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学案 >>
《口技》学案2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2-07-19


6.口技
课型:研读课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民间艺人的智慧和才能。
2..结合注解及课外资料自己能够翻译本文。
3..学习本文简练、准确、生动的语言。
学习重点及难点:
学习本文简练、准确、生动的语言的魅力。
学法指导:阅读欣赏、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一.课前学习(初学识记课文内容,汲纳新知练习记忆)
读文要求:放开声音读全文一遍,遇到陌生的字词、随手画出不理解的句子,标出停顿。读文结束,完成下面要求。
1. 本文叙述了什么?   
答:                                                                        
                                             。
2. 给文本编写自然段序号,本文有多少自然段?答:                          。
读文要求:默看课文,边看课文边看文下注解边画出不解的语句。读文结束,完成下面要求。
3. 写出陌生的字词并查阅工具书注音解释。
(1)陌生的字是:     (     )       (     )       (     )        (     ) 
        (     )       (     )       (     )       (     )
(2)结合课文注释,自己翻译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把不能解决的字词及句子记录在下面。
字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链接:
口技,属杂技的一种,是我国很早就在民间流行的一种由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来摹拟各种声响的技艺。由于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俗称“隔壁戏”。这篇课文记叙的就是一场在围幕中表演的绝妙口技。 
正面描写:对文章所要表现的人物或中心事件的直接地描写,用以直接刻划人物,表现主题。(也称直接描写)
侧面描写就是不直接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描写、刻画,而是描写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或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评论,从侧面烘托、映衬,表现出描写对象的特征来达到写所要写的人和物的目的。侧面描写含蓄,能留给读者更多的想像余地,因此能给读者以特殊的美感。
二. 课堂学习
(一)初读识记,记准文本之要(概)。
4.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填空。
《口技》的作者是   朝的       ,这篇文章节选自 朝   编选的笔记小说     。集中表现表演者技艺高超的一个词是“      ”
5.表演者摹拟深夜中一户四口              的情景,读来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全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突出表演者技艺超。
6. 课文对声音的描述可谓惟妙惟肖:(4分)
⑴ 描述一家四口深夜被犬吠惊醒之后,各种声音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描述突遭大火时“百千齐作”的声音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文直接描摹表演的内容和过程,这是从正面表现口技者的技艺精湛。另外还有侧面的描写,请—一指出,并谈谈侧面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下面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描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京中善口技者的高超技艺。
B 本文既可以当作场景描写的记叙文来读,也可以作为摹写口技特色的说明文来读。
C 听众的反应烘托了口技表演之善,属正面描写。
D 文章结尾处道具的重现,强调其表演工具的简单,突出其技艺在“口”,点明题意。
(二)读文理解,把握文本内涵。
9.课文第一句“京中有善口技者”在全文起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前后两次清楚地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这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细读课文第2、3、4段,思考:这三段描写了几个场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品文欣赏,感悟文本之美。
12. 课文中写犬吠用“遥闻”,写鼠声用“微闻”,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文写小儿“含乳啼”,大儿“絮絮不止”,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文第4段中写起火。救火场面,连用五个“百千”,表达效果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温文积淀,咀嚼文语之精。
15. 与“宾客意少舒”中“舒”的意思相同的是(  )
A、心情舒畅  B、动作舒缓  C、舒筋活血
16. 与“不能名其一处”中“名”意思相同的是(  )
A、莫可名状 B、至理名言 C、有名无实
17. 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众宾团坐。        B.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
C.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D.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18.辨析加点字的含义
⑴妙 众妙毕备 以为妙绝 
⑵乳 妇抚儿乳 儿含乳啼
⑶指 手有百指   不能指其一端 
⑷绝 以为妙绝   群响毕绝
19.与“宾客意少舒”中“舒”的意思相同的是( )
A 心情舒畅    B 动作舒缓   C 舒筋活血
20.与“不能名其一处”中“名”意思相同的是( )
A 莫可名状     B 至理名言    C 有名无实
21. 选择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 
⑴ 宾客意少舒( ) 
A 宾客的意见很少舒心的。 
B 宾客的情绪稍微放松了些。 
C 宾客的心情很少舒心。 
D 客的心情渐渐舒畅。 
⑵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 ) 
A 于是,客人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卷起袖子,露出手臂。 
B 于是,客人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振奋得伸出 了手臂。 
C 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卷 起袖子,露出手臂。 
D 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振奋得伸出 了手臂。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卖油翁》《核舟记》《口技》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上海市中考题)
《小石潭记》《口技》阅读练习及答案
《口技》《伯牙善鼓琴》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广西玉林市中考)
《口技》ppt课件(9页)
《口技》微课堂教学设计(含试题检测)
初二上册第6课《口技》复习课教学设计
《口技》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
《口技》《武技》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
《核舟记》《口技》阅读练习及答案(四川省巴中市2018年中考题)
林嗣环《口技》《观巴黎油画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口技》ppt课件(44页)
《口技》阅读练习及答案(贵州省铜仁市2017年中考题)
《口技》选段两篇阅读练习及答案
《口技》公开课教案
林嗣环《口技》ppt课件(45页)
林嗣环《口技》教案15
林嗣环《口技》阅读练习及答案
林嗣环《口技》《观巴黎油画记》比较阅读练习及答案(山东省临沂市中考题)
林嗣环《口技》pptx课件(23页)
林嗣环《口技》教案14
林嗣环《口技》mp3音频朗诵
《走进艺术的世界》教案1(林嗣环的《口技》)
林嗣环《口技》ppt课件(33页)
《口技》改写成七言诗
林嗣环《口技》说课稿3
《口技》知识点归纳及阅读题
林嗣环《口技》ppt课件(20页)
林嗣环《口技》导学案4
《口技》课文解读
蒲松龄《口技》原文、翻译、注释
林嗣环《口技》教案13
林嗣环《口技》ppt课件(27页)
《口技》测试题
《口技》字解、句译默写卷
《口技》复习指南
林嗣环《口技》ppt课件(22页)2
《口技》学案3
林嗣环《口技》ppt课件(36页)
林嗣环《口技》ppt课件(37页)
《口技》重点问题
林嗣环《口技》ppt课件(39页)
《口技》教学反思
《口技》中考题(2013年)
《口技》复习课教学设计
《口技》文言文一卷通(含答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