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我最好的老师》教学设计
实验小学 陈红丽
[教学目标]
1自读自悟,以读促写,读懂课文描写的故事。
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解读,理解怀特森先生独特的教学方法。
3、懂得从小就要学会质疑问难,大胆思考,科学求真,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
[教学重难点]体会怀特森先生出人意料的举动,独具匠心的教学方法以及他教育学生的人生哲理: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
[教学模式] 目标教学模式
[课前准备]搜集关于不迷信权威的科学事例、CAI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评判“最好的老师”
1 在你们的眼中,什么样的老师才称得上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回答后小结:每个人心目中的好老师标准都不同,这是一个没有评价标准的评判。这节课,让我们随着美国作家去认识一位他心目中最好的老师——怀特森先生。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 21 我最好的老师 怀特森先生 )
过渡:作者心目中最好的老师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怀特森先生吧。
二、初读课文,认识“最好的老师”
(一) 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 学生汇报
过渡:“我”最好的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让我们跟着作者走近这位最好的老师。
三、再读课文,走近“最好的老师”
1、 思考:“我”最好的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请用“——”画出一句概括怀特森老师特点的句子。
出示句子朗读,“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
板书:出人意料的举动
2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怀特森老师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请用“~~~”画出有关的语句。
3、交流汇报
(1)一次测验,我们按照课堂笔记回答了每一道题,都被画上了红叉叉,我们都得了零分;老师讲课的信息都是错误的,我们做的课堂笔记也是错误的信息;课堂上传看的猫猬兽的头盖骨也只是普通的猫的颅骨;希望我们多去发现问题,大胆提出来;……
问1:看到这满眼的红叉叉,这鲜红的零分,同学们个个都气炸了,假如你是其中的一位学生,你会有怎样反应?
问2:得了零分,谁也不高兴,但怀特森先生也是用心良苦啊!聪明的同学,请你们根据文中的内容为怀特森先生解释一下。
(2)老师讲的信息都是错误的,我们做的课堂笔记也是错误的信息。
…………
4、讨论:
1如果你是怀特森老师的学生,面对这种出人意料的举动,你会怎样想?
2 怀特森先生的介绍的确破绽不少,怎么当时就没有一个人提出质疑?
3 你们认为这个零分判得值吗?为什么?
过渡:是呀,怀特森老师用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教孩子们学习,除了给学生带来惊讶,带来不可思议之外,对学生还有哪些好处呢?让我们再次走进“最好的老师”深入了解。
四、 细读课文,走进“最好的老师”
1、思考:怀特森老师独特的教学方法,除了给学生带来惊讶,带来不可思议之外,对学生还有哪些好处呢?请用“﹌﹌”画出有关的语句。
2、学生交流汇报:
(1)使我们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常常会在课后花好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去思考和论证”;
(2)使我们“逐渐增长了见识,也逐渐懂得如何去接近真理”;
(3)使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
3、练习填空:
怀特森先生用了一种出人意料的举动,独具匠心的教学方法,让他的学生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一个重要的道理
(让学生口头回答)。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不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
过渡: 原来怀特森先生是想通过这节课启发我们学会怀疑,学会思考,学会判断,而真正的质疑是要在课堂上随时保持警惕,一有疑问马上提出来,培养自己善于发现,探求真知的能力。怀特森先生真是用心良苦啊,他的教训真让我受益终身啊。怀特森先生用了如此独特的、巧妙的方法教会了学生求真务实,不愧是一位 (齐读课题)。
4、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你想对怀特森先生说些什么呢?
五、回归整体,加深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1.古今中外,善于发现问题并研究问题的人往往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你知道哪些事例?
2、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如:(二年级学的《画家和小牧童》中敢于给戴嵩指出错误的小牧童;四年级学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中敢于挑战权威的伽利略等。)
六、结语:今天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目睹了怀特森先生一堂独特的科学课,一次出人意料的零分,教会了学生“冒险”,教会了学生“挑战”,教会了学生“做人”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让我们也牢牢记住这位最好的老师吧!
七. 激情延伸,感怀自己最好的老师。
师恩难忘。回想教过自己的老师中哪位最令你难忘?课后请你自拟题目,也写写自己最崇敬的老师。
板书设计:
21 我最好的老师
怀特森先生
出人意料的举动
不迷信书本,也不迷信权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