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教案2
作者:陈玉良88  上传者:admin  日期:12-01-22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主备人:   陈玉良                 复备人:徐进行
课时编号: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了解柳宗元的生平 ,理解诗歌内容。
2赏析诗歌,领会独特的艺术美。
教学难点: 1.诗歌中独特的艺术美
2.深入理解诗中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诗人在诗中表现出来的复杂的情感,树立积极向上人生价值观
教学方法   朗读、点拨、背诵
教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公元八0五年,唐德宗李适死,太子李诵(顺宗)即位,改元永贞,重用王叔文、柳宗元等革新派人物,但由于保守势力的反扑,仅五个月,“永贞革新”就遭到残酷镇压。王叔文、王伾被贬斥而死,革新派的主要成员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分别谪降为远州司马。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二王八司马”事件。直到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初,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等五人才奉诏进京。但当他们赶到长安时,朝廷又改变主意,竟把他们分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漳州、汀州、封州和连州为刺史。这首七律,就是柳宗元初到柳州之时写的。

二、评讲诗歌

(一)朗读诗歌,引导学生理解字面意义,初步掌握诗歌内容。

(二)品析诗句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1.释“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接:看见,目接。

大荒:指荒僻的边远地方。诗中是指友人被贬的边地,所以望大荒者,实望被贬之友人也。海天愁思正茫茫:形容愁思正如海天一般茫茫无边,写出了愁思之深广。

2.此联哪一个字定下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海天愁思正茫茫”中的“愁”字。所以“茫茫”一词一写喻体“海天”之宽广无边,二写愁思如海深广无边。

3.此联的意境如何?

辽阔荒凉。

5.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作用如何?

A.比喻的修辞手法。情景交融的表达技巧。达到了寓情于景,实化愁绪的作用,将无边愁绪写得具体可感。  

4.联系下文说说诗人海天愁思是什么?(此题可放在最后解决。)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1.释“惊风”“乱飐”“密雨”“斜侵”

风而曰惊,雨而曰密,飐而曰乱,侵而曰斜,足见客观事物已被诗人投入了情感,是典型的情景交融的诗句。

2.诗中的“风”“雨”的本体是什么?

临水芙蓉、覆墙薜荔,本有天然之态,乃密雨惊风,横加侵袭,致嫣红生翠,全失其度。风雨,喻谗人之高张,也就是谗邪的保守势力。

3.诗中的“临水芙蓉”和“覆墙薜荔”你怎样理解?

如屈原一样,用象征和比喻的手法,实际上是象征贤能之人。

4.“惊”“密”“乱”“斜”写出了谗邪的保守势力怎样的特点?

凶猛、残酷。他们对贤能之士的无情打击,是作者愁思之一。

5.此联所写景物与下联所写景物,在角度上有何不同?

此处为近景,故着意铺陈,用了赋的手法,渲染谗邪小人对贤能之人的残酷迫害。颈联是远景。

6.总结此联:

景中之情,境中之意,赋中之比兴,有如水中着盐,不见痕迹。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1.此联写远景,因近景而起,我处已是惊风密雨,友人之处又如何呢?

2.此联写景也有层次,请同学们说说看,是从哪两上层次来写的?

一高一低,一仰一俯,错落有致。

3.如何理解“江流曲似九回肠”?

诗人融情入景,将内心对友人挂念、担忧之百结愁肠融入千折百回的江流之中,江流之曲亦是愁情之百结。

4.此联上下句在逻辑上具有怎样的联系?

因果关系,之所以愁肠百转,直接原因是“岭树重遮千里目”所致。故而,属于流水对。

5.诗人要想与友人互通讯息,大家看看有什么障碍?

“岭遮”“江曲”,音信难通。

共来百粤文身地,犹是音书滞一乡。

1.教师讲解“沉郁顿挫”之“顿挫”。

“共来百粤文身地”用颔联解读,已是残酷打击,着一“犹是”,将同贬边地又不得互通讯息的愁绪写得愈进一层,此谓沉郁顿挫。此可谓愁思之二也。

三.课堂小结:

这是柳宗元寄给难友的抒情诗。首联写登楼纵目,映入眼帘的是莽莽大荒,海天辽阔,因而感物起兴,引起心头的茫茫“愁思”。这里点明了题意。次联写眼前的盛夏景物,感伤“芙蓉”、“薛荔”正被风雨摧残。“芙蓉”、“薛荔”,象征品格的芳洁,与上联“愁思”映衬。第三联转写远望友人贬所,重树障目,江流纾曲,更加深了“愁思”。尾联从上联生发出来。意谓山长水曲,地迥天高,互访固然难以如愿,就连写封书信,也都无法送到,所以结尾也贯穿了“愁思”二字。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朋友的深切思念,一是对自己和朋友在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

四、作业布置:

1首联哪一个字定下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海天愁思正茫茫”中的“愁”字。所以“茫茫”一词一写喻体“海天”之宽广无边,二写愁思如海深广无边。

2如何理解“江流曲似九回肠”?

诗人融情入景,将内心对友人挂念、担忧之百结愁肠融入千折百回的江流之中,江流之曲亦是愁情之百结。

五、板书设计: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情感基调:“愁”
一是对朋友的深切思念,
一是对自己和朋友在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导学案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ppt课件5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ppt课件4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练习题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学案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ppt课件3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mp3音频朗读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教学参考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ppt课件2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教案1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ppt课件1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诗歌鉴赏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