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三年级上 >>
《惊弓之鸟》教学实录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3-02-06


《惊弓之鸟》

  临沭进修附小 陈彦玲
  教学目的
  《惊弓之鸟》是个成语故事,全文结构严谨,语言生动、精练。根据三年级学生在思想、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基础,根据年级教学要求和课文特点,确定以下教学目的:
  1、掌握生字和词语。
  2、提高理解句子和句子之间关系的能力。
  3、理解更羸最后说的4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9自然段。
  5、了解“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和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说说你知道哪些成语?(生说)知道带“鸟”的成语吗?
  今天我们学习成语故事《惊弓之鸟》。(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检查初读
  1、师:《惊弓之鸟》这个故事中的“鸟”,是哪一种鸟?
  生:大雁
  (课件展示:雁图)
  师:这是一只雁。雁的身体跟麻雀、燕子比起来要大得多,因此人们称它大雁。关于大雁的生活习性,你们知道些什么?
  学生发言后,教师归纳:(1)大雁喜欢成群结队地住在水边,喜欢成群结队的飞,排成一字形或人字型;(2)大雁是一种候鸟,每年从北方飞到南方去,春天又从南方飞回北方。
  2、师:这个故事主要讲谁的事?
  生:更羸。
  师:讲更羸的什么事?
  生:讲更羸不用箭,使一只大雁掉下来的事。 
   师:(提示“羸”的写法,并与“赢”相比较。) 
  3、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读后师生共同评议。
  二、细读课文
  1、教学第一自然段。(出示这句话)
  (1)指名学生读第一自然段:“更羸是古时候有名的射箭能手。”
  (2)师:“古时候”,确切地讲是两千多年以前,那时候有个国家叫“魏”。
  (3)师:“能手”是什么意思?
  生:在某一方面做得很好,
  生:别人没有他做得好。
  ……
  师:更羸是——
  生接: 射箭能手 。
  师:你觉得射箭能手是什么样的人?
  师:“射箭能手”前加“有名的”说明了什么?
  生:大家都知道他。
   ……
  (生齐读这句话)
  2、教学第2——5自然段。
  (1)师:有一天,更羸跟魏王到郊外去打猎,不射箭就使一只大雁从半空掉了下来。请大家各自轻声读2——5自然段,要体会魏王和更羸的不同语气,尽量把你体会到的读出来。
  生自由读
  指名朗读,分角色朗读。
  在练习朗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让他们说说应该怎样朗读,为什么这样朗读;从而领会有关词语的含义和说话人的内心活动
  (3)师:第5 自然段只有一句话:“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蹦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这是一个长句子,想一想,这句话讲了几层意思?(出示这段话)
  生:讲了两层:一是更羸的行动,一是大雁的行动。 
  师:大雁听到“蹦”的一声响,会怎么想?有什么反应?(生读描写大雁动作的句子)
  (4)师:“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两个“直”各是什么意思?
  (同桌讨论)
  生:“直往上飞”的“直”是一个劲儿的意思,“直掉下来”的“直”是笔直的意思。 
  (5)有感情的朗读这句话
  3、教学6——9自然段。
   师:好了,大家都明白了,谁置大雁于死地?
   生:“嘣”!
   师:(指名)如果,你跟魏王去打猎,如果,你也拉得动这张弓,也会“嘣”的一响,这只大雁会不会掉下来?
   生:不会。
   师:那么,这只惊弓之鸟怕的是更羸的“嘣”,而不是你的“嘣”?
   生:不是!它怕的就是“嘣”!
   师:你们是说,不管谁拉弓,只要有“嘣”的响声响,它就会怕!
  对吗?别人拉出“嘣”,他也会掉,是吗?
  生:是!
   师:(故作不解)那么更羸有什么了不起,把大雁吓下来的本事,谁都有, 更羸算得上射箭能手吗?
   生:(纷纷发言)
   师:更羸的本事是什么?
  你能用这个句式写话吗?
   更羸的本事不仅是( )而是 ( )。
   (1、始终让孩子在问题情境中,兴味盎然地研究 、参与 !2、将作业设计成梯度形式,让各类学生在自己的起点上练习)
   生:(作业)
   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师:完成的同学,可以先读给大家听。
   生:更羸的本事不仅是会拉弓,而是看出这是只惊弓之鸟。
   师:不错,谁再说说
   (继续巡视,继续讲评)
  更赢的本事不仅是只会拉弓吓大雁,而是他能一眼识破这是一只惊弓之 鸟。现在我们对“射箭能手”这个词语有了新的认识。
  请大家考虑一下,更羸是根据什么一眼识破那是一只惊弓之鸟?请大家翻开书,在文中画出有关的句子。
   生:(认真地划句)
   师(指名回答)
  一生读:“它飞得慢,叫得声音很悲惨。”
   师:——齐读——(师板书:飞得慢,叫得惨)
   师:慢慢地飞是因为( )边飞边鸣是因为( )
   原因在课文(生抢读——第9自然段,出示第9自然段)
  (师板书:受过箭伤、孤单失群)
   师: 这两句是先说结果再说原因,现在我们把它正过来说
  生: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做痛,所以它飞得慢。
   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所以叫得悲惨。
  师:根据这些,更羸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判断……
  生: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师:事实证明更羸的判断是正确的。齐读三、四句。
   生:齐读。(板书: 只要……就……
   一……就……)
  师:说得好!我们来看:这“飞……,叫……是更羸观察出来的。
   
  飞得慢 受过箭伤 只要……就…… 
   叫得惨 孤单失群 一……就……
   观察 分析 判断 
   生:这“受过箭伤、孤单失群”是更羸分析出来的。而且“ 只要……就…… ”是经过观察、分析、作出的决定。
   师:(指黑板)你佩服他哪点?回答时请尽量用进“既……又……更……”这些关联词,大家试试,行吗?自言自语准备!
  生:(准备)
  (在课堂中时时给学生规范语言的机会,让学生们在充分进行练习的基础上发言,每个人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得到训练)
  生:我既佩服更羸能仔细观察,又佩服他能认真分析,更佩服他能刹那间作出决定。
   师:你们学习的本领也很强。
  (生背诵9自然段)
  4、分角色朗读全文
  三、总结深化
   师:现在让我们回到课题上来,“惊弓之鸟”到底是一只什么样的鸟?
  生:害怕弓弦响的鸟。
  生:自己吓唬自己的鸟。
  师:你想对大雁说些什么 ?
  (生纷纷发言)
  那么,我们学这个成语故事有什么意义?
   生:不要当惊弓之鸟!
   生:心理素质要好。不要自己吓自己。
   生:我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别犯“惊弓之鸟”的错误,遇到紧急的情况要冷静,别自己吓自己,要想出自己救自己的办法。
   师:不错,我想他说的就是这个故事的积极意义吧!
  这个作业,不知你们能做吗?请写写看。
  这只受箭伤的大雁,只要( )就( )。
   生:写作业。(提醒写字姿势)
  (恰当穿插进行书面练习,既巩固所学的知识,又调节课堂教学节奏,动静搭配,说、写结合。)
   师:(巡视,给予个别指导)。做完了?我们交流一下。
   师:课文已经学完了,能总结一下,我们学会了什么?
  建议大家先想想,理一下,做个准备,然后再有条理地说。
   (教师适时作引导,教会学生有条理的按要求发言)
  生:我懂得了“不动笔墨,不读书”学会了读书时做读书记号。
  生:学会了本课的字词,特别记住了这个“羸”怎么写。
   生:我学会了“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含义。
  ……
   师:你们总结得非常全面,把老师想说的都说了,现在——下课!
  
  《惊弓之鸟》教后简要说明
  《惊弓之鸟》这节课所体现的袁瑢教学思想是: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知识的语文基础。同时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相结合
  第一,在落实词、句、段教学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仅讲词语的意思含义,而且应讲词语所表示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如:由“能手”到“射箭能手”到“有名的射箭能手”的教学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认识事物,判断事物和区别事物的能力。又如:第9自然段是重点段。更羸说的4句话包含两个推理的过程。前两句话,表示了一个推理过程:后两句话,虽容然叙述的是事实,但也是更羸所预料的,他由此推出只拉一下弓就能使大雁掉下来的结论。抓住这4句话之间的逻辑联系,联系上文更羸对魏王说的有关的话,并借助板书,使学生知道更羸是怎样观察、分析,做出正确判断的,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第二,通过朗读训练进行词和句的教学,既帮助学生积淀语感和积累句子的范型,又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课文的2——5自然段,主要讲更羸拉一下弓使大雁掉下来的经过。注重引导写生通过各自轻声读、指名朗读和分角色朗读,读出更羸和魏王的不同语气。在读更羸的话时,学生通过讨论,理解话中用了“只要……就……”这个关联词,说明更羸说这句话是有把握的,所以读这句话时语气要肯定些,句中的“只要”“就”语音要重些。再如第5自然段只有一句话,在指导读这个长句时,让学生思考讨论:两个“直”各是什么意思。通过指导,学生在朗读时正确的读出了这些词的语气,并积淀了对这些词的语感。
  二、理解语言与学习表达形式的统一
  在课堂中时时给学生规范语言的机会,让学生在思考、整理的基础上发言,让各类学生在自己的起点上练习,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进步。例如对“射箭能手”的理解,在读第一自然段时,学生的理解只停留在射箭技术高,百发百中这个层次上,到学习最后三个自然段时学生的思维出现顿悟,原来“射箭能手”也包含着经验丰富,善于观察、分析、判断的意思啊!这时让学生用“更羸的本事不仅是( ),还是( )。”来写话,学生兴趣盎然,发展了思维,规范了语言。
  三、语言训练与思想教育的统一
  语言训练与思想教育紧密结合,让育人如和煦春风,不落痕迹而又影响至深。课堂最后有这样两个环节:一是在老师指着板书问学生,你佩服更羸吗?佩服他哪一点?并且要求学生在回答时尽量用上关联词语“既……又……更”。学生在充分练习的基础上发言,语言表达得到提高的同时,对更羸优秀的思维品质也进一步体会:二是回归课题,理解“惊弓之鸟”的意思时,问学生这是一只怎样的鸟?你想对它说什么?学生发言后,按“这只受伤的大雁,只要( ),就( )。”的句式练习写话。学生写话的同时,也理解了学习这个故事的积极意义。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惊弓之鸟》ppt课件3
《惊弓之鸟》课堂实录
《惊弓之鸟》教学反思
《惊弓之鸟》课文原文阅读
《惊弓之鸟》ppt课件2
《惊弓之鸟》ppt课件1
《惊弓之鸟》说课稿(3份)
《惊弓之鸟》教案5
《惊弓之鸟》教案4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3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2
《惊弓之鸟》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