思,如果边听边东张西望,心不在焉,就会听不明白,记不住,甚至听错,这样不仅会浪费时间,有时甚至还会耽误大事。
(2)专心听话要求听话人不仅要听懂别人话语的意思,而且要掌握
话语中有价值的、有启示的东西,从中发现一些以往不了解的内容或不懂的道理,或从中引申出一些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及时抓住对方讲话的要点。这就要求听话人自觉、主动地倾听,做一个积极的听众,以便从中尝到更多的知识。
(3)专心听话要听懂说话人一些有深意的话语。有些话语包含了说
话人内心深处的东西,要理解这些话语必须借助于说话人的表情、语调、语气,因此别人说话时,一定要耐心专注地倾听,注意察颜观色。
(4)专心听话还要自觉地排除其它声音的干扰,养成能够边听边思考边分析的良好习惯。
4.看当天的新闻联播(把握主要内容)
 
 
 
 
5.视听有哪些要求?
一要有充分的准备,要抱着正确、明确的目的来完成视听活动。
二是要专心。认真专注,全心投入,这是视听有得的基本保证。
三是学会抓重点和要点,抓主要情节、人物和关键语句。
四是要养成眼耳并用,互为补充的良好习惯。
6.观看了《一个都不能少》这部影片,请你说一下影片的主要内容
是什么?
(1)水泉小学的高老师要回家看望病重的母亲,村长从邻村找来
魏敏芝给高老师代一个月课。水泉小学每年都有学生辍学。高老师临走时再三叮嘱魏敏芝,一定要把学生看住,一个都不能少。十岁的张慧科因家里欠债无力偿还,不得不失学到城里打工。魏敏芝记住高老师临行前的叮嘱,决心把张慧科找回来,她打听到张慧科城里的住处,单身一人踏上了进城之路,十三岁的魏敏芝开始了在茫茫人海里的寻找之路……
(2)剧中讲的是水泉乡水泉小学高老师的妈妈病了,他要回家探
望,于是便请了一位年仅12岁的魏敏芝做代课老师。高老师临走前再三叮嘱魏敏芝班里的学生要一个都不能少。可是不久,张慧科因为家里穷去城里打工。魏老师就千里迢迢来到城里找张慧科。最后在电视台台长的帮助下他终于找到了张慧科。
7.我们常有这样一种体验:在看电影时,往往会有一个画面,一个
场面,一段音乐给了我们一种特别的感觉,或者某个人物的一句台词,一个动作,一个神态,一个细节给了我们一种特别的感觉,再或者,故事的某段情节,人物的不寻常的命运使我们陷入深深的思考?请大家回顾影片思考。
(1)我认为高老师的形象很感人。高老师临走时,给魏敏芝留下二
十六根粉笔,并吩咐她每天只能用一根,字不要写得太大,以免粉笔不够用,但又不能写得太小,因为太小会影响学生的视力。这充分表达了他对粉笔的珍惜及对小孩子们的爱护。
(2)我认为为了筹备入城的费用,二十六位小学生在烈日当空的情况下,毫无怨言地齐心协力跟魏老师一起到砖场搬砖赚钱的场面非常感人,这反映出孩子们尊师、勤快、合作的精神。后来,他们用剩下的六块钱买了两罐可口可乐,大家你一口我一口争喝的时候,那情景令人觉得既可笑又可怜。
(3)剧中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当明新红被挑选入县校后,体育老师
要接走她的当天,魏敏芝竟将她收藏起来,不论乡长怎样苦口婆心地解释、规劝,她都无动于衷,不肯将明新红交出,乡长无计可施下,无奈地用五毛钱跟顽皮小子张慧科“交易”,供出收藏明新红的地点。魏敏芝这“初生之犊”那倔强,不畏强权的所作所为,看了真为她捏一把汗。
(4)我认为最感人的应该是魏敏芝这一形象的塑造。严格地来说,
魏敏芝不算老师,她只是水泉小学的高老师临时找来看管学生的,但就为高老师临走时交代的一句话??“一定要把娃看住,一个都不能少”,她表现出了惊人的执着和认真。尽管她不懂教学,但“责任”??这个教师身上最可贵的精神却在她身上得到了最朴实无华也最完美的体现。她可以为找回学生而义无反顾,可以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粉笔,她将一切我们无法想象的事情真切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也许就是她的“一根筋”让我们记住了她,同时记住的还有她的质朴和善良。
8.你认为《一个都不能少》这部电影所反映的主题是什么?
这部影片塑造了一位农村女代课教师质朴、善良的形象,以其独特的角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农村教育的现状,表现了贫困地区农村教育中存在的令世人关注的问题?因贫穷而辍学。
9.张艺谋说:“《一个都不能少》是一部从内容到形式都很平实、
传统、司空见惯甚至非常老套的电影,这恰巧是我们的一个目的:在司空见惯中拍出一份真切和力量来。我们拍电影的人,在今天电影市场的需求下,当然要把电影拍得好看。所以,我们的另一个目的就是:电影除了好看以外,还能告诉大家什么,让大家想什么,关心什么,爱什么……因为我坚信,观众的口味并不如我们所设想的那样单一和肤浅。”下面就请你们这些小观众谈一下你对“农村学校辍学”这一现象的认识。
(1)(1)我认为对于贫困农村的辍学问题,社会上应该多献一些
爱心,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多建几所希望小学。
(2)我从网上了解到水泉小学是《一个都不能少》摄制组组建的,
它是社会爱心的结晶。而水泉小学则只剩1名教师和6名学生在苦苦支撑……水泉小学今天的困境再次证明,面对现实,社会爱心似乎仍然是杯水车薪。真正有能力、有责任保证“一个都不能少”的应当是各级政府与相关部门。政府需要大力弘扬和倡导社会爱心的积极作用,却永远不能遮蔽自身应尽的公共责任。
教师小结:
我想,首先要做的就是家长、学校、政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三个方面缺一不可方能做到“一个都不能少”!
  同学们,视听的目的除了要获取一些有用的信息外,还要学会观
赏,学会主动思评,这样才能真正有所收获。
1.与同学合作,根据自选的一则故事,设计几幅画,构思要连贯、完整,为每幅画配上解说词。然后由一位同学看着画面讲故事,其他同学边看画边听故事。
   2.利用课余时间,每天利用10-15分钟的时间,看一档固定的电视节目,并与自己的家人做交流。
 
格言警句: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部编版八年级(下)《唐诗三首》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寓言四则》学案3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学案2
《蚊子和狮子》导学案
《穿井得一人》导学案2
《杞人忧天》导学案
《核舟记》复习学案
《屈原》赏析导学案
《回忆鲁迅先生》学案6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导学案
《桃花源记》学案10
《枣儿》导学案3
《醉翁亭记》讲学稿4
《醉翁亭记》讲学稿3
《湖心亭看雪》讲学稿
《岳阳楼记》讲学稿3
《岳阳楼记》讲学稿2
口语交际《复述与转述》导学案
《沁园春·雪》导学案11
《钱塘湖春行》导学案4
部编版八年级上《唐诗五首》导学案4
《苏武传》导学案5
《包身工》学案4
《党费》预习学案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导学案
《列夫·托尔斯泰》导学案7
《龟虽寿》学案5
《庭中有奇树》导学案
《红星照耀中国》导学案
写作《学习描写景物》学案2
《一次有意义的集体视听活动》教案3
语文实践活动《一次有意义的集体视听活动》学案2
《一次有意义的集体视听活动》ppt课件2
实践活动《一次有意义的集体视听活动》教案2
集体视听活动方案
《一次有意义的集体视听活动》ppt课件1
实践活动《一次有意义的集体视听活动》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