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 |
单元 |
教学重点难点 |
|
1—3周 |
第一单元阅读9课时,诵读欣赏1课时,写作3课时,表达交流综合实践1课时 |
比较本单元各课文中有关旭日初升的描写,有关云彩、云海的描写。
了解叙述和描写的一般区别,学习叙述简洁的表达。
以日月星辰为对象,一“该繁则繁,该简则简”以及“简洁之美”为要求,举办故事会,撰写有关短文。 |
|
4-6周 |
第二单元阅读9课时,诵读欣赏1课时,写作3课时,表达交流综合实践1课时 |
感悟作品中乐观、向上、高贵、自尊、不畏艰辛等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有关的哲理思考;了解、品味相关的格言式句子。
了解和学习各作品中有关特点的细致描写、描写中的生动传神的想象。写一篇包含一定的细致描写和想象的有关昆虫、动物的习作。
注意口语交际中的细致描述与书面描写的不同,在课堂发言中学习运用。 |
|
7-9周 |
第三单元阅读9课时,诵读欣赏1课时,写作3课时,表达交流综合实践1-2课时 |
学习各篇文章的特色及成功之处。
说明的目的是对某一对象进行解说,说明语言重在清楚明白,通俗易懂。口头说明要有亲切感,要富有情趣。
举办“**风景去之旅”活动,撰写便于现场交流的导游词。 |
|
10周 |
期中考试 |
复习、中测、分析、评讲 |
|
11-13周 |
第四单元阅读9课时,诵读欣赏1课时,写作3课时,表达交流综合实践1课时 |
学习各篇关于读书学习的观点并从中受到启发教育;关于借书问题观点的异同以及各自说理的特点。
文章中格言式的句子、幽默手法、形象化表达、结构特点等。议论观点的鲜明,语言的庄重明快,口头议论与书面议论的区别。 举办结束问题研讨会,撰写一篇发言稿。 |
|
14-16周 |
第五单元阅读9课时,诵读欣赏1课时,写作3课时,表达交流综合实践1课时 |
体味各篇诗文书法的情感;体味寓于描写、议论等其他表达方式的抒情。
书法钟情是干,口头抒情与书面抒情的区别;举办“真情百分百”说、写活动。 |
|
17-18周 |
第六单元阅读9课时,诵读欣赏1课时,写作3课时,表达交流综合实践1课时 |
联想和想象的运用,结构特点、叠词叠字的使用特点;比较阅读。
五首诗词及所附片段与本单元散文的情景相似处。繁简的恰当运用,撰写一题多做的书面、口头表达文稿。
举办“人在语种”笔会、朗诵会 |
|
19-20周 |
期末总复习 |
期末复习、终册、布置放假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