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学案 >>
《瓦尔登湖》导学案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2-03-06


                       《瓦尔登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感受瓦尔登湖的湖光水色,欣赏文中优美的景物描写,体会作者蕴藏其中的情感。 
2,理解梭罗积极倡导的生活观,学习他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本文细腻精妙的语言特色。
难点:理解和评价梭罗倡导人生观和生活观。
学法指导:
1、合作学习,在诵读中把握写景的细节,品味作者的语言魅力。
2、探究与活动,在文本对话,师生对话中深入把握作品的内在意蕴。
知识链接:
写作背景:在十九世纪中叶,美国因商业和技术的发展走向大工业国家,越来越多的人的本性被压抑、扭曲,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贪婪无厌,使许多人成了奴隶,成了沉陷于物欲泥沼中不能自拔的奴隶。为了从繁杂纷扰的俗事中解脱出来,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心灵状态,1845年7月4日,28岁的梭罗独自一人手持一柄斧头,跑到距离自己生活地康科德镇两英里远的瓦尔登湖,亲手建造一个小木屋住了下来。在那里,他独立劳作,自食其力,过着物质生活极为简朴而精神生活异常富有的隐居生活。在瓦尔登湖湖畔劳作之余,他悠闲地面对湖光山色,面对四季晨昏,常常在物我两忘中感悟生命的真谛。他把这些景物和感受记录下来,写成了一本书——《瓦尔登湖》。
作家作品:亨利·梭罗(1817-1862),美国作家,诗人,自然主义者,改革家和哲学家。 1817年出生于康科德城,十六岁进入美国著名学府哈佛大学就学。次年,大思想家爱默生到哈佛大学作了题为《美国学者》的演讲,宣扬先知先觉的智慧,而正是这一次演讲,给了梭罗以深刻的影响,改变了他的人生。梭罗从哈佛大学毕业后,本来前程似锦,但他避开闹市,住到爱默生家中。在担任数年中学校长后,毅然决定以作诗和论述自然为终生事业。1845年,梭罗撇开金钱的羁绊,在爱默生的林地中的瓦尔登湖畔自建一个小木屋,专业从事写作。1854年,《瓦尔登湖》这本文学名著出版了。1862年,梭罗因患肺病死于他的家乡康科德城,并被葬于马萨诸赛州康科德城的斯利培山谷公墓,他被公认为是与孤独结伴的作家。 一百多年后,《美国遗产》杂志上列了“十本构成美国人性格的书”,梭罗的《瓦尔登湖》位居榜首。
作品简介:《瓦尔登湖》出版于1854年,是19世纪美国文学非小说著作中最受读者欢迎的书籍。女作家乔治•艾略特称“《瓦尔登湖》是一本超凡入圣的好书,严重的污染使人们丧失了田园的宁静,所以梭罗的著作便被整个世界阅读和怀念。”  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社会矛盾,使人们不由得不向往那瓦尔登湖及其山林的清新的空气和澄澈的环境,而这样的环境,显然正是医治现代病的妙药良方。这恐怕正是《瓦尔登湖》所具有的价值和生命力的根本所在。
对这部书的读法,从梭罗的研究专家哈丁的论述中或许可以获得一些信息,哈丁说:《瓦尔登湖》至少有五种读法:1.作为一部自然的书籍;2.作为一部自力更生、简单生活的指南;3.作为批评现代生活的一部讽刺作品;4.作为一部文学名著;5.作为一本神圣的书。 
这是一本寂寞、恬静、智慧的书。它分析生活、批判习俗。读它,自然会体会到一股向上的精神不断地提升。它反观自然,由大自然的心灵奇景体悟到生命的意义,借此提升现实生活的品质,是现代文明社会另类的修行。——《瓦尔登湖》封底
自主学习:
1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
郁(     )  俯(     )  黑(    )  港(    )栗(     )  枝(     )鞭(     )  索(     )  一(    )  道 (    ) 徜徉(      )吞(     )(     )  水(     ) (     )草   虚(    ) 黑魆魆(    ) 骨(   )伤(      )山(    ) 深(     )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     )
①在这样__的平面上,没有一条梭鱼或银鱼在捕捉一个虫子时,不会破坏全湖的均势的。
②在大地上,只有草木是__如波浪的,可是水自身给风吹出了涟漪来。
③它__有那么多的涟漪,__并没有一条永久性的皱纹。
A 凝滑 摆动 因为/所以
B 凝滑 摇摆 虽然/却
C 平滑 摇摆 因为/所以
D 平滑 摆动 虽然/却
文本探究:
1,瓦尔登湖给读者的总体印象是怎样的?(抓课文词语概括)
 
 
2,作者是如何表现瓦尔登湖的静美?(重点赏析第2段和第5段的景物描写)
 
 
 
3,在描写景物的基础上,作者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生活观等等做哪些深刻的思考?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秋天里,在这样一个晴朗的天气中,充分地享受了太阳的温暖,在这样的高处坐在一个树桩上,湖的全景尽收眼底,细看那圆圆的水涡,那些圆涡一刻不停地刻印在天空和树木的倒影中间的水面上,要不是有这些水涡,水面是看不到的。在这样广大的一片水面上,并没有一点儿扰动,就有一点儿,也立刻柔和地复归于平静而消失了,好像在水边装一瓶子水,那些颤栗的水波流回到岸边之后,立刻又平滑了。一条鱼跳跃起来,一个虫子掉落到湖上,都这样用圆涡,用美丽的线条来表达,仿佛那是泉源中的经常的喷涌,它的生命的轻柔的搏动,它的胸膛的呼吸起伏。那是欢乐的震抖,还是痛苦的颤栗,都无从分辨。湖的现象是何等的和平啊!
1、作者在这一段里,为什么写到湖水的水涡?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
2、作者写景细致逼真,与善于运用修手法有关,请指出这一段中所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并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瓦尔登湖》课后练习
《瓦尔登湖》导学案
《瓦尔登湖》读后感(3篇)
《瓦尔登湖》ppt课件7
《瓦尔登湖》学案
《瓦尔登湖》课堂实录
《瓦尔登湖》ppt课件6
《瓦尔登湖》mp3音频朗读
“瓦尔登湖”---以“静”为话题作文ppt课件
《瓦尔登湖》ppt课件5
《瓦尔登湖》说课稿
《囚绿记》《瓦尔登湖》教案及练习
《瓦尔登湖》节选全文阅读
《瓦尔登湖》赏析
粤教版《黄山记》《巩乃斯的马》《瓦尔登湖》教案1
《瓦尔登湖》同步练习2
《瓦尔登湖》练习题
《瓦尔登湖》同步练习
《瓦尔登湖》ppt课件4
《瓦尔登湖》ppt课件3
《瓦尔登湖》教案5
《瓦尔登湖》ppt课件2
《瓦尔登湖》教学设计4
《瓦尔登湖》教案3
《瓦尔登湖》教案2
神的一滴——读《瓦尔登湖》有感
《瓦尔登湖》ppt课件1
《瓦尔登湖》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