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湖春行》教案7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3-08-15 |
《钱塘湖春行》教学设计 双湾中学 潘竟清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能力目标:用心品味诗歌形象的语言,培养学生赏读诗歌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精读、诵读、美读,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方法 诵读为主,学生为主,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授课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 导入新课 2、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歌政治倾向非常鲜明,重视讽喻,崇尚简单易懂。代表作有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 二、揭示目标 1、 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诗歌; 2、 用心品味诗歌形象的语言; 3、 准确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三、整体感知 1、点名朗读,同学纠正。 2、听录音朗读,感染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划出节奏、标出韵脚) 3、学生齐读诗歌一遍 (注意读出情感,读出韵味)。 (1)、通过诗歌的题目,我们可以发现什么信息?大家猜一下作者是如何游西湖的? (2)、作者游西湖的路线是怎样的呢? (3)、此诗写的是西湖什么时候的景色?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来? 四、二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请放声朗读诗歌,对照课文下注释,理解诗句意思。如有疑难,可与同桌讨论,也可举手问老师。 2、生自学;师巡视;教师抽查学生自学情况。 3、指名学生译讲诗歌 。 五、三读课文,品味探究。 1、诗中为突出早春的特点,描写了那些典型的景色? 2、“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3、举例说明本诗中引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4、诗中直抒胸臆的诗句是哪句? 5、师生共同归纳赏析诗歌的方法。 六、拓展延伸 猜猜下列诗句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再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进行排列 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4、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七、课堂达标训练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的“渐欲”和“才能”表现了 ( ) (2)这首诗是写( )作者的兴趣不在于介绍某一处名胜或某一种景物,而是从总体着眼描绘( ) 八、课外作业 1.背诵、默写全诗。 2.根据你对《钱塘湖春行》的理解,把它改写为一篇小短文,题目自拟。 九、教师寄语 最后老师根据这首小诗,送给大家一幅对联,希望同学们 都能做一个富有诗情、诗心之人: 莺歌燕舞,姹紫嫣红,西湖处处春明媚 诗情画意,齐欢同乐,心海时时爱暖盈
板书设计: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 水涨云舒 贾公亭 游 春 莺歌燕舞 白沙堤 踪 踪 花乱草绿 西 湖 早春图(最爱) | |
| 标题: |
《钱塘湖春行》教案7 |
| 文件大小: |
5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