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2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2-09-23 |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美。我们曾随作者去爬过黄山的天都峰,欣赏过它的秀丽和险峻;我们曾浏览过河北的赵州桥,惊叹于它的坚固和美观. 今天让我们一起去东北看看,那儿有一片森林,它就是——美丽的小兴安岭。(板书课题:19 美丽的小兴安岭)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小兴安岭到底美在什么地方放,学完课文同学们就知道了,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处理生词,以及多音字。
2同学们生词掌握得很熟练,通过预习相信同学们对课文内容一定了解了不少,谁能起来说说小兴安岭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景色美丽、物产丰富)
3、师:是呀,小兴安岭很美,它到底美在哪呢?(生反馈)
师:这是小兴安岭什么季节的景色呢?(生反馈)
师:小兴安岭的春天很美,除了春天很美,还有其他同学要补充吗?(生反馈)
师:是呀,课文就是在介绍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季美丽的景色。用文中的话说: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感受小兴安岭春之美
1、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先来看看小兴安岭的春天吧,谁愿意起来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同学们也不要闲着,在听他朗读的同时,拿好铅笔一边画出这一段主要写了哪些景物?(树木、积雪、小溪、小鹿、)
2、同学们划得非常正确,可以看出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真正做到字斟句酌,如果老师再提高要求还能做的这么好吗?有信心么了?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课文里那个词用得最好,并说明理由。
(1)课件出示: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抽出”是什么意思?(长出)那么课文为什么不用“长出”,而用“抽出”呢?你从中感受到什么?学生思考、自由回答(“抽出”是长出的意思,但用“抽出”,就把枝条快速而有力长出来的样子写出来了,很生动形象;枝条一般是笔直的、长长的,像一把剑,把枝条“长出”说成“抽出”,非常贴切。这个词可以用换词法来理解,使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抽出”更准确,更形象。)
(2)课件出示: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淙淙”是什么意思?流水发出的轻柔的声音。你能换一个词吗?(哗哗)你在什么时候听到过哗哗的水声?(夏天,雨中、雨后)文中写的是什么季节的小溪?
出示课件: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有感情地朗读。
(3)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师:“散步”、“欣赏” 一般都是人的一些行为,现在用在了小鹿身上,写出小鹿的可爱,也体现了春天的美好。
让我们一起用朗读读出小鹿的可爱吧
师:你们的朗读让我听懂了,你们真是一群自娱自乐的小鹿呀
师:小兴安岭的春天景色如画,如果让你来画一画,你会画些什么?
师:春天来到以后,积雪初化,树木新绿,到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就连可爱的小鹿也出来自我欣赏,你喜欢小兴安岭的春天吗?谁愿意起来有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让我们感受一下小兴安岭春天的美丽。
3、总结学习方法:读—--画出描写的景物----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有感情的朗读。
. 四、自学第三自然的,感受夏之美
1、 同桌合作学习,教师巡回检查。
2、 检查自学情况:a、写了哪些景物?(树木、雾、太阳、野花)
B、理解好词:封:密闭,使跟外面隔绝。(树木茂盛)
浸:淹没。(雾浓)不光这些,夏天来临之际,在草地上还盛开各种各样的野花,你喜欢夏天吗?指明读。
五、刚才同学们已经掌握了这种学习方法,下面用这种方法自学四五自然段。
1、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都有哪些宝贝呢?指名读。
2、不止这些,小兴安岭还有许多奇珍异兽,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小兴安岭树木多,名贵药材多,珍稀动物多,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齐读课件)
六、作业: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学着课文的写法描写咱们家乡的一处景物,比看一看谁写得好。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