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说课稿 >>
《看云识天气》说课稿3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02-26


《看云识天气》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看云识天气》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科普文,本单元是反映自然世界的单元。共安排了五篇课文,其体裁、题材等丰富多样,主题集中,以对自然界进行科学探索为内容组成。《看云识天气》这篇课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从写作上看:层次清楚,有纲有目;能抓住云的特点来进行说明;语言准确,运用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把云写得生动形象。
二、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要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建立立体化的教学,因此,我设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了解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获得识别阴晴雨雪天气的知识;
2.抓住关键语句,深入体会本文条理清晰的结构特点,品味准确生动的语言特色。
3.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重点难点:
    考虑到《看云识天气》是七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说明文,阅读此类文章,学生会无从下手。于是,我决定从文章内容入手,将重点确定为概括内容要点、理清写作思路,把说明文和记叙文紧紧衔接起来。十一二岁的孩子,对种类繁多的云可能会眼花缭乱,因此,本课的教学难点就在于学会怎样看云识天气。
三、学情分析
  《看云识天气》一文,选取的对象是学生们熟知的一种自然现象——云,对于这一熟悉的自然现象所包含的科学知识,初一年级的学生们了解得甚少;再者这篇文章也是他们初次接触的说明文,对学习说明文没有经验上的储备。但他们有一个突出的优势就是活泼好动、争强好胜,并且愿意合作,善于合作,乐于探究,因此本篇文章学习要多鼓励,告诉他们学习的方法,多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告诉他们“探究”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
导读法――创设情景,指导、点拨。图表法——筛选信息,完成表格,把握内容。
圈点勾画法——抓住重点语句,品读赏析。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合作展示,质疑交流。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激趣导入
    1. 猜猜下面这则谜语,说说它打的是哪几种自然现象?你最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大哥最爱跑,二哥最爱哭,三哥最爱叫,四哥把灯照,五哥摸不着,模样最花哨。”
   大哥____ 二哥____ 三哥_____四哥____ 五哥____
   最喜欢的是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你的生活积累,请准确指出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
﹙二﹚明确目标,提出任务
(三)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欣赏课文朗读视频,理清文章的思路。(多媒体播放视频)
    出示问题:
   (1)哪句话能概括出云和天气的关系?
   (2)自主学习,完成晴天云简表;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光彩和天气情况简表。
晴天云彩简表
名称
形态变化
位置
厚度
天气征兆
卷云
 
 
 
 
卷积云
 
 
 
 
积云
 
 
 
 
高积云
 
 
 
 
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
名称
形状变化过程
位置
天气征兆
卷层云
 
 
 
高层云
 
 
 
雨层云
 
 
 
积雨云
 
 
 
光彩和天气情况简表。
光名
产生和分布情况
色彩
天气征兆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完成图表的过程,了解各种云的特征,重点训练学生抓住内容要点,筛选信息的能力。了解云的特征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摘录关键词语,二是根据具体描述进行概括,三是联系上下文进行归纳;在掌握了这一阅读方法的基础上,学生自学完成表格,进一步训练这种阅读能力。)
 ﹙四)问题引领,合作探究
    1.模拟讲述:
    自读课文,认识各种云的特点及其和天气的关系,并任选一种云,以第一人称的方式作自我介绍。
    温馨提示:①充分利用描写云彩的语言材料;②让别人明白你将会带来怎样的天气。
    教师示例:“大家好,我叫卷云,我常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别看我身子很单薄,可我最轻盈,站得也最高,阳光可以透过我照到地面。我很受欢迎,因为我会给大家带来晴朗的天气。”
    2.品味欣赏:
   (1)本文介绍了这么多的云和云的光彩,但我们读来条理清晰,作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 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吗? 
   (2)本文语言准确严密,生动形象,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进行印证分析。
   (设计意图:本文虽是一篇科普文章,条理清楚,此题目一方面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总分总的结构特点,另一方面体会分类别的说明方法的有效使用。同时作为一篇说明文,本文语言既有准确严密的特点,又不失生动形象,学习时自然少不了引导学生从语言上来品味。此环节重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感受本课写作特色。在此过程中,教师有的放矢进行指导,让学生了解一些令文章语言生动起来的方法,为自己今后的写作服务。)
(五)读写训练,拓展延伸
    1.交流课下搜集的反应天气变化的谚语。
 2. 有些事物很难描摹,打个比方,就容易讲清楚,而且显得生动活泼,很有趣味。仿照下面的示例造句。
示例: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造句:
 (1)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
 (2)远处的霓虹灯亮了,……
﹙六﹚总结:本文介绍了种类繁多的云及云的光彩,但文章层次清晰,很有条理,关键在于作者选取了合理的说明顺序。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作者做到了心中有数。另外,作为一篇科普说明文,作者写得非常生动形象,这得益于运用了恰当的修辞方法。除此外,更重要的是对于自然现象的细心观察。其实,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一样可以写出精彩的文章来。
 六、板书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板书”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通过“板书”让学生一目了然,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所以“板书”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不能忽视!
                     看云识天气
   总                云    招牌  天气
                      卷云    卷积云    积云    高积云
           形态   
        ↗         卷层云   高层云   雨层云   积雨云
  
        ↘光彩      晕       华       虹      
   总              看云识天气的意义及其局限性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有关的天气谚语(86句)
《看云识天气》ppt课件(31页)2
《看云识天气》阅读练习及答案(2004年江苏徐州中考试题)
《看云识天气》ppt课件(30页)
《看云识天气》ppt课件(20页)
《看云识天气》ppt课件(15页)2
《看云去》ppt课件(14页)
《看云识天气》ppt课件(47页)2
《看云识天气》导学案8
《看云识天气》导学案7
《看云识天气》测试练习题
《看云识天气》教学反思2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18
《看云识天气》ppt课件(47页)
《看云识天气》ppt课件(31页)
《看云识天气》ppt课件(9页)
《看云识天气》ppt课件(42页)2
《看云识天气》导学案6
《看云识天气》导学案5
《看云识天气》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看云识天气》导学案4
《看云识天气》ppt课件(12页)
《看云识天气》ppt课件(22页)
《看云识天气》ppt课件(2课时含训练单)
《看云识天气》ppt课件(32页)
《看云识天气》ppt课件(13页)
《看云识天气》ppt课件(15页)
《看云识天气》ppt课件(52页)
《看云识天气》ppt课件(21页)
《看云识天气》ppt课件(26页)3
《看云识天气》教案17
《看云识天气》ppt课件、教案、试卷
《看云识天气》阅读练习(2013年徐州市中考题)
《看云识天气》表格式学案
天气谚语大全(10页)
《看云识天气》ppt课件(61页)
《看云识天气》导学案3
《看云识天气》ppt课件(23页)
《看云识天气》导学案2
《看云识天气》说课稿2
《看云识天气》阅读练习
《看云识天气》导学案
《看云识天气》ppt图片素材(12页)
《看云识天气》ppt课件(27页)
《看云识天气》ppt课件(42页)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