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鸟》教安(6页)
|
|
作者:612968 上传者:admin 日期:14-03-06 |
此教案为《鸟》专题的一课时教案,结合有关鸟的诗句、成语、俗语及鸟这种意象的意义,最后是对鸟的保护。
鸟——专题
教学目标:
1.学习这个专题,引起学生对鸟的关注,初步了解“鸟文化”的内涵,引发学习兴趣。
2.在观察中亲近鸟,发挥联想和想象,获得美的启示。
3.体味作者的审美情趣,领悟作者所寄托的思想感情,深入体会“鸟文化”的内涵。
4.围绕本专题设计的问题,发挥创造思维,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见解。
5.学生在写作训练中,写出真情实感,真知灼见。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观鸟”“咏鸟”、“读鸟”环节,使学生在观察中亲近鸟,获得美的启示;体味作者的审美情趣,领悟作者所寄托的思想感情,深入体会“鸟文化”的内涵。
2、通过“议鸟”、“写鸟”环节的学习,使学生发挥创造思维,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见解,以次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
教学方法:
朗读、提问、问题、合作、交流、探究。
课前预习 :
1.自读《专题 鸟》相关的诗文。
2.收集并整理有关“鸟”的成语、俗语、谚语、诗歌、歌曲等。
3.回忆并准备讲述你知道的与“鸟”相关的故事。
4.通过各种途径了解“鸟”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熟悉的鸟类简介
1.杜鹃:我国古代诗文中常写到杜鹃这种鸟,如《琵琶行》“杜鹃啼血”,《窦娥冤》“望帝啼鹃”。有个典故,传说此鸟为蜀望帝杜宇所化,叫声凄厉,如“不如归去”,再加上它口中有血红色的斑点,故有“啼血”之说。杜鹃在诗文中名称甚多:有杜宇、子规、姊归、催归等。
2.鹧鸪:古人用来渲染凄苦环境的除了杜鹃还有鹧鸪。如辛弃疾《菩萨蛮》:“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贺新郎》:“绿树听鹈鹕,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鹧鸪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古人谓此鸟志常向南,故又名怀南,人们常借它唤起故国之思。
3.黄莺:黄莺又名黄鹂、仓庚,其声婉转悦耳,故又称娇莺、流莺。如杜甫诗:“自在娇莺恰恰啼”;辛弃疾词“更谁劝流莺声任”。
4.燕子:小说中有称燕子为金衣公子者。有很多种类常见的有家燕、金腰燕,在飞行中捕食昆虫,为益鸟。成为历代咏物诗词中最为常见的题材。燕子春社来,秋社去,故又名社燕,巢于檐下梁间,民间视为吉祥物。如周邦彦词“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
5.鸿雁:古人还常把鸿雁与“传书”联系起来。如范云诗:“寄书云间雁,为 | |
| 标题: |
专题《鸟》教安(6页) |
| 文件大小: |
13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612968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