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八年级上(初二上) >>课文练习 >>
朱熹《观书有感》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03-10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1416题。(8)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4.(3分)上面的诗或写□或写□,但都借景写理,所以人们称这类诗为□□诗。
15.(2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诗
中的理是由塘而□,见□觉清,由清思源,自然天成。
16.(3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表达的意思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4 水,山,哲理(理趣) 
15 水  水 
16.“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观书有感》课堂教学实录
《神奇的书》ppt课件3
《神奇的书》ppt课件2
《神奇的书》ppt课件1
诗两首《观书有感》《神奇的书》教案1
《观书有感》ppt课件(21页)
《观书有感》扩写作文
朱熹《观书有感》赏析
古诗两首《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教案1
古诗两首《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ppt课件
《观书有感》ppt课件(13页)
《观书有感》《浣溪沙》《如梦令》ppt课件1
《观书有感》赏析(2篇)
《观书有感》原文和译文
《观书有感》ppt课件3
《观书有感》mp3音频朗诵
《观书有感》教案1
《观书有感》课堂实录
《观书有感》ppt课件2
《观书有感》ppt课件1
《观书有感》flash课件1
《观书有感》wmv(朱熹)视频朗读
《观书有感》wav音频课文朗读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